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部谈读书:有阅读,人不老
今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爱好,认为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并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事有所......
-
〓 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
古稀之年的贾志敏老师在语文课上指导学生写字 我特别呼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专家和教研员,能够接受并支持语文回归到语言文字的本质特征上来;能够接受并认同语文的人文性,凝聚并体现在语文的工具性当中;语文的现代化不等于声、光、电并用,而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语文的现代化要坚持以语文为主、现代化教......
-
〓 寻踪·王仁湘:御筵上的规矩
清宫紫光阁赐宴图(局部)资料图片人生而守礼,礼是社会行为规范。《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揭示了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的道理。在社会化的饮食活动中,食礼逐渐形成,食礼在祭祀鬼神的活动中显得庄严肃穆,在君臣老少的饮宴中显得井井有条。最严谨的食礼往往出现在御筵上,与宴者要遵守很多的规矩。在古代宫廷筵宴......
-
〓 古籍整理出版大家谈:出好古籍的“基本书”
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的《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 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的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的91种图书,集中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对中国优秀学术文化传统的继承。同时,作为同类作品中的最佳整理本,入选图书堪称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成就的集中展现。 在新中国出版业的各类专业出版领域中,古籍出版所受到的党和国......
-
〓 教育漫谈:美国顶尖大学如何保证本科教育质量
CFP 美国顶尖大学的教学是一个典型的哑铃型结构,高度重视两头的本科和博士,但对处于二者之间的硕士阶段看得相对较轻。所以大量读了一年制硕士的海归回国后表现平平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本来含金量就有限。在本科和博士之间,天平又向本科倾斜。越是顶尖的私立大学越重视本科教育,这是它们的看家本钱。 坦率地说,直到现在......
-
〓 将陈寅恪由“神”还原为人
近年来,关于陈寅恪的轶闻,从多少有些根据“精通十几门语言”,到完全胡扯的“能背诵十万首唐诗”,渐渐已由“传说”演变为了“神话”。陈怀宇教授新著《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以学者的亲身经历和认知,在学术训练和西学背景的向度上,对近二十年来陈寅恪身上的种种神化进行“祛魅”。(7月22日中国新闻网)陈怀宇教授的“祛魅”行动......
-
〓 “好玩儿”是一种丰赡的人格
木心说:去把世界当一个球玩儿。把世界当球玩儿,需一个居高临下的站位和庞大宽厚的背景。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球”当一个世界,舍外入内,忘我专注地玩儿。撇去功利,撇去沽名钓誉,撇去哗众取宠,玩着玩着,就会玩出一场愉悦的意外,一种美丽的陶醉。当代画家黄永玉,是一个好玩儿的老头,好玩儿,是他的标签。他说,我的创作,画画、写......
-
〓 寻觅一江碧水源——“人文汉水·襄阳笔会”侧记
以七天的时间,去读懂一条河,或许远远不够。但七天的见闻,却足以在人心中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美丽印记。在“人文汉水·襄阳笔会”举办的七天里,汉水就是这样闯入了我们的心扉。10月,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就要正式通水。那一泓清甜的汉江之水,将经过1200多公里的路途跋涉,润泽干渴的京津大地。在那千里之外的源头处,汉水究竟是什么模样......
-
〓 评论员随笔:让诗意穿越生活的丛林
诗歌为个体提供了自我对话的栖息之所,让人们得以跳出庸常,明白生活不只有苟且他们在寒风中挥舞着诗集,将酒吧围得水泄不通;有人因为没抢到入场券,索性翻墙而入……日前,以“诗歌与冲突”为主题的第四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转场”成都,“追诗族”们用近乎疯狂的行动,宣示了年轻人对诗歌的依然热爱,也促人思索当今时代诗歌的意义。的确,没......
