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中书院随想
【光明书话】 秋天的一个傍晚,我独自一人,来到寂静的关中书院。秋风落叶,我思绪绵绵。一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白鹿书院的山长朱先生送给黑娃有一句寄语:学为好人。朱先生写下“学为好人”送给鹿黑娃,并说黑娃是自己“最后一个弟子”。后来黑娃恪守“学为好人”的宗旨,浪子回头,由坏变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学为好人......
-
〓 书梦——为世界读书日而作
【中国故事】 少年求学时,有过许多美好飘逸的梦,而书梦,是我日思夜想、追求不辍的梦,我魂牵终生、矢志不渝的梦。 这还得从书的启蒙说起。七十多年前,我在重庆上小学。一次,父亲带我去他的朋友家做客。稚气未脱的我走进那位长辈家的书房,顿时被“吓”住了。宽阔高大的屋子的四围,是顶天立地的书架,架上满满堆码着高低不齐的图......
-
〓 我与北大中文系·陆俭明: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来人才辈出、名师云集,学术薪火代代相传。北大中文系的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京师大学堂分科设立“中国文学门”,迄今整110年。在北大中文系110周年系庆之际,我们刊发6位北大中文学人的口述文章,听他们回顾其与北大、与北大中文系的结缘经过,讲述人生与治学中的点滴感悟,阐释对如何继承与发展北大中文传统......
-
〓 野菜五品
都市生活三十多年,对乡间野菜逐渐淡忘。最近回秦巴山间乡村小住,秦岭以南的春来得早,村后山坡和附近平川田野到处绿意盎然。闲暇时在村外田埂上散步,看见田垄里和田坎边小时候曾经剜过的荠菜,揪过的茵陈、灰灰菜和马齿菜,掐过的苜蓿星散分布,随即采了一些回家,按早年间母亲惯常的做法品尝,勾起三十多年深藏的味蕾记忆。荠菜是野菜的上品......
-
〓 文化评析:中文走向国际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近日,教育部有关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关于应对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风险的提案》的答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教育部在答复函中称,关于国际中文教育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重要举措,要拓展中外语言交流合作。“提高中文服务能力,为来华旅游、留学、工作、居住人民提供语言支持,进一步推动中文成为更多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官方语言或工作......
-
〓 做学问的三种现象
王国维(1877—1927)提出过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我也照葫芦画瓢,根据这么多年接触到的人和事,总结出了当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作学问的三种有趣现象。第一种现象:评上正高(级职称)开始做真学问。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下,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不少青年学者,为了能够尽快评上职称,常常是什么样的文章应景好发,什么是报刊编辑们关注的热点,就......
-
〓 从《道德经》第八十章看古代抗疫
社会防疫及国家治理如何相互衔接,第一个从哲学和治国角度提出防疫传播措施的是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引自《道德经》第八十章)由于老子上述理论晦涩难懂及相关......
-
〓 代表手记:用翰墨记录历史讴歌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对此,我深有感触、深有体会。 这十年,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热忱书写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比如在书法领域,中国书协举办了“盛世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
〓 比较文学园地的中国耕耘者——敬悼业师严绍璗先生
严绍璗老师于8月6日正午12时02分,在他晚年歇隐的昌平泰康燕园养老中心的医院不幸病逝。连日来,唁电唁函像雪片般飞来老师生前工作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他曾经执掌的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的微信公号,也连续编发了许多篇学界同仁和后辈学子的悼念文章。包括我在2010年为纪念严老师诞辰七十周年而作的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文《严绍......
-
〓 文化评析:自由阅读就该摒弃应试思维
孙悟空在哪座山上三打白骨精?这可不是无厘头港剧的台词,而是家庭作业。暑假里,不少中小学校都要求孩子们阅读文学经典原著,以培养他们“深阅读”的习惯。然而,随之布置的家庭作业却让他们叫苦连天。“将保尔·柯察金每一年的经历,整理成一张时间表”“将《百年孤独》与《变形记》做比较,分析其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等。难、怪、刁的题目如同......
