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台论道:石渠宝笈特展为何如此热
一场专业性很强的书画展最终变成了一场群众性嘉年华,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系列展览之一的“石渠宝笈特展”持续高热,数万观众每天排队六七个小时只为一睹《清明上河图》等书画的真容。许多参观者表示,尽管排队很辛苦,但看到了真迹就觉得“很值”。显然,不管是主办方还是媒体,都没想到观众会如此热情爆棚。但这也说明,“石渠宝笈特展”堪......
-
〓 梁惠王的“迟钝”
孟子的运气真是不错。一本《孟子》,约三分之一都是孟子和君王的对话,他面对君王或以教训者身份出现,或以批评家口吻讲话,或以杂文家的语气上课,不是连讽带刺地挖苦,就是夹枪带棒。可让人意外的是,他的谈话对象,不论是梁惠王、齐宣王,抑或滕文公,都能耐心听下去,竟没有哪个君王翻脸拍桌子,不知是反应迟钝还是出于别的原因。开篇《梁惠......
-
〓 孤独的行者——读《陶渊明集》有感
晋有渊明,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隐者,不喜拘束,才华颖异,冰清玉洁。有自娱文章,无声名之累;有胸中奇志,无同流合污;有人之觉醒,无心之虚空。喜酒,爱琴,隐世,躬耕,读书,作文,望远,怀古。至才,至情,至真,至性,如花中之芙蓉,似木中之茂松;出淤泥而不染,处乱世而志洁;为后人之榜样,作蓬莱之山翁。其人,其文,其志,其......
-
〓 含英咀华·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④:奥地利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
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Admont Library),奥地利 在欧洲古老的修道院图书馆中,阿德蒙特图书馆算得上藏书时间最长的一座。图书馆内的装饰精美绝伦,长长的大厅两侧,洁白的两层壁橱式书柜里摆满了精装图书,7个独立穹顶的壁画上,人类知识与神的启示交相辉映。选自微信...
-
〓 屏蔽状元:向教育功利主义说不
浮躁、市侩的商业化办学思路,对社会和家长产生了严重误导——培养高分考生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却不知此举违背了教育规律,扔掉了最起码的教育责任。 近日有媒体报道,为防止炒作状元,广东省考试院对前十名考生成绩进行了屏蔽。无独有偶,福建省的状元名单也被屏蔽,对于文史类前15名、理工类前50名考生,该省不公布具体排名......
-
〓 新闻随笔:恢复高考四十年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峡谷,有平川,有的时段波澜不惊,有的时段卷起惊涛骇浪。1977年恢复高考,就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特殊的转折点,是一个掀起巨大波澜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划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恢复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它是历久弥新的记忆,是值得珍藏......
-
〓 家风家教大家谈:从曾国藩和霍光谈家教
曾国藩出生于湘中普通的耕读家庭,其祖父曾玉屏虽不是文化人,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是位塾师秀才。曾国藩幼从父学,自小就深受两位先辈的道德教化。据曾国藩《大界墓表》载,曾玉屏年少时好游玩,性情懒惰,“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长辈们讥讽他浮薄,将成为“败家子”。后来,曾玉屏幡然悔悟,“立起自责”,“终身未明而起”......
-
〓 时事点评:香港中大校长致辞为何走红
多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准会想起,校长沈祖尧在毕业典礼上念诵毕业致辞的那个遥远的上午:“今天,你们毕业了。我祈求你们离校后,都能过着不负此生的生活……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而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恪守道德,做好本分,不要为了个人利益,埋没良知......
-
〓 于文秀:大学不能培养“失去灵魂的人才”
有学者指出,当前,有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化,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话语,道出了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频频出现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误入歧途的例子,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不能只注重单向度的、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缺乏人文精神和道德自律的教育,......
-
〓 光明论坛:从“黄鹄举”到“黄金台”看选用人才
《韩诗外传》里有一则故事,讲的是鲁哀公手下有一个叫田饶的人,很有才能,却长期得不到重用,决心离开鲁国。他对鲁哀公说:“臣将去君,黄鹄举矣!”鲁哀公问他“黄鹄举”是什么意思。他解释说:鸡忠心为君王效劳,君王却把它们煮了吃掉,这是因为鸡近在君王身边,轻易可得,身价便贱;而黄鹄千里飞来,吃君主的食物,又不像鸡那样忠心......