-
〓 人才史话:人品决定结果
资料图片 曹彬像 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当初在周世宗柴荣手下做供奉官时,掌管茶、酒等公共物资。尚未发迹的赵匡胤与曹彬交好。赵匡胤有一次想喝酒,就直接找到曹彬,想弄点酒喝。但是,说什么曹彬也不给。最后,曹彬自己花钱,买了瓶好酒,送给赵匡胤。后来,赵匡胤当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给大臣讲他与曹彬的这个故事,说曹彬这个人的人品......
-
〓 诗说节气:立秋
踩着盛夏的末梢,不经意间就进入了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 早在周代,逢立秋这日,天子就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
-
〓 新语: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虽然普通话早就被法定为国家通用语言,但根据近年的调查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仍有约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说明,普通话......
-
〓 热点关注:如何评判高校男女失衡?
在高校的某些专业一个班里只有少数几名男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CFPCFP 近年来,大学在校生“阴盛阳衰”现象受到关注,据统计,大学在校女生的人数10年来渐渐赶超男生。对于越来越明显的“女多男少”现象,虽然大部分院校只能无奈调侃,但也有一些高校采取提前批次男女生分别划线的方式,抬高女生录取线,以平衡男女比例,从而引......
-
〓 读懂“热词”读懂中国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又有一批“政经热词”出现,如“绿色发展”“工匠精神”“智慧城市”等。读懂这些词,不仅是外国汉语学习者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途径,也能使自己的中文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热词”变迁 反映中国发展“开放城市”“特区”“万元户”唤醒着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记忆......
-
〓 赵法生:“老实大量纯读经”问题何在?
近代以来,经典教育在中国可谓命运多舛,在历经一个世纪反复强制摧残打压之后,今天的经典教育似乎迎来了它的春天。但问题依然不少,目前关于读经方法的争论便是证明,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王财贵先生所提倡的“老实大量纯读经法”。这一方法的初衷无疑是为了推动大陆荒废已久的读经教育,但是,实践日久,其流弊也随之显现,到了不能不认真面对的时......
-
〓 文化评析:高校周边,请留下更多书店
据媒体报道,中国传媒大学西门外民营书店“一个书吧”日前正式停业。而在这之前,有记者走访北大、清华、北师大等首都高校校内及周边的实体书店,发现短短几年时间,它们中近半数从高校的“文化版图”中黯然消失。在最应该有浓厚读书氛围的地方,实体书店纷纷倒闭,有一些现实的原因。受制于经济能力,大学生一般青睐成本更低的读书渠道,如网络......
-
〓 文化评析:“新编京剧”引发的思考
最近,台湾国光剧团排演的系列新编京剧“伶人三部曲”(即《孟小冬》《水袖与胭脂》与《百年戏楼》)在上海上演。他们在为观众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剧体验时,也带来激烈的争议。一边厢,“伶人三部曲”不但吸引了传统戏迷,而且还赢得了时尚人士的青睐,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一边厢,传统戏剧界对该剧所代表的“京剧新美学”的责难声也......
-
〓 龚明俊:孝道教育何须“跪拜”
日前,上海某民办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集体在父母面前磕头,引发热议。有家长认可这种普及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有学者表示如此推广孝道要慎重。学校开展孝道教育,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但具体做法值得商榷。如今,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已不再跪拜父母;即便在古代,跪拜也有特定条件或情境,一般作揖即可。无论古今,跪拜都并非孝......
-
〓 寄语青年:勤于读书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敢于成功
CFP顾泉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原高级记者、摄影师兼编导,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讲师。图为顾泉雄在放映电影。 同学们,21世纪中叶这个阶段,你们正是年富力强的国家栋梁,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你们身上,你们这一代年轻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祖国和人民对你们寄予深切期望。我是一个退休老人,和你们爷爷、奶奶、外公......
-
〓 花开次序
春水 苏天赐/绘梅花开时天下春 李可染/绘春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朱熹曾在《春日》一诗中说:“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其实,春光并不是“一时”新的,五彩缤纷的花儿须遵从一定的物候规律次第开放。古代诗人对此有细致观察,故不妨借他们的慧眼,把这个问题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天凝地闭的严冬,众芳摇落,只有梅花独......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