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刻的见地,平实的评论——读匡老评述儒家孔孟思想的两篇旧文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匡亚明同志就多次提出应当对儒家孔子思想进行认真的再研究再评价,并亲自主笔撰写《孔子评传》以为示范。1985年初《孔子评传》一出版,立即在国内外学术界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与回应。此后,匡老又在许多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反复论述研究、评价儒家孔孟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深入阐发儒家孔孟思想中至今仍保有一定生命力......
-
〓 陆胤:追记张晖先生学行二三事
张晖在会上发言,摄于2010年(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1 刚刚过去的这些天,我的心绪一直不能平复。作为张晖生前热心提携过的许许多多年轻人之一,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合适地表达自己的难过。也不知道此生还能不能遇到像他这样热心、细心、真心待人的师长兼朋友。我更不知道以我绵薄之力,究竟能为张晖的家人奉献哪些实质......
-
〓 王小谟:一路追求回忆大学,寄语青年
王小谟 大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上大学的经历,也有些小故事。 十二三岁时,我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京剧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我特别喜欢,高中时就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没钱进戏院,我就从收音机里听电波里流出来的“咿……呀……呀”的节韵。那时,我特别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机,但家里......
-
〓 光明论坛·温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该句出自《孟子·离娄上》。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引用了这句话。一个“诚”字,在儒学史特别是北宋以来学说发展中意义非凡。考镜源流,《说文解字》中以“诚”“信”二字互训,指真心实意,既不自欺,亦不欺人。饶有况味的是,如此关键的命题,在《论语》里面仅出现两次,其含义较虚......
-
〓 诗说节气:霜降
霜降节气,首先想到的是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这首《枫桥夜泊》诗,除了是写霜降景色上佳之作外,它还被谱成曲,许多歌手曾为之传唱,风行一时,颇有影响。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的意思是......
-
〓 杏花春雨在江南——品王翚“杏花春雨”图
杏花与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对佳偶。古典诗词中的杏花,多以春雨为衬,如唐王涯《南浦杏花》:“胭脂万点怯春寒,蓓蕾枝头绛雪干。昨夜南风春雨过,玉人晓起揭帘看。”北宋欧阳修《田家》:“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元贯云石《双调·殿前欢》:“隔帘听,几悉......
-
〓 刘巽达:申遗,究竟为了什么?
喜讯传来,在21日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2日,大会将审议中国云南哈尼梯田的申遗项目。入选者长出一口气,待评选者还在作最后的冲刺。无论是云南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还是其他更多翘首以盼的预备项目,有的可能信心满满,有的可能略怀担忧。无论如何,我们先表达真挚良善的祈愿,但愿申遗一举......
-
〓 我爱国学,感谢国学网
多少次回到村头的学校,静静贪学,懂得珍惜。每次半夜醒来,却是渴望难圆纠结成梦的幻影。心儿微微发酸,久久不能平静。六年前的缘起,我走进网络,踏入国学网。让渴望上学的心,在国学的平台,得到解脱。国学网成为我生活的课堂,人生的明灯。走进国学网,国学拍砖。争鸣中的执我,不见对方。如两小儿辩日,圣人无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修......
-
〓 道教中的猴信仰
即将到来的丙申年,俗称猴年。猴子是动物界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类,它聪明伶俐、动作灵活,善于攀爬树枝,是人类最喜爱的动物之一。道教是一个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宗教,在其历史上曾经赋予猴子以很多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石猴赐福“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说起道教中的猴文化,北京人大都会首先想起位于西便门外白云观内的三只小石猴。......
-
〓 师承与门户
近日,著名考古学家冯时先生引用古人“学不可以无师承,但不可以有门户”之语告诫自己的学生,继承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推进中国学术的繁荣与发展。以前,对这一古训的第一句话,笔者颇有深刻的领悟,但对于后一句,则似并未有直接的感触。最近读梁启超先生《清代学术概论》,注意到粱氏总结清代朴学大师的学风,其中言及“所见不合,则相辩诘,......
