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简帛《五行》“经文”比较
【提要】帛书、竹简《五行》虽各有优劣,但在次序、结构上却以帛书本为优;竹简《五行》并非最早的传本;《五行》前后部分在内容上存在差异,前半部分主要讨论“德之行”,后半部分则讨论“行”,目前学界流行的帛书本打乱圣、智之论的说法不能成立。【关键词】 五行 帛书 竹简 圣智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五行》分别在马王堆汉墓和郭店......
-
〓 “孔子”为什么要走向世界
今年4月9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正式成立。目前,全球已开办孔子学院140多所,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载体,在短短的两三年间便得到了如此迅猛的发展,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也的确令人深思。自19世纪西方文化逐渐成为主......
-
〓 王珪、魏徵:儒家诗教观的履践
王珪、魏徵都是北方人[1],皆经历隋末的大动乱而进入贞观宫廷,他们不同于“虞(世南)、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之俦以文章进”,而是象房玄龄、来济之辈一样“以材术显”[2],渐为太宗所器重,成为心膂。在唐初并存的关陇、江左、山东三大地域文化体系中,显然属于以经世致用、致身通显为特色的山东文化,因此二人倾注心力于......
-
〓 向世陵 ·〖两种辩证法与“仇必和而解”〗
[内容提要]两种辩证法一般指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但在中国现代(新儒家)哲学,又有所谓“仇必仇到底”与“仇必和而解”两种辩证法之说,将张载的辩证法与矛盾辩证法对立起来。本文说明,冯友兰先生对张载思想的理解和片面性的概括,不符合张载思想的原貌;提出并不存在冯氏意义的“两种辩证法”的对立,张载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
〓 波士顿学者论儒家(4):变换时空看儒家——Peter K. Bol
【作者按】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Peter Bol虽然是个历史学家,对儒家也有很深的研究,并且从思想史特别是新儒家思想史的关注进入历史研究。本文试图强调他的知识视野对于我们理解儒学或儒家开启了一些新的视角。多年来我们早已习惯于以“北宋五子”为起点来建构宋明儒学史,从纯粹学理的逻辑来看新儒家,这条思路真的没有局限吗?......
-
〓 波士顿学者论儒家(3):耶稣与孔子在此相遇——R. Neville, J. Berthrong,P.M. John 和 M. Ing
【作者按】本篇向大家介绍我所结识、接触或了解到的四位波士顿人,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认同或欣赏儒家价值系统,甚至致力于儒学及其现代意义的研究;二是他们都信仰基督教,其中有的当过基督教传教士,有的是身居要位的神学家,有的是在美国宗教界有着广泛影响和特殊地位的学者。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自己的一点见闻,未必每部分都有学......
-
〓 侯才 张瑞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内容提要]民族精神是哲学的思想根基和客观内容,而哲学则是民族精神的整体形态的概念,是民族精神的容器。民族精神的发展、提升,会从根本上促进哲学的繁荣和发展;而哲学的繁荣和发展,也会引导和导致民族精神的完善、更新和升华,甚至创造和铸就新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精神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特殊的民族文......
-
〓 略论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及其限度
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楚文字竹简。1998年5月,经荆门市博物馆整理、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教授校审的《郭店楚墓竹简》由文物出版社发行。几乎就在同时,5月2日,北京的一批学者在国际儒学联合会就郭店楚简中的早期儒家思想进行了首次讨论;5月22-26日,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30......
-
〓 识仁篇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
-
〓 从“西学东渐”到“中学西进”
——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提要】讨论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西学东渐”是绕不开的问题。“西学东渐”的观念实质是由现代性的、文明的西方来改造前现代的、不文明的中国,这种观念应接受批判性的反思。现代中国学者对于“西学东渐”的态度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段:形下的反应性的吸纳;形上的对应性的比照;全面的回应性的融通,最终......
