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人小传:庞薰琹
庞薰琹(1906—1985),江苏常熟人。艺术家、设计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和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奠基人。1921年考入震旦大学预科,1925年赴法留学。1930年回国,在上海美专、北平艺专等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教务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等职。庞薰琹广涉绘画、装饰艺......
-
〓 学人小传:戴逸
戴逸,1926年9月出生,江苏常熟人。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系,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48年进入华北大学学习,后留校任教。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一直在该校执教。曾任中国史学会会......
-
〓 不倒的包龙图——京剧裘派名家方荣翔在香港
1988年方荣翔在香港饰演包公的舞台照 资料图片 1988年6月,香港京鼎影业有限公司和华星娱乐有限公司联合邀请山东省京剧团、北京战友京剧团和一批京剧名家赴港举办大型汇演——京剧荟萃耀香港。总领队是当时的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方杰和文化部对台办主任关敬成,中国京剧院艺术顾问袁世海担任艺术总指导,演职人员多达百余人。 ......
-
〓 走近文艺家·刘学俊:用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讲好中国节气故事
他是杰出的小号演奏家、策划导演多面手。他曾见证一个艺术团的辉煌历史,亲历众多名家大家的星光闪耀。作为国家级艺术院团“掌舵人”,他希望通过作品不断创造新的佳绩。他创意策划的《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等影响广泛。打造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他一直在探索实践。 近日,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广播艺术团承办......
-
〓 戴逸:涓水洪流汇清史
“我在人民大学接受了教育,工作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吴老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他是我心中的旗帜。”2013年12月17日,著名历史学家戴逸荣膺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深情追忆老校长吴玉章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已越一甲子的岁月里,戴逸先生毕力于清史,“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学于斯,行于斯。清史是我的理念之归宿,......
-
〓 资华筠:舞者 学者 仁者
2013年10月26日资华筠在家中为光明日报创刊65周年进行口述实录。宫苏艺摄 12月9日,我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资华筠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辞世,享年78岁。她辉煌的人生中,不仅在舞蹈表演艺术上成就卓著,在理论教学领域也是硕果累累。 资华筠原籍湖南,作为中国金融学界泰斗资耀华之女,资华筠深厚的文化素养......
-
〓 满宠:算无遗策 不输孔明
满宠绘像提到三国人物,论智谋超群,人们首推诸葛亮,其实,和诸葛亮同时代的魏将满宠,同样极具韬略。《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他的评价是“立志刚毅,勇而有谋”;而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立志刚毅”,这在满宠青年时期即显露了出来。青年满宠担任许县令,曹操宗室亲戚曹洪的手下宾客在许县多次犯法,被满宠收捕治罪,连曹洪......
-
〓 走近大家:九十老头儿黄永玉
黄永玉(右)青年时与沈从文的合影黄永玉在他的“万荷堂”CFP黄永玉作品:《山鬼》黄永玉作品:《猴票》黄永玉作品:《大欢喜佛》黄永玉作品:《齐白石像》 “表叔(沈从文)是个很规矩的老实人,一辈子朴素的生活和工作。他不像我。我是盐,他是棉花,如果历史是雨的话,他将越来越重,而我将越来越轻。我是经不起历史淋浴的,因为我......
-
〓 万里路万卷书——记著名秦汉史专家王子今
从插队知青、铁路装卸工到大学生,从大学教授、学科带头人到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王子今教授的学术道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延伸。他用自己的才华、勤奋和丰硕成果,铺就了一条多彩的学术轨迹。“母亲,给我以强力的支持” 1977年,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这一年高考,规定的报名年龄是25岁以下,同时也招收高中1......
-
〓 鲁卿叔孙豹父子宁死不行贿 孔子及后人赞扬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小国夹在大国之间,不但受到敌对国的打击,也要受到盟主的压制,卿相稍有不慎就有丧身亡国的危险。鲁国时为列国,属十二诸侯之一,算是个三流国家,长期追随晋国,与齐、楚等国为敌。叔孙豹是鲁桓公之后,其家族世代为卿,负责鲁国的外交工作。春秋后期,贿赂横行,大国之卿公开向小国索贿。叔孙豹和他的儿子叔孙婼与盟主晋......
