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手笔:反映规律的思想影响历史进程
从上世纪50年代研究中国近代史开始,我就和绝大多数同行一样相信两个观点:一是在中国,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二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总是”归于失败,总是被地主和贵族利用,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并形成一条“历史发展周期律”。但是,长期以来又感到这两个观点之间存在难以解开的矛盾:“真正动力”与“......
-
〓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记不清是哪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我总觉得,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话,只有深得中国文化的三昧的人才说得出来。据我的体会,这里所以称中国文化为“艺术的文化”,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采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那种艺术精神。对于中国文化之富于伦理精神,已为世人所广......
-
〓 人民时评: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立国之道,如果不注重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儒学不能仅仅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而应该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功能“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
-
〓 中外文化交流需有精准的语言切入点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做过近两年的客座教授。我曾邀请几位美国学生到家中聚餐,教他们包饺子。在对“饺子”赞叹不已的同时,一位美国学生告诉我,他认为饺子的英文翻译(dumpling,意为面团)并不准确,无法贴切生动地表达这种食物的含义;他还提到读《论语》英译本时,觉得“君子”的翻译(gentleman,意......
-
〓 品诗观字如沐春风
读李建春、牧歌的诗,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好像重温了儿时背诵古诗的那一份情愫、浪漫和温馨。每读一首,都如清溪明澈眼帘,如甘霖润泽心田。两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他们的诗短小精致,意境旷远,虽步古韵,但清新自然;虽延古风,又推陈出新;遣词造句,平中见奇,小中见大。在他们眼里,万类竞逐的大千世界,小到蚂蚱、燕子、喜鹊、梅兰松竹;大......
-
〓 新闻随笔:怎样快乐学语文
近年来,在网络上、杂志上,屡屡见到“快乐学习”的说法。学习能够是快乐的,这当然是好事。但孩子的学习,究竟怎样才能是快乐的呢?人们常说,让孩子学习自己愿意学、感兴趣的东西,就会是快乐的。那么兴趣从何而来?拿语文学习来说,如果内容太过简单,学习起来反倒没什么快乐可言。若想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的快乐,得让孩子接触需要“踮一下脚......
-
〓 评论员随笔:文化场馆别唱“空城计”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花大价钱建了一个农家书屋,村民们满心欢喜,前往借阅。却发现,近千册藏书中,竟有不少是讲怎样种甘蔗的。要知道,这个村子地处北方,甘蔗根本不适宜在当地生长。于是,书屋唱起了“空城计”。“不中看,也不中用”,村民的议论,道出了当下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类似的尴尬,不在少数。比如,有......
-
〓 干部谈读书:“互联网+”时代,读书要有“阅读链”
“互联网+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阅读新形式。用自己思路加以链接,就能把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富有个性的整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阅读新形式。早些年,我建议“忙听书、闲看书”,即忙碌的时候,可以用听书软件听一些轻松的书籍,比如名人传记,把眼睛解放出来;下班或者双休日的空闲时,则可以端......
-
〓 文化评析:地方戏曲发展须培养新一代名角
地方戏曲应认真总结大师们的成名之路,吸收其中可以借鉴的内容,着力培养新时期的名演员,让新一代的名角来传承前辈的艺术追求,使地方戏曲能够不断地保持和孕育新的艺术生命。日前,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宣布了新一届白玉兰奖各奖项提名演员和剧组名单,引人注目的是,退出舞台久已的三位越剧艺术大家徐玉兰、傅全香和王文娟获得终身......
-
〓 大家手笔:用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深厚,培养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例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倡导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等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对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教......
-
〓 干部谈读书:书是人生中的恩人
自从离开山乡,书就成了一生的相伴。闲来能做友,忙时能帮手;失意时她最体贴,成功时她最冷静。书是故乡的灯。初到铁路工程队,血气方刚。时常想家,排遣的方式就是在工余时间读书。从书中比照故乡的山水,挂念慈祥的爹娘。当时最爱看汪曾祺的散文,他对故乡的回忆,让我想起小河里摸鱼、瓜棚淘气和摸鸟蛋遇到蛇的少时经历;他的散文,也成为雨......
