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章 驭臣之策,正名责实弄权术(5)
第二,“一救荆(楚)国之祸”。此事于史不详,《史记索隐》谓即《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载秦穆公二十八年(前632)会晋、救楚、朝周之事。 第三,“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馀闻之,款关请见”。安抚境内各族,戎狄亲附,成就秦穆公称霸西戎的大业。特别是由馀入秦,对秦霸西戎至为关键,此事亦归于百里奚的德政感......
-
〓 第三章 以势压人,靠势力解决矛盾(21)
雍正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胡作非为。雍正三年(1725)四月,年羹尧川陕总督职位被解除,雍正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信,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更加看清形势,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以顺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于雍正三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十二月,朝......
-
〓 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16)
西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用心考察钦定的接班人,刘弗陵年幼即位,其同父异母兄长燕王刘旦心里很不服气,老是想着夺位自立。辅政大臣霍光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钉,意欲除之而后快。于是燕王勾结霍光的政敌上官桀等人密谋先除掉霍光,再废掉刘弗陵以自立。 一天,霍光出长安城去检阅御林军,并且调了一个校尉到大将军府。上官桀等人乘机以燕王刘旦的名......
-
〓 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22)
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立刻起兵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故意点起烽火,看众诸侯惊慌地白跑一趟而愕然的样子,以此逗引褒姒发笑。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大队兵马急速赶来......
-
〓 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11)
韩非与其师荀子一样,认为人性本恶,人性是自私的、趋利的,“上有好之,下必甚焉”。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臣子会揣摩君主的心思,并按君主的意愿行事。所以韩非强调君主要隐藏好恶,不做自我表现。因为君主一旦做自我表现,向人透露了他的喜怒好恶,下面的臣子为了自己的私利,就会用各种方法去迎合、欺骗和危害君主。因此,君主必须言行谨......
-
〓 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4)
晋平公说:“寡人不喜欢别的,只喜欢听美妙的音乐,师涓你就为寡人弹完吧。”于是师涓就重新调整琴弦,从头弹起。 这支曲子极尽忧伤凄恻之美,哀怨委婉,如泣如诉,晋平公听了大为感动,就问师旷:“这是一支什么曲子?” 师旷说:“这就是所谓的《清商》啊。” 晋平公问:“《清商》是天下最悲伤的乐曲吗?” 师旷回答说:“《清商》虽悲,......
-
〓 第一章 惟法独尊,融会贯通法术势(11)
商汤灭夏顺应了历史潮流,值得肯定。不过他的“让国”之举难免有“用术”之嫌,但历史上诸多思想家仍将他作为圣人的代表,将他与尧、舜、禹并列为贤君,大赞他的德才。 另一个成功用“术”既解决了问题又为自己赢得美名的,是齐桓公救邢。 晋君派兵攻打邢国,刚一交手,邢见晋兵势大,马上向齐求救。齐桓公接见了邢国派来求救的使者。因为......
-
〓 法家的绝对国家观
法家学派源于公元前4世纪,其学说在韩非(公元前280-前233)的著述中得以阐述。法家的出发点是:一个新时代之所以能取而代之,那是因为周朝的价值和统治方式已经失却了其存在的合理性。韩非写道:“古人寡,故粮有余……而今人多,故粮缺。是故人之有争。”5按照法家的观点,在一个这样的新世界里尝试着用旧的礼仪去治国,那是一件愚蠢......
-
〓 波澜不惊:新法家的自由观
新法家追求人类真正的自由,是范围最大、程度最高的自由,而不是由少数人享受的被阉割的虚假自由自由,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人对自由的追求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带来了全人类自由程度的提高, 当今社会,很多学说也都说自己追求自由,但是,如果不能说清楚什么是自由,不能拿出实现自由的途径,那么这......
-
〓 蔡 葩:孙皓晖和他的《大秦帝国》
他说,海南岛是最适合做学问的地方他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制作“深海炸弹”皇皇500万字的鸿篇巨制横空出世--- 2002年,孙皓晖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出版发行。一时间,《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文学报》、新浪网以及香港《文汇报》等媒体将聚光灯投向这部皇皇500万言的《大秦帝国》。自此,众多媒体随着《大......
