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英雄情怀到落拓心理——唐代三首“书生诗”解析
大唐的盛世景象,在造就大唐的文学辉煌的同时,也激起了大唐诗人的宏伟壮志,成就了大唐的一部分书生。大多数书生一改魏晋名士崇尚空谈,啸傲山林,放浪形骸的做法,把眼光瞄准了政治舞台,他们热衷于业绩和功名,积极向上,自觉投身于时代的惊涛骇浪中。用行动呼应着社会,展现着他们昂扬的抱负;然而,另一方面,大唐的黑暗和没落又造成了书生......
-
〓 文化评析:京剧“邂逅”连环画,不只是一种“混搭”
京剧与连环画,一种是动态的戏曲表演艺术,一种是静态的民间美术技艺,都是值得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者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据媒体报道,近日在上海揭幕的一场展览,试图融合京剧和连环画两种艺术形式,形塑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审美意象空间,铺展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京剧是蜚声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
-
〓 上好大学生经典阅读“必修课”
天津大学寒假大数据社会实践《大学生经典阅读情况调研报告》日前正式完成。该调研围绕我国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面向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大学生发放了上万份电子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317份。数据显示,全国有80%的大学生认为阅读经典“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赞同“阅读经典对自己有帮助”的比例超过9成。这份调查问卷以《红楼梦》......
-
〓 中国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服饰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衣、食、住、行四项中,衣被列为首位,它起着护体、御寒、遮羞、标识和美化人们生活的作用,所以说服饰是人类生活的橱窗。服饰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文化风俗现象,是政治、经济、心理、习惯诸多因素的综合表现。在许多地区和民族之间,......
-
〓 葬花漫谈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故事,其实文学来源于生活,黛玉葬花不乏生活原型。明代唐寅不但葬过落花,还写过葬花诗。明末清初诗人杜浚也葬过花,且作有《花冢铭》:“余性爱瓶花,不减连林,偿有概世之蓄。瓶花者,当其荣盛悦目,珍惜非常;及其衰颓,则举而弃之地,或转入混渠莫恤焉,不第唐突,良亦负心之一端也。余特矫共失,凡前后......
-
〓 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龙生九子”的解释】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
-
〓 戏剧名家讲故事·谭元寿: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演出
开栏的话我们常说艺术之树常青。长久以来,在中国文艺生态的丰润土壤滋润下,舞台艺术领域生长了无数常青之树,他们就是那些对艺术无比热爱,对观众无比赤诚的老艺术家们,在他们漫长而丰富多彩的舞台生涯中,留下了无数璀璨辉煌的作品。本栏目致力于再现那些星星闪耀的时刻,讲述百花为什么这样妍丽,艺术之树为何如此常青。我出生在梨园世家,......
-
〓 兔年兔联
湖山倒影,鱼游松顶鹤栖波;日月循环,兔走天边乌入地。明代嘉靖进士袁炜,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擅喜词,有“喜词宰相”美称。在袁炜少年未得志时,知府曾出上联以试其才:“湖山倒影,鱼游松顶鹤栖波。”袁炜稍思片刻,即对出下联:“日月循环,兔走天边乌入地。”上联巧借倒影,写出了“鱼游松顶鹤栖波”的奇句。