-
〓 大家手笔:让中华礼仪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对东亚乃至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礼制分为吉嘉军宾凶五类,每类礼制有多种仪式和样态,有些只能在国家仪式中使用,有些可以通用于各个层级,让人们在仪式中体味崇高、庄重、肃穆、威武、豪迈、仁爱、和乐等多种情感。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历程中,礼制、礼俗仪式逐渐体系化且一以贯之,成为中华文......
-
〓 探寻“羊文化”溯源:中华文化中有哪些“羊基因”?
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时起就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最新考古发现,距今大约8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以及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已出现了陶羊……可以说,“羊的基因”几乎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羊”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龙”......
-
〓 天一阁:传承文化泽后人
天一阁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印记,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万国建筑群,它们是城市历史的古典记忆。宁波的城市印记是什么?很多人都会选天一阁。坐落在宁波市老城区月湖之西的天一阁是一座藏书楼,如果再加上一些定语,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的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始建于公元1561......
-
〓 淮安陆贾矗立广州
到了广州市的陈家祠。本意是想赏玩该祠的岭南风情,不料却在祠前的广场上看到淮安古人陆贾的一组雕像。他是奉了汉高祖刘邦的旨意,出使岭南,劝说岭南王赵佗回归汉朝的。从受冷遇到最后大举杯共祝岭南归为中华一统,这组雕像说出的故事令世人感动,更令淮安人骄傲。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陆贾,只说他“楚人也”,并未说明其出生地。......
-
〓 委员手记:让科研人员静心搞科研
申请项目、年度检查、财务审计、结题验收、申报成果、职称考评……在科研之外,科研工作者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疲于应付这些天,网上、微信朋友圈里关于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信息源源不断。看到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确实深受鼓舞。然而,回到现实的基层科研单位中,却有挥之不去的烦恼困扰着科研工作者。目前,很......
-
〓 太阳的孩子——棉花
清代御制棉花图,其配诗曰:本从外域入中原,圣赋金声实探源。雨足清明方佈种,功资耕织燠黎元。 “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是古人赞美棉花的诗句。千百年来,人们能安度严冬,少不了棉花的功劳。因此在国外,棉花的外号叫“太阳的孩子”。 棉花,大部分为野生种,只有4个是栽培种,即:亚洲棉、非......
-
〓 伍子胥奔吴路在何方
春秋晚期楚人伍子胥奔吴的行进路线,《左传》、《国语》、《史记》等经典历史著作都有明确记载,两千多年来史家没有任何异议。然而云梦县地方史志却有另说,赫然记载着伍子胥经由云梦城西到城东一线奔吴的“历史”,把伍子胥 逃离楚国后 辗转多国、跋涉千里的奔吴路线,微缩到云梦城一带仅十多公里的路段。更令人咋舌的是 ,近年竟然有人把经......
-
〓 似花非花,有情无情:唐人诗意世界中的柳絮
诗情画意中的柳树,春风拂动,婀娜多姿,堆烟曼妙,惹人心神荡漾……科学地来讲柳树生长快,生命力强,容易繁殖,可适应不良的自然条件,广阔的平原和低湿的水乡地区都可栽植。因为是重要的速生树种,既能美化和改善自然环境,又能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同时还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和优美的观赏树种……折柳樊圃先民曾在《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
〓 绝代词人纳兰性德
长久以来我对词的认识总喜欢停留在某个时期 (宋朝)或者某个词人(李煜)的阅读当中,而对他们以外的作品却知之甚少,纳兰性德就是在这个时候涌进了我的视阈。那是在大学读书的某个春日,我独自一人倘徉在校园宽松的草坪上阅读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突然为书中的某首词所刺痛,良久不能自拔。从此记住了那首《沁园春》的悼亡词和它的作者纳......
-
〓 品智生活·汉字:“客”从何处来
在今天的网络热词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诸如黑客、闪客、维客、验客之类的陌生称谓,不明就里的人往往一头雾水:哪里来的这许多“客”?其实,以“客”为名的称谓古已有之,而且比现在还要多(百度上列出的含有客字的词汇700多个,多数为古典)。常见的如门客、食客、剑客、刺客、侠客等。他们的行为介于职业与非职业之间,既是适应社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