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平原:那位特会讲古的严老师走了
这里所说的“讲古”,不限于用闽南语说书,而是扩展到一切对于古人及往事的生动叙述。具体到严绍璗先生(1940年9月—2022年8月),那就是绘声绘色地讲述学界往事以及自家见闻。相对于他在比较文学和海外中国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这当然只是“小道”。专业贡献须由专家来评述,那样才够分量,我虽与他长期在北大中文系共事,也偶尔参加其......
-
〓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寒食帖》
宋代苏轼《寒食帖》名列“天下三大行书”,它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生命低谷时期。《寒食帖》是其苦难人生的见证,亦是其艺术巅峰的标志。遇挫不馁,初心不渝,历经磨难而奋发崛起,《寒食帖》寄寓了民族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审美伦理。一 人到失魂落魄穷途末路郁郁不可终日之境,该是怎样的煎熬? 1080年的苏轼,就深陷这样的境地。......
-
〓 文化评析:古装剧应在细节中传承历史文化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古装剧美术要真实还原所涉历史时期的建筑、服装、服饰、化妆等基本风格样貌,不要随意化用、跟风模仿外国风格样式。国家广电总局的这一要求旗帜鲜明地强调文化自信和历史真实,对提高古装剧艺术水平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从20世纪90年......
-
〓 开启学术训练要靠不断发问
毕业论文是学位论文的习惯性称法,是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学制时间结束后,在专业学习方面是否已经合格,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学位论文的质量。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看上去不短,但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而言,时间却是很紧张的。研一的同学需要尽快进入学术思维状态,完成自己从......
-
〓 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
端午又至。在我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里,就曾写过端午。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把端午写得那么美,那么香,那么多彩,那么欢乐,那么吉祥,那么如意。 我说,的确,在我的记忆中,端午是香的。 “五月和六月是被香醒来的”,当我把这句话写在稿纸上时,我就进入了另一个时空隧道,它的名字叫端午。 “五月”是姐姐,“......
-
〓 学者的率真至可宝贵——我所认识的段晴先生
3月26日一早,吴蔚琳博士微信告诉我段晴老师去世的消息,一时懵了,我在微信朋友圈用“简直难以置信”表达我当时的心情。之所以有如此感受,是因为段老师一向活力四射、行事如风,还是游泳健将,而且她患病的消息我事先一点也不知道,所以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她的离去,无疑是我国丝绸之路历史语言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荣新江先生说:“段晴教......
-
〓 新闻随笔:南京大学首提“去国际排名”意味着什么
在一些高校动辄拿自己的各种排名榜成绩做文章的背景下,南京大学主动淡化国际排名的做法,很难不引人注意。 日前,有媒体注意到,南京大学党委一份文件提出,要精准办学发展目标定位,特别是“全面梳理以学科亮点工程为主的学科评价体系和预算目标设置体系,清理以论文数量、国际排名为参考的评价标准”。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
-
〓 关于编辑职业修养的一点思考
作为一名从业已经18年的老出版人,从刚刚入职开始至今,做的都是同样的编辑出版工作,以前觉得这仅仅是一项工作而已,但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才真正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了一些思考、感悟和敬畏。作为一名出版人,究竟需要有什么样的职业修养呢?出版工作不仅仅是做出一本书、一份刊物这么简单,它也跟我们为人处世一样,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
-
〓 文化评析:当国粹变身国潮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据媒体报道,这一天全球37位青年艺术家齐聚云端,共同庆贺。作为国际剧协副主席国,中国选派了梅花奖演员楼胜录制婺剧视频,向国际戏剧界展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婺剧俗称“金华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与其一同焕发青春的,还有近几年来频频出圈的考古、典籍、古典舞文化综艺与短视频。仅最近......
