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扬州赏琼花
一 我来扬州数次,都没能好好看一次琼花。有的时候季节不对,有的时候正值花季,却又牵绊于他事。扬州的琼花盛开于四月中旬,最美的花期不过一个星期。此次在这个时节乘高铁来这里,正是为了一亲芳泽,一睹娇姿。 扬州赏琼花的胜地不少,几乎每个景点甚至寻常巷陌,都可看到琼树的身影。瘦西湖风景区内的万花园,是扬州欣赏琼花的绝佳去处......
-
〓 光明论坛·温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古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强调实干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出《晏子春秋》。其本意是,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常常会取得成功,一个人只要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前进常常可以到达......
-
〓 艺术乡建:扮靓乡村颜值 擦亮乡土底色
小山村变成“大画布”,深山里建起艺术院落……近年来,各地涌现出许多艺术气息浓厚的村子,“艺术”与“乡建”在这些村子双向奔赴、无缝衔接,成为乡村振兴路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艺术乡建是对文脉的延续,也是对乡土文化的深耕,是地域美学的艺术转化,也是文艺人民性的内涵呈现。 半个多世纪前,浙江衢州柯城余东村的几位爱好画画......
-
〓 把好毕业论文出口关,关涉育人“含金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支撑点,人才培养的含金量决定了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也决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而论文,是本科毕业生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
-
〓 光明论坛·温故: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 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
2022年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人民至上》,文章援引古语“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向全党再次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语出春秋时期管仲所著《管子》“版法解”,原......
-
〓 文化评析:期待“非遗+旅游”释放更多精彩
日前,文旅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 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为非遗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
-
〓 文化评析:讲好“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故事
近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有新进展。去年10月1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时隔两个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也已公示。与此同时,中轴线周边的一批重点文物完成腾退,正阳门城楼和先农坛神仓修缮工程均按计划稳步进行;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完工。 北京中轴......
-
〓 推进乡村振兴 文艺如何赋能
【热点观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艺术应当发挥其应有作用。文艺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 日前,2022“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正式向社会公布,共有30种......
-
〓 光明时评:让新时代“大先生”竞相涌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教育事业提供......
-
〓 “数字敦煌”推动交流
为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的理念,探索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数字技术,再现和保存珍贵敦煌文化艺术。历经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的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 201......
-
〓 谢冕:温馨下午茶
喝下午茶是西方人的习惯,下午茶的主角是咖啡或红茶,配上若干小点心、奶酪等。旧时国内不太流行。正宗的下午茶应该追溯到英伦,而盛行于剑桥、牛津一带高端人士聚集的场所。这一风习在中国的传播,应归功于那些最早受到西方影响的知识界和商界。我所知有限,在国内,大抵还是在我所熟悉的学界以及大学校园周遭,当然,也有上海外滩、杭州西......
-
〓 《博物馆之城》:从博物馆看北京的古韵新风
在传承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方面,电视媒体作出了有益探索,推出了一系列聚焦文化遗产内容的精品节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北京卫视推出的文化节目《博物馆之城》就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部作品。创作者从博物馆与城市的角度切入,聚焦北京这座拥有204座博物馆、18座国家一......
-
〓 光明论坛·温故:养之贵素,使之贵器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今年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总书记引用“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号召广大院士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出自明代著名改革家和......
-
〓 传统节日凝聚起团结奋斗强大合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但愿人长久》《花好月圆夜》《春江花月夜》《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喜乐祥和的歌声中,14亿中国人民又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中秋节。 每逢佳节,中国人民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乡愁思念,寄托家国情怀,传承传统习俗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各大电视台、视频网......
-
〓 光明论坛·温故: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
2022年5月《求是》杂志第10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在谈到“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问题时,引用古语“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强调我们“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
-
〓 新闻随笔:要“网红老师”更要“长红老师”
线上学习已经成为很多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一些线上授课老师也引起公众关注。日前,媒体刊文探讨为何一些网红老师能拿捏住吸引年轻人的“流量密码”。文章称,那些真正给人带来精神力量的网红老师,往往都是懂得尊重、充满真诚的温暖之人,并且具备真才实学。 一个个打破空间局限的线上学习平台,适应了现代人便捷学习的需要,吸引众多......
-
〓 光的回响:“境愈高时言愈浅”
启功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诗、书、画兼擅的通才,尤其在诗词方面,先生倾注心力颇多,即便晚年书名大盛,仍然自称“书不如画,画不如诗”。童年时期,先生大量背诵古人诗词,自十几岁时便缀文不止。虽然早年的诗作多已佚失,但就《启功韵语》一书中保留的一些二三十岁时所作的诗词来看,他继承了前人诗歌中的古雅之气。律诗《社课咏春柳四首......
-
〓 鲁迅笔下的“蟹”故事
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我在不同年龄阶段读过,感受不一,先为其梗要叙述白蛇娘娘的故事吸引,后为其彻底的反封建压迫的思想感情打动。近二十多年来,我研究中华螃蟹文化,换了一个视角,又觉得鲁迅是一个技术娴熟的吃蟹行家,最近为追溯“蟹和尚”传说的来龙去脉,发现鲁迅更是一个在螃蟹话语上有继承开拓之功的文学大家。“蟹和尚”的......
-
〓 光明时评:尊师氛围更浓,强师举措更实,惠师政策更好
近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有关情况,特别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指出,这十年,尊师氛围更浓,强师举措更实,惠师政策更好,建立起了完善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增强教师的能力素质,形成了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开放灵活......
-
〓 陈平原:那位特会讲古的严老师走了
这里所说的“讲古”,不限于用闽南语说书,而是扩展到一切对于古人及往事的生动叙述。具体到严绍璗先生(1940年9月—2022年8月),那就是绘声绘色地讲述学界往事以及自家见闻。相对于他在比较文学和海外中国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这当然只是“小道”。专业贡献须由专家来评述,那样才够分量,我虽与他长期在北大中文系共事,也偶尔参加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