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水浒传》海外翻拍能否跨越文化之河
《水浒传》要被翻拍了。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流媒体平台奈飞(Netflix)宣布投资拍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电影版《水浒传》将由日本导演执导,编剧同样非中国人。消息一出,在舆论场激起不小的水花。不少人联想到今年上映的另一部好莱坞影片《花木兰》,其所体现出的西方文本对于中国传统的巨大误解和影片本身的失利,至今仍......
-
〓 紫禁城家风与明清国运
一乾隆早期,内阁中书赵翼入直军机处,凌晨四点左右入隆宗门外办公室值早班。在灰蒙蒙的天际线下,黑暗中值夜的太监们偷懒倚靠在栏柱上瞌睡假寐,赵翼的同僚们还在赶赴宫城的路上,只有少数苏拉奔走在宫苑之间。隐隐之中,赵翼发觉办公室外有一点点纱灯闪过,进入隆宗门而去。他揉揉眼睛,仔细观察,发现是一位位小皇子,惊诧莫名。早班同僚见怪......
-
〓 我与北大中文系·郭锡良:努力继承国学传统,博古通今
1954年夏天,我从武汉大学毕业,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语言学研究生。当时,为了创建一门新学科“汉语史”,同时加强北大语言学师资力量,中央决定把中山大学的语言学系调归北大,王力先生也从中山大学调到北京大学。北大设置了汉语专业和汉语教研室,王力先生担任汉语教研室主任。语言专业还开设了研究生班,一共招了15个人,分成汉语史5个......
-
〓 叶兆言:对得起古人,对得起学生
在电影院看了《掬水月在手》,上座率并不高,看了以后很有感慨。首先要感谢导演、制片人,感谢这个很好的团队,把叶嘉莹先生的事迹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定会意识到,虽然这是一部没有什么票房的小众纪录片,但拍摄这样的片子是很有意义的。正是这部纪录片,勾起了我儿时学习古典诗词的回忆。我生于1957年,我上小学和中学时的学......
-
〓 “故宫屋顶无法落鸟”?别神话古建筑文化
关于“故宫屋顶无法落鸟”的传说广为流传,文化学者马未都也曾在节目中表达过类似观点。为了证明上述观点“站不住”,最近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微博用户“陆地围脖”展示了一段鸟在故宫太和殿屋顶停留的视频。在“陆地围脖”看来,所谓“鹰不落”“(鸟)站不住”的说法,只是人们“对传统的美妙幻想”。关于故宫一直有着各种传说,其中之一是......
-
〓 文化节,应让文化站C位
这边商品琳琅满目,那边招商如火如荼,远看是文化节,近看却让人犯起了嘀咕。旅游、美食、历史、名人……各种元素扎堆,文化却不见踪影,文化节中缺文化,岂不怪乎?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文化节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文化节”,海量新闻立刻映入眼帘,老子文化节、市民文化节、茶文化节、冰雪文化节、运河文化节、锡器文化节……名目......
-
〓 努力加餐饭
夜里没有心情读计划中的书,随手翻开《古诗十九首》,看看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句子,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感触。翻到《行行重行行》,读到最后“努力加餐饭”时,眼睛忽然就湿润了。这样简单的几个字,让我在一瞬间想起了许多。那是我以前不曾在意的简单句子。而此时,这几个字却击中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十几岁时,我离家外出读书,父亲送我到......
-
〓 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起汉服,衣袂翩翩、自信满满地行走在高楼大厦和绿水青山间。每逢传统假日,各类汉服文化活动,以节庆民俗、文艺演出、街头快闪等形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现代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手艺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代青年彰显文化自信最鲜明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成为向世人传达中华......
-
〓 光明论坛·温故:公生明,廉生威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法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公生明,廉生威。’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近日,全国政法队伍教......
