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火中生莲——韩愈与潮州
唐元和十四年,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潮州一任不到八个月,他没有因为失意而消沉,反倒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一系列为民谋利的工作中。他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明,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潮州百姓永远记住了韩愈,潮州的山水、路堤、亭台,很多都为纪念韩愈而命名,后人因此......
-
〓 范仲淹忧患意识新解
忧患意识不等于杞人忧天,亦非悲观绝望,而是一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积极开拓的哲学智慧,它实际上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类对宇宙、社会和人生及其关系中各种危机现象的本质认识、价值诉求。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锐意进取,建功立业,今天它同样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范仲淹的忧患意识统......
-
〓 良宵引
古琴曲《良宵引》是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是古琴初学者经常采用的入门琴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松弦馆琴谱》(1614),此书是虞山派的代表琴著,为《四库全书》所收唯一的明代琴谱,在古琴界颇有影响。该曲自隋代问世,于明代盛行至今,一直深受琴家的赞赏和重视,并收录在《大还阁琴谱》、《天闻阁琴谱》、《自远堂琴谱》、《五知斋琴谱......
-
〓 中国鸡文化趣谈
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禽,千百年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飞禽,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祝告喜庆吉祥的象征,是文武兼备、勇敢仁义、守信准时的“五德之禽”。中国鸡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本文仅从“鸡德”、“鸡的象征意义”等四方面撷取几朵浪花与读者分享。一、鸡为“五德”之禽鸡自古就与人类的生活密切......
-
〓 蛇年蛇趣
龙抖雄姿归大海,蛇含瑞气报年华。蛇年的到来,激起了人们对蛇的兴趣。聊天中讲蛇,短信里写蛇,还有人到动物园里看蛇。各大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与蛇有关的文化年货。蛇联、蛇画、吉祥蛇、卡通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世界上的蛇,多达3000余种。大的长十几米,小的只有十几厘米。有的有毒,有的无害。有的栖息在陆地上,有的潜伏在水......
-
〓 宋金粟山藏经纸
此纸暗黄,背面钤盖朱文“金粟山藏经纸”印鉴。纸质脆硬、较薄,可以看出是被揭开后的单层纸。 金粟山藏经纸是宋代特有的一个著名纸品。金粟山在今天浙江省海盐县西南,山下有金粟寺,寺中藏有北宋时抄写的大藏经。抄经纸上有朱印“金栗山藏经纸”。此纸大约造于宋代熙宁至元丰年间(公元1068年至1085年)。 现代......
-
〓 江汉汤汤华夏悠长——从“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看先秦文化的演变
战国晚期·青铜编钟,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战国早期·排箫,一九七八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商代晚期·“大(天)兽御”青铜尊,一九六五年汉阳沙帽山出土。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剑,一九六五年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战国早期·青铜鹿角立鹤,一九七八年随州擂鼓墩一号墓出土。“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
〓 札记:老挝国立大学教学记
老挝国立大学的教学楼。邓海霞摄中文系的师生。 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作为国家汉办公派汉语教师任教老挝国立大学,这段为时不短的光阴开启了我生命中的另一段历程。老挝国立大学建在万象郊区的东都村,那里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村落,1996年才于此兴建校舍,校内建筑并不多,所以保留了许多原始的花木,整个校园......
-
〓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夸张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一
夸张是诗歌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抒发作者某种强烈情感的修辞格式。夸张这种手法产生很早,几乎是同我国古典诗歌同时产生的。早在我国第一部民歌集《诗经》中就出现夸张,如《河广》篇:“谁谓河广?曾不容舠。谁谓宋远?曾不崇......
-
〓 《寄青霞馆弈选续编》成书时间辨疑
《寄青霞馆弈选》和《寄青霞馆弈选续编》两部丛谱,是清末棋谱编印家王存善的大著,共收入清代对局848 局,黄龙士、施定庵、范西屏自拟谱76 局,日本、琉球古棋37局,被公推为集清代棋手对局大成的代表作。然而,两书的成书时间俱在光绪丁酉年。一年之中赶出两部卷帙浩繁的丛谱,到底有无可能呢?正编跋文《寄青霞馆弈选》及《续编》成......
