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人小传:刘文英
刘文英(1939—2005),陕西乾县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文化学家。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执教于兰州大学和南开大学,曾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哲学系主任,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著有《漫长的历史源头: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新探》《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
-
〓 “京胡圣手”燕守平:一生甘做演员的“托儿”
快人快语,思维清晰,爽朗真切,乐观豁达,这是燕守平给人的第一印象。近日,笔者来到北京东四环外燕守平的寓所,跟这位75岁的“京胡圣手”进行了一个下午的长谈。随着交谈的深入,越发觉得,他像与之相伴60多年的京胡一样刚劲有力,在“懂行的都不太愿意多说话”的戏曲音乐界,其观点颇有穿透力。小时候,燕守平唯一与“艺术”沾点边的记忆......
-
〓 沈应珍:世纪笔工的传承与坚守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湖笔的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卜家堰村东山庄自然村,我们见到了百岁老人沈应珍。“做毛笔,要128道小工序哩!”老人将湖笔的故事娓娓道来。称其师者不计其数“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在小小的善琏镇,乃至方圆30里以内,家家户户会制笔。出身于制笔世家的沈应珍,10岁就开始接触制笔,短短......
-
〓 为了人民的文艺——萧殷的意义
萧殷是谁?——萧殷,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文艺批评战线重要的评论家,曾作为《文艺报》创刊初期三位主编之一;暨南大学中文系的创建者,曾为中国海外归侨子弟中文高等教育铺平了道路;广东省作协成立70年来在中国文学界领风气之先的代表之一,不仅曾以《论文学与现实》等大量接地气、蕴民气、有骨气的著述开创了中国文学评论新境界,更以近......
-
〓 红学大家周思源:文化热皆因精神危机
周思源著有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文明太后》上下卷、《吴大帝孙权》、《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等。并发表了评论性文章百余篇。 1年就成了红学家当时只发表了3篇论文、也未参加红学会的周思源,却因为北京电影制片厂老厂长汪洋的一句话,被媒体和外界生生拽进了红学家的队伍。谈起人生的际遇,周思源感叹道:“人生往往身不......
-
〓 季羡林与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
季羡林先生(1911.8.6-2009.7.11)开启了北京大学的东方学研究,为我国东方学研究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先生1946年回国,当年北京大学决定建东方语文系,聘先生为系主任、教授。建系之初,教员4人,语言4种;1949年夏,前南京国立东方语专等并入 语种增至9种1,、学生增至60;1950年至1953年又从各地招......
-
〓 戴逸:涓水洪流汇清史
“我在人民大学接受了教育,工作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吴老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他是我心中的旗帜。”2013年12月17日,著名历史学家戴逸荣膺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深情追忆老校长吴玉章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已越一甲子的岁月里,戴逸先生毕力于清史,“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学于斯,行于斯。清史是我的理念之归宿,......
-
〓 万里路万卷书——记著名秦汉史专家王子今
从插队知青、铁路装卸工到大学生,从大学教授、学科带头人到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王子今教授的学术道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延伸。他用自己的才华、勤奋和丰硕成果,铺就了一条多彩的学术轨迹。“母亲,给我以强力的支持” 1977年,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这一年高考,规定的报名年龄是25岁以下,同时也招收高中1......
-
〓 有谱·有料·有信——薛天纬先生的李白研究和唐诗研究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薛天纬先生的李白研究与唐诗研究,正如这太白佳句,境界阔大,气象万千,而又存乎一心,自出机杼。 今年春秋八十的薛天纬先生从攻读研究生起即追随著名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矢志李白研究,孜孜矻矻,黾勉以求,将李白研究融入其生命,以李白研究作为其人生价值的重要依归......
-
〓 在钞票上“绣花”——记钢版雕刻工艺美术师刘大东
5月28日,记者走进在北京印钞有限公司举行的刘大东雕刻绘画艺术展。展览大厅正中央,一幅长12米、宽6米题为《民族魂》的巨幅油画跃入眼帘。只见画面上黄河飞流直下,在壶口形成瀑布,奔腾咆哮,发出振聋发聩的低吼。但是走近一看,就会发现这幅油画与普通油画有些不同,原来画中所有的下笔都是一条条直线,仿佛刀刻一般。“这幅画将油画与......