-
〓 无微不入,有美毕臻——温州中秋小摆设考
唐人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一个“玩”字,见人见精神。文人雅士以诗词歌赋“玩月”,而民间“玩月”,“中秋小摆设”堪称极致。那几百件的小玩意,一溜地摆开,微观世界,见民间奇技。中秋小摆设是温州中秋节一项特殊风俗,是一套“文昌”和“关圣”宫殿微缩模型,有“文武双全”的寓意。前有台门,后有花园。容纳......
-
〓 酒事江湖3·肖鹰:醉忆今生
1,我已记不得我多大时开始喝酒的。我对于酒的初始记忆,是伴随着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朦胧开始的。我儿童时代生活在四川威远县的乡下,由爷爷、奶奶抚养成长。我半岁时被送到爷爷、奶奶家中,当时,他们已是年逾6旬的老人了。爷爷、奶奶儿孙满堂,在数以十计的孙子辈中,我是几个年龄最小中的一个。在故乡那个贫寒的山村老家,逢年过节、亲友往......
-
〓 古韵新咏:中秋说
中秋者,源自上古,始于汉,兴于唐,定于宋,迤逦于今而弥盛。中秋一词,出自《周礼》。阴阳交错,万物相生,朝日夕月,夙愿传承。太阳育金秋硕果之丰景,太阴汇习俗礼节之虔诚。先秦寒夜,良裘恭奉,两汉敬老,赐雄粗饼。及至李唐,浪漫无穷,诗酒赏月,名篇纷呈。延至赵宋,风俗遂成,中秋为节,太宗钦定。其风其貌,今朝更盛,洋洋大观,和而......
-
〓 整治论文学术不端应加大公开惩罚力度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报告,中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而另一方面,中国SCI论文撤稿数量也居高不下。据统计,2020年1月至7月30日,世界各国撤稿论文总计1143篇,其中,中国388篇,高达34%。撤稿观察网站标注的撤稿原因多达82种,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出版机构调查”“同行评审虚假”“文章重......
-
〓 寒露,泠风送晚秋
寒露,在每年的十月交节,太阳运行达黄经195度。秋分之后的寒露,已是深秋。在寒露时节,我国北方的农田已经收获了玉米,农民开始种植冬小麦,炎夏的燥热早已消散,露水透着凉意,秋风萧瑟,层林尽染。寒露,虽万物归寂,却又硕果累累,是一个饱含无限生机与乡愁的时节。深秋,没有春的蓬勃与夏的繁茂,但她的色彩是丰富的、饱和的、充盈的,......
-
〓 秋月之美
在文人墨客笔下,秋月可以玩、可以赏,可以寄托相思与眷恋。唐代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可知玩月之风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谢灵运的《怨晓月赋》、鲍照的《玩月城西门廨中》、谢庄的《月赋》都是玩月佳作。到了唐朝,社会文化空前开放,玩月、赏月更加风行。唐人对......
-
〓 在丰收节里咂摸农耕文化的香醇
时逢秋分节气,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毛泽东同志曾说:“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
-
〓 光明论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
-
〓 酒事江湖2·王彬彬:“曾因酒醉鞭名马”
中国现代作家中,若论嗜酒者,郁达夫应该排得上号。中国现代文人中,若论旧体诗作得好者,郁达夫肯定也榜上有名。郁达夫成为著名作家,主要因为小说创作。但早有人指出,他的散文,尤其是游记,艺术成就远超其小说。而更有人认为,郁达夫的旧体诗,比他的散文还要好。2013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郁达夫诗词笺注》,笺注者詹亚园。......
-
〓 抗战精神因传承而不朽
9月3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75年前,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字,侵华日军随即向中国投降。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场战争不仅有力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更极大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韧性和文化韧性,捍卫了中华民族的......
-
〓 古人如何节俭过日子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千百年来,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奠定了中国文化丰厚的节俭传统。在国家治理与国家建设中,在千家万户的家风家训中,这种节俭传统代代传承,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由勤俭破由奢”《群书治要·汉书》云:“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