-
〓 光明论坛·温故: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思政课教师职责与使命时引用的一句古语。《求是》杂志发表的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出:“‘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
-
〓 文艺观潮:古老文化在综艺节目中花样呈现
中华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宝贵文化遗产。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影视作品围绕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等世界文化遗产做文章,创作了《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
-
〓 现当代作家说《红楼梦》
同是阅读《红楼梦》,不同的作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有人将其奉若瑰宝。端木蕻良自言:“在古今中外的一切小说中,我最爱《红楼梦》”。苏童说:“我喜欢并崇拜《红楼梦》”。钱玄同也认为《红楼梦》有“恒久的文学价值”。而有人则持一定的批评态度。胡适认为,《红楼梦》比不上《儒林外史》;在文学技术上,《红楼梦》比不上《海上花列传》......
-
〓 冰雪情无限 一起向未来——欢庆北京冬奥会诗词选
编者按 助力讴歌冬奥会,诗人兴会更无前。近来,全国各地著名诗书家豪情满怀地投入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创作活动,大力弘扬世界奥林匹克精神,以中华文化独有的诗歌艺术形式助阵和讴歌全球的冰雪竞技盛会。现从中精选8首诗词,但得诗情遐举,能助襄盛会,共飨读者。卜算子·冬奥会抒怀又展五环旗,旗引人中杰。抱梦驰奔古都城,独爱寒冬雪。四......
-
〓 文化评析:用好北京冬奥会的文化遗产
北京冬奥会为世界人民留下了无数精彩、难忘的瞬间,在赛事结束之后回眸,这一届冬奥会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现代奥运会始于1896年,它既是世界各国之间体育、科技、精神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现,又是人类为推动竞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奥运文化是一种以体育为载体的文化形态,体育是奥运文化的外在形式,......
-
〓 大年本身是余庆
脚下是宽厚的大地,头顶是满天繁星,远处是隆隆炮声,心里是满当当的吉祥和如意。坐在沟沿上歇息,你会觉得年是液体的,水一样汩汩地在心里冒泡儿。 寻找安详小课堂年会上,主持人突然袭击,让我在红宣纸上给大家写对联,就写拙著《农历》中六月父亲给乡亲们写的那些,“三阳开泰从地起,五福临门自天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
-
〓 守正创新 彰显当代版画价值
【学人谈】 编者按 近日,“第二十四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于重庆拉开帷幕。本届展览从作品创作的完整度、创新度等层面进行评选,既关注作品创作语言的丰富性,又注重其与时代共振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视觉语汇。260件参展作品涵盖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等各类版种,众多佳作描绘国家新貌,反映人民心声,闪耀着中国精神和民族文化的......
-
〓 追寻江南诗性文化
2021年5月至7月,由故宫博物院和苏州吴中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在吴中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所藏与乾隆皇帝密切相关的宫廷文物116件(套),其中包括与苏州息息相关的宫廷文物60余件,不仅展现了清代苏州织造的丝染织绣、玉雕、漆器等独特工艺,也承载着乾隆六巡江南的文化记忆。 ......
-
〓 文化评析:撩得动年轻人,“文房四宝”才有新活力
媒体报道,年轻人用文房四宝练书法、临碑帖正成为新国潮。据统计,今年文房四宝销量增速是文具行业整体增速的两倍,“90后”“00后”的消费者翻倍。 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不仅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案头至爱,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传承千年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见证了多少世事变迁,记录了多少历史烟云,成......
-
〓 如何让大遗址“活起来”“传下去”
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见证着一个民族文明所达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为新时期做好大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了规划保障和政策支撑。 所谓大遗址,是指大型古文化遗......
-
〓 教育随想·杜泽逊:谈谈学术评价中的“非量化因素”
学术评价,对一个学者和一个学术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学术地位的确立,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学术评价的标准就成了关键问题。各式各样的学术评价标准,已让人眼花缭乱。不断调整的标准,更让人感到跟不上趟儿。我认为执简驭繁的办法是首先把学术评价的因素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量化因素,一部分是非量化因素。量化因素指那些可以量化,可以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