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札记:老挝国立大学教学记
老挝国立大学的教学楼。邓海霞摄中文系的师生。 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作为国家汉办公派汉语教师任教老挝国立大学,这段为时不短的光阴开启了我生命中的另一段历程。老挝国立大学建在万象郊区的东都村,那里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村落,1996年才于此兴建校舍,校内建筑并不多,所以保留了许多原始的花木,整个校园......
-
〓 羌族和戏剧
作者简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11月10日,一台大型羌族音乐剧《太阳花》在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上演,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用媒体的话来说,“该剧的上演标志着聚......
-
〓 谁念嫦娥千秋冷
中秋夜,丝竹阵阵,冰盘皎皎,抬头望,有宫殿隐隐,桂影摇摇,不由自主想到的,是那个古老的神话。怀想当初,那美丽的人间女子是如何踏着祥云飘飘飞入月宫的呢?《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自唐以来,文人多有以中秋人间的圆满快乐反衬嫦娥的孤寂冷清之作,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
-
〓 那棵月桂树斫不斫
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八月赏月 郎世宁/作诗人们常常认为嫦娥身处月宫,难以排遣冷清寂寥。其实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月亮也是一个热闹的世界,那里除嫦娥之外,还有月兔、蟾蜍、桂树,以及伐桂的吴刚。月中有桂树最早的记载见于晋代虞喜的《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这话的意思是:......
-
〓 古画里的中国,汴河畔的市声
《清明上河图》局部,停在饭铺前的女轿,以及立在轿前的女仆《清明上河图》中的“脚店”从虹桥上连绵排到桥头的小商品摊 《古画里的中国》是著名作家孟晖的最新文化随笔集精心挑选200余幅古画,在美好细节处停驻、观想,讲述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情致《清明上河图》因为记录了一千年前北宋京城汴梁的繁华,在今天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确实,......
-
〓 青鸟殷情为探看——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开。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大家在理解李商隐《无题》时,都陷入了爱情诗的怪圈,总以为无题诗就是爱情诗。其实作为晚唐杰出的诗人,作为一位沉伦下的有志之士,他所关心的并不是一已之私,而是在广阔的政治领域,更关心祖国的命运。在......
-
〓 东瀛书友录:乐群社的学问与诗情
1930年3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早春时节,在日本京都郊外瓶原村的一处山岗上,京都大学支那史学教授内藤湖南退休后栖居在这里,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这一天,老友长尾甲(雨山)、狩野直喜(君山)、小川琢治(如舟)三人,造访恭仁山庄。从京都城里来到这个处于京都和奈良之间的农村,即使不算长途跋涉,也还是需要一番舟车劳顿的。客......
-
〓 王小谟:一路追求回忆大学,寄语青年
王小谟 大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上大学的经历,也有些小故事。 十二三岁时,我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京剧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我特别喜欢,高中时就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没钱进戏院,我就从收音机里听电波里流出来的“咿……呀……呀”的节韵。那时,我特别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机,但家里......
-
〓 名师授业忆当年——从一张课程表看1950年北大中文系课程设置及师资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0年度第一学期中文系课程一览表(局部) 这里展示的是由时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的杨晦亲笔签字的1950年度第一学期中文系课程一览表。其中开列了13位名师担任12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的课目。杨晦教授讲授文艺学(全学期,一二年级必修,4学分);魏建功教授讲授中国语言文字概论(全学期,一年级必修,6学分......
-
〓 陈应松:三月
三月,一个娇嫩的词,像豆腐一样嫩,生怕被冬天抢走。三月走着,走着,变成了一个宽阔的、令人景仰的字眼。三月不是一个季节,是一种冲动。三月只有与农历结合才是温暖的,笃定的温暖。在农谚的三月天,已是犁耙水响,紫燕归来,寒冷已呈强弩之末。虽然有“不吃五月粽,不把寒衣送”之说,三月不会管它,那是一些缺齿老人的过时忠告。许......
-
〓 杏花春雨在江南——品王翚“杏花春雨”图
杏花与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对佳偶。古典诗词中的杏花,多以春雨为衬,如唐王涯《南浦杏花》:“胭脂万点怯春寒,蓓蕾枝头绛雪干。昨夜南风春雨过,玉人晓起揭帘看。”北宋欧阳修《田家》:“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元贯云石《双调·殿前欢》:“隔帘听,几悉......
-
〓 瓷中珍品:北宋黑釉油滴碗
北宋黑釉油滴碗(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北宋黑釉油滴瓷碗,高9厘米、口径30.2厘米、足径11.8厘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油滴,是宋代黑釉瓷的特殊品种之一,特点是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状如夜空的星辰,又似一滴滴晶莹的油珠,十分美丽。其形成机理是釉层中的氧化物经高温发生分解所致。油滴釉是黑釉中的一个......
-
〓 章服
绣绘日、月、星辰等图案的礼服,是辨别等级、区分尊卑的重要标志。“章”主要指服装上区别尊卑的不同文采。《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汉孔安国传:“尊卑彩章各异。”亦特指贵族祭服上的标志图案。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种。也指兵卒服装上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尉缭子·经......
-
〓 唐诗故事:李謩偷曲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李謩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
〓 文化评析:对文化场所的错别字要有点“洁癖”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国子监大街一院落门上牌匾题写的“聖人鄰裡”四个字中,“鄰里”的“里”被错写为了“裡面”的“裡”。古汉语专家证实牌匾上的字确实写错了,究其根源,是题写者没有弄懂汉字的繁简变化。繁体字中“里”指城市中的街坊、巷弄,而“裡”则是“裏”的异体字。对此,安定门街道负责人表示,该牌匾于2007年设立,主要是为......
-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于我,既是人生宏大的布景,又是人生温婉的情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成长史,就是我的读书史。 我虽出生乡野,但躬逢盛世,迥别父辈“像牛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与书卷甚有缘。 小学时,我识字不多,但有机会接触到长篇小说。五年级时,班里转来一个刘姓学生,父亲是镇林业站站长,家里藏书丰富。他经常带......
-
〓 争鸣与探讨:如何看待“回到原典”?
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流行“回到原典”的口号,主张研读原典。这对于不直接研读原典,而只是跟着他人的解读人云亦云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回到原典”的口号本身实际上蕴含着对于前人解读的怀疑。学术研究需要怀疑,但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忽视或抛弃。 民国时期,儒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儒学的批判......
-
〓 光明论坛·温故: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安不忘危,才是生存发展之道。”“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出自王通《中说·周公》:“李密问英雄,子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问勇,子曰:‘必也,义乎!’”对于李密与王通的这段对......
-
〓 画鸡迎鸡岁
中国人最早驯化野生鸡,变成家禽,并产生了“鸡文化”。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孔夫子生活的年代,鲁国的一段“鸡有五德”的典故。说大公鸡的头生冠为文德,足生距为武德,见敌敢斗为勇德,见食相呼而不独享为仁德,守夜报晓而不失时为信德。这当然是寓有人情人意的“鸡”。从左至右:李苦禅《双鸡图》齐白石《玉兰公鸡》 徐悲鸿《壮烈之回忆》19......
-
〓 人才史话:“桓管五杰”的组合效应
管仲拜相 资料图片 俗话说,两军相遇勇者胜。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项羽比刘邦勇猛多了,可刘邦最终成为赢家,项羽却功败垂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若仅以“得人者得天下”来论定,大道理上没错,具体到操作层面,理由显得单薄了些。 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宴请文武百官。酒过三巡,他向群臣发问说,各位不必隐瞒自己的观点,均以实话......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