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测字秘牒—用字
一人书用字问求谒,余曰:“断难见。”而其人曰:“我 屡候之。”余曰:“虽屡候,彼终不能见也。”问何故,曰: “字之上半全是闭门不纳之象,不独闭门,而门内复将一木紧 紧撑之,如此安能见之耶?”曰:“彼不出耶?”曰:“字乃 截角之形,彼再不肯出头也。”旁观者皆抚掌称快。...
-
〓 胡孚琛先生文集--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
(一)当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共同迈进一个新的千年纪元之门,踏入21世纪之时,最重要的莫过于回顾过去世界发展的历史,从而展望人类的未来。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人类历史似乎将千万年来积蓄的能量加速爆发,使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几十年前还流行的观念很快过时,每个人都目不暇接地忙着适应这......
-
〓 老子天下第一(四)
圣 人 风 范 圣人所为是道显于世的途径。圣人的风范,为人们树立了榜样,特别是为修道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道的启示圣人的所作所为,反映出了道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准则,这是道通过圣人给我们的启示。大智若愚。“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鬻人......
-
〓 论道的显现——再读《道德经》
内容提要: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首先只有消除强力、欲望才能回归自然之道。这种自然之道向人们显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无,而这种无刚好使万物得以有。道向我们显现着一个道、天、地、人的世界,并使得道之人在此世界中获得绝对自由。关键词:道、自然、强力、欲望、无、有、世界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文本,历经千年风雨仍为......
-
〓 周易参同契 —君臣御政章第五
御政之首,鼎新革故。管括微密,开舒布宝。要道魁柄, 统化纲纽。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 乖戾,誃离俯仰。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原始要 终,存亡之绪,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 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诘过贻主。辰......
-
〓 周易参同契—金丹刀圭章第十四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临 炉定铢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 入,火二与之俱。三物相含受,变化状有神。下有太阳气,伏 蒸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曰黄□焉。岁月将欲讫,毁惟伤寿 年。形体如灰土,状若明窗尘。擣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固 塞其际会,务令至完坚。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
-
〓 听之以心——《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
听之以心。——《庄子·内篇·人间世》听无音之音者聪。——《淮南鸿烈·说林训》一《庄子·内篇·人间世》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与此类同,中国古典文献中,有一系列相关的言论。如:老子《道德经》:“听之不足闻”(《三十五章》)。《庄子·外篇·天运》:“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庄子·外篇·天地》:“视乎冥冥,听......
-
〓 测字秘牒—唯字
一人书唯字问功名,余曰:“宪体也,非司即道。”其人 曰:“何以知之?”曰:“前呼后拥,非府道而何?”其人大 服曰:“此吾舍亲,果系广东惠潮道。”...
-
〓 测字秘牒—焉字
一人书焉字问病,余曰:“瘫症也。似马非马,不能行动 ;似为非为,服药无用。”其人曰:“果然!疯瘫四年矣,近 日以得足疾,故问之耳。”...
-
〓 测字秘牒—满字
黄龙书满字问田禾,余曰:“时雨滋苗,十分生发,秋收 可以称心。”...
-
〓 【解经闲谭】(4)
据文献记载:西汉初年,国运维艰,汉王室推行"无为之治",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骄人的一幕--"文景之治";李唐开国不久,即封老子为"太上玄光皇帝",立道教为国教,造就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草原称雄时,得益于道士邱处机指点玄机。元朝建制后,在北京特别为邱道士建造了一所修道的大宅子,就是今日北京的白云观;......
-
〓 测字秘牒—乡字
一人书乡字问婚姻,余曰:“姻缘虽易成,男女亦相得, 第奈何以真童而娶再醮之女。幸末笑乃节字,到后却能守节。” 其人笑曰:“此女果作过养媳,未成婚而夫死,今翁姑欲嫁之 也。不识字理何居,先生何以备知若此?”余曰:“此无他, 乃牛郎织女巧相逢耳。因郎字全,织字只有半边,是以知之也。 ”复问:“到后守节,何以不守前夫。”答曰......
-
〓 《老子的帮助》:第一章 众妙之门(3)
可以理解这样的思路,这样的思路对于国人来说,顺理成章:请看,人的命名是人。人与牛马羊猴等合起来命名为动物,再与树木花草等一起命名为生物。生物与金木水火土等无生物合起来命名为万物。与怪力乱神梦幻,与人的心、意、爱、怨,与种种人文存在等合起来命名为万有或众有。再概括一步便是有,而有的反面与有的发展结局或有的产生以前是无,是......
-
〓 《老子的帮助》:第四章 和光同尘(3)
中国的佛学显然也受到了道家道教的影响,反对造作与夸张,反对高高在上,反对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反对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反对摆出动辄一个人与整个地球开战的架势,主张自自然然,平平淡淡。 这是因为,不论你对思辨与感悟有多么伟大神奇奥妙、超凡入圣的激情与骄傲,你的一切认知仍然来自生活,来自尘世,来自此岸。一切的形而上的伟大,......
-
〓 可持续发展与“自然无为”思想
摘要:面对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自然界,人类最终理智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发展是否是天然合理的?可持续是何以可能的?如果发展有其合理性应该是哪个层面上的发展?这种发展的出路又何在?本文认为发展并非天然合理的,并且也不是可持续的,因其建立基础是近代西方的主体性哲学,这种哲学观歪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沉醉于“改造自然......
-
〓 道家自由思想的两种形态
引说我首先要指出,我们把道家同自由或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的确很常见。常见到使我们感到道家不仅是中国自由思想的源头,而且也是西方自由思想的先驱(如严复在《庄子评语》中所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提道家的自由思想,我就深感不安,我担心我会被同化到这种常见的境况之中。因为,我认为有一种说法非常有道理,这就是“我们受到事......
-
〓 什么是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们常说东方文明博大精深,什么是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呢?东方文明博大精深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心里明白,可就是说不出来或不想说出来。 一、东方文明的神秘 世界已发掘出比较完整的人类四大古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500年)和古中国文明(约公元前......
-
〓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
如今,一般的韩国人喜欢说:“蝴蝶梦”、“庖丁解牛”等等。 在日本,儒教的朱子学思想首先是在佛教寺庙中出现而且被僧人培育起来的,因此在江户时代,一半的日本朱子学都具有佛学化倾向。 要把《庄子》化为西方人能读懂的,能喜爱的经典,这一任务已经不是中国庄学的延伸,是庄学的新的工程。 庄子思想是我们消化、吸收异质文化的观念的桥梁......
-
〓 周易参同契—三圣前识章第十三
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 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 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 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诗书。素无前 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寒帷帐,嗔目登高台。火记六百篇, 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孰思。寻度其......
-
〓 周易参同契—龙虎两弦章第九
火计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炉鼎,白虎为熬枢;汞 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上弦兑数 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 道正不倾。...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