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晒一晒甬上古籍家底——写在《四明文库》首批文献出版之际
宁波自宋以来,“衣冠文物甲于东南”,大儒辈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献。可惜这些文献分散收藏,有的甚至已损毁,亟待抢救和整理。一直以来,宁波就缺少一部与城市地位相称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2020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着手编纂出版《四明文库》。可以说,这是宁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地方文献出版工程,意义不言而喻。四明夙称文献......
-
〓 追寻中国诗学研究的向上之路——蒋寅《中国诗学之路》读后
《中国诗学之路》蒋寅 著商务印书馆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蒋寅先生新近出版的论著《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对于作者自己而言“不免带有一点总结的意味”(《自序》),对于古典文学界而言则不仅凝聚一代人的学术追求与贡献,而且烛显当下与未来的关键性的学理问题,值得仔细品读,深入思考。 《中国诗学之路》的基本内......
-
〓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整体发布 填补敦煌学在丝绸方面的研究空白
本报讯(记者任鹏、曹继军)作为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出土的丝绸遗存最为丰富而集中。然而,因为历史原因,这些遗存散落世界各地未能得到系统整理研究。不久前,在东华大学“丝绸之路与丝绸艺术”论坛上,《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整体发布,为敦煌学在丝绸方面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这部史料巨著由东华大学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带领敦......
-
〓 新书架:《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概要》
《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概要》,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王荣华、王平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第一版,39.80元 本书精选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精粹,分十二章阐明其思想旨要,并作简明解读,呈现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发展脉络,展现于漪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精神风骨,作为人民教育家的显著特征。于漪教育教......
-
〓 《清明上河图》的烟火气——读《诗画中国》
《诗画中国》(全彩图文),郭晔旻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56.00元“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对于张择端,后世只有寥寥数语记载。身为宫廷画师,他的传世名作却以市井风情著称。正所谓“大俗即大雅”,对绘画而言亦是如此。《诗画中国》......
-
〓 中华书局推出叶嘉莹作序《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6月6日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首发。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永刚,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徐俊,《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节目题库出题组专家李天飞等出席活动。《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有关中华经典诗词记诵、解读、赏析、阐释的文化娱乐性节目。......
-
〓 专家热议《中国文化要素体系》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近日,《中国文化要素体系》专家评议会在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举行。会议由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服务价值与文化传播评估理论与技术》项目之子课题《中国文化要素体系及文化附加值评估研究》承担单位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教授、北京大学杜晓勤教授、清华大学刘石教授、首都师范......
-
〓 “刻板印刷的活化石”重现
本报讯日前,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与阿坝师范学院金藏沉香藏纸研究中心共同出版的《德格印经院藏传手工纸印制佛像雕版画集》发布。《德格印经院藏传手工纸印制佛像雕版画集》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系统性整理,是对承载文化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纸进行抢救性复原、再造,让历经1300多年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德格印经院素有“刻板印刷......
-
〓 从这扇窗口重新观览中国文学史——《林继中文集》读后
《林继中文集》 林继中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皇皇八册近400万字的《林继中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既是造福学林的善举,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观览文学史的窗口。《文集》由《杜诗学论薮》《文化建构文学史纲》《文学史新视野》等多种论著构成,其中与唐代文学相关者占三分之二强。而在唐代文学中,与杜甫相关者即达......
-
〓 体悟中华元典精义——为《〈论语〉智慧赏析》所作序言
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几百年间,东地中海沿岸、南亚次大陆、东亚大陆的几大古文明,不约而同地进入一个精神飞跃时期。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将这一时期命名为“轴心时代”,也即人类精神枢轴形成的时代。轴心时代的一个显著成果,便是先哲历经数代锻冶,构建观照宇宙、社会、人生的文本,成为延传后世的经籍,笔者曾将其称为“文化元典”(......
-
〓 《汉印文字征》之后又一部里程碑式著作——评《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
《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赵平安、李婧、石小力编纂,中西书局2019年12月第一版,680.00元秦汉印章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在艺术史、文字学、历史学等领域一直很受关注。作为官私用印的遗迹,秦汉封泥和秦汉印章互为表里,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长期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秦汉印章和封泥作过研究,积累了丰盛的成果。而秦汉印章和......