-
〓 再论“五行”与“聖智”
内容提要:思孟五行与乐有密切的关系。《史记·乐书》不仅保留了思孟五行,而且以汉代五行图式,凸显“聖”德的地位。“聖”居中,含容“仁义礼智”,君位,宫音,土德,具有包容、为主、统合、生生的意蕴。《荀子》、《中庸》,特别是《孟子》与《孟子字义疏证》中有不少关于“聪明聖智”与“天德之知”的材料。戴震的发挥,深得思孟五行的个中......
-
〓 东汉诸帝与儒学传播
摘 要:东汉时期的皇帝,大多都有较好的儒学修养,他们推动了政府对儒学的提倡,也促进了社会上层阶级的儒学化。这一时期,儒学的传播过程,也正是东汉的政治社会过程,儒学价值从社会上层到社会底层的传播,形成东汉社会的浓厚的儒学氛围,儒学价值逐渐成为社会中的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关键词:东汉;儒学;儒学传播儒学在西汉有着曲折的发展过......
-
〓 "煮酒论史"儒家的道德观
儒家的道德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明以及其魂魄儒家精神。在时间、现实、历史的潮流中,历经沉浮跌荡,屡次跌入谷底深渊,被万般洗炼,在新世纪的今天终于洗尽一切污垢耻辱,而大浪淘沙的传承给自己民族的是金子般的荣耀和精华。 何以见得,中国的传统文明以及其魂魄儒家精神已经洗净污垢耻辱呢? 事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国耻--太监、......
-
〓 黄玉顺 ·〖大汉帝国的正义观念及其现代启示〗
——《白虎通义》之“义”的诠释【摘 要】 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白虎通义》所列举的制度规范的那些具体条款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大汉帝国所赖以制定那些制度规范的一般正义原则,那其实乃是“古今之通义”,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现代启示意义。【关键词】 白虎通义 大汉帝国 正义原则 制度规范 现代启示 自“五四”全盘反传统......
-
〓 大学之道:以“三纲八目”为核心
[内容提要] 《大学》统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 修身 三纲领 ......
-
〓 (生命/文化)内生儒学:陈明儒学理论的一个概述
[按:陈明老师曾对我说:“我觉得内生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为它意味着民族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或结构。这是与自由主义、原教旨主义区别开的理论要害:只看到生命,则忽视儒学与生命的血脉渊源,只看到文化,则忽视生命必然在情境推移中日新日日新的要求、可能与必要。”在审阅修订此稿时又说:“只是内生一词本身并非“不言而喻”,生命儒学、......
-
〓 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
大凡中国人,在其内在的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表现上,几乎都深深地刻有儒学思想影响的烙印;而儒学的主流地位的维护和支柱功能的实现却与儒教地位的确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讲,以孔孟学说为核心的儒学思想适应历史的发展、时代条件的变迁和社会状况的改变,吸取其他思想观念一步一步走向政治上层,最后依托国家政权工具而产生出了一种......
-
〓 朱仁夫 ·〖美国的儒学之旅〗
中国儒家文化结缘美国,已有三个多世纪。1785年春,美国纽约口岸张贴了美国立国(1783年)后第一张推销中国货的广告: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即将从中国广州载货归来,除茶叶外还有“各种瓷器,各种不同质地的……缎制品、丝织品;……象牙雕刻和漆器”等中国工艺品。货到之后即销售一空。美利坚民族的先哲们除了从欧洲人的著作中了解中......
-
〓 孔子的人格魅力
毫无疑问,文献资料(传世的/出土的[1])是我们进入古人精神世界的桥梁和通道。后人之于孔子,其情形亦复如是。司马迁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史记·孔子世家》)研究孔子的文献资料,除了《史记》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外,直接的材料则是《论语》、《孔子家语》[2],以及《礼记》等;而《论语》一书,更是天......
-
〓 余秉颐 ·〖孔子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致思方向〗(论纲)
孔子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哲学著作一般都从天命观、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等方面,论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不过笔者认为,这些论述所注重的是中国哲学的理论内容方面,而没有重视它的致思方向方面。实际上,孔子思想对于中国哲学致思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值得我们重视。中国哲学自其产生以来,在不同的时代对于人们的社......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