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与思:以平常心看待高考状元
日前,随着各地陆续公布考生高考分数及录取分数线,大家在关注状元,一些地方又在“炒作”状元。关注状元的心理可以理解,毕竟能够在选拔人才的考试竞争中胜出,总是有其过人之处,也值得尊重。但是,我们不能迷信、神话状元,也没必要过分渲染他们,甚至不厌其烦地报道其生活、学习的种种细节。有的媒体一味介绍状元的学习方法多么独到、生活方......
-
〓 2016毕业致辞·温儒敏:抖落学生的“任性”
又是一年毕业季。作为老师,对自己的学生走出校门,是既放心,又多少有些担心。放心,因为同学们成长了,已经打下比较好的学业基础,将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不太放心,大概也是出于做老师的本能,总希望自己学生的未来能够更加完美,更加幸福。临别赠言,我在此提几点建议吧。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物质生产力发展很快,信息传播的迅捷正在......
-
〓 今夜,为故乡祈祷
望着荧屏,我又一次泪流不止,为了我那多灾的家乡,为了我家乡的亲人。 这一次,你又遭遇厄运,万千目光、祝福、行动、爱心如潮涌向你。泪再次涌出,心又一次的颤抖,一如五年前那个黑色的日子,经历了多少生离死别、艰难险阻! 雅安、汶川都是你跳动的脉博。感动于同胞们对你的关爱,泪水涌满我的眼眶,我的心房;今夜,......
-
〓 保护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
传统村落里的村民,既是村落的重要构成元素,更是一种文化共同体。传统村落保护,不仅要保护好村落实体,更要保护好其中蕴含的“活态文化”。中国传统村落的名号将不再“一劳永逸”。日前,住建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国传统村落警示和退出暂行规定(试行)》,对中国传统村落实行警示和退出管理。《规定》明确列......
-
〓 文化评析:基层文化单位干部不是谁都能胜任
近两天,“湖南一文联主席网上晒诗遭差评,怒砸网站办公室”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这里,“文联主席”的斯文身份和“怒砸办公室”的野蛮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对于公众而言,“文联”是各类艺术家们的“娘家”,需要相当成就才能加入的。且不说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梅兰芳、夏衍、冰心、曹禺等曾担任过中国文联主......
-
〓 “漂亮”未必是“最美”
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在上海图书馆揭晓。其中,90岁作者饶平如悼念亡妻而创作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入选,和书中内容一样,该书的装帧设计也深深打动评委。在评述获奖理由时,评委吕敬人表示:“有时候,书籍设计是那么的简单,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组合,也不会造成昂贵的定价,却能让如此多的读者愿意亲近它。”一本被称得......
-
〓 侯建民:谈“理趣”
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理”。理者,最初指玉石的纹路,后逐渐引申为事物的规律。教育孩子,要从知书达理开始;说话办事,要讲通情达理,有理有据;遇到问题、化解矛盾,要理性客观,将心比心。大家对合情合理的事都会感同身受,正所谓合理就好。一位商务部的老朋友,回顾起我国加入世贸的“峥嵘岁月”,谈判......
-
〓 代表委员手记·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员:阅读,关乎民族的精神境界
我参加了14年两会,今年格外不同——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而我眼中的小康社会,应该是人的全面小康,包括全体国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阅读,就是浸润人们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人大5年,政协9年,这是我第14次带着“建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走入两会会场。我再次呼吁,建立国家......
-
〓 人才史话:历史应该记住谁
任轶 绘 人们通常把那些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称为英雄。他们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是民族的脊梁,大众的楷模,人才中的精英。按照成功学与励志讲座的说法,他们都是成功人士,可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有过失败的记录,有的结局还很悲凉,但这并不影响后世将他们视为英雄。如,滑铁卢战役的赢家是联军统帅威灵......
-
〓 “失根”与“误读”——试析当代中国画文化精神迷失的困境
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西体用”之辩不再焦灼,当代中国美术也经历了各种快速的演进。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看似快速发展的当代美术潮流背后,是思维的无序、方向的错乱及评判的失语等让人尴尬和迷惑的困境。究其根源,则是文化自信和自觉长期缺失后的本土迷失。在中国画领域,我们逐渐意识到,失去传统文化的基因,......