-
〓 文化评析:城市开发不能割断历史文脉
“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是“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重要命题,而形成系统性保护,城市是重要载体。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既是城市的生命、城市的根和魂,在互联网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语境中,又是提炼中国故事、自塑文化形象的抓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现实载体,承载着城市特有......
-
〓 修复文物就是呵护历史
近日,一群特殊的“绣娘”登上了热搜——在故宫,有一个织绣文物修复团队,5名成员全是女性。她们不仅要掌握文物修复知识,还要熟悉各类织绣工艺技法。从2005年至今,她们已修复文物百余件,不过仍有大量文物在“排队”等待她们修复。在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类似的文物修复师团队还有很多,他们根据各自专长领域的不同,针对各类文物的折......
-
〓 饼与中国的主食革命——摘自《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
北大赵冬梅教授新作,透过历史中的“微尘众”领略古代人的衣食住行山西有一种特产叫“煮饼”。按我们通常的理解,饼由面粉或者米粉加水制成,外形扁平,表面相对干燥;而“煮”是一种烹饪方式,应该有一锅水,食物在水里加热,直至熟透。饼可烧可烙可炸,还可以煮?现在我们已经不煮饼了,然而古代的饼确实是可以煮的。《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个......
-
〓 光明论坛·温故: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
-
〓 才学明敏,操介清修——追思王英志先生
英志兄是2021年1月24日下午因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的。太突然了!前年深秋在常熟翁同龢纪念馆举办钱仲联先生追思会,他前来参加,我关心他的身体状态,他说“都好”。看上去也确实不错,发言时深情回顾从学于钱先生的往事,很生动,一口气讲了差不多一刻钟,情绪饱满,晚宴时仍然健谈。退休之后他在苏沪两地生活,也一年多未见了,告别......
-
〓 教师收入超公务员 不妨学学金华
在浙江金华,当地媒体近日公开披露教师收入已超公务员,有的地方教师年终奖超过9万元。报道称,当地在出台公务员奖金政策时,同时间、同幅度考虑中小学教师,像2019年浦江、武义等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已高于公务员。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重申教师待遇必须不低于或高于......
-
〓 中小学生阅读一定要“有讲究”
新闻出版、网信、宣传等部门更要净化网络阅读空间,推行分级作品提供和平台筛查责任机制,结合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和共治共防“成长防火墙”构建,提供优秀网络作品,并通过构建健康阅读平台、推出云阅读服务、正规电子书、电纸书等数字资源,坚决打击治理利用“算法陷阱”面向未成年人推出低俗和过分成人化阅读推荐服务等,构建“有讲究”阅读的......
-
〓 光明论坛·温故: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题目为《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强调“要实事求是分析变和不变,与时俱进审视我们的理论,该坚持的坚持,该调整的调整,该创新的创新,决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出自清末谭嗣同写的《......
-
〓 谭徐锋:桂子山上好读书
中秋前后,是武昌桂子山桂花开得正烈的时节。这座山并不高,但由于有一拨热血师友,加上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如影随形,让人时不时牵肠挂肚。时下的朋友可能很难想象,当年物质有多贫乏,以至于穿的是高中语文老师和叔叔的二手衣服。我清晰地记得一个细节,某个傍晚,我身着明显不那么合身的旧大衣,路过旧书图书馆时,背后有女生在窃窃私语:“......
-
〓 一线讲述:帮文物建筑战胜“生死考验”
我是一名文保领域科技工作者。自1999年起,我带领团队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对残损木结构及砖石结构文物建筑保护开展了系统研究。我们对360多个构件或结构进行试验、分析,揭示了我国木结构文物建筑的多重抗震机理,建立了相应的破坏评估方法和剩余安全年限预测方法,研发了基于新型耗能材料的木结构性能提升和自复位增强技术。目前,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