-
〓 读书论世:不读书无感慨
有那么一段时光,我几次阅读《赫索格》,就是读不进去,只得怏怏然将索尔·贝娄先生束之高阁。这是毫无办法的事情,我真的读不进去。面对这位杰出的美国作家的叙述,我无缘聆听,心中非常失意。读不进就是读不进,我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我将自己与那看不懂芭蕾舞听不懂交响乐的“土豪”列为一伍,有自暴自弃的趋势。后来事情起了变化......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②:盘活乡村国学
岁末年初,笔者考察了多处乡村,感觉广大农村的文化设施越来越现代,但精神文化生活却相对沉寂。有的地方几乎只剩下喝酒、打牌或者大妈们的广场舞。只有在春节,沉寂的乡村会一时热闹起来。现在,新农村建设、互联网、电视、电信正日益改变着农村和农民。我以为,农村的传统文化虽然有所衰弱,但还是保留了很多可以盘活的乡村国学资源。盘活这些......
-
〓 《永乐大典》残本两岸重现记——摘自肖伊绯著《民国学者与故宫》
《民国学者与故宫》叶恭绰(1881-1968)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书影《永乐大典戏文三种》,1931年“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出版,沈尹默封面题笺。 ◎前世今生《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历时四年,于永乐六年(1408)修成的大型类书。参与编校、誊写圈点者三千余人,辑入古今图......
-
〓 盛世思维史学智慧——看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
近日,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在CCTV6黄金时段再度七集连播。如果说,年初首轮试播从《诸葛亮治蜀》到《炀帝功过》的七集让观众感到新颖别致,那么此次包括汉末三国到东晋门阀百年乱世和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三朝治世在内的第二轮七集精选,则让人看到了史学的智慧......
-
〓 一缕心香贯古今——浅谈我与国学网之缘
接触国学网是经朋友幽兰的推荐。最初进入国学论坛,主要是发布一些我组织的国学类活动,同时分享一些个人心得。随后逐渐喜欢上了国学网。在当今网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国学网犹如一股清风更如一缕花香沁人心脾。每次登录和浏览国学网都仿佛在心灵上经历一番洗礼,更有一种难得的喜悦之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即国学的喜爱从小便开始。记......
-
〓 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之道
近年来,《成语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最爱中国字》等电视节目将“传统文化”作为素材进行开发,形成了不少较好的创意。在近些年国内电视行业迷恋境外引进节目模式的背景下,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传媒景观,也是中国电视节目原创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对“中国电视缺乏创新力”论断的有力回应。 但是,电视产品在......
-
〓 拜年:温暖的文化仪式
兔年春节将至,有一句话开始越来越多地从心里冒出来:“给您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对祖先的祭拜,是炎黄子孙慎终追远情结的反映;对长辈的祝福,是中华民族孝心文化的演绎;对亲朋好友的感谢,是知恩图报的道德文化的衍伸;对邻人街坊的问候,是华夏文明中礼仪文化的延续;对自己新年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祈祷,是理想和信仰文化的表......
-
〓 文化评析:水下文物保护迫在眉睫
近日,在南海西沙沉没的800年前的南宋商船“华光礁I号”模型及出水文物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南海丰富的水下文物遗产保护状况再度引发公众和舆论关注。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埋藏着以沉船为主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显示,南海共有136处水下文物遗址,居全国之首。这些水下文物不仅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价值,更是我......
-
〓 文化评析:期待“博物馆奇妙夜”变成“平常夜”
据媒体报道,在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博物院特别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这是南京博物院“建院80多年来第一次夜间‘不打烊’,对公众开放到晚上9点”,“天黑之后5000多人夜游南博”,夜游美照刷屏微信朋友圈;上海35家博物馆也为参观者打造了“美妙的夜晚”。笔者以为,此情此境,反映的是公众对文化夜市与日俱增的需求。文......
-
〓 人民论坛:屠呦呦让我们自信更自省
这个国庆,出现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大屏幕上的一张“中国面孔”,让国人振奋。北京时间10月5日,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