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论坛:走进每一位受难者的世界
第三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一些来自国外的消息引人注目: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二读通过议案,意在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物理学家郑洪以大屠杀幸存者的真实经历为题材,历经10年创作的《南京不哭》问世;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第一次走进法国,名为《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的展览,突出......
-
〓 节气·物候·立秋——末伏夏尽凉风渐至
立秋时节按传统历法,立秋是七月的节气。但按公历,立秋一般在8月7-9日之间,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35°。今年立秋交节时刻是8月8日4时01分。我们先看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
-
〓 几时霞外氛霾散,放出红轮一丈圆——读诗说“霾”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诗经·邶风·终风》《诗经·终风》描写的是一位痴心不改、初心不变的妇女,她对抛弃自己的丈夫有一个既恨又爱的心理过程。整天不歇的大风刮得尘土风扬(毛传:霾,雨土也),这糟糕的天气难道不就是他变了心的世界!他还肯抽时来看望我吗?望其来又不来,我的思念只能更加悠长。这个女人受到丈......
-
〓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经典著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人类思想与知识发展进步的历史,正是一个不断回到经典,又从经典再次出发的过程。经典著作的地位,经过历史的不断淘洗而最终确立,其数量不多,但浓缩着人类思想与知识的精华。西方经典著作既构成了现代社会科学的体系,也体现了社会科学的......
-
〓 凭栏处:暑假生活,多点“无用之用”
这是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的暑期计划表:从早8点半到晚9点,从周一到周日,除了吃饭睡觉,都辗转于各种培训班,有语文、数学、英语,也有轮滑、游泳、篮球……丰富多彩,“日理万机”,学校生活与之相比,简直太轻松了。暑假怎么过?在很多家长看来,查漏补缺、“弯道超车”,比傻玩两个月好得多。别人都在学,自己不努力,等到9月一开学,恐怕哭......
-
〓 金台随感:话说黄金
财货之贵,莫过于黄金。“金”在西周的典籍里多指铜。《周礼·考工记》记载的“攻金之工”,包括制造削刀的筑氏、制造箭头的冶氏、制造佩剑的桃氏、制造乐钟的凫氏、制造量器的栗氏和制造农具的段氏,他们所用的原料都是铜和锡的合金,也就是青铜。铜可以直接称金,例如,制造镜子的青铜合成比例是“金锡半”,也就是铜与锡各占50%。那时的青......
-
〓 2016毕业致辞:用“求善求是求变”的火种点亮“创新”明灯
今天的典礼具有双重的意义,它不仅是你们完成大学学业的一个标志,也是学校兑现承诺的一种仪式。早在1901年立校之时,山大就确立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115年来,这个庄严的承诺一直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从未偏离,从未动摇,从未改变!今天的典礼昭示着,在经过了知识的洗礼、智慧的启迪、文化的浸润、人格的熏......
-
〓 新评弹:专家要做“良知”
近日,西北一些地区为保持环境湿润,又在实施人工降雨。中科院一位专家说:人工降雨对局部地区抗旱救急很给力,对大范围改善环境,只是杯水车薪。多年前我提出过反对意见,让一些人不高兴,我被“踢”出了咨询专家组。后来得知,那些专家是为了拿课题,才支持有关部门提出的这个方案。专家应做“良知”——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如果为一己私利而违......
-
〓 节气·物候·小雪——生机敛藏雪花飘飘
小雪和雨水、谷雨、寒露、霜降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雪一般落在公历11月22—23日,这时太阳黄经到达240°,今年小雪交节是11月22日23时25分。古人称“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时由于冷空气南下,中国北部温度会逐日下降,使气温降到0℃以下,于是降水就变成了雪,但雪量还比较小......
-
〓 温儒敏:信息时代,更需自己的思考
信息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催生着一种和以往截然不同的阅读方式。这种变化对读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造成了一些新的困扰,必须正视和适应这种变化,构建起信息时代的读书生活。互联网和数字化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创造出一种崭新的阅读体验: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海量阅读材料;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间隙做短暂阅读,甚至还可以进行......
