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抗战精神因传承而不朽
9月3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75年前,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字,侵华日军随即向中国投降。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场战争不仅有力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更极大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韧性和文化韧性,捍卫了中华民族的......
-
〓 迈好大学第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从现在开始,学会独立思考
同学们,你们出生、成长在21世纪,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即将走进大学,开启人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旅程。在此,我要对你们表示祝贺!同学们,你们马上要迎来人生的重要转变,从一名单纯习得知识的学生,步入到一个可以与社会主动接触、共享资源的平台,个人角色和社会角色交叉融合,这将是你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考验。你们在大学里将获得......
-
〓 光明论坛·温故: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在谈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这一典故,强调了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指出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出自《周易·系辞传》。从字面理解,“业”是成功、功业,“德”是德行、......
-
〓 三十年前“走出去”的尝试
——《中国现代文学文库》(英文版)策划及出版始末近日,整理办公室杂物,竟然找出当年我亲拟的一份《〈中国现代文学文库〉(英文版)选题设计方案》。方案是这样写的:《中国现代文学文库》(英文版)宗旨:为弘扬祖国文化,使海外人士更好了解中国,并增进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往和相互了解;老舍先生等五位作家是我国五四以来......
-
〓 大学“大”未必代表“强”
近日,关于将河南大学等3所高校合并的建议引发关注。有网友留言建议整合河南省内高校资源,做大做强一到两所高校,比如把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与河南大学合并。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回应称,将省内办学质量较好的高校合并整合,不利于增加河南学子入学机会,也不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可考虑在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近年来,网......
-
〓 古韵新咏:七夕说
华夏神州,天涵地负,乾坤交泰,化育万物;伏義女娲,合璧连珠,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生息繁衍,人类始祖。故曰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刚一柔成其妙。七夕者,中华阴阳刚柔和合之道也。回眸远古,先民崇拜自然,观天象而定九方,名星宿以应地物,补人生遗憾于勤勉,寄美好愿望于上苍。望太空,天河之西,星布如梭,一星灿然,晶莹灼灼,若女子纤纤素......
-
〓 光明时评:取消论文“硬杠杠”是研究生教育创新之举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公布多项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规范博士生和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等方面,设置多元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陈规等举措,引发众多关注。研究生究竟要不要发论文,这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老问题。老问题重新被关注,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形势所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
-
〓 文化评析:关注国外教材中的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我国赢得国际声誉,打破少数西方国家恶意制造的“中国威胁论”,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关注国外媒体声音之外,我们还应关注一种更深层的中国叙事,这就是国外主流教学书籍中关于中国的描述。通过对英、法、美等世界主要国家历史教材的调研可以发现,当前部分国家的历史与地理教材仍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的视......
-
〓 肖复兴:水果之什
香蕉 1984年初夏,在江苏睢宁乡间的一所民办小学,我见到了丁玉兰老师。说是学校,其实只是三间新建不久的砖木房,窗玻璃都还没有安上,钉着塑料布,呼扇呼扇的,在阳光下闪着光,有些刺眼。 她是这所小学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1965年春,她开始在这里任教。那时所谓的学校,是生产队破旧发霉的仓库。每月工资5元,......
-
〓 广泛阅读助力青少年成长
【专家点评】 阅读,于青少年而言尤为重要。人生的知识结构奠基与价值观念体系形成,很大程度在此阶段完成。如果说吃营养餐是为了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体格,那么阅读则是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以往我们倡导青少年读书,多是强调阅读文学类经典著作。近年来,广泛全面阅读日益受到重视。不仅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全......
-
〓 把好毕业论文出口关,关涉育人“含金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支撑点,人才培养的含金量决定了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也决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而论文,是本科毕业生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
-
〓 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热点观察】 不久前,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公布。这些案例涵盖制度建设、公共文化空间、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乡村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与社会化等多个方面,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各地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为探索新时代公共文化服......
-
〓 以产业、业态、产品创新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高度,强调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
-
〓 灵兔呈祥——兔画·画兔
寅虎摆尾辞旧岁,灵兔呈祥送春归。配属于十二地支中对应春天的卯位,兔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春之使者”。春天不仅迎来万物的苏醒,更孕育着新生,令人憧憬。而癸卯兔年的来临,似乎又格外引人欢喜。今天,无论从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命名,还是从儿童口中经久传唱的歌谣,抑或是一粒小小的大白兔奶糖,无不显示中国人对兔的青睐。这种好......
-
〓 文化评析:期待“非遗+旅游”释放更多精彩
日前,文旅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 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为非遗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
-
〓 有呼有应: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充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总流通72375万人次;文化馆3503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在文化立法方面,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
〓 守望家园: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保护好文物、弘扬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价值,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途径,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力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新转化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
-
〓 从“破圈”到“跨界融合”——新编昆剧《曹雪芹》观后
近日,由北方昆曲剧院创演的新编昆剧《曹雪芹》上演,该剧展现了别具一格、不同寻常的艺术样态,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叙说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曹雪芹,自然离不开博大精深、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二者如何联结?写什么?怎样写?考验每位编者的才情。该剧以《隐西山》《忆红楼》《绘纸鸢》《逝香山》四幕构篇,由中年曹雪芹饱经世......
-
〓 文化评析:让文物“说话”,借考古“通今”
《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欢喜”“寻味”“燃”“天下”“十年”等别出心裁的主题串联诗词,结合文物、绘画、工艺等不同文化元素,利用考古成果,发掘遗产价值,探察古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复原古代社会的千姿百态,再一次赢得了大众关注。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缩影。考古与文物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不应只停......
-
〓 新闻随笔:春节广受关注,“中国风”带暖世界
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从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刚刚过去的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风”,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加入欢庆中国农历新年的行列,享受春节文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中国农历新年之所以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