-
〓 开放高校图书馆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记者3月20日调查发现,虽然部分市民想走进高校图书馆一饱眼福,但校方表示,社会群体进入会增加图书管理的成本,而且高校图书馆的书籍专业性较强,对市民开放还为时尚早 。(3月21日《蓝色快报》A10版)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大学的”精神家园”,而且是社会的”文化心脏”......
-
〓 肖复兴:吴小如和德彪西
读吴小如先生的学生编写的《学者吴小如》一书,最过目难忘的是小如先生的冰雪精神,赤子之心。书中特别提及其少作对名家以及他的老师的评点,直言不讳,率真而激扬,真是令人格外感喟。因为面对今日文坛红包派发、商业操作的见多不怪的吹捧文章,这样的文字,几成绝响。看他批评钱钟书:“一向就好炫才。”说钱虽才气为多数人望尘莫及,但给读者......
-
〓 记忆申遗与文化坚守同样可贵
日前,在韩国光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西藏元代官方档案》和《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以侨批档案为例,虽然申遗工作只历时三年,但从民间保护上升到政府层面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申遗成功固然可喜,更可贵的是文化坚守。 世界记忆工程是......
-
〓 观澜:诗人越来越少,画家越来越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人不受人待见了。反正这几年,我这个曾经写过一些诗歌的人,不再自诩为“诗人”。 许多曾经痴迷于诗歌的人,大约都有着与我一样的心态,不再迷恋诗人的光环——盖因诗人多与穷困潦倒、蓬头垢面、恃才放狂、自命清高、格格不入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于是,索性改头换面,大到总经理,小到艺术总监,压根不再提......
-
〓 求同存异:为博物馆开放夜场点个“赞”
前不久,首都博物馆首次开放夜场参观。首博于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目前的新馆建成也已整十年,我们不得不说,这个“首次”来得晚了一些。即便如此,仍应为它欢呼鼓掌,因为此举令城市的夜晚多了些文化气息。在我国,已有不少博物馆有过夜间开放。比如,北京自然博物馆早在2005年的暑期就开展过“博物馆之夜”活动。国家博物馆、吉林长春......
-
〓 哥贝克力石阵与石峁古城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市合作举办了“世界考古上海论坛”,这是世界考古学界首次会聚中国,将中国考古与世界考古放在一起研讨。国际专家委员会对近几年中国与世界的多项重大田野考古进行了评审,确定了世界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在这十项发现中,土耳其的哥贝克力石阵与中国陕西的石峁古城,毫无疑问是让中外学者最为震撼的。 ......
-
〓 卞毓方:季羡林的加减乘除
读季羡林留德日记,想到人生的另一种计算方式:加减乘除。首先谈留学这个主旋律。加。被加数,乃既有知识储备,涵括中文、德文、英文、法文,加数,乃选择的新学科,分别为梵文、巴利文、阿拉伯文(后改俄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两数之和,等于——在季羡林的心目中——“中国梵文研究的开山祖师”,“上足以替国家争面子,下足以替家庭挣......
-
〓 国学网:放飞理想圆我梦
最早知道国学网大概是在国学宝典刚刚问世那阵子。现在能够跟这个圈里的知名人士联络起来,甚至要去参加数字化国际会,这真是当年做梦都想不到的奇事!说起来惭愧,俺接触电脑和网络比较晚,远不如犬子,幼儿、小学的时候就能冲浪,玩起游戏,屁颠屁颠地顺溜。我真正接触它已经到了为人之父,负笈海峡西岸读书的时候。为了炮制三年必见真章的学位......
-
〓 屈骚精神与楚文化
绪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爱国士大夫的典范。他的巨大影响,已经超越了时代与国界,播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屈原是值得纪念的。不仅因为他具有与国人的中庸性格迥异的执着人格;不肯与奸党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更因为他的作品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图一:屈原像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屈原和他的作品:......
-
〓 争鸣与探讨:到底是“学术”,还是“垃圾”?——与刘振天先生商榷
CFP 编者按 本版10月14日刊出《我们怎么看待所谓的“垃圾学术”》一文后,在本报读者和作者圈中引起反响,他们不仅打来电话表达想法,更是投来诸多文章,系统论述,表明观点。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他们都说这么做是受了那篇文章“编者按”的启发,编者提出的“有正面意见,也有反面意见,甚至有多种意见,真理越辩越明”“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