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赝品收藏,别打博物馆的幌子
举着文物的旗帜,打着博物馆的幌子,挑衅着公众的智商,这样一座假冒伪劣博物馆,如何向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而那些未被曝光的“赝品博物馆”,就这样处于监管盲区,任其恣意生长么? 日前,作家马伯庸一篇题为《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的博文,一下子把河北冀宝斋博物馆置于了舆论的焦点。这家自称“藏品能让故宫羞愧得无......
-
〓 储朝晖:优化大学教师薪酬结构很有必要
日前,复旦大学一位教授的工资单在网上流传。工资单显示,这位教授实际到手的工资只有8000多元。大学教授应该有多高的薪酬,一时成为社会话题。在全国高校中,复旦的教师工资还是较高的。该校教授工资被网友认为少,只能说明全国大学教授工资的整体水平不高。高校教师工资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现有教师薪酬体系里,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对教......
-
〓 文化聚焦:梅兰芳先生的创新精神
《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 今年是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全国有关单位正在举行巡回演出、学术研讨会、展览等各种纪念活动,传播梅派艺术,缅怀民族气节。发掘梅兰芳艺术经历中蕴含的艺术精神和人格力量,并把这种精神运用于今天的艺术实践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理论价值......
-
〓 “一叫千门万户开”唐寅咏鸡亦风流
丁酉鸡年来临,微信朋友圈里多了不少有关鸡的内容。有一个帖子我特别喜欢,是唐寅的三首咏鸡诗,还配有名家的雄鸡图。唐寅咏鸡诗,查了一下,在唐寅诗集中确实有,是唐寅的题画诗,总题目为《题金鸡报晓图》。其一曰:“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都说唐朝的王维是诗中有画,而明朝唐寅的这一首咏鸡,......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10月25日,时称“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院校。自建校以来,她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1988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
-
〓 咏兔诗话
兔是一种喜欢奔跑、跳跃的哺乳动物,很早就是人类的朋友。 我国养兔历史悠久,《后汉书》里说,东汉豪门梁冀大造兔苑于河南(洛阳),可见那时人们已着手驯养家兔了。我国又是诗的国度,历代不少文人墨客以兔为题材,留下了大量咏兔诗句,读之颇有意趣。 唐代诗人王建,曾写有《宫词》一百首,广泛地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其中有首写小白兔的:......
-
〓 从英雄情怀到落拓心理——唐代三首“书生诗”解析
大唐的盛世景象,在造就大唐的文学辉煌的同时,也激起了大唐诗人的宏伟壮志,成就了大唐的一部分书生。大多数书生一改魏晋名士崇尚空谈,啸傲山林,放浪形骸的做法,把眼光瞄准了政治舞台,他们热衷于业绩和功名,积极向上,自觉投身于时代的惊涛骇浪中。用行动呼应着社会,展现着他们昂扬的抱负;然而,另一方面,大唐的黑暗和没落又造成了书生......
-
〓 名人故居:赵元任故居——才子梦回湛贻堂
青果巷赵元任故居 罗雪村绘我故乡武进(今属江苏常州)的青果巷,是与成都宽窄巷齐名的中华古巷。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因其面临城区运河段,当年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故旧有“千果巷”之称。青果巷之所以美名远扬,是因为这里走出了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民国“七君子”......
-
〓 但爱鲈鱼美——中国古人的吃鱼艺术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中国古人爱吃鱼,且会吃鱼。什么时节吃什么鱼,怎么做才好吃,怎么吃才美味,都有讲究。 比如刀鱼,“清明前细骨软如绵,清明后细骨硬如针”,味是美,但过时不候。“清明挂刀,端午品鲥”,鲥鱼之美不在鱼肉,在那一身深锁了脂肪闪闪发光的鱼鳞......
-
〓 史学,智慧大成之学
九十年代人文学科研究一大变化,就是学术成果走向平民化,许多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也成为一些专家学者思考的课题。在众多的热点问题中,有一个课题具有永恒的价值,那就是怎样开发智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聪明人与众不同的特点是,能够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这种对事物认知、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是人类特有的智慧,人类正是恃有这大......
