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百年反思
【作者简介】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京),2011.1.1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辛亥百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
-
〓 《自由中国》的经济思想——“五四”后期人物对经济自由的探索
【内容摘要】《自由中国》是195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最重要的一份刊物。通过分析和展现其经济思想的特点与主题,重新思考和观照《自由中国》所集结的一批可称为“五四后期人物”的知识分子对经济自由的探索,及其探索自由民主的历程中所具有的突破性的时代意义。【关 键 词】《自由中国》;经济思想;经济自由;五四后期人物;自由主义【作者......
-
〓 克格勃档案中的蒋经国卷宗
近年来,俄罗斯曾一度开放了许多苏联时期克格勃、苏共中央及共产国际的档案,其中也包括了蒋经国的有关档案。目前,这部分档案分藏两处:一是联邦安全局中央档案室,另一处则为联邦安全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分局档案室。蒋经国在苏联待了12年,档案材料中有如下记载,“蒋经国在青少年时期是个精力充沛,城府极深的人,深谙坚忍之道。”“蒋经国......
-
〓 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体系演变新探
【内容摘要】中央苏区财政体系包括中央预决算制度、税收制度、会计制度、国库和国家银行制度、关税制度以及审计制度等环节,其形成经历了闽西苏区的初期探索、中央财政体系的初建和中央财政体系逐步完善三个阶段。中央财政制度和财政体系的建设,首先从建立统一的预算决算制度入手;其次是建立完善划一的税收制度,以增加政府收入,调节经济建设......
-
〓 债券质押贷款与近代华资银行投资铁路模式———以浙赣铁路为中心
【内容提要】债券质押贷款是一种政府以公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它成为吸引南京民国政府时期华资银行向铁路放款和投资的有效模式,代表近代铁路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浙赣铁路是这种转变的起点和蓝本。在这条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华资银行逐渐形成了以债券质押贷款为主的投资规模大、风险防范机制完备的铁路放款和投资模式。【关键词】杭江......
-
〓 官商关系与清末民初湖北纱布丝麻四局承租权的流转
【内容提要】清末民初,以官办企业的衰败为动因,以政府振兴工商实业的政策革新为契机,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个官局实行了招商承租。四局承租权随后在多个民营企业依仗当政官僚的庇护争相角逐下辗转易手,四局承租权的流转历程,既是几个民营企业凭借官商私谊及其背后的官权保护依次争得“官业”承租权,进而快速孵化、诞生、成长的过程......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经济的建立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
第三编1949—1978年的国家资本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及敌产、继承解放区公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转让等,建立起能够控制国计民生的国有经济,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经营,当时称之为国营经济[1]。国营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优先迅速发展国营经济,......
-
〓 近代长三角地区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量化分析
【内容摘要】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是生产力的具体表现,是衡量农民生产能力的量化指标。在长三角地区,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近百年间,常年下农民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较为低下,而且处于停滞状态。影响农民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从经济方面分析,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民负担过重。由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常年下一家人生产的食物不能支......
-
〓 试论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的非生态导向
【内容提要】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在激发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热情的同时,也被认为是导致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本文分别从强势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征服自然的观念的发展、还原论理论对世界认识的琐碎化和对自然价值的否认三个方面分析了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所蕴涵的非生态导向,并指出改变人们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念是走出全球环境危机的前......
-
〓 洋务派企业的变化(二)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四章第三节之二
三、交通运输业1、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在李鸿章的加意扶持下,从1872年创办至1894年,已有22年历史,共有江海轮船26只,总吨位35,457吨,在国内沿江沿海各通商口岸,均设有码头、趸船、栈房等,具备一定的航运规模。每年营业收入平均规银200万两以上,历年盈余总数达1,640,423两,减去亏损55,188两,净盈......
