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巨资申遗与争当“贫困县”
花费数亿元“申遗”与争当“贫困县”可谓“异曲同工”,背地里打的都是经济算盘。这样的“申遗”值得警惕,这样的观念会让文化保护南辕北辙。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中国区主席陈平做客“金沙讲坛”,讲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她透露,为了申遗,中国各个地方每年总共要花费约3亿元,各地应该冷静看待世界文......
-
〓 文化评析:故居保护的差钱与不差钱
名人故居保护的差钱现象正在减少,只要政府重视,主要领导具备文化战略视野,钱已经不是问题。但是,不差钱未必就能做好保护名人故居的好文章。 日前,一则“北京名人故居仅三成挂牌保护”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名人故居保护的再度关注。说多了,不免泛上些许悲凉:这些文明常识,前辈早就有过痛心疾首的呼吁,半个世纪过去了,为......
-
〓 新闻随笔:让不同群体在书展上各取所需
一波波新书推荐出现在微信朋友圈中,似乎在宣告,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将来临。近年来,上海书展办得红红火火,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如今,书展尚未开张,一份列有948项活动的清单已经闪亮登场。上海书展为时不过一周,掐指一算,书展中的每一天都有百余项活动要开展,着实热闹。作家毕淑敏说,阅读总是孤独的。可在书展里,无论如......
-
〓 编辑札记:缘何挚爱苏东坡
历史上,写苏东坡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我在想为什么千年之下,会有那么多人如此热爱这位潦倒的老头?他那沾满风尘的长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魔力呢?苏东坡绝对算得上不世出的天才。他不只是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还是一位酿酒师、工程师、美食家,甚至瑜伽术的修炼者。他元气淋漓、多才多艺的生命实在让很多人目瞪口呆,从而深信人......
-
〓 且说收藏: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玉
地球上到处都是石头。每个文明都曾经历过石器时代。世界各地的石头文化也都很发达。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在中国的土地上,渐次出现了以玉为代表的石制礼器。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石文化与其他文明的石文化产生了差异,并最终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在大量接触、利用、加工、处理石头的流水线上,我们的先人面临一个难题:如果石头过于柔软,......
-
〓 文化景区要有文化范儿
背一遍《岳阳楼记》,就能免费登楼览湖?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开展了“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的活动。据报道,这项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参加,景区门口排起了长队,其中不少人一边排队一边还临时抱佛脚,嘴里念念有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的山水名胜众多,且大多有着历史掌故,流传下来无数佳作绝句,山水与文化水......
-
〓 红军北上抗日的昂扬战歌——毛泽东抗战诗词赏读(上)
说到毛泽东诗词中与抗日有关的诗词,首先要提《七律·长征》。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红军抢渡湘江又遭惨败,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在红军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向中央政治局提议,放弃北上湘西往敌人重兵把守的圈子里钻的错误主张,改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进发。经过激烈争论......
-
〓 遗落民间的文献——一册解放区编小学《国语》课本
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在观察和认识某些事物时常常是别具眼光。一张日常购物的流水账单,过了50年,当事人在清理旧物时很可能当作废纸扔掉,但历史学家却会将它看作是考察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生活和人民生存状态的珍贵史料;一本不起眼的旧书,时过境迁,文献学家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掘出蕴藏其中的文献价值。 杜春耕先生是一位著名......
-
〓 新评弹·攻克转型期“文化甩尾”:治愈“大师焦虑”得靠优化土壤
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却相对滞后,这样的“文化甩尾”带来了种种困惑,并在社会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焦虑症候群”。本期开始,我们推出《攻克转型期“文化甩尾”》系列评论,将视野锁定在文化、教育领域让人们困惑的诸多问题,辨析其存在的真伪、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力图从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为社会文化、......
-
〓 铢积寸累言有益
今年8月女儿去英国求学,由于行李限重,吃穿用具必不可少,能减轻分量的只有书籍,故仅带了《论语》《说苑》等少量古书。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尤其中国古籍不易找。于是与女儿约定,以微信每天发一句古语或谚语,作生发阐述,铢积寸累。其中有些,更让人感慨系之。“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子女......
-
〓 金台论道:中国儿童文学财富就在脚下
4月4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书展上传来喜讯: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曹文轩成为首个斩获这一儿童文学领域最高奖项的中国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设立的首要宗旨是“通过童书促进世界各国互相了解”,但纵览自1956年首次颁奖以来的获奖者,不难发现该奖一直是西方作家的专利,获奖者基本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东方国家只有日......
-
〓 今日谈:喜看“花木兰”惊艳奥运
日前,中国选手宫金杰、钟天使头戴印有穆桂英、花木兰脸谱的头盔,联手斩获一枚沉甸甸的金牌,为中国自行车项目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当国人为“中国实力”倍感振奋之时,“中国文化”也在惊艳世界。小小头盔,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东方韵味,让中国民族英雄的名字和故事走向世界。这启示我们,体育赛事既是竞技硬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软......
-
〓 大家手笔:中华人文精神的两大传统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华文化从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后形成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直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高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启发人不要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来源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同时也受到16世纪以后传教士从中......
-
〓 袁文良:话“福”
每当辞旧迎新之际,大街小巷、居民楼院随处可见大红“福”字。对“福”字的解释,《书经》中讲得最透彻。《书·洪范》论“九畴”中,提出了治理天下的九种方法,其第九种即为“五福”。哪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仔细咀嚼品味,这“五福”之说,确实闪烁着智慧的哲理之光。“五福”之中,除“寿”和“考终......
-
〓 琴、琴家、琴曲、琴文化
2000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郑重宣布,中国的古琴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琴——博大精深古琴,通常简称为“琴”。常用的琴一般为七根弦,因此人们习称为“七弦琴”。琴在古代又有很多别称,如:“玉琴”、“谣琴......
-
〓 环球走笔:悠然见牛津
初到牛津,已是仲夏。凉风习习,阴雨绵绵,路人皆穿夹克,或超薄羽绒服。这一点,让笔者这个来自北京的不速之客有点惊叹:此地实乃避暑胜地啊。不日,天终于放晴,虽是夏日却毫无暑气。街上也日渐熙攘,游人如织,更有中国面孔的团队随处可见。牛津,是一座大学城,诚如车站的城市标识所言:牛津是知识和文化之城。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坐落于这......
-
〓 产业评论: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把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工作的重托和希望,文化工作者为之振奋,奔走相告、摩拳擦掌。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文化资源藏在哪里?主要集聚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公共文化机构,像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教育要个性化
计卫舸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培育人的主体性、启迪人的精神独立,实现人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富有创造性、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
-
〓 人才史话:蒯通是“废柴”吗
资料图片 年轻时读史,思维是直线的,只留心大名鼎鼎的韩信,没在意幕后人物蒯通。后来,书看得多了,发觉蒯通这个人还是有些名堂的,仅由他的话演变而来的成语就有一箩筐,如固若金汤、鼎足而立、功高震主、为民请命、群雄逐鹿、云合雾集、乘利席胜、捷足先得、束蕴乞火等等。若把这些典故串接起来,足以概括他的一生。 蒯通有着......
-
〓 人民时评:请呵护孩子们的文化基因
在基础教育中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遗弃。“无根”,则必有文化抑郁与惶惑,又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坦然自处于世界文化之林?大约少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唐诗宋词。中秋,李白会浮上亿万国民心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端午是拜祭屈原的诗魂;春节就轮到了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