-
〓 商务印书馆“光启文库·随笔系列”再续新篇
本报讯 由商务印书馆、上海中版图书公司主办的“光华启民,鉴往知今——‘光启文库·随笔系列’新书发布会”最近在上海书展举行。《沙发考古随笔》作者、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立雪散记》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虞云国,《观念的视界》作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宏图,《学术的重和轻》作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
-
〓 从古老廊桥体悟生活情调——读《流水辞:遇见古老廊桥的隐秘之美》
周华诚的散文集《流水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是专门为廊桥而写的一本书。书的装帧非常讲究,几乎被大面积的青蓝色所包围,深沉的青蓝色俨然浓缩了时光岁月的沧桑感和乡村山水的静谧感,传递出这本书所讲述的要旨。我小心地捧着这本书,缓缓阅读书中优美的文字,仿佛每一个文字都闪烁着青蓝色的光泽。 廊桥不同于一般......
-
〓 社长总编荐书:《做壶》
范红升(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推荐《做壶》徐风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78.00元 紫砂壶,是最典型的中国表情、中国表达,一把壶中蕴藏着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密码。《做壶》呈现了布衣壶宗顾景舟的衣钵弟子葛陶中以水滴石穿之功完整复原紫砂古法做壶工艺,由著名作家、江南文化学者、紫砂文化研究者徐风先生历......
-
〓 《父父子子》:梁晓声的新探索
《父父子子》 梁晓声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读书者说】 《父父子子》是一部和梁晓声以往的小说有相当差异的作品。也可以说是梁晓声在七十岁之后进行的大胆探索。他跃入了全新的题材领域,也有了相当多的小说创作的新尝试。这些都让这部小说令人耳目一新,看到了在《人世间》受到公众高度认同之后,梁晓声新的起步。这当然是不容易的,......
-
〓 北大学者段晴遗著破解古代于阗氍毹“密码”
本报讯(记者 丁杨)在精通多种中亚、印度语言的历史语言学者段晴去世一周年之际,“三联学术论坛”邀请荣新江、沈卫荣、叶少勇等历史、人文学者,在三联韬奋书店举办题为“破解文明密码”的论坛,追忆段晴的学术人生,解读她的遗作《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10月版)。作为我国著名......
-
〓 中华读书报4月推荐榜
(排名不分先后)《声回响转:讲稿八篇》葛兆光著,四川人民出版2023年2月第一版,68.00元《中国的历史之路:基于社会和经济的阐释》[英]伊懋可著,王湘云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2月第一版,98.00元《中古探微:伊沛霞中国史研究》[美]伊沛霞著,姚平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2月第一版,158.00元《大......
-
〓 阅读,让生命保持成长——读《纸页上的足印》有感
《纸页上的足印》 彭程 著 人民出版社 【读书者说】 丁酉年仲春,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彭程先生送我他的新书《纸页上的足印》,当时就通读了一遍,颇有所获。近来开设“滴石斋书话”专栏,头脑里冒出的当代作家谈读书的著作中,首先就有这一本。 之所以选择这本,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有自己藏书、读书、写书的丰富经历,关于阅读有许多......
-
〓 《苏轼书法全集》即将面世
本报讯 西南大学出版社日前在京举办《苏轼书法全集》新书发布座谈会,书法学者、文学学者、书法家等20余人围绕此书的出版价值做了交流。《苏轼书法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是西南大学、四川眉山市人民政府校地合作项目,由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和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共同组织编研,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相关专家参与,......
-
〓 心游万仞 方寸大千——中国古代瓦当艺术观览
《屋檐艺术——中国古代瓦当》陈根远 朱思红 著文物出版社 古人讲:“道在瓦”。 瓦当,过去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古物,而且皆限于战国秦汉瓦当。近代考古学已找到了瓦当艺术的源头,对东汉以后的瓦当演变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如何拂去历史的尘埃,使瓦当艺术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是我们考古工作者的责任。 在《屋檐艺术——中国古代瓦当》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