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杜甫不作海棠诗,引多少猜测
杜甫字子美,是唐代著名诗人;海棠乃是蔷薇科名花。名人写名花,妙笔国色一相逢,本应产生绝妙的诗篇。事实上杜诗虽然取材广泛,诗料无所不入,却并没有对海棠的书写,可以说杜甫与海棠了不相涉。而对于杜诗何以不写海棠,文人们有许许多多的猜测,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与海棠又有密切的关系。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晚唐诗人郑谷。他在《蜀中赏......
-
〓 新闻人物:黄永玉的幽默
黄永玉 资料图片记者与黄老第一次的见面是在五年前,在他的“万荷堂”。而这次,在7月28日举行的《黄永玉全集》首发仪式上,面对记者他依旧可爱幽默,不同的是这次他没抽烟斗。 首发式上,黄永玉说:“我没有什么可讲的,就因为我是湖南画家中还活着的最老的一个,所以就给我出了这样珍贵的一本书,我很感谢!”如此简短的发言让所有......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姜亮夫在成都高师念书。某日侍林山腴先生于霜柑阁。林先生问姜近读何书,姜答读《文史通义》,但多不了了。林先生笑曰:“你还老实,读不懂是应当的,此类书如某某诗话、词话、史论、经论等等,作者可能是一生心血,而读者如君辈,则不过助谈资而已。廿四史未读过,如何能读《文史通义》,工部全集未读过,如何能读诸论杜诗之作?论史论文在学......
-
〓 冰壶秋水二孟先生
二孟,也称东孟南孟。东孟即山东孟我疆(秋);南孟即河南孟云浦(化鲤)。据《明史·列传》记载:“化鲤自贡入太学,即与秋道义相勖,后为吏部郎中,而秋官尚宝,比舍居,食饮起居无弗共者,时人称‘二孟’。”张阳和曾作“二孟歌”以记之。清人黄宗曦在《明儒学案》中也说:“二孟先生如冰壶秋水,两相辉映,以绍家传之不坠,可称北地联壁。”......
-
〓 袁枚的养生方
袁枚是清代著名才子。他活跃诗坛六十余年,存诗四千余首,还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作品。他享年82岁,也是古代文人中的寿星。他处世积极,说自己“八十不知老”,晚年更赋闲情逸致。洒脱乐观的性格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其养生秘诀值得后人学习。 袁枚喜养兰花,而养兰花与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辞掉官职后,在南......
-
〓 2021永远的怀念(六)
吴相洲(1962-2021) 2021年4月2日,古代文学研究学者、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相洲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吴相洲1962年生于辽宁锦州。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任乐府学会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并担......
-
〓 傅璇琮印象:其学百代者,品量亦百代
【核心提示】傅先生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境界,除了取决于他的才华与勤奋之外,与他过人的品量也是分不开的。我追随傅先生多年,对他的长者之风感受至深,也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如何对待学术,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前辈、同侪与后学,如何应对学术环境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学术开始复苏,历经30年的曲折发展,逐渐走上了正......
-
〓 顾农:刘师培怎样写文学史
刘师培 近代国学大师刘师培著作甚多,他去世后友人编为《刘申叔先生遗书》(凡74种,1936年宁武南氏刻本),今有影印本(简称为《刘申叔遗书》,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集外著作尚多,被编为《刘申叔遗书补遗》(万仕国辑校,二册,广陵书社2008年版),刘师培全部著作的最新整理本《仪征刘申叔遗书》近年来也已......
-
〓 “四姊”张充和女士在慕尼黑及其他
张充和去年(2015年)6月17日午后充和四姊辞世。我正在柏克莱朋友家作客。东岸的友人来电话告知,一时惘然。耳边响起她温柔叫我名字的声音,声音带着笑、带着一点点安徽口音。就在耳边,而四姊已经远行。 一1980年夏天,慕尼黑大学的鲍吾刚教授(ProfessorWolfgangBauer)到我工作的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
-
〓 学人小传:郭良玉
郭良玉,1915年出生,2007年去世,山东巨野人。20世纪30年代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清华大学成志学校、北京三十九中教师。著有《唐太宗演义》《唐明皇》《中唐演义》《严复评传》《女皇武则天》《朱元璋外传》《犁妮的童年》《平庸人生》《人生杂谈》等。...
