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台北赏清宫翡翠
乾隆翡翠盖碗翠玉白菜慈禧翡翠盘头簪台北故宫,满目琳琅,毛公鼎、《祭侄稿》、《溪山行旅图》、汝窑莲花温碗等均可称得上国宝重器。但要论人气,则首推翠玉白菜。因为长年出现在台湾历史课本中,这件被多数游客视为镇馆之宝的瑾妃陪嫁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眼中的清宫翡翠扛鼎之作。不过真要遍数两岸馆藏,我们就会发现藏在宫中人不识的翡翠珍品大有......
-
〓 帽子、辫子与传统在血腥中形成
古往今来,以易服饰等来表示改革决心或统治象征之意向不乏例,中国就有“胡服骑射”、满清强令汉族男子蓄辫;俄罗斯彼得大帝改革时也曾改服装,为改变俄罗斯人留大胡子的传统以向欧洲人看齐甚至征收“胡须税”;日本明治维新也曾推广欧式礼服,并设有专门机构教授官员欧洲礼仪……现在,有人认为这些纯属大可不必的“形式主义”;有人却认为这是......
-
〓 名人故居:陈寅恪故居——“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陈寅恪故居侧面 罗雪村绘八月的一个清晨,陪一位远道而来的友人走进中山大学南校区的校园。入正门,最先看到的是伫立在校道两旁粗壮挺拔的白千层,岿然不动的站姿,俨然守护学术殿堂的忠诚卫士。原本灰白的树皮因历经风雨,大多已成褐色,加之层层叠叠的脱落,裂开的树皮,就像一部部传世经典被长年累月地翻阅后出现的磨损和卷边,让人肃然起......
-
〓 文化评析:越剧诠释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越剧用独特的中国手法,诠释梁祝、诠释爱情、诠释真善美。戏台上的梦走进现实,走进生活,与人们心中的梦相通。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忆,最忆是越剧。9月5日晚,在杭州西湖举办的G20峰会文艺晚会上,越剧以地方戏曲小家碧玉的身姿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大雅之美,征服了无数观众。在晚会第三篇章《美丽的爱情传说》......
-
〓 赵丽宏:汉水映诗魂
此刻,身在万顷碧波之中。周围,是滔滔无边的流水,远方,城墙、楼房和逶迤的青山似乎正在水面浮动,仰望,是浩瀚的白云蓝天,一群鹭鸟正从云间飞过……我在襄阳,我在游泳。汉江展开宽广的怀抱,把我托举在她雄浑而清凉的波涛之上。在江河里游泳,还是遥远的青年时代的事情。这次到襄阳,我惊喜地发现,流经这个千年古城的汉江,如一条浅绿色的......
-
〓 墨子叹染丝
国学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出自《国学宝典》之“子部·诸子”《墨子·所染》墨子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
-
〓 江汉汤汤华夏悠长——从“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看先秦文化的演变
战国晚期·青铜编钟,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战国早期·排箫,一九七八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商代晚期·“大(天)兽御”青铜尊,一九六五年汉阳沙帽山出土。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剑,一九六五年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战国早期·青铜鹿角立鹤,一九七八年随州擂鼓墩一号墓出土。“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
〓 思考者说:出世与入世
学校的长廊上挂着一幅小学生的书法作品,楷书墨笔,端端正正地写着一句格言:“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这“入世”与“出世”的语意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得清楚的,但这句话字面上的道理倒也并不难懂,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人行事与做人的态度:做人,对名利不必看得太重,不为名缰利锁所束缚,方可活得从容潇洒;行事,却要有积......
-
〓 教育漫谈:中国优秀科研苗子为何难修正果
我在美国访问期间,有机会拜访了一些北大校友。这些校友大多数从小就非常优秀,经过北大四年的培养后到美国最好的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些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取得的成就让人感到由衷的高兴——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球人......
-
〓 光明论坛·温故: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安不忘危,才是生存发展之道。”“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出自王通《中说·周公》:“李密问英雄,子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问勇,子曰:‘必也,义乎!’”对于李密与王通的这段对......