-
〓 山水清音诗家奇想——孟郊《赠黔府王中丞楚》诗赏析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山水千万绕,中有君子行。儒风一以扇,污俗心皆平。我愿中国春,化从异方生。昔为阴草毒,今为阳华英。嘉实缀绿蔓,凉湍泻清声。逍遥物景胜,视听空旷并。困骥犹在辕,沉珠尚隐精。路遐莫及眄,泥污日已盈。岁晏将何从,落叶甘自轻。唐代诗人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属浙......
-
〓 屠岸:永别了,译诗圣手杨德豫!
屠岸(左)与杨德豫(右)杨德豫旧照 电话铃响了!电波传来,杨德豫先生今天中午病逝于武汉!日期是2013年1月23日。 我的心头猛烈地一震,继之以盈眶的热泪。一位盗诗歌之火的圣手陨灭了,他的灵魂回归了天国! 我抑制悲痛,用毛笔濡染了浓浓的墨汁,在宣纸上写下挽联: 译诗圣手 文采飞扬信达雅 ......
-
〓 碧罗团扇自障羞
今天,假如谁来推介“瞧郎扇”,相信很多女孩仅仅因为这个逗人遐想的俏丽名称就会欣然甩银子。 所谓瞧郎扇呢,就是用半透明的轻薄纱罗糊面的扇,是明清人对于这类纱扇的传神叫法。康熙时人刘廷玑《在园杂志》中便言道:“更有以各色漏地纱为面,可以隔扇窥人者,曰‘瞧郎扇’。”一旦以薄纱做扇面,那么持扇的女性把扇子挡在面前......
-
〓 说不尽的盛唐
簪花仕女图周昉(唐) 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现藏故宫博物院) 唐朝是一个可以梦想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因为唐朝正处在一个社会变迁与转折的关键时期,豪强士族已经衰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兴起;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各个阶层人......
-
〓 探寻“羊文化”溯源:中华文化中有哪些“羊基因”?
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时起就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最新考古发现,距今大约8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以及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已出现了陶羊……可以说,“羊的基因”几乎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羊”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龙”......
-
〓 中国古琴史话(四):两汉
秦汉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当时的统治者在征集民歌的同时,也从各地选拔一些民间的优秀艺人,在宫廷中任鼓琴待诏。师中、赵定、龙德,他们都是西汉中叶宫廷中的鼓琴待诏。师中是汉武帝时期,东海下邳(今江苏宿迁)的名琴家。由于他的影响,当地好琴成为时尚。据刘向《别录》所言:“至今邳俗犹多好琴”。赵定是渤海人,龙德是梁国人。汉......
-
〓 纵横:把优秀传统融入学生血脉
3月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经过“部长通道”时,就《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回答记者提问。陈宝生表示,《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我们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就是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和打底色工程。三个工程的概括,阐......
-
〓 回归“安坐”之本义和“底座”之引申义——再论“床”字
“且题数行书所见,郢书燕说存其疑。”近日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从生活习俗和语言的社会性再论唐诗的“床”》的论文,作者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嘲笑好多人对“床”字的解释是“郢书燕说”或“辽东白豕”。其言下之意无非是说时人穿凿附会、少见多怪而已,却用了如此冷避的典故成语;那样行文的目的也无非是多写几个字,多附几句注释,显得自己学问多......
-
〓 浅析紫砂“猴桃壶”的意趣
【摘要】以桃为题材而制作的紫砂壶寓意幸福长寿,越来越受到广大壶友们的喜爱。民间传说,能得到桃壶者,必能福寿尽享、长命百岁,其寓意深厚,壶器更是适于馈赠。本篇以紫砂“猴桃壶”为例,探寻以大自然为创作元素的紫砂壶寓意。关键词:猴桃壶;紫砂;意趣紫砂壶的造型、装饰、工艺、材质和艺术品位,以作品秀丽多姿的形象而傲视群雄,并在陶......
-
〓 少昊弄音传神话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摘自《国学宝典》)天上有位聪明美丽的仙女叫皇娥。她每天在天宫中用七彩天丝织布,常常驻织到深夜也不知疲倦。有时为了轻松一下,她便乘着木筏,荡漾在浩瀚的银河中自娱。这一天,皇娥又乘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