-
〓 大家·同心同行·吴玉章:立身语言文字事 救国图强一片心
吴玉章一生起伏跌宕,充满传奇。他不仅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致力于革命斗争,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知识分子。吴玉章广泛涉猎多个学科领域,尤其在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教育学等方面著述颇丰,他的学术著作、治学理念、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走上革命道路吴玉章青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救国救民的理想,但他寻找光明的道路却是艰难曲折的。1......
-
〓 文学家的婚礼
仪式感是人们内心对一件事情郑重的外在表现。婚礼可以说是人生仪式中最为繁复而又最为简单的仪式,因为它将开启漫长的家庭生活而繁复,又因为它的内核是爱情而简单,因为相爱而走入婚礼的“殿堂”,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许多。 闻一多虽然主张恋爱自由,但是婚姻却是父母之命。据闻黎明的《闻一多传》,婚前,闻一多提出三个条件:“不祭祖、......
-
〓 天留一磬击新声
今年是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诞辰410周年,以“集千古智”为主题的纪念方以智诞辰410周年文物展,日前在安徽省博物院开展。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龙眠愚者,“明季四公子”之一,是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比肩的杰出思想家,曾发誓要“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梁启超称方以智“有许多新理解,先乾嘉学者而发明......
-
〓 翰墨往事:梅兰芳的画家朋友
梅兰芳和齐白石在一起。 京剧大师梅兰芳拥有许多画家朋友,受他们影响,他也热爱书画艺术,并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准。早在1913年11月,梅兰芳首次赴上海演出时,就结识了吴昌硕等一批绘画名家。当时梅兰芳才20岁,名气还不是很大,邀请他的上海丹桂第一台许少卿特地安排他和京剧老生王凤卿同台演出,又邀请了一大批包括“海派”领......
-
〓 青灯黄卷笔犹健——晁福林先生与先秦史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的基石,孕育着中华文明的特质,培植出中华民族的基因。同时,又因其年湮世远,相关传说长久流传,富有浪漫神秘色彩,研究者往往需要旁收博采,廓清重重迷雾,才能求得先秦史的真相。尽管如此,古往今来,仍有无数学人为之倾倒。到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史学从传统向现代过渡,先秦史研究更加迸发出......
-
〓 “伟大之图”酝酿于伟大心灵
《愚公移山》草稿 一九四〇年五月,徐悲鸿在大吉岭小住。 在南亚次大陆,大吉岭是难得的避暑胜地。印度的夏季炎热而漫长,英国殖民当局官员和其他有钱人,总是连家带口,离开蒸笼似的城市,到这里远望群山,享受凉爽的空气。因此,大吉岭虽然偏远,别墅与客栈却不少。 而徐悲鸿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他到这个边远小镇,绝不......
-
〓 灰娃:我伴张仃写生
1987年,作者陪张仃在泰山玉皇顶写生太行霜早(中国画) 张 仃 1986年我和张仃结婚后的十年间,到过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四川、新疆、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湖南、安徽、浙江、广东、福建等地,两次回陕北延安,两次深入腾格里大沙漠,六上太行。每次虽非风餐露宿,但亦常与山民同吃同住。张仃心里无所谓苦与不苦,其心......
-
〓 此生致力传国学——南一鹏谈父亲南怀瑾
南怀瑾先生 资料图片 他一生贯通儒、释、道,熟读诸多典籍,秉承“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他全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出版《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数百种著作,并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在华人世界掀起国学热。他弘扬传统文化,备受尊崇;......
-
〓 梨园花落“梅”韵流芳——追记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
这是今年三月五日全国政协委员梅葆玖在驻地宾馆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梅骨芳华——梅兰芳极限片集》书影。本报记者郭红松摄4月24日,新书《梅骨芳华——梅兰芳极限片集》的编著者张国良(右二)和读者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书城交流。该书由梅葆玖于3月19日作序。 本报记者郭红松摄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遽然谢幕,......
-
〓 黄药眠:面向着文学的海洋
【大家】 他是诗人,从小沐浴在岭南诗风中,青年时期因诗歌才华崭露头角,得到成仿吾赏识,成为创造社的一员;他是文化战士,他创作的诗歌、小说深度介入“文艺大众化”“文艺民族形式”“文艺主观论”等论战,发出革命者的呐喊;他还是文艺学学科的开拓者,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写了第一个高校文学概论教学大纲,主持了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