-
〓 新语:文学需要“寂寞”的长跑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甫一揭晓,朋友圈里好几个人同时炫耀:“全中!”“全中”,说的是5部得奖作品都在他们意料之中。对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人来说,这次的评选结果似乎没有太大异议。这5部作品的确扎实、分量重且各有突破,担得起茅奖的荣誉,也当之无愧是中国当代文学这4年来的重要收获。5位获奖作家,除了60多岁的金宇澄是近两年携一部《繁......
-
〓 心正——古人弹琴的讲究
古人做事,是很讲究、很敬业的,做出来的东西,哪怕是一只淘米箩,不谈艺术性,至少是规规矩矩、精致坚固的;写字,即便是帐房先生记流水帐,那字也一定周正精到,毫不苟且的。至于风雅之人做起风雅之事来,比如饮茶、做诗、作画,那讲究就更多。讲究得有道理,能更好地支持主题立意;讲究得喧宾夺主了,也能横生出许多的趣味,要往好处说,这还......
-
〓 干部谈读书:思想不应私享
生活在不同的语言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读什么和怎么读,是阅读之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古人早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告诫。领导干部应该怎样读书呢?这些年来,我的读书实践有如下一些心得。领导干部工作千头万绪,要静下心来读书,必须为自己制订一个系统的读书计划,研究一......
-
〓 “公共文明”标注社会成熟度
权利不仅是“我可以”,更是作为“我”的他人也可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人相善其群”,才有可能形塑真正的公共文明“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前段日子,一张中国游客卢浮宫前水池泡脚的照片,曾引来关于国人文明素养的热烈讨论。耐人寻味的是,当人们发现许多金发碧眼的游客也在同样行事,就有声音立即“再反思”:为什么外国人可以泡,中国......
-
〓 旧时娱戏:纹枰上的战争——围棋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在古代称为弈,雏形大约出现在夏商之前的尧舜时期。由围棋的思维方式和行棋特点来看,与古代哲学有着密切关系。古时,人们认为天圆地方,阴阳相克。圆圆的棋子和方方的棋盘,就象征着天文地象;而黑白二色棋子,也正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体现。围棋的出现还与古代战争有关。因为围棋盘原本是用来扮演布阵、研究战......
-
〓 观点与事实: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前不久,从意大利罗马传来消息——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茉莉花原产于印度、伊朗、阿拉伯等地。茉莉花可以装饰秀发,由于它的纯洁、芬芳和美丽,在印度一直作为佛教的吉祥物,按佛教习俗,把茉莉花用丝线串成花环,供奉于佛像前。汉代以后,茉莉花传入福州,至今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1000......
-
〓 《老子》中水的四种美德
老子的思想学说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和实践性,五千字的玄言虽然精深玄妙,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上,他给出了很多重要而又朴素的方略,那些看似很矛盾、看似很愚蠢的观点,揭示了人如何在一个纷繁动荡的社会中保全性命、立身立德的真理。而水本来只是自然界一个常见的自然物,在《老子》的文中,水由于本身所具有......
-
〓 节气·物候·谷雨——春夏之交雨生百谷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6个节气,也是标志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文学规定,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一般都落在每年的4月19-21日,今年谷雨的交节时刻是4月20日17时42分。到这时节,田中的农作物特别需要雨水的滋润,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中国古代的农业是“靠天吃饭”,只有天上下雨,地上的百谷才能生长,......
-
〓 寂寞文人
如果可以选择,我祈求来世沦为一位文人。做一个风流而不下流的才子,过一种简单而不简约的生活,生前一身傲气,身后一副傲骨。甚至期待,用陶潜的锄头除尽东晋官场的浑浊,用李白的醇酒灌醉大唐山水的妩媚,用苏轼的豪笔重绘北宋黄州赤壁的伟岸。然而在今天看来,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文人雅士都摆脱不了“自古圣贤皆寂寞”的宿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