-
〓 亮宝:“大顺三年”铜镜与张献忠
申林/摄 2012年,在整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铜镜的过程中,笔者对其中的两面晚期铜镜产生了兴趣。这两面铜镜形制相同,均为印章式钮,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素卷缘;大小接近,内区纹饰都为首尾相接、尾部卷曲的双龙纹。这两面铜镜质地厚重,纹饰流畅自然,是我国晚期铜镜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最为特殊的还是镜钮上的铭文。......
-
〓 论金陵“十二”——你说谁是谁
《金陵十二钗》的名称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很烂,更没有人知道其在五个书名中属第一重要。可以没有《红楼梦》等之名,但不可无《金陵十二钗》的称号。金陵包含的着三大义:首先代表的是都城,叙述的故事与皇帝有关。其次金属西方故又可指清朝西陵。金在书里以金玉良缘的“金”来代表女人、皇帝的妃子,所以“金陵”也就是泰陵为妃子的陵寝。作者......
-
〓 范仲淹“忧乐”思想源流及价值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本文标题中的格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的散文名作《岳阳楼记》。这篇散文文辞优美,排比工整,叙事、写景与议论互相融合,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使人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揽胜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
-
〓 艺坛走笔:中国人的书法情结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毛笔,负载起了千年的历史重托,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宣纸上留下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变幻无穷,点线的奇妙组合,使得空间形式无限扩展。它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一部中国书法史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绵延不绝,博大精深。从殷商开始,书法历经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流、隋唐......
-
〓 文化评析:“沪语文艺”背后的方言魅力
方言不仅是语言,还是中华文明的土壤;发掘方言的语言资源软实力,可以大大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 日前,两件有关“沪语文艺”的事情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 “文”是文学:上海作家金宇澄用沪语写作的《繁花》不但成为年度最上榜长篇小说,而且引起了“方言如何入小说”的热议。《繁花》用沪语读,味道甚浓,与其营造的上......
-
〓 蛇年蛇趣
龙抖雄姿归大海,蛇含瑞气报年华。蛇年的到来,激起了人们对蛇的兴趣。聊天中讲蛇,短信里写蛇,还有人到动物园里看蛇。各大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与蛇有关的文化年货。蛇联、蛇画、吉祥蛇、卡通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世界上的蛇,多达3000余种。大的长十几米,小的只有十几厘米。有的有毒,有的无害。有的栖息在陆地上,有的潜伏在水......
-
〓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宋·王安石《桂枝香》词赏析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作为数千年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壮丽河山,大多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更是......
-
〓 大时代需要大担当——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在本科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离校的时候,我想赠你们一句话,这就是:认识这个时代,适应这个时代,引领这个时代。 这是一个成就梦想的时代。在未来的10~20年内,中国的人均GDP将跨越10000美元大关,进入高收入经济体;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前不久北京出现的“高颜值”蓝天将成为那时的新常态。这个美好的前景表明......
-
〓 《寄青霞馆弈选续编》成书时间辨疑
《寄青霞馆弈选》和《寄青霞馆弈选续编》两部丛谱,是清末棋谱编印家王存善的大著,共收入清代对局848 局,黄龙士、施定庵、范西屏自拟谱76 局,日本、琉球古棋37局,被公推为集清代棋手对局大成的代表作。然而,两书的成书时间俱在光绪丁酉年。一年之中赶出两部卷帙浩繁的丛谱,到底有无可能呢?正编跋文《寄青霞馆弈选》及《续编》成......
-
〓 肖复兴:秋向此时分
北京兔儿爷二十四节气中,有秋分和春分相对应,它们分别又是和立秋、立春相关联的。也就是说,立秋和立春是秋天与春天的开始,秋分和春分则是说秋天和春天都各自过去一半了。所谓“分”,是均等的平分。俗话说的平分秋色,是这个意思;清诗里说的“雁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也是这个意思。秋分到了,意味着深秋来临,和夏天里的仲夏是一种相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