-
〓 文学家的婚礼
仪式感是人们内心对一件事情郑重的外在表现。婚礼可以说是人生仪式中最为繁复而又最为简单的仪式,因为它将开启漫长的家庭生活而繁复,又因为它的内核是爱情而简单,因为相爱而走入婚礼的“殿堂”,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许多。 闻一多虽然主张恋爱自由,但是婚姻却是父母之命。据闻黎明的《闻一多传》,婚前,闻一多提出三个条件:“不祭祖、......
-
〓 大家·张立文:中国哲学要“自己讲”“讲自己”
学人小传 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哲学史专家、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革命史专业,1960年毕业留校,分配在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任教。2009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一级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
-
〓 梁启超在1927
梁启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在1916年段祺瑞内阁倒台、梁氏随之辞去财务总长前的20余年间(1895—1916),无论在清末领导戊戌维新、立宪保皇,还是在民初组织进步党、政学系,梁氏总是身处时代政治舞台中心,为大众瞩目。1916年之后的10余年(1916—1929),梁氏虽远离政治旋涡,更多从事著述、讲学,......
-
〓 沈应珍:世纪笔工的传承与坚守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湖笔的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卜家堰村东山庄自然村,我们见到了百岁老人沈应珍。“做毛笔,要128道小工序哩!”老人将湖笔的故事娓娓道来。称其师者不计其数“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在小小的善琏镇,乃至方圆30里以内,家家户户会制笔。出身于制笔世家的沈应珍,10岁就开始接触制笔,短短......
-
〓 我眼中的名人·周其凤:但求无愧我心
周其凤 湖南浏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方面的研究。他提出的“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科学概念得到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认同与赞赏。曾任吉林大学和北京大学校长。 刚刚参加完两会回来的周其凤院士,西服的一角还别着一枚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徽章。我开玩笑地问他,这是为开两会才戴的吗?他爽朗地笑着说:“......
-
〓 红学大家周思源:文化热皆因精神危机
周思源著有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文明太后》上下卷、《吴大帝孙权》、《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等。并发表了评论性文章百余篇。 1年就成了红学家当时只发表了3篇论文、也未参加红学会的周思源,却因为北京电影制片厂老厂长汪洋的一句话,被媒体和外界生生拽进了红学家的队伍。谈起人生的际遇,周思源感叹道:“人生往往身不......
-
〓 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价值取向略论
“杀蠹的芸香”是闻一多晚年对自己国学研究的自况,见于1943年11月25日致臧克家的信中。他说:“你想不到我比任何人还恨那故纸堆,正因恨他,更不能不弄个明白。你诬枉了我,当我是一个蠹鱼,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虽然二者都藏在书里,他们作用并不一样。”自况以明志,形象地表达了他在国学研究中的新变和国学研究的终极目的。闻一多......
-
〓 不以中医治病,却用中医治学——陈寅恪的“中医观”
作为中西文化兼通的文化大师,陈寅恪对中医药的态度值得注意。大致而言,他认为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因为没有相应的理论体系,所以他不相信中医,尽管他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陈寅恪的“中医观”比较集中体现在《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的《吾家先世中医之学》中,他特意用一节篇幅论述其祖上数代皆精通中医并成功治愈不少名人之事:吾家素寒贱,先祖......
-
〓 《中华读书报》年度人物·葛剑雄:“冷眼热言”的建设者
年度学者:葛剑雄 近年来频繁在公共话题领域发声尤其是每年两会上有着“活跃”表现的葛剑雄,很容易让人忽略掉他的年龄,事实上,这位复旦特聘教授已经70岁了。 1978年,已经在上海古田中学当了13年教师的葛剑雄报考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以全系第一的分数拜入谭其骧先生门下,两年后成为业师学术助手,陪伴......
-
〓 《侯马盟书》惊天下 《古币文编》照九州——追忆考古学家张颔
张颔工作照 资料图片 图①侯马盟书 资料图片 图②侯马盟书 资料图片百年学人颔首问道今世终成大典,一代巨擘搁笔西游谁来再续盟书。1月18日17时27分,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山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颔,因病医治无效在太原病逝,享年98岁。年近九旬的著名书法家林鹏撰写的挽联“侯马盟书惊......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