-
〓 往事如昨忆孙犁——关于一张明信片
今年4月6日,是孙犁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我特意翻出了孙犁老师当年寄我的一张明信片。几近发黄的一帧纸片,蓝色的钢笔字清秀而遒劲。 一面是: 光明日报机动记者部 李树喜同志 另一面是正文: 树喜同志: 收到惠寄函及赠书,至为感谢。尊著当从容拜读。 一九七一年,我也曾回安平一......
-
〓 郑杭生:“仁者无忧、勇者不惧”
“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这句话被写在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郑杭生的讣告上。他的学生说:“这是先生一生的写照。” 今天,是郑杭生教授遗体告别的日子,在先生最为珍视的人民大学课堂,一场追思会也伴着泪水召开了。除了社会运行学派的开山之石,郑杭生的贡献还有很多,在他的学生心中,他是个亲切的先生,一个不知疲......
-
〓 民国风月:“民国联圣”方尔谦与周馥子孙的联缘
也许因为都是来自扬州,加之都与袁世凯有姻亲关系,又同寓居天津的缘故,素有“民国联圣”之称的方尔谦与周馥子孙四代都有交谊,且有联缘。方尔谦(1871―1936年),字地山,号大方、无隅,是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中秀才,三年后即中举。民国四年(1915年)奔赴天津,为《津报》主撰社论。方尔谦好书如......
-
〓 东方朔:嬉笑中有锋芒
提起西汉人东方朔,最为后世乐道的是其滑稽行状。司马迁在《史记》里给予他“滑稽之雄”的封号,明人吴承恩甚至把“东方朔偷桃”的逸闻写入《西游记》,使其化身为东华帝君的门下仙童。实际上,在东方朔另类诙谐的性格之下,隐藏着难得的智慧与眼界;而嬉言笑语掩不住的,又是怎样一种志趣抱负无以伸展的痛苦。要理解这点,先要从他两度自荐的故......
-
〓 从屋檐到案头,“刻砖刘”重焕生机
提到天津民间工艺“四绝”,其中“三绝”——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为人所知,但“刻砖刘”仿佛销声匿迹了,甚至有文保学者认为“刻砖刘”已经断代了。但是记者了解到,“刻砖刘”手艺其实后继有人,且青出于蓝。 走进工作坊,但见一个年轻女子戴口罩、护目镜,手持锤锥,叮叮当当,空气中弥漫着灰,她手下的青砖,慢慢变为浮......
-
〓 程千帆:教育行业的“手艺人”
传统”与“身教”:程千帆教育“手艺”的两个关键词程千帆身上的士大夫弘道救世的精神,在南京大学1978年礼聘他来任教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南京大学来人问程千帆对学校有何要求时,历经磨难的程千帆的回答是:“我要工作,我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什么条件?这就是条件。”“工作”及“服务人民”成为程千帆首要的要求,这种“明其道不计其......
-
〓 《楼兰》情系两代人——忆杨镰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看微信,读到一篇文章《杨镰:我和新疆的六十个约定》,高高兴兴地给妹妹冯姚明转了过去。不一会儿,妹妹来电话,迟疑地问:“怎么,杨镰去世了?”“不可能!”我斩钉截铁地说。“据说是车祸,你看看下面的消息。”我一看,震惊了,不敢,更不愿相信。打电话到杨铸家,消息得到了证实。我的心一时无法安定下来。回想2015......
-
〓 宗福邦:毕生年华,尽付冷门绝学
荣誉和赞美“我们应该积极准备编纂一部《汉语大词典》,这部‘大词典’应该包括古今词汇,尽可能顾到汉语的历史发展。但是由于种种限制,这部‘大词典’还不可能严格地按照历史原则编纂。(主要因为汉藏系语言的比较研究尚无显著的成绩,汉语各个时期的历史面貌还不清楚。古代文献未能通解的还不少。许多古书的真伪问题、著者问题、撰作......
-
〓 方勤:不负时代,讲好文化遗产故事
9月28日,“郧县人3号头骨”——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在湖北发掘出土的消息一经发布,迅即成为学界与大众关注的焦点。 “新时代以来,文化遗产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身处这个好时代,文博人要倍加珍惜,不负文博人的担当和......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励,但并不轻易称许,往往为一个问题会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他曾风趣地对学生说:“你们不易说服我,我也不易说服你们,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虽然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西南联大数学教授赵访熊结婚之日大雨,有客曰:“天公太不作美”,潘光旦先生妙语解颐:“既云且雨,天地交泰之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