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建林:警惕文艺评论沦为“商业广告”
一位中年画家在筹备画展时,邀请了圈内颇有名气的一位批评家撰写“评论”,并愿意奉上酬金。不料,那位评论家因酬金低而让这位画家吃了闭门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一片质疑之声。近年来,艺术品市场可谓火热,大批收藏者蜂拥而至,不少书画家的作品也是价格暴涨。然而,在这一热潮之下,不良风气也暗中涌动,一些艺术评论失节沦为了捧场“......
-
〓 隐逸诗人陶渊明——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提到陶渊明,人们往往会想起他的洒脱自然率真和不失赤子之心。而这种放浪情怀的寄托便是他的隐逸。所谓隐逸就是寄身于山林之间,游心于泉石之上,抛开功尘利禄,追求自己心灵上“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直就有隐逸情怀:孔圣人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庄逸士“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
-
〓 品味古籍:《书谱》的独特见解
唐代孙过庭写过一篇专论书法创作的文字,叫《书谱》。文章用了四六句的骈文,朗朗上口,凡是练书法的,几乎无人不知这篇文章。唐人书法,强调继承传统,尤其注重法度。那时讲的传统,就草书楷书行书来说,主要是汉魏两晋,尤其推崇王羲之。王羲之对自己书法的评价比较准确,说他的楷书和钟繇比,并不逊色,“或谓过之”,至于草书嘛,和张芝比,......
-
〓 校训的故事·忆述·肖复兴:重思汇文校训
我的母校北京市汇文中学,有143年的历史。三年前参加140周年校庆的活动,看到了当年的校训被制作成巨幅的木牌,放在了校园醒目的位置上,驻足观看并与之合影留念的新老校友很多。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怎么提这个校训,我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是用“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替代的。 当年的校训是“智仁勇......
-
〓 涂启智:珍惜古村落蕴藏的文化信息
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另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建议名单将于8月底由三部门公布。 尽快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并予以分类保护,是拯救日益消逝的传统村落的当务之急。官方数据表明,过去10年,中国共消失了90......
-
〓 文化评析: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师”
近日来,一个又一个“大师”的神话破灭,有的是涉嫌组织邪教,并非法敛财骗色;有的穿梭于官商名流组成的朋友圈,却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而倒下。这些“大师”远去,留下了怎样的背影?低级的骗术、浮夸的表演、故弄玄虚的装神弄鬼,照出了光怪陆离的荒诞,也探底了社会容纳荒诞的土壤厚度。 当前是一个价值观多元交织的时代,也是需......
-
〓 金台随感·诗词里的文脉(四):无情不作诗
《红楼梦》里黛玉与湘云曾月夜联诗。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呢,见到一轮月儿冷冷清清,想了一会儿,吟出一句“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看上去都只在描写一种外在的景物,实际上却字字传递着浓烈的情感。寒塘,鹤影,冷月,花魂,这样的诗,必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湘云与黛玉才能作出的,如果换了......
-
〓 人才史话:张昭为何终身不得为相
资料图片公元200年,孙策终于平定了江东,为东吴立国奠定了基业,却不幸遭遇刺客重创。临终前,他把弟弟孙权托付给长史张昭辅佐。张昭不负重托,果然扶持孙氏政权实现平稳过渡。起初,孙权拟设丞相一职,大家以为非张昭莫属,纷纷予以举荐,结果被孙权否决了,理由是,眼下正是多事之秋,统领百官责任繁重,并不是什么优厚待遇。首任丞相孙邵......
-
〓 古史撷趣:古代口香糖
古代也有口香糖,古代的口香糖是丁香。古人由于缺乏科学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有效方法,口腔清洁不够彻底,有时肠胃消化不良,以致口臭。而如何去除口臭,古人也有很多妙方,最主要的一个方子,就是口衔“鸡舌香”。因为“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如鸡舌”而得名的“鸡舌香”,便是丁香。这味因为花筒细长、形状像钉子......
-
〓 玉瓷赏析:美玉天姿巧雕琢
清中期 白玉太狮少狮钮炉 自乾隆二十四年清政府统一回疆,在伊犁设置将军府,驻扎八旗军队后,才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玉器制造玉料短缺的问题,自此中国玉雕迎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盖炉作为文房清供之物,颇受明清一代文人士大夫之青睐,由于古人崇玉的习俗,使得玉盖炉更成为文房尚品,广为陈藏。 “清中期 白玉太狮少狮钮炉”以......
