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不知道的紫禁城:乾清宫前的大石墩是什么
乾清宫大殿前有两个孤零零的汉白玉大石墩,分别放在中心甬道两旁,有一定的高度,一般人要稍稍踮一下脚才能看到里头。石墩中心是个圆坑,套着生锈的铜套筒。石墩外面没有说明牌,它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其实,它本来是很喜庆的东西,过年用的。清宫里年节气氛浓厚,要举办书福颁赐、写春联、坤宁宫吃肉、打鬼、上灯等许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活......
-
〓 光明论坛·温故: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语出《论语·季氏》,意思是见人有善,则欣慕向往,唯恐赶不上;见人有不善......
-
〓 画中话节气:霜降,霜花满枝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天结束、冬天到来的交界点。“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此时,天气渐寒,万物收敛,桂落地,香入土,柿燃枝,阴气始凝。一夜寒霜,绿意渐隐。霜降时节,黄河流域出现白霜,枯黄的树叶片片凋落。千里沃野上,叶片凝露成霜,银色......
-
〓 真正大写的“京剧人”
那日晨起,从微信上惊悉我所敬重的京剧人谭元寿先生仙逝,不胜悲痛。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位活在广大观众心中的京剧人,竟驾鹤西去了!就在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我还从微信的“京剧直播”中调出几年前的“中秋京剧名家演唱会”,聆听他在《定军山》和《沙家浜》中塑造老黄忠和郭建光的经典唱段,仍是那么老当益壮,那么神采奕奕!怎么就远行了呢?......
-
〓 知味斋:菱角
我国种植菱角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菱角品种繁多,以颜色分有青菱、红菱、紫菱、绿菱、白菱、乌菱等;从角数分则有四角菱、三角菱、两角菱、无角菱等;菱角夏季开花,花小色白,却开得极为灿烂,被墨绿和紫色叶子衬托着,闪烁着奇异的光亮。若在夜半月白风清时分,来到水边,看菱花静静地拥在幽幽的水中,那种似有若无的清香,在月光下浮动,也......
-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
近日,各高校陆续开学,新学年开启。两则与招生相关的新闻引人关注,一则是不合格博士被高校“批量”清退,另一则为博士扩招并突破10万关口。公众追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博士?于博士培养单位来说,如何做好扩招背景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批量”清退不合格博士生,不少舆论认为这是高校对社会关于博士培养从严......
-
〓 琐语中秋
“端午节之后的大节日,当属中秋节了”(迟子建),不过中秋节只是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传统节日,外国人未必懂得它的节日内涵。汪曾祺1987年中秋节在纽约给妻子施松卿写信时就提到,“美国人不过中秋,安格尔不解何为中秋,我不得不跟他解释,从嫦娥奔月,中国的三大节,中秋实是丰收节,……他还是不甚了了。”赏月是中秋节的保留节目。贾平......
-
〓 网络读书节目:让书香溢出“屏”外
一直以来,世人通过书籍的阅读,用理性抵抗滥情,用明慧抵挡诱惑,透过静默的字句,获取知识、凝练智慧、冷静推理、审视批判。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技术带来更多可供文化寄身的载体,书籍阅读作为文化传播途径的作用在弱化和受限,人们对书籍的基本需求——消遣、资讯、知识、审美、思想等,都能够在其他大众媒体上得到满足,也由此衍生出更多元、......
-
〓 光明论坛·温故: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不拘一格不等于破格提拔,而是要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打破隐性台阶。”“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苦笋》:“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
-
〓 让非遗唱出黄河文化的新声
黄河川流不息千万年,流淌着中华文明永续不绝的血脉,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伴河而生、绵延相传的人间烟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大目标任务之一就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非遗作为黄河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因其精神内涵、实践活力和时代价值,应该为黄河流域的发展承担重要的当代使命。丰富鲜活的黄河非遗截至目前,在1372项国......
-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重视,“非遗”逐渐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富矿。在影视剧中植入“非遗”元素,让其为影视的内容、剧情、服化道而添彩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从《延禧攻略》中的绒花、打树花、刺绣、昆曲、缂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马球、建盏与宋代点茶,《清平乐》中的宋室风筝等古装剧中的“非......
-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通过学习汉语汉字,掌握更多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更多就业发展机会。据媒体报道,云南省开展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攻坚工程,几年下来效果明显。不久前,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100多名来自贫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话培训后,在江苏昆山的一家企业顺利就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方言......
-
〓 致以考古学为志业的年轻人
最近有两位高考高分考生引起公众的热议。一位是江苏省的“文科状元”——白同学,虽然她的语、数、英三科成绩全省第一,但选修科目历史是B+,按照规则,不能被清华、北大等高校录取,最终她接受了香港大学递来的橄榄枝,并选择了热门的金融学专业;另一位是湖南的“留守女孩”——钟同学,由于受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的激励,她选择了北......
-
〓 名家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古人文章十分讲究开头与结尾,有人总结说虎头豹尾是佳作的绝配:虎头威风凛凛,有让人折服、信从的气势;豹尾是豹子攻杀猎物的利器,身体中极有力的部分。但读过许多名家的文章,感觉并非所有文章都有一个使人惊骇的虎头,结尾则释放绝招、展示力量。我觉得文章好的开头与结尾当如苏轼给谢民师信里说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话......
-
〓 光明论坛·温故: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古人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天正值教师节,......
-
〓 文化评析:如何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已经圆满闭幕。本届书展共展销10余万种精选图书,其中,无论是书展主办方发布的“2020上海书展100本推荐书目”上,还是媒体总结的“热销榜”“口碑榜”上,都出现了众多文史哲以及社科领域的“厚重之书”。经典书目受到展会重视和读者青睐,这一点尤其令人欣慰。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各个领域的大......
-
〓 文化评析:文学经典融入流行音乐是种可贵探索
2020年刚过半,“2020十大神曲”“洗脑神曲排行榜”等便相继出炉。诸如此类的网红歌曲可谓占据了当下流行音乐市场的半边天,一些歌词简单、意义庸俗的网络口水歌,不时飘荡在大街小巷。面对近年来文艺创作领域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以及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一些有理想的流行音乐创作者正在努力发力,寻求自我超越,探索以各种......
-
〓 宋家班
一转眼,追踪拍摄一个乡村小剧团已经五年了。2014年的时候,我刚从海外回国,做了一家文化公司,想在纪录片的创作上干点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山东菏泽文联孙建东先生提到了一个农村家庭传承的柳子戏剧团——宋家班。我心中一动,直觉这个宋家班一定有一些很动人的故事,是一个有内容的题材。这个叫“宋家班”的小剧团因在山东菏泽定陶区......
-
〓 光明时评:取消论文“硬杠杠”是研究生教育创新之举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公布多项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规范博士生和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等方面,设置多元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陈规等举措,引发众多关注。研究生究竟要不要发论文,这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老问题。老问题重新被关注,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形势所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
-
〓 “深于情而不滞于情”话王维——摘自欧丽娟著《唐诗的多维世界》
所谓“背面傅粉”,是传统诗论中取自绘画技巧之手法或概念,成为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一个专门术语,意指从反面的立场或相对的着眼点间接下笔描写,从而透过反衬的效果,使正面的主题获得进一步的烘托与强化,其义往往与“从对面说来”可以相通。在唐代诗坛上,将此一技法表现得驾轻就熟的诗人,首推王维;而严格言之,王维诗中所表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