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中国书法将来为中国文化争得最大荣誉和最广泛尊崇的文化个性
- 近年来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中常在片头、海报乃至影片中融入书法元素观众反映影视剧融入中国书法看上去格调很高如影片《八佰》张艺谋导演的《影》等.......................................
- 全国人大代表双少敏:建议科技创新助推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 书法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审美教育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举措。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教育部制定出台了许多有关书法教育的纲要文件和指导意见,......
- 重点不是培养书法家!这张大学书法教育的十年“成绩单”,带来哪些启示?
- 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王真曾到康奈尔大学深造并取得硕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从事着一份薪酬可观的工作。但为了追梦,王真还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回国,全职攻读书法专业研究生。目前,她有了新身份:华东......
- 姜寿田:书法从古典到现代的飘逸旅程
- 姜寿田书法的艺术成就,显现出一种难得的理论沉凝和美学思变。多年沉浸式的书法探索和学术不辍,让他自由穿梭于书法的当代新貌与传统体系中,创作出大量书法作品、理论著作。 专著成为书法学教材已近甲子之年的姜寿......
- 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很多书画作品虽然获了大奖,但仍不是艺术
- 书画圈内的作者都热衷于获奖,认为得了奖就能说明水平高,有一些书画家竟然还在直播间里数奖状,很有一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对此,中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何家英直言不......
- 对于现在的古玩艺术品收藏,大家应该怎么去看待这个行业?
- 前言古玩艺术品收藏从古至今都是有这个行业,存在必定合理,因为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所以古玩艺术品收藏行业能够发展至今,肯定是有其独特的魅力,这个魅力可能是因为国人骨子里的收藏血统,也可能是因为投资,肯定是......
- 傅抱石:没有一个虚伪龌龊的人能成为大艺术家
- 傅抱石 中国画绘画的风格很多,但有两种较为对立的风格值得注意。其一是“激情派”,像唐代的吴道子、五代的石恪、宋代的梁楷、元代的方从义、明代的徐渭,以及清代的八大山人等等,都属于“激情派”。他们靠激情作......
- 四大佛教名山画成水墨画是什么样?
- 为迎接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苏州寒山寺于和合美术馆举行佛画艺术展。本次所展绘画不仅仅有精美的佛菩萨像、石窟造像,更有锦绣山河画卷。展品以水墨画的方式结合三维立体,再现世界文化遗产佛教文化艺术之美,......
- 张大千《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立轴设色绢本133.6 x 72.8cm 1948年作 张大千藏有董其昌《仿杨昇》青绿二幅,由之上溯唐宋元,甚至远及杨昇和张僧繇。后又西陟敦煌,苦行三载,观摩六朝隋唐诸窟壁......
- 教材插图不可忽视的“美”与“育”
- 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引发社会热议,被指“人物形象毫无美感,整体画风怪异”。5月28日,教育部责成人教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教材插图,确保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新教材。5月......
- 颜真卿《祭侄文稿》:如何处理重复字?
- 颜真卿行书创造了一种宽博、雄浑、大气的审美境界,被认为是二王之后别开生面。然创新并非无源之水,详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会发现颜体行书主要承传于二王,其创新之处则是强化“外拓”和“篆籀笔意”。《祭侄文......
-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重磅署名文章!
- 新时代文物工作: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李 群《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党的十八大......
- 清代木版年画与浮世绘版画的差异性
- 浮世绘是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的大众美术,以版画为主,对日本美术、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木版年画发端于宋代,真正兴起至发展到全盛则是在明清两代,对浮世绘有影响,两者之间不仅具有相似的技术方法及艺术属性......
- 陈子奋:没有好的笔条,不能画出好的画
- 他认为:“笔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现,没有好的笔条,不能画出好的画。没有画家自己独特的笔条,也不能画出倚傍别人而且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画。”他的画来自生活,题材贴近生活,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曾历时十八个月完成......