-
〓 刘玉娥:尧舜禹禅让实质探微
作者系郑州师专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关于尧舜禹政权更替的方式,自春秋起就一直存在着禅让与非禅让之争。那么尧舜禹联盟的实质是什么?其政权更替的方式是禅让还是逼让?本文拟根据自己掌握的有限文献记载,谈一些自己多年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意见,以求正于方家。 一、尧舜联盟的变质 在中华民族史前时期的历史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属于酋帮部落......
-
〓 周泊:法家思想与企业制度化管理
讲到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人们自然想到满大街飘香的《哈佛管理制度》,而我也曾经将它视为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的《圣经》。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从中抄一个片段,再根据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稍加修改而已。现在的人已经不再需要去思考制度的由来,直接COPY就行了。就好象电脑维修,当硬盘坏了,你不需要在这个硬盘上下死功夫,直接将硬盘更换就行......
-
〓 翟玉忠:中国新法家不是日本“新法家”
将日本一代大儒荻生徂徕开创的思想称为“新法家”是极为荒唐的,这种错误论断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告诉人们对明治维新影响甚巨的十八世纪日本儒家仍以中国为师,尽管他们的目光已经移向了儒家的对立面——法家 为了将国家力量打造成一把信仰的利剑,法家治国理念成为资本/技术依附时代中国社会主义者的必然选择。从中国新法家诞生那一刻起就决定......
-
〓 翟玉忠:新法家“新”在哪里——兼答乐蜀
读了乐蜀先生的《 也谈“新法家”:对翟玉忠看法的旁观者观察》一文,便产生了当面求教的念头,因为无论在对日本“新法家”的认知上,还是在复兴法家的目标上,我和乐蜀先生都没有原则性分歧。然而当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同乐蜀先生联系的时候,却发现乐蜀先生是故意不想站到前台来——可能是一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吧——在这种情况下,以文会友......
-
〓 刘翠溶:清代仓储制度稳定功能之检讨(上)
一、常平仓储谷量之变动 清代各地方常平仓所收贮的仓粮,一般是未去壳的谷子,其种类则因地而异。常平仓储谷量之变动,可由两方面加以观察:一方面是以各省为单位进而观察全国总储量之变动;另一方面是以资料较多的州县来加以比较。前者所需之数字可于清代官书记载中得之,后者则尽可能由地方志中搜集得到。全国总体的观察可以给我们一个概括的......
-
〓 冼岩:分不清政治与学术的“新法家”
在只闻其言、未见其行之前,我愿意视所有争论对象为“求真”的思想者。在此意义上,我们都是同道。但是,读罢翟玉忠先生的《驳冼岩:中国新法家不会作西方自由民主的注脚》一文,我不能不得出结论:这个“新法家”颇有点特殊——他似乎秉承了韩非子以来的传统,将包括思想学术在内的一切都视为政治的当然领地,思想争论也成了政治斗争的一部分,......
-
〓 赵小雷:法家与先秦诸子的相互关系(二)
第三章 法家与道家 第一节道家对法家的影响司马迁称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这不单是说韩非,对于其他法家人物,如申不害、慎到和商鞅等,司马迁也持同样看法,故主刑名而本黄老,就成了法家的基本特征。由此正显示出法家与道家的渊源关系。具体而言道家对法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
〓 陈琦平:锋披天下的秦国青铜兵器
华夏时报·华夏网 2006-9-26 孔子标准像从最初征稿开始,就引来很多争议,可是争议毕竟挡不住江河东流去,如今标准像出来了,一切已成定局。其实从复兴国学开始,有一些人就已经把复兴国学变成了复兴儒学,所以,到现在出来至圣先师的标准像,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流传了两千年,当然有很多有用的东西,儒学只是其中......
-
〓 保育生:说说李国文对司马迁的妄评
李国文在《闲话建安七子》(《文学自由谈》1996年第二期)中,涉及司马迁的议论,是迹近荒唐的。在他的文章中说:“像司马迁……之流,……文学不过是他们讨好皇帝老子,巴结王公贵族的谋生手段”;不仅如此,这位可敬的作家先生同时还在《报任安书》里发现了司马迁“那种对于帝王委曲求全到低三下四的心态”。这,多么地令这位高贵的作家先......
-
〓 张荣芳 高荣:朱绍侯先生与军功爵制研究
原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军功爵制是作为五等爵制的对立面而产生的,它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经过商鞅变法,秦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几乎决定于有无爵位和爵位的高低。汉代军功爵制虽日渐轻滥,但在西汉初年却仍具有真实的价值;西汉中期以后,军功爵对一般百姓已无实际意义,但在军队中仍具有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