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题壁涂鸦有好诗(二)
西园雅集图。张大千/绘连环画《钗头凤》封面说到古代题壁,有两点不可不知。其一,古代不但庙观楼阁,甚至连路亭驿馆、野林峡谷,一般都备有专供题写用的板壁、平石、诗牌等。往来客人苟有诗兴或者欲作提醒(譬如路途注意、启事等),皆可方便挥毫题写。此习俗远传海外,连日韩等国的旅游胜地至今仍有提供“专用题壁”的笔墨,即使板壁已经逐渐......
-
〓 人民时评:让节日回归本来的意义
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借助节日而建构的集体记忆中只有寥寥的“花钱”二字,我们又将如何去锚定自己飘忽不定的身份呢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自然也有着最浩繁的节日。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属于最重要的政治类节日之一。怎样过国庆节,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本身,就是成熟公民自然意识的体现。世界上的国家几乎都设有国庆日,但“庆”的内容因国家历......
-
〓 《腊梅珍禽图》的细节
北方没有梅花,要看梅花只好到公园或去面对让龚自珍生气的梅桩盆景,盆景梅花毕竟是盆景,一个人面对一盆梅花,不知是人在那里孤芳自赏还是梅在孤芳自赏?反过来说一句,真不知孤芳自赏的是人还是梅?梅花的香,细究起来,之所以让人觉着特别的香,问题在于这时候除了梅花确实还没有其他的花,既无花,何谈香哉?所以梅的香是只此一家。......
-
〓 让“实事求是”成为精神底色——人大党委书记靳诺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跨入大学校门,意味着你们就要告别父母,独立生活,以更加成熟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并设计自己的人生之路。在你们的大学生活开始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围绕我们实事求是的校训,和大家分享三点体悟,以期共勉。 第一点体悟,要从我们的校训说起。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标示,认识人民大学要从认识“实事求是”开始。 当你们第一......
-
〓 毛泽东诗词中的秋
《采桑子·重阳》词意图 傅抱石作“悲秋”历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主题。在诗句中每一触及节令之秋,诗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隐喻人生之秋,透着一种苍凉之感。唐代刘禹锡独辟蹊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开辟了昂扬向上的新意境。今人写秋景,继承了他的这种旷达情怀。尤其在毛泽东的诗词中......
-
〓 以“清寂的心灵”品经典
“太阳底下没新事”——人世间总是有一些差不多的事情在改头换面、不停地循环下去。文学表达上,故事的元素可以不停地组合,各种奇怪的故事也就出来了。不过世上的故事讲来讲去也就是那么多,可见真正的新意不在故事上。怎样把这个世界最大的隐秘揭示出来,依靠的还是“细节”与“超细节”——这才是诗性的极致。于是我们发现了自己的窘境:现在......
-
〓 集月音:从校长下跪看乡村教育困境
国人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然而最近一则新闻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据《潇湘晨报》报道,在湖南怀化芷江杨公庙学校,课间操后,校长杨文军突然跪倒在全校700多名学生面前,流着泪劝学生们要好好读书。杨校长事后称,这是一次“教育尝试”。 杨校长惊世骇俗的一跪惊呆了学生,更引来舆论一片哗然。如潮的批评汹涌而来,有人站在道......
-
〓 品味古籍:读问《论语》
近年来,国人对国学突然有了兴趣,从商界大亨到文化名流,从权威人物到莘莘学子,大家都在念叨千百年前的古人古书,一致说着《弟子规》《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的好,实在让人既兴奋,又多少觉得有点忧虑。国学,由汗牛充栋的典籍和口头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精神组成,确实值得学习和继承。不论什么人,读一点圣贤语录,大概总比吃喝嫖赌要好。......
-
〓 曹文轩:中国作家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同世界其他国家的作家相比,中国作家有着大量的中国故事可以写。这些故事,在天底下往往都是独一份的。我们形容一个人很强大,常常说这是个很有背景的人,那么我的背景就是中国。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和苦难,她提供了大量的写作资源,中国作家不能白白地浪费,而是要把苦难化为财富。因此,中国作家应当有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因为我们的背景是中......
-
〓 人民时评:慎终追远,培厚精神文化土壤
在对亲人的怀念中,人们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轨迹,认真省思人生的意义这个清明,去了江南的一处墓园,挥别至亲。春和景明,油菜花在田野间欢然舞蹈,垂柳羞怯地拂过初暖的河水,一簇簇郁金香被阳光打得金灿灿的,更有孩子们荡着秋千、划着小船的笑声泠泠飘向耳边……没有一丝阴郁气息,幕天席地扑面而来的,都是活泼泼的生命气象。如同一位作家......
-
〓 路文彬:写作的方向
在我,写作曾是一种技能;后来,又将其视为了一种修养;而最终,写作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无法失却的生活方式。我活着,所以我写作;我写作,因为我活着。活着必有活着的方向,但并不一定日日都有活着的明确方向。其实,更为朴素的,是我们常常毫不牵挂自己的这个方向;就像行走的时候,我们并非总是惦记着前方的目标。目标始终静候在原......
-
〓 文化评析:给“大家”更多传媒空间
对优秀知识分子的宣传报道,媒体还应投入更多的版面和时段。期待更多的媒体,少一些娱乐追星的套路,多一些崇德尚学的自觉,把更多传媒空间给予这些大家。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
-
〓 光明论坛·温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古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他强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
〓 文化评析:公共文化服务不该用商业眼光考量
据媒体报道,日前,在广州市天河路附近上班的市民突然发现,路边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不见了。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市天河路和天河东路原有的3台自助图书馆确实已不见踪影。有知情者透露,由天河区某政府部门出资购买服务的13台自助图书馆,因3年合同期满未再续约将全部撤掉。据了解,此次撤掉自助图书馆的原因并非只是合同期满,其背后还有更......
-
〓 干部谈读书:名联浸润养精神
名联警句简短凝练,内涵隽永,是涵养底蕴文气,砥砺情操,促进人格修养的宝库。以名联为镜,可以提升看问题的视角,拓展思维的纵深度,培养出高尚的追求、博大的胸怀和抵御名利权钱诱惑的浩然正气。上世纪60年代末,我读初中,是一名学习优秀、老师器重、同学喜欢的尖子生。“文革”期间,我被突然拐弯的时代列车甩出去,摔得晕头转向。正当自......
-
〓 光明论坛·温故: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诗句,赞美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不屈的先烈们,充分表达出对那些在民族危难之际,勇于献身的先烈们的景仰与怀念之情。 这两句诗出自屈原的《九歌·国殇》,大意是说,那......
-
〓 光明论坛·温故: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语......
-
〓 大家手笔:用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深厚,培养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例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倡导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等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对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教......
-
〓 汨罗江上读《离骚》
许多年以前,我跟着一支筏木队,在汨罗江上放筏木排。经过下游樟树园的时候,别人告诉我,这是屈原曾经居住的地方。上得岸来,屈原的房舍早已无有踪影。隔着时空,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到当年蔚蓝色的天空下,地里绿油油的庄稼,泥墙青瓦的人家。高天上的流云,投下淡淡的云影,就像绿色锦缎上美丽的暗花。那么,那静谧的江边一隅,是否就是伟大史诗......
-
〓 任国征:昼夜书店是城市的文化灯塔
北京首家民营昼夜书店“24小时博书屋”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出版创意产业园区近日动工,这家书店白天黑夜均不打烊,是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书屋。(《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6日) 在寒冷的冬夜,在宁静的夏夜,在酒吧霓虹正相生辉的都市,有一家昼夜书店真可谓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使我们想起台湾的诚品书店,它是台湾......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