- 鲁明军:另一个视角看袁运生的绘画实践与民族美学
- 袁运生,《马拉松》麻布油彩,180x250cm,2010魂兮复归来——另一个视角看袁运生的绘画实践与民族美学文/鲁明军引言:被两度事件化的“袁运生”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袁运生一直是个“异数”。上世纪六......
- 中国考古百年:国际交流合作促世界文明美美与共
- 以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于1921年发现、发掘研究和命名为发端,中国考古学2021年迎来诞生百年。一百年来,中国考古事业发展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神州大地上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满天星斗”......
- 写好硬笔就能写好软笔?这两者的区别非常之大
- 我们都熟悉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笔和软笔。因为书写方式的不同,硬笔和软笔的区别是非常之大的。软笔书法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拥有并且发展成熟,可以称之为是一门艺术,但是钢笔楷书在近代才开始发展......
- 晚年的刘海粟何以走向苍茫浑朴,从书法与用印重读海老
- 在公众的印象中,刘海粟是画家,他贯通中西、“十上黄山”,还是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专的创立人之一,甚至在无意之中成为很多人对中国画最初印象;而“新文化运动的拓荒者”、“近代美术教育奠基人”的评价是对......
- 风格即人 字如其人 ——王献之《中秋帖》探析
- 王献之《中秋帖》卷(传)纸本草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说到王献之,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说到“书圣”王羲之,知道的人就很多了。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王氏是东晋的望族,一门盛产书法家,在这些王姓的书法家里,王献之......
- 书画鉴定的传统方法: 可变、可改、不可弃
- 陆宗润,中国国家画院书画修复与研究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书画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所长,汉和堂金石书画修复研究所所长。书画鉴定的传统体系中国美术报:作为书画修复和鉴定专家,请您介......
- 沙孟海为灵隐寺题字堪称“海内榜书第一”
- 1970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华访问周恩来总理亲自陪同,当他们游览了杭州西湖后,西哈努克亲王提出要到灵隐寺参拜。时值文革,为了保护这座千年古寺免遭红卫兵破坏,中共中央、国务院指示浙江省委将灵隐寺封闭......
-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游
- 以浙江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为背景的《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完成于1350年,对后世画风极具影响,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1650年因为火焚该图分成两段,前段为《剩山图》,后段世称《无......
- 国博馆藏《大观园图》解读
- (清)佚名《大观园图》横披,纸本设色,纵137厘米,横362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引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园图》横披是目前发现尺幅最大、所绘人物最多的单幅《红楼梦》题材绘画作品,是对《红楼梦》进......
- 冯远:用艺术服务都市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 本期做客两会“艺”起聊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涵养国人精神 文艺的力量不可替代 人民网文娱:从宏观角度来看,文艺对小......
- 打通书画文史界限
- 川流不息(中国画)侯德昌早在唐代,张彦远便在《历代名画记》中叙画之源流,认为“书画异名而同体也”。元代赵孟頫则明确提出“书画同源”。以书入画,是中国画的传统。近代以来,诸多大家亦是书画兼擅、文史俱通。......
- 书法考研为了啥?给研究生的十句规劝
- 给书法研究生的十句规劝我自2005年招收培养第一届书法硕士生,到今年整整招收了十五届共41名书法硕士研究生,这些研究生中已经有30人毕业。毕业后的研究生中,有的考上博士继续深造,有的进入大学担任书法专......
- 蒋勋:在诗书字画、虫痕鸟迹中找回至美
- 王羲之《奉橘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文人看一个文明的繁华如此,繁华都在眼前,而我端坐,凝视一朵花,心无旁骛,仿佛见到前身。繁华或许尽成废墟,看到一朵花堕落,不惊、不怖、不畏。中国传统里有一个特......
- 扬州画派:名臣盐商与画家
- 提到“扬州八怪”,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板桥的竹石、李方膺的松梅、边寿民的芦雁、华嵒的山花翠鸟一类。他们都是活跃于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扬州地区的画家,画史有时称其为“扬州画派”。关于“八怪”其说互有出......
