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们的家园
这一年半载,但有时间,总想着回故乡。“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我耳旁回响着鲁迅的叹息。这个我频频回望的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序地裸呈,断裂处醒目的砖红惊心动魄,脚踩上去竟生出无由的慌乱感。怎么回事?明明是自己的家啊,纵使家已成瓦砾,那也是熟稔的故土。细细想来,是因为静。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到处是瓦砾堆和......
-
〓 中国古典诗词的结构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六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内在的是其意境和神韵,外在的则是辞采、声律和结构。但是,任何内在的美感都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来表现。意境的和谐和混成,必须靠文字的声律、辞采来体现;神韵虽在文字之外,也必须依附于文字。美的主题,必须凭借美的组织形式,才能激发出审美感受。在外在形式上,结构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古人将结构称为章法,前人分析......
-
〓 文化评析:伪传统何以大行其道
穿汉服、点朱砂、写毛笔字……又到一年开学季,一些学校大肆操办“开笔礼”,并冠以“传统礼仪”的名号。据学者论证,所谓网上宣传的“人生四大仪式之一”的“开笔礼”,并非中国传统,而是近年来“地方上创造的仪式”。一时,“开笔礼”该不该办引发热议。教育之道,尤重童蒙。许多人回忆起人生开学的第一堂课,都津津乐道,因为这是跨入知识之......
-
〓 京城图记:京城“白塔”散记(上)
董化斌画 北京城历史上建了不少白塔。例如:大觉寺的性音和尚塔、潭柘寺的舍利塔、玉泉山的妙高塔、黄寺塔院清净化城的白塔、坐落在西三环中国画研究院内的白塔庵白塔……北京的“白塔”,是一种覆钵状的佛塔,因塔的颜色通体洁白,而被人们形象地尊称为“白塔”。在京城众多白塔中,最为著名的有两座:一座在北海公园琼华岛山顶,人们称......
-
〓 光明论坛:“一带一路”出版联盟搭建学术桥梁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九十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和出版企业共同成立“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这是出版界在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一带一路”的时空变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学术资源。在媒介技术和交流渠道日益发达的今天,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成立学术出版联盟,无......
-
〓 共享图书平台蹭了热度还要实惠
近来,一款名为“借书人”的共享图书平台引起了一些爱书人的关注。据报道,这一互联网借书平台打破定式,让人不限时、不限量地借书,全国送书上门。用户在平台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后,平台按图书的定价收取一次性服务费和押金,然后通过快递送书上门。还书时,用户则需自费把书还到指定的邮寄地址,并自愿支付合理的磨损费。从鼓励阅读角度,任何......
-
〓 人民时评: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立国之道,如果不注重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儒学不能仅仅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而应该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功能“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
-
〓 品诗观字如沐春风
读李建春、牧歌的诗,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好像重温了儿时背诵古诗的那一份情愫、浪漫和温馨。每读一首,都如清溪明澈眼帘,如甘霖润泽心田。两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他们的诗短小精致,意境旷远,虽步古韵,但清新自然;虽延古风,又推陈出新;遣词造句,平中见奇,小中见大。在他们眼里,万类竞逐的大千世界,小到蚂蚱、燕子、喜鹊、梅兰松竹;大......
-
〓 光明艺点:新水墨“新”在何处?
“新国画”“新中国画”“新水墨”“新工笔”等概念是近年来艺术界关注的热点,既然称之为新,那么新在何处呢? “新水墨”自然对应着的是“旧水墨”,后者与“传统水墨”基本一致。而“传统水墨”的核心又多指传统“文人画”。这种“旧”,实际上在清末就已经被打破。康有为提出了中国画之衰败,继而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领导者极......
-
〓 国学漫谈:朱熹解经之于训诂
在清代推尊汉学的学术语境中,宋儒备受讥诋排讦,学人多斥其治经尽废训诂,空究义理。如阎若璩云:“古来相传训诂之学,至宋人而亡,朱子尤其著者。”程恩泽云:“宋人弃训诂,谈义理,自谓得古人心,不知义理自训诂出。”依此类訾议,宋儒于训诂学非但无济益之功,反有戕害之过。平心而论,在训诂上,宋儒虽然不及汉人之专门、深粹,但......
