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时代,还需要重读《老子》吗?
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老子》(又名《道德经》)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时,我们该如何看待《老子》无论是之于个体生命还是社会的意义?4月23日,“科学时代重读‘老子’的意义”思想碰撞会暨《老子智慧八十一讲》出版座谈会在华东师大举办。活动现场图华东师范大学......
-
〓 感谢李世石生命般的抗争 现在我敢说AlphaGo的命门其实很简单
2016年3月13日,人机大战第四局李世石执白180手中盘胜AlphaGo。说这一胜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胜也不为过,就不多说了。从围棋技术与算法上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张AlphaGo的败局谱,明确知道AlphaGo有重大bug,前三局过后看似威力无比的机器,发起疯狗症竟然会走出那么可笑的招法。现在终......
-
〓 中国不止贡献“四大发明”
【核心提示】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项大发明?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任何一个新名录提出后引发争议,也属正常现象。造成分歧的原因,是一些学者将发明、发现、创造等混为一谈,而且评价发明创造的标准不一。4月26日,北京市华严北里一间简朴书房的主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华觉明,交给记者一份打印文稿,题目是......
-
〓 刘金平:周敦颐对儒学的新发展
周敦颐思想学说是融合儒释道的结晶,但主调仍是传统的儒学。周敦颐始终没有忘记儒家的根本立场,出入释老的目的是援儒,最终促进儒学的全面复兴。周敦颐通过自己的努力,全面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理论体系,开拓了儒学发展的新境界,使之面貌焕然一新,一扫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颓势,回归到原有的正统地位,赢得了与释道竞争的全面胜利,取得......
-
〓 何宁生:中国古代盛世的法制特征
大唐《开元礼》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了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清代“康乾盛世”等六次盛世。这些盛世通常发生于王朝前期,且具有如下共性:君主较为贤明、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国泰民安、军力雄厚、法律制度相对健全。不难看出,具备较为良性、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及其贯彻机......
-
〓 清华简《咸有一德》《说命》真伪考辨(一)
【按语】本文原是为一次学术讨论会(“古史史料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出土文献与古书成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撰写的参会论文,但在会前提交论文时被会议主办方(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国先秦史学会协办)拒绝。数月前,会议主办方给我发来的会议邀请函(见附录:本次学术讨论会的邀请函)提到:“清华大学藏战国竹......
-
〓 对古籍整理著作权的认识
【编者按】何谓古籍,何谓古籍整理,何谓古籍整理作品著作权,何谓演绎作品,何谓古籍点校,何谓古籍校勘,何谓古籍数字化,何谓“实质性相似”,何谓复制,何谓抄袭,如何确定侵权的依据等等,这些都是在著作权纠纷中非常模糊、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以致于在司法实践中,相同性质的案件,不同法官对相同证据材料出于各自不同的理解,做出完全相......
-
〓 中华书局诉国学网胜诉
2012年09月05日 10:27新京报讯(记者张弘)中华书局诉国学时代公司(即国学网)二十五史侵权一案,历经一年半审理后由海淀法院近日宣判,中华书局获赔两万元。中华书局律师任海涛称,“这标志着另八个起诉国学网的案子胜诉几率很高。”2万元赔偿太少?2011年3月,中华书局一纸诉状,将国学网的9个产品以剽窃罪告上法庭,仅......
-
〓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8月25日,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示范单位评审、建立全国古籍人才培训基地及国家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周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全面回顾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情况,通报了近期工作进展,对古籍普......
-
〓 中华书局经典古籍成盗版重灾区 扫描版善本变劣本
2012-08-13 09:52:59一批原本日日与古书为伴、恍若生活在唐宋的古籍整理人士,倏忽之间又被拽回到了现代。“本来,我们有笔有纸有古书,生活也就够了,可日渐猖獗的数字盗版,已经控制我们的根了!谁都可以扫描我们的东西,我们就甭想生存下去了!”谈及惨遭盗版侵袭的古籍整理行业,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揪心地说。经典古籍......
