-
〓 月明直见嵩山雪——唐·孟郊《洛桥晚望》诗赏析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这首七言古体绝句,是中唐著名诗人孟郊的杰作。诗题中的“洛桥”,即首句中的“天津桥”,是隋唐时期的一座名桥,在洛阳,横跨洛水。“陌”,街道。“嵩山”,即“中岳”,为中国名山“五岳”之一。诗写冬日夜晚登洛桥所见之景。诗人驻足桥上,也引领读者跟着他伫立在桥上,视......
-
〓 杏花春雨在江南——品王翚“杏花春雨”图
杏花与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对佳偶。古典诗词中的杏花,多以春雨为衬,如唐王涯《南浦杏花》:“胭脂万点怯春寒,蓓蕾枝头绛雪干。昨夜南风春雨过,玉人晓起揭帘看。”北宋欧阳修《田家》:“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元贯云石《双调·殿前欢》:“隔帘听,几悉......
-
〓 闲话连环画
连环画也叫“小人书”,顾名思义,是专为儿童们绘制的配图读物。 连环画起于何时,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若将连环画取自汉画像石,那中国应该是连环画最早的原始发源地。有人说,敦煌莫高窟中的《九色鹿本生》最具连环画特征,但也有学者认为清末的《点石斋画报》,以连续的图画图绘时政新闻,才是连环画的萌芽状态。其实作为......
-
〓 时事点评:“十大流行语”为啥能流行
12月15日,《咬文嚼字》发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等上榜;而一些使用频率更高的流行语,比如“然并卵”“重要的事说三遍”“城会玩”却落选。2008年以来,《咬文嚼字》每年都会发布十大流行语,但一些流行广、使用频率高的流行......
-
〓 论语绎读·理想人格的塑造:《论语·公冶长》释义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他人是自己的镜子,自己可以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优点或缺点,提醒自己坚持对的,警示自己避免错的。故老子有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中国古代,品题人物、评......
-
〓 岂独伤心是小青——《牡丹亭》外的故事
连环画《牡丹亭》插图 彭连煕作明代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一问世便产生了轰动效应,南北伶人竞相上演,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还魂的故事让一些闺中少女、少妇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无数痴迷的“汤粉”奋不顾身地飞蛾扑火,用生命续写了各类《牡丹亭》故事外的悲情故事。《牡丹亭》开场白云:“日日消磨断肠句,世间......
-
〓 中华传统节日:循天时 重人伦
节日不同于一般假日,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因而有民族性。中华传统节日是活态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也体现在传统节日之中。新世纪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共七大节日被写入了中央文件。可以说,我们复建了中华传统节日体系的大框架,并恢复显现了这个体系的特色,即......
-
〓 范仲淹“忧乐”思想源流及价值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本文标题中的格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的散文名作《岳阳楼记》。这篇散文文辞优美,排比工整,叙事、写景与议论互相融合,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使人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揽胜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
-
〓 师旷制止亡国之音
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
-
〓 墨子叹染丝
国学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出自《国学宝典》之“子部·诸子”《墨子·所染》墨子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
-
〓 祥夫谈屑:且说陈老莲
陈洪绶绘《品茶图》(局部) 说来也怪,中国古代的那么多画家里,我独喜陈老莲(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号老莲——编者注)。 有一次避雨,躲进路边小书店,想不到却买到了一本《陈洪绶集》。这本书薄薄的,里边诗占了三分之二,文章占三分之一。想看看是否有画论,却没有。其实也不必有,陈老莲的画论都一笔笔写在他的画里。我以......
-
〓 王小谟:一路追求回忆大学,寄语青年
王小谟 大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上大学的经历,也有些小故事。 十二三岁时,我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京剧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我特别喜欢,高中时就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没钱进戏院,我就从收音机里听电波里流出来的“咿……呀……呀”的节韵。那时,我特别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机,但家里......
-
〓 远去的书香——俞樾、俞平伯故居
图为俞樾、俞平伯故居杭州“俞楼”罗雪村绘1924年秋,一个天高气爽的午后,杭州孤山脚下俞楼年轻的女主人许宝驯和往常一样走上楼台,凭栏远眺。远处的山、远处的水、远处的雷峰塔都和往常一样安详、澄明。忽然,随着一声闷雷般的轰隆声,南屏山方向瞬间腾起一股黑烟……雷峰塔倒了!许宝驯不由惊呆了,一时以为自己在做梦,第一反应就是转身......
-
〓 细数英语中与“羊”有关的有趣典故和习语
羊在中国上古人的眼中,形象漂亮,温驯忠厚,腼腆害羞,羊羔跪乳,羊肉可口,因此便有了甲骨文的“美”“善”“义”“鲜”“羞”等汉字。英语(课程)中“羊”一词常出现在《圣经》中,作为《圣经》发源地的西亚、北非地区及地中海沿岸诸国在《圣经》形成时以游牧业为主,“羊”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吃与穿两大生活难题。“羊”在满足人们物......
-
〓 鲁迅高长虹书信往来及其他
高长虹关于鲁迅佚信 鲁迅文献的出版,他的书信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也是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以鲁迅生前所接触的人之多、书信内容所涉及之深广,抑或可以这样说:鲁迅的文章和他的书信是应该同等重要的。遗憾的是鲁迅生前因为“文网”和“文字狱”的原因,在其全部往来书信之中,他收到的别人的书信大多数已被焚烧了,保存......
-
〓 欧阳通苦学父书
唐欧阳通,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尝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狸毛为心,覆秋兔毫,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坚紧薄白滑者乃书之,盖自重其书。薛纯■亦效欧草,伤于肥钝,亦通之亚也。——摘自“国学宝典”/唐·张怀瓘《书断列传》卷三欧阳通,字师通。是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徐氏教导他一定要学......
-
〓 舌尖上的《红楼梦》:说茄鲞
旧绘《红楼梦》插图,表现了宴会的场景 《红楼梦》里写了很多菜肴,却不写它们的烹饪方法,唯有第四十一回中的“茄鲞”,不仅细腻地介绍它的制作过程,还把它的主料、配料以及味道等等都描绘了一番,真是详尽之至。由于菜名和制法都新奇别致,因此引起广大《红楼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兴趣,大家都想尝尝这一异味。可是据周汝昌先生说,有......
-
〓 节气·物候·白露——天气转凉露重草白
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时间在公历每年的9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今年白露交节时刻是9月8日7时0分。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称“白露”。古人用五行解释说:“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也很通。到......
-
〓 诗说节气: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意味着下雪的次数增多,雪量增大,天气更加寒冷。“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这首《夜雪》,道出了大雪的特征。 雪是晶莹的天使,雪是冬天的象征。朔风紧起,阴霾的天空下,起先是细小的雪籽籽,继而转为细屑般......
-
〓 趣话“羊”地名
作为六畜之一,羊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民把羊看成是善良、美好和吉祥的象征,与“羊”结缘的地名也遍布神州。 众所周知,广州别名“羊城”“五羊城”“穗城”,这来源于“五羊衔谷”的美好传说。相传周夷王时,广州曾一度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处于饥馑当中。一天,有五位仙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