-
〓 青年驿站:让个人家史为你“补钙”
平时浏览“豆瓣”时,我尤为关注的一个小组话题,叫做“口述家史”,一群普通人聚集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家庭旧事。有人讲述抗战时期祖父救亡图存的经历,有人分享九旬叔公携三代子孙从台湾回老家寻根的故事,还有人展示父母在上世纪80年代写下的家书和情诗……简直让人惊呼,原来普通人的家族历史都这么精彩。历史的尘埃飞扬,但落在个人身上,......
-
〓 赵乾海:女性图书,您走好
随着三八妇女节(女人节)的即将来临,众多出版社造势书市,纷纷以女性为主题,开辟书系,发行读物。女性图书不仅诱来女人目光,而且也引来诸多男士垂青。眼下,女性图书市场热潮高涨。据笔者粗略统计,有近200种之多。 而归纳市场上众多的女性读物,其基本的出版模式可分为四种:一是以女性感情生活为主题的文艺类书春花灿烂......
-
〓 观澜:诗之五恙
“恙”就是病,至少是身体不健康、不正常,也包括畸形或残缺。这里以诗为例,略举五种:一、诗疲 所谓诗疲,首先指诗情、诗意、诗趣的干涸或枯竭。 世上的很多人都可能有情、有意、有趣,为什么不能称之有诗情、诗意、诗趣?原因便在于有些“情”不具有文明感,颇多俗昧;有些“意”流于浅薄、浮泛,缺乏深度;有些“趣”......
-
〓 读书碎语
大脑的纹理决定选读的作品,而作品的笔墨也随时涂改着纹理的形状与图案,犹如手里的橡皮。书涂改了我们的心情与想法,然后又轻轻吹去留下的墨屑。 读书有时像是海边拾贝,浪花退却,留下的是俯拾即是的美丽; 读书有时像捕捞,沉甸甸的欲望就能让渔夫意识到他捕获了什么;我们向好奇的海洋撒下欲望,嗅觉就是分量的磅秤,......
-
〓 漫谈儒之隐和道之隐——《平沙落雁》
据说《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现存的琴谱就达五十余种。与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后,并无脍炙人口的典故。《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载于明代崇祯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这样解题《平沙落雁》:“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
-
〓 新闻随笔:春分朝日
节气不在沙漏里,也不在表盘上,它如一幅声形并茂的时间卷轴,记录着也规划着人们认真又仔细的生活。春分之日,太阳位于黄经零度,很像走完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而我们生活的地方阳光却刚刚好,不似冬日般懒惰,也未如夏日般骄横。这个季节,我很喜欢闭上眼睛迎着阳光,眼前会不停地变幻着色彩与形状,就像奇妙的万花筒......
-
〓 “公共文明”标注社会成熟度
权利不仅是“我可以”,更是作为“我”的他人也可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人相善其群”,才有可能形塑真正的公共文明“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前段日子,一张中国游客卢浮宫前水池泡脚的照片,曾引来关于国人文明素养的热烈讨论。耐人寻味的是,当人们发现许多金发碧眼的游客也在同样行事,就有声音立即“再反思”:为什么外国人可以泡,中国......
-
〓 点将台·老鲍谭古:一己的羽毛
鲁国国君鲁昭公做了一件违礼之事。据《左传·哀公十二年》记载,他娶了吴国国君的女儿。可是,吴鲁两国本是同族同姓:吴国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的后代,鲁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姬旦的后代,都是姬姓。按周礼规定,同姓不能通婚。 春秋时,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用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照此,则鲁昭公的这位夫人,应称“吴姬”......
-
〓 别失去对历史的沉思
国之公祭,民之所愿。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南京通过降下半旗、奏唱国歌、鸣笛致哀等仪式进行祭奠。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近“哭墙”献花,在“万人坑”遗址边默哀;越来越多的网友刷新着微博和朋友圈,开展网络祭奠……30万死难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国家公祭,更需国人铭记。对79年前的那段历史灾难的记忆与讲述,我们或许可以做得更多。有的地方记......
-
〓 中华家训·修身
施惠无念 受恩莫忘【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清〕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 【译文】帮助了别人,不要念念不忘;受了别人的恩惠,不要忘记报答。做一切事情应当留有余地,得意时须知足。别人有喜庆之事,不要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