-
〓 古籍数字化遭遇侵权尴尬 难题真不少
投入大、产出小、防盗版难…… 古籍数字化 难题真不少昨天,本报头版刊登的《文史研究迎来“E考据”时代》提及古籍数字化为文史研究开启美好前景,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这固然是一道吃起来很香的“大餐”,但与此同时,烹制这道“大餐”的厨子——古籍数字化产品的提供方却有些为难。记者通过采访古籍出版界人士了解到,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
〓 李行健的“汉字梦”
2013年,《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汉字类节目没有大牌明星参与,收视率却不亚于甚至超过《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在社会上掀起了关于汉字书写、文化传承的热议。有评论人士甚至认为这是“汉字复兴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人对于汉字有着复杂深厚的情结,“汉字梦”亦是“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记者近日专访......
-
〓 中华书局“二十四史著作权案”上诉状
8月31日,历时一年多的中华书局与国学网之间的“二十四史”著作权案一审正式宣判。中华书局因不服判决结果,于9月14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华书局“二十四史著作权案”上诉状因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上诉人不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于二○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作出的(2011)海民初字第12761号民事判决,现提起上诉......
-
〓 韩剑律师:古籍点校不属著作权意义上的创作
在著作权理论上,此案争议不大,古籍点校、校勘等智力劳动不属著作权意义上的创作。理由:1.据现代语言规则,以恢复古文原意为目的,如果据此进行点校的成果享有著作权,那么中国就没有人可以再进行古籍点校工作了,因为后者必然侵权。2.参照多个底本,对古籍文字进行纠错、补遗,属于文字性修改,并非著作权意义上的创作,如果此类智力劳动......
-
〓 书法不是闹着玩的
眼下玩书法成风。君不见某些所谓的书法中人,大笔一挥,横涂竖抹,墨点四溅,笔走龙蛇之间,还大言不惭地大讲特讲:书法就是玩出来的。甚至扩而大之,一言以蔽之曰:艺术都是玩出来的!书法真是玩出来的吗?对这种“玩的理论”,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好像巴金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会见南斯拉夫作家时提到过:“我主张文学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
-
〓 文化乱象怎么办?把诸子百家的学问“请”出来
【作者简介】田宝祥,男,甘肃庆阳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师从白奚。五月的北京街头,夜犹寒。我顶着伞,迎着风雨,奔向两公里外的车站。这些年,一个人孤身在外,也吃过一些苦,但内心从不沮丧。我是个读书人,我只怀疑知识,从不怀疑自己。一个人在精神面临困惑时最需要什么?我的答案是学问。对国人而言,诸子百家的经典,就是最好的学问......
-
〓 张涛:今日易学何处安身
2013年6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与此同时,易学经典研究工程启动。这一新成立的科研机构,将进行易学文献的全面梳理和体系建构,发挥易学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鉴作用。日前,在青岛举行的首届自然国学大会上,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涛。作为高亨、郭沫若先......
-
〓 王震中:“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
摘 要: “大一统”思想是由“大一统”政治而产生的,“大一统”政治主要体现于“大一统”的国家形态结构,因此,我们考察“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必须从我国古代国家形态结构的演变历程着手。从秦汉到明清,“大一统”思想是建立在“郡县制”国家形态结构之上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历代王朝都把统一规模作为当时政治成就的最高目标。即......
-
〓 古籍数字化需突破瓶颈
近年来,数字出版浪潮席卷而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古籍也开始借助科技寻求新的形式,在这一背景下,古籍数字化走入了公众的视野。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经历近十年的发展,古籍数字化进程依旧缓慢。而为何大多数手中握有资源的古籍出版社皆未大量投入,甚至表现出信心不足?对古籍数字化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的探索程度如......
-
〓 中华书局诉国学网侵权胜诉 整理古籍能获著作权
中华书局诉国学时代公司(即国学网)二十五史侵权一案,历经一年半审理后由北京海淀法院近日宣判,中华书局获赔2万元。中华书局律师任海涛称:“这标志着另8个起诉国学网的案子胜诉几率很高。”2011年3月,中华书局一纸诉状,将国学网的9个产品以剽窃罪告上法庭,仅其中国学电子书一个型号的产品就索赔227844元,九案索赔共计19......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