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儒学何用?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昨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开讲,提出“复兴儒学必须有问题意识”今天,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世界大变革的格局中间,作为二千五百多年前轴心期文明重要的一支——孔子的儒家文化500年来受到西方文化很大冲击,现在我们可以预期到它将得以复苏,它将贡献于人类社会。儒学如何在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进入现代社......
-
〓 许嘉璐在尼山讲堂第一讲《小学与儒学》
[主持人]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许嘉璐在尼山讲堂第一讲《小学与儒学》 [徐显明]: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朋友:今天许先生这个讲座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之后的在校内的第一场讲座。我其实没有资格来主持这个讲座,因为先生今天讲座的内容对我来说,我只有学习的义务,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徐先生的自身的研究领域是训诂、语言、......
-
〓 儒家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
已有很多经济学和著名企业家为企业文化下了很好的定义: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大有可为”……我认为中国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是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偶看“济宁新闻”,介绍兖矿集团鲍店煤矿以德......
-
〓 中国古人是如何重视传统的
公元前527年,晋国的大夫籍谈作为使者朝见周天子,但是什么礼物也没有进献,这在当时是很失礼的。周景王很不高兴,直言责问。籍谈的家族在晋国是世代掌管典籍的官员,而籍谈的回答是,因为晋国从来没有接受过天子的赏赐,所以没有礼品贡献。周景王于是给籍谈讲了一段历史,从晋国的建立开始,天子是如何不断赏赐的。籍谈无言以对。周景王于是......
-
〓 生活儒学的重建:东亚儒学发展的新途径
一 当代东亚国家,整个儒家文化圈,在二十世纪,都经历过现代化的冲击,形成了整体社会结构的变迁。 在社会“现代化”之后,或者更准确地说,在社会中人都认为应该让社会进行现代化转型之后,时间已被切隔成两段:传统与现代。经过扬弃“传统”的过程,使得社会步入现代,则称为现代化。 在这种认识中,传统是负面的属性,代表应被扬弃或超越......
-
〓 破解孔仲尼猜想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易经》,厘清了它和儒学以及卜筮的区别和关系,发现了孔子对《易经》的非凡猜想并破解了它。得出了“易”的本质是“太极思维法”的创造性结论。作为太极思维法的使用例证,本文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和哲学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易经孔子儒学卜筮历史 第一章绪论世界上大概没有什......
-
〓 试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儒家诚信观的现实意义
摘 要:儒家诚信观对中国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法制、文化、教育等均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儒家诚信观的内涵释读、价值评判和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三个层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儒家诚信观丰富内涵和评判儒家诚信观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儒家诚信观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儒家诚信观 和谐社......
-
〓 陈启智 ·〖论《易传》的学派属性〗
摘要:关于古书学派属性的判定,首先应辨析其最高范畴与核心理念,其次应观其学术方向,看其学其术到底要把社会引向何方?最后还要考察其与历史文献之关系。由是观之,《易传》为儒家的典籍,殆无疑义。陈鼓应先生所说《易传》与黄老、稷下道家之同,只是表明了《易传》对此两派道家之影响,而不是相反。 关键词:易传; 学派属性; 儒家;......
-
〓 易学与近代科学
自十七世纪始,由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乾嘉学派中几位可谓身兼“科学家”的易学大家已有某种“以科学治易学”和“以易学治科学”的意识,如方以智、江永和焦循等。从近代科学立场解释和阐发易学始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当时的欧洲,关于中国的研究被认为是西方对东方的“挑战”作出的反应。其实并非如此,追求进取精神正旺的西方学者很快发现了......
-
〓 波士顿学者论儒家(5):《论语》、希腊哲学与现代文明——David R. Schiller
【作者按】David R. Schiller严格说来不是波士顿人,但是由于他家住在波士顿邻近之地,且经常往来于波士顿,故而勉强纳入于本系列。David不是大学教授,也不是知名学者。但是作为一名儒学的业余爱好者,却对儒家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他10几年如一日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论语》的翻译中,为了保证翻译质量,他的《论语》......
-
〓 刘余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中国特色”尤其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体现的治国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是相传承的。特别是提出社会和谐是......
-
〓 《仲弓》篇“攼析”試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之《仲弓》篇[1],陳劍先生有《上博竹書〈仲弓〉篇新編釋文(稿)》[2]一文引[20]簡中一段話作: 仲弓曰:“今之君子,孚(愎)過攼析,難以入諫。” 此文[21] 注同時對簡文中“孚(愎)過”一詞作了詳細解釋: “孚”聲字與“复”聲字常通,“孚”讀為“愎”,“愎過”見《呂氏春秋·......
-
〓 百年儒学的全景鸟瞰
孔子、儒学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中的身份和作用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但也十分有趣的问题,要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个问题,就必须联系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具体过程,并要联系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代表人物思想的具体内容,才能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评价,才能理解孔子、儒学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中究竟处于何等地位,又究竟起到何......
-
〓 “断裂”与“兼容”:儒学复兴面临的困境
【内容提要】 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性的现代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全面转型造成了传统的“断裂”。当人们开始审思现代化的局限时,试图通过复兴传统文化例如儒学来弥补现代化的缺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一种选择。然而,我们不仅需要弄清楚要复兴的是儒学的哪个方面(制度、思想或习俗),而且需要明确儒学之复兴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的确......
-
〓 郭店楚简与儒学的人性论
从先秦儒学的一般线索来看,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战国中期孟子提出的“性善说”,以及战国后期荀子提出的“性恶说”,成为今人熟悉的儒家人性论的三个典范。但是,相比于孟、荀的人性论,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在《论语》中并没有清楚呈现出来。出土资料《郭店楚墓竹简》发表之后,我即撰文指出,对研究先秦儒家思想来说,郭店楚简重......
-
〓 杨义堂 ·〖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祭祀孔子?〗
每年祭孔大典之后,网上评论如潮:既有赞成的文章,说近几年举办的全球祭孔、两岸祭孔活动,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信心,推动了两岸交流,功不可没!但也确有不少反对的意见,甚至一些貌似著名的文化学者,也加入到抨击祭孔的行列,以至于一些评论说,煌煌大典没有掌声,热了于丹,冷了孔子。在我的博客里,也经常有一些网友责难的留言,质......
-
〓 学衡派对儒学的现代诠释和转换
[摘要]论文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角度入手,通过个案分析,认为学衡派对儒学是站在慎思明辩、同情立言的学术立场,主要通过学理的争辩来说明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心地位,阐释孔子基本思想的现代意蕴,以及后儒对与原始儒学的偏离和异化,并站在中西古今文化比较的高度,提出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融通中西,返本求新,建设新文化的具体方案。这......
-
〓 儒学的当代复兴的思想视域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儒学明显地呈现着一种复兴的势头。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这仅仅是一种偶然的事情、还是某种必然的事情呢?要认清这一点,就必须对儒学的历史进行一番认真的分析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儒学分期的思想视域何在?关于儒学历史的分期,现代新儒学提出了一种“儒学三期”说。例如牟宗三说:“......
-
〓 存在·情感·境界 ——对蒙培元思想的解读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儒学研究中,尤其是在新世纪的儒学复兴运动中,蒙培元先生对中国哲学传统的诠释、及其在这种诠释中鲜明地呈现出来的独立原创的哲学思想,独树一帜,引人瞩目。蒙先生将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概括为“情感哲学”[1],人们将蒙先生的思想概括为“情感儒学”[2]。当然,情感儒学其实只是蒙先生思想中最基本、最核......
-
〓 吴邦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同于乌托邦
吴邦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同于乌托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就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好会议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