-
〓 文化评析:不必担心书的衍生品喧宾夺主
2016上海书展如约开幕。不少书迷发现,本届书展的签售活动、见面会及衍生周边产品售卖很热闹,简直盖过了书展的传统主体“书”本身。也有更多的人因为对这些衍生品感兴趣,开始关注书展。担心周边衍生品是噱头、会喧宾夺主,是很正常的。当更多人被周边活动和产品所吸引,放在书上的精力很可能会变少。不过,一届书展所提供的平台有限,仅在......
-
〓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之四:“西装热”与改革开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人的衣着愈发时尚。资料图片改革开放之初,电影电视里的服装成了人们最重要的服饰参照依据。美国科幻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中,主人翁麦克戴太阳镜的形象令国人羡慕不已,被戏称为“蛤蟆镜”,成为抢手的时髦物。一部讲述华侨少女与中国青年恋爱的国产影片《庐山恋》,除了爱情故事,观众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女主角的漂亮时......
-
〓 借问深山何处钟
抒怀的方式有多种,譬如:吹箫、抚琴、击鼓。撞钟,也是。钟,是一种神奇物件。有关钟的文字,古今中外数不胜数。在文人墨客笔下,钟可以生情,亦可以生幽。钟声会使人的灵魂,由喧嚣转为安闲,由贪婪转为清醒。钟有内在神力,细细聆听便可以感觉到它。 《枫桥夜泊》是唐诗人张继的一首名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夜半,......
-
〓 文化评析:语文教材修订凸显文化自信
据语文出版社近日透露,新修订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大幅调整,40%原有课文被替换。新版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相关课文最高占到全部课文的40%,并且增加了古诗文教学内容。语文教材修订,迅速成为广受热议的话题。语文不仅仅包含工具性的语言知识,而且兼具承载哲学思想、陶冶人心等诸多功能。受此传统影响,今天......
-
〓 漫话兔与兔文化
挥别金虎,迎来玉兔。“兔”总是给人温柔可爱的印象,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希望密切相连。兔子的祖藉及动物学特征 在动物界里兔属兔形目、哺乳纲科,由食虫动物演化而来。它的远祖是野兔,野兔最早出现距今已约6000万年,原产于地中海一带,经过原兔类、始祖兔,到距今300万年时才出现近代兔。在漫长的生存竞......
-
〓 节气·物候·处暑:暑气衰退秋意渐浓
处暑是七月中气,交节时间一般在公历8月22-24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50°。今年处暑交节时刻为8月23日18时37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表明了“处暑”的含义:夏日的暑气开始衰退。其天文气象意义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辐射减弱,于是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南下次数则增多,所......
-
〓 序与注
从很早开始,一本公开出版的著作,除了它的正文以外,就还可能有一些附属性的文字,例如序与注。在通常情况下,序与注是宾,正文是主。倘若宾主发生了颠倒,人们便会感到别扭,因为凡事都要讲个常轨嘛。但我们也知道,如果事事只认常轨,文化便不可能发展,社会便不可能进步,人类大概依然还要过着岩居穴处、茹毛饮血的生活。所以,在序、注与正......
-
〓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郑州荥阳人也。善画山水,好书。常苦无纸,虔于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逐日取叶隶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明皇,明皇书其尾曰“郑虔三绝”画陶潜,风气高逸,前所未见,非“醉卧北窗下,自谓羲皇上人”,同有是况者,何足知若人哉。此宜见画于郑虔也。虔官止著作郎。今御府所藏八。——摘自“国学宝典”/宋·无名氏《宣和画谱》卷五......
-
〓 鸡的传说:身世不凡的灵禽
古人和文人对鸡极为推崇。在优美的中外神话故事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甚至是“创世神话”中的主角。传说女娲造万物,先造六畜,后造人。“初时,天为一团混沌,地为一堆泥巴。女娲掺水盘泥,首日摔出一鸡,鸡叫天门开,日月星辰齐出来;次日摔出一狗,狗奔地门启,乃别东南西北四方;三日摔出一猪,猪为家中宝,无豕不成家;四日摔出一羊,以羊祭......
-
〓 大将风度,千古传颂——《单刀赴会》赏析
“单刀赴会”(第66回)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十分精采的片段,它有力地表现了关羽智勇双全的大将风度,历来脍炙人口。小说第66回,写孙权得知刘备吞并了益州,想起刘备当年作出的“取了益州,便还荆州”的承诺,即用张昭之计,命诸葛瑾去向刘备索还荆州。刘备与诸葛亮串演双簧,佯作答应先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把问题推给了镇守荆州的关......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