-
〓 “共同体化”、“社会化”与“国家化”:论近代中国行业组织变迁之阶段性特征
——以近代上海为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020内容提要:开埠以来,随着上海经济变革、市场发育及行业蘖分扩张,各类行业组织因缘而起。晚清同光年间至民国末年,沪地行业组织在各式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的侵染和交互作用下,先后经历了由民间自发秩序到政府强制规范等制度变迁,其组织形态具有“共同体化”、“社会化”、“国家化”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
〓 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上)——以皖南徽州地区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在深入发掘屯溪档案的基础上,以皖南徽州为例,对永佃制下土地买卖演变的全过程:从“收苗管业”的土地买卖到“收租管业”的租权买卖;从依存于土地的租权买卖到剥离土地的地租买卖;从以田地丘块为单元的地租整卖到分拆零卖,最后达致地租买卖的零碎化、日常化,进行认真考察,阐释其性质和影响,认为变化的实质是地权的债权化......
-
〓 菩萨心肠还是霹雳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对日战略分析
注:这是2005年为纪念二战结束六十周年写的一篇老文。应《国防大学学报》编辑建议,于2012年5月做“与时俱进”的简单更新。本年本月,正值日本战犯石原莞尔的儿子石原慎太郎叫嚣“购买”钓鱼岛,而中国周边如菲律宾等蕞尔小国也在黄岩岛上和中国“对峙”,并且强行命名中国岛屿和海域,朝鲜武装人员在中国海域抓捕中国渔民。中国外交部......
-
〓 曾国藩与两淮盐政改革
【内容摘要】曾国藩是对晚清两淮盐政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性人物。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对两淮盐政开展全方位的改革:一是力图收复川盐济楚失地,二是在淮南推行保价整轮,三是在淮北实施改票轮售。曾国藩的改革,承前启后,是晚清盐政史上的重要环节,也成为梳理两淮盐政改革脉络的基石。虽然曾国藩的改革取得了税收上的成功,但也彻底颠覆了原......
-
〓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100年前,公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领导新军在武昌举行起义,数日之内起义风潮迅速席卷各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油尽灯枯的清王朝应声倒地。这一年是中国纪元的辛亥年,这一次革命被称作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次伟大革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2000多年间......
-
〓 晚清婢女的社会地位及生活状况
——以《申报》1899—1903年寻婢广告为中心考察
【内容摘要】《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份商业报纸,其中占很大比重的商业广告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通过对《申报》中寻找走失婢女的广告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作为近代妇女一部分的婢女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关键词】《申报》;晚清;婢女;地位【作者简介】张晓霞(1985—),女,山西大同人,大连大学中国古代......
-
〓 “鲁迅精神的当代价值”笔谈(上)
鲁迅与当代中国的对话关系王吉鹏鲁迅研究的当下意义,是一个有着强烈现实感的问题。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鲁迅研究转入古典化的范畴,逐渐远离现实,我们不必阻止这种趋势。这一认识实际上迎合了所谓“鲁迅已经过时”的观点。我们处于什么时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这一时代,正是从包括鲁迅在内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 那里......
-
〓 民国时期劳资关系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简介】田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武昌430079)。【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11.1.172—188【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劳资关系研究(2009JJD770018)资助。随着近代工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实业的发展,到民国时期,资......
-
〓 制度安排与地方应对:民国时期公有款产清理研究——以南康戴善堂案为例
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起,国民党统治区存在一种叫作县有公学款产清理委员会的组织(本文简称为公产会)①。这种组织缘何设立?在其存续期间进行了哪些活动?有哪些力量被卷入这些活动中?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成效究竟如何?它对地方社会有何影响?而后者又是如何应对的?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此关注不够。笔者在网上以“公有款产管理委员会”......
-
〓 甲午战前20年南洋海防经费收数考
【内容提要】南北洋海防经费供应的不平衡,是南洋海防建设落后于北洋的重要原因。关于甲午战前20年的南洋海防经费总数,现有研究以估测为主,没有实据支撑。本文根据江南筹防案、江南机器局局造轮船经费清单等档案资料,梳理南洋海防经费的筹措过程,统计其20年的总数约为1973万余两。【关键词】南洋;海防经费;收数甲午战前20年,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