-
〓 品味“年”的文化底蕴
纠结于社会巨变,年味儿的淡化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惆怅和追问,因此便有了“保卫春节”的口号,激烈中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夺走它的罪魁祸首。于是我们追究和重整各种关于过年的文化符号,从剪纸、年画、春联、唐装到春运、团圆、春晚、庙会……也是一派繁荣热闹,甚至有些华丽奢靡,但人们依旧感叹年味不再。 年味的浓淡,既不是物......
-
〓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字、炼句、炼意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五
炼字炼字,即是对诗中所使用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地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因为汉字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炼字往往也是遣词造句,运用字词的功夫。前人曾有“一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字为句眼”和“日锻月炼”等说法。意思是说有的诗句往往因为一字之异而决......
-
〓 “漂亮”未必是“最美”
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在上海图书馆揭晓。其中,90岁作者饶平如悼念亡妻而创作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入选,和书中内容一样,该书的装帧设计也深深打动评委。在评述获奖理由时,评委吕敬人表示:“有时候,书籍设计是那么的简单,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组合,也不会造成昂贵的定价,却能让如此多的读者愿意亲近它。”一本被称得......
-
〓 紫竹斋诗话:芳草多情妙入诗
草,遍布天下,《说苑》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草是世间凡物细物,比起花来,专写草的诗历来不多。人们谈诗及草,也不过“池塘生春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类。然而草诗虽少,却值得一读。 首先,丰草绿缛,既可以饲养牛羊,又可以美化环境,诗人本该大写特写,可偏偏重花轻草的多,也是一憾。为草代鸣不平的是......
-
〓 矢野玲子:永远的哲学之路
细想起来,最初与唐月梅先生邂逅相识,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池袋附近的小竹町二丁目的小竹向原。在我的印象里,叶渭渠先生您总是和月梅先生双栖双飞,来日本时一同来,回中国时一起走,从不曾分开过,可是现在……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资助下,月梅先生曾在叶先生您的陪同下前来早稻田大学依田熹家教授的研究室作学术访问。那一年的最初......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杨力舟:学习文史知识提高执政能力
今年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讲话,令我感触很深。他要求领导干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各种文史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纵观百年以来,我国的老一辈革命家、知识分子、科学家、教育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史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故而情操高尚、审美能力也很强。自20世纪中叶以后至今的一些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
〓 金台论道:激活地方国学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相当丰富,在当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如能有效激活地方国学资源,则不但可以避免像争夺西门庆故里这种缺乏人文价值的庸俗开发,也可以丰富和提升地方文化建设。但地方在开发国学资源时,容易陷入简单的景观建设和恢复,这是因为对地方国学资源的当代价值认识不够。笔者以为,地方国学资源的当代价值有三:一是地方国学资源的......
-
〓 文化评析:民乐应在接地气中创新
民乐者,由民族乐器演奏的民族音乐也。但凡听到“民乐”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耳熟能详的琴曲《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筝曲《渔舟唱晚》、唢呐曲《百鸟朝凤》、笛曲《鹧鸪飞》、二胡曲《二泉映月》等。这些优秀的曲目,构成了“国乐”的大众印象。所谓民族文化,正是由国剧、国乐等国粹组成。民乐之重要,由此可见。 只......
-
〓 鲁迅的文字
下了一天的雪,到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我在小小的灯火光中,闭目枯坐。如见雪花片片飘坠,来增补这一望无际的如雪堆。——鲁迅《孤独者》鲁迅先生的文字大概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寂寞也是最冷硬的。没有读过他的全集,但从所搜得的他的十几个集子来看,就很少有热烈而光彩四溢的句子,即便是在给许广平先生的信中......
-
〓 金台论道:石渠宝笈特展为何如此热
一场专业性很强的书画展最终变成了一场群众性嘉年华,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系列展览之一的“石渠宝笈特展”持续高热,数万观众每天排队六七个小时只为一睹《清明上河图》等书画的真容。许多参观者表示,尽管排队很辛苦,但看到了真迹就觉得“很值”。显然,不管是主办方还是媒体,都没想到观众会如此热情爆棚。但这也说明,“石渠宝笈特展”堪......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