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当前,人们身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儿童跟随大人们的节奏,也难免身心紧绷。儿童艺术活动多具有创造性、趣味性、游戏性,可以让孩子们身心愉悦、情绪平稳。丰子恺说过:“美好比健康,艺......
-
〓 马克与中国茶
那些附庸风雅,盲目追求礼仪,拘泥于严苛饮茶规范的做法都为马克所不齿。他一向认为饮茶的仪式感应在于对原料和工具的精心选择,在于对种植和加工方法的认真遵循2023年5月3日晚,马克离开了这个他熟悉的世界。1最后一次与马克见面是整整10年前,我在罗马大学筹办意大利首届汉语教师技能大赛,把他从威尼斯请来做评委。他很爽快地答应,......
-
〓 专家学思:让传统文化展现永久魅力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坚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进百......
-
〓 良渚博物院:一起寻找文明之光
今年三月,在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上,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的“一起:寻找文明之光”计划系列社教活动被评为优秀案例,这是浙江省唯一入围终评的项目;而这项计划,在不久前还获得了亚太遗产中心颁发的“2022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卓越之星奖”。 “一起:寻找文明之光”,要从2022年的3......
-
〓 古老的音乐,年轻人也喜欢
传统音乐包括器乐、民歌、曲艺及戏曲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近年来,随着国学热在中国日益升温,传统音乐通过各种影视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以丰富的形态、独特的韵味掀起人们对传统艺术寻根探源的热潮。《闪光少女》《国乐大典》等影视剧、综艺节目成功出圈,受到年轻观众追捧。bilibili视......
-
〓 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何以“破圈”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搭乘短视频的东风,加速“破圈”,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大众通过掌上小屏就可感受到传统文化之魅力。戏腔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热门音乐元素、名师讲解古诗词受到用户热捧、非遗传承人进驻短视频平台……以往“曲高和寡”的传统文化,何以能通过短视频实现“以文化人”,获得众多人的青睐?故事描绘:传统价值观的传播......
-
〓 民以食为天 食因器增色——中国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多重维度
【学人谈】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和有力推动下,“光盘行动”广泛开展,唤起了全社会的爱粮节粮意识,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如何让老百姓从“吃饱饭”到“吃好饭”,这不仅仅是农业科研人员的使命,也是广大设计师们关注的课题。怎样的饮食器具设计能让人们在吃饭的同时感受......
-
〓 酒事江湖4·詹福瑞:酒洒坟前草
按说,我家里是有喝酒基因的。父亲和长兄酒量了得,半斤八两之上,稀松的事。但农家喝酒的机会不多,只在年三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无论古今都是富有士人的雅事,距离肚皮都填不饱的农民生活甚远。三节中端午正处五黄六月,大部分农户断粮,所谓过节,就是包粽子,中午的菜,加个粉条炖肉而已,好一点的或者炒个鸡蛋。中秋节要好得多......
-
〓 文自在,名久留——回忆柳鸣九先生
第一次见柳鸣九先生的面,是在1985年,我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刚刚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就在外文所那狭窄的过道中见到了个子不很高的柳鸣九先生。我颇有些拘谨地跟他打了声招呼,并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柳先生当即伸手出来,跟我使劲地握了握,第一句话就是:“陈先生的高徒啊!”我和柳先生之间没......
-
〓 一月的悲伤
寒冷季节里的伤逝,冻彻心扉。冬月腊月,小寒大寒,年关不好过,“七老八十”,上年纪人常视为畏途。2021年1月10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沈昌文在家中沉睡未醒,长眠而去。不到一周,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吴福辉探亲突发心梗,殒身加拿大。六天后,辗转病榻一年多,家父走完了一生。三位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长辈,相继撒手远离尘世。19......
-
〓 长者之风 山高水长——追忆我与傅璇琮先生的交往
岁月荏苒,傅璇琮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七年,我与傅璇琮先生相识交往有三十年,追念点滴往事,心中仍似波澜起伏。 1987年7月,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向往已久的中华书局,怀揣着我的导师吴枫先生的亲笔信,带着不安而又崇仰的心境去拜见傅先生。待人和善、笑容掬面的他,很快就打消了我的窘态和生涩。那时,傅先生已任中华书局的副总编,我......
-
〓 光明论坛·温故: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日前,《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文中强调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法治体系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律正确实施,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 “天下之事,不......
-
〓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声音】 现有考古成果表明,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夏商至西周早期中华大地上众多区域性文化中发展程度最高,同时也是最为独特的一支。三星堆文化以地域性鲜明的土著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和创新,呈现出独特而规律的文明特质。 浙江良渚、江西大洋洲、湖北盘龙城、......
-
〓 文化评析:重视《中国话》背后的语言价值
兔年新春,央视纪录片频道在春节长假的黄金时段开播了其最新纪录片《中国话》。该片以记录和保护中国的语言文化为出发点,通过对语言学者及普通中国人的采访与讲述,系统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国话”的起源发展和独特魅力,填补了语言文化类纪录片的空白,带来了根植于血脉的“语言”新风潮,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 语言一直是传媒......
-
〓 雅尚之美正当时
《诗经》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些诗句生动表现了两千多年前的人对庄姜容貌的赞美,这首描写美女的开山之作和标杆之作,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赞赏女性容颜的经典诗句。 古人赞赏“秀外”,更推崇“慧中”。鲍照《芜城赋》中言:“南国丽人,蕙质兰心”,对由文化涵养出的娴雅举止赞誉有加。先人智慧,历久弥......
-
〓 春分是燕子的主场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欧阳修的《踏莎行》描写了万紫千红、新燕双飞的仲春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又曰:“元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所以,春分是燕子的主场。因为燕子背羽大都呈灰蓝黑色,所以古时把它叫......
-
〓 画中话节气·大寒:雪花静落梅花开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不久便是立春了,正所谓“大寒小寒又一年”。腊月里的民俗活动丰富有趣,如祭灶神、尾牙祭、喝腊八粥等,这些都与大寒不无关系。民间有“小寒大寒,无风自寒”的俗语,可见“寒冷”是百姓对大寒时节最直观的感受。“寒”之造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直至现代汉字,其基本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宝盖头代表房屋,......
-
〓 北大保安办学:教育之光的不断传递
1995年,原本只有初中学历的北大保安张俊成通过自学考试进入北大法律系学习,成为“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他的励志故事被写进《北大燕园卫士》校刊,照片也被印到了北大的地图册上。从北大毕业后,张俊成回到家乡山西长治,创办了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在他的学校里,贫困学生可以零成本读书,学校还帮助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得......
-
〓 《黄河文化大会》:品黄河文化 展时代风采
近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牵头,沿黄九省(区)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黄河文化大会》播出,获得热烈反响。节目邀请了99位黄河文化爱好者作为选手进行答题,通过答题比拼、嘉宾故事、导师讲解等,对黄河文化、黄河故事、黄河人物进行深入挖掘。节目自播出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
-
〓 荣新江:后进何人知大老!——纪念白化文先生
本文标题是白化文先生借用陆游诗句来称颂刘铭恕先生的文字。7月6日白先生以91岁高龄去世,而他“退出”敦煌学也有一定年头了,现在敦煌学界的年轻一辈有不少人都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所以我就借用白先生用过的这句话,来谈谈这位“大老”的学行与贡献。白先生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鞠躬。他见到长辈时必定鞠躬,见到晚辈时也鞠躬,坐着讲课或讲......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