- 1951年至1977年林风眠在上海的艺术之路
- 在上海的近三十年里林风眠笔下“彩色的诗”炉火纯青1951年至1977年林风眠在上海的艺术之路今年是艺术大师林风眠诞辰120周年。在前段时间落成的程十发美术馆4号展厅,“灿若晨星——林风眠特展”正在举办......
- 书法“雄浑”审美形成中的民族心理作用
- 从先秦“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到汉文字乃“天象所垂,河洛所吐”,到魏晋时期要求笔画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竖如“万岁枯藤”,书家无不充满对“雄浑”审美的钟情与推崇。“雄浑”作为审美......
- 淬砺求实以真为师——潘世勋的速写与油画
- 呼伦贝尔的那达慕(速写)潘世勋 甘孜女子(油画)潘世勋 我们走在大路上(油画)潘世勋近日,潘世勋个人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潘世勋的速写300余件,以及其代表作《红日初升》《我们走在大路......
- 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
- 山水画理论《笔法记》是人们研究六朝至五代时期山水画理论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其作者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生于唐朝末年,约卒于五代后唐年间,主要活动于公元9世纪至10世纪上半叶,“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
- 马啸天:中国传统书画作品鉴赏的简单涵义
- 书画的涵义和分类是我们鉴赏书画作品时遇到的第一关。不懂得书画的涵义和画的分类,也就无从鉴别。为了扫清这一障碍,还得要懂得这方面的常识。否则字画的优劣无法确定,价格的高低也将无准绳,欣赏时也会失掉欣赏和......
- 再谈中国画的“守正”与“创新”
- 望乡(国画) 300×220厘米 2014年 冯远敦煌之梦——母亲的祈祷(国画) 138×136厘米 1996年 唐勇力中国画发展所面临的时代命题是什么?中国画要给社会输出怎样的审美价值?中国画要以怎......
- 何为写生 为何写生 如何写生——六位老艺术家谈油画写生问题
- 宁静的余晖(油画) 杨鸣山青年(速写) 尼古拉·菲钦穿粉红衣裙的女士——娜塔莉娅·波达勃尔斯卡娅肖像(油画) 尼古拉·菲钦近日,在全山石艺术中心,靳尚谊、全山石、邵大箴、詹建俊、胡振宇、张祖英六位美术......
- 探寻书法国际传播新路径
- 书法是“人文”的载体,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要落实到“写”上,从汉字上升到艺术,并进一步传播。不仅要加强院校教育和举办国际展览,还要着力强调“人”在书法传播中的作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近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
- 东京画廊魏久捷个展“灵纪元” 对传统绘画呈现的套路进行反思
- 展览开幕式,嘉宾合影 2019年11月16日,魏久捷个展《灵纪元》开幕式在東京画廊+BTAP(北京)举行,此次展览是艺术家近年艺术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 魏久捷个展现场日本文化艺术深受中国影响。近代......
- 再谈中国画的“守正”与“创新”
- 望乡(国画) 300×220厘米 2014年 冯远 敦煌之梦——母亲的祈祷(国画) 138×136厘米 1996年 唐勇力中国画发展所面临的时代命题是什么?中国画要给社会输出怎样的审美价值?中国画要以......
- 我国艺术品市场三大融合趋势
- 未来,我国艺术品市场将继续呈现三大融合趋势:一是与国际市场的融合。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与国际艺术市场的交易需求将不断被激发,这不仅包括中国文物的回流,更包括中国艺术品出口和外国艺术......
- 拍出2.67亿天价的赵孟頫书法疑为赝品?艺术品真伪谁说了算
- 质疑帖除了直接否认拍品,具体观点有二:一是以拍品高清大图比对博物馆馆藏赵孟頫作品,风格不对;二是拍品太“新”,不像宋元时期的东西。本文综合来源自公众号 :今日书法,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珂),感谢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