-
〓 光明论坛·温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我国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唐......
-
〓 名家谈书店
“我们需要的读书,是一种发自心灵的对读书的本然喜爱。”现在读书的人不少,但其中多是功利性读书,而我们需要涵养一种真正的读书之风,这种读书是源于心灵需求,源于单纯喜欢,较少功利性与目的性考虑。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实体书店的困境,我认为是一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必然现象,到了以后,随着社会读书风气的日渐浓厚,人们的文化素养越来越高......
-
〓 博士招考改革不能“看上去很美”
改革后的博士招考制度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监督博导的权力不被滥用——不仅要对考生、博导自己和其所在的招生单位负责,而且还要对国家公平、公正遴选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目标负责。 据《光明日报》4月22日报道,从2015年开始,天津大学博士生招考将取消统一笔试,代之以“申请—审核制”,即由简单比较考分高低转变为全面......
-
〓 读书管见:有才与用才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能造时势”,但历史上能“造时势者”实属少数,更多的时候,我们读到的是一些比较哀怨的声音。左思有“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的慨叹,王勃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苏轼更是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自喻,他们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翻开历史,如冯唐、李广身负雄才,却难遂志愿者,车载斗量,正如古人......
-
〓 今日谈:让科学家潜心攻关
跑经费、争项目费时费力,经常不得不从节假日“偷”时间写各种计划书和报表。近日公布的一项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发展状况调查,展现了这个自嘲为“青稞”(“青科”的谐音)群体的压力。近年来,我国在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推出许多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有些问题还没有彻底改观。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合理、收入偏低等学术之外的负......
-
〓 域外听风:分享阅读,传递社交温度
在陌生人社会,分享阅读为冰冷的世界注入了情感交流、温暖彼此的能量阅读能让人“疯狂”吗?最近,曾在电影《哈利·波特》中扮演学霸赫敏的演员,在伦敦地铁里“丢”了100本书,结果“整个伦敦读疯了”,开启了一场寻书、读书、传递的分享阅读之旅。读书首要的是书籍,但“阅读危机”并没有随着书籍形式的多样化而缓解。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
-
〓 光明评论:知识分子要做中国“筑梦者”
“中国梦”,为中国带来了新的理想。面对社会的喧嚣浮躁,它代表着一种价值的分量;在改革深水区的困难面前,它又展现了一种梦想的轻盈。在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的社会转型期,“中国梦”正在弥合裂痕,凝聚共识,试图重塑一个社会的精神价值。本报10日在1版头条开辟“追梦者足迹”专栏,并刊发首篇文章《毕生心血一部书》一......
-
〓 曲有三千调转高
日前,我们沿着明代戏曲家李开先在家乡山东章丘的足迹,踏访先生的遗踪,冀望从他后世的讲述和民间的传说里探寻他生活的点滴和思想的深邃,然而439年过去,早已物去人非,冢墓萧然,唯有胡山上的岩花依旧烂漫,绣江河的绿水无语北流,不知它们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声名动华夏的大编剧、大导演?寂寞身后事明隆庆二年(1568)二月十五日,“词......
-
〓 光明论坛:人生需要常回首
人只有朝前看、向前走,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但要做到人生每一步走准确、走快捷、走稳健,却需要常回首、多反思、勤总结。 回首,不是原地踏步、瞻前顾后,也不是左顾右盼、顾影自怜,而是对做过的事清点清点、梳理梳理、反思反思,是经历的审视,是得失的检讨,是经验的总结。 大多数成功者的初始条件同我们没有两样,可......
-
〓 熊丙奇:“同门”抄袭折射导师制“异化”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两名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同一导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因学位论文高度相似而成为网上热点。对此,东北师范大学回应称,这件事发生在2005年,学校调查之后认定事情属实,并于2007年12月29日发布正式文件,对涉事学生予以撤销学位的处分决定,对指导教师给予停止两年招生的处分。事情已经结案,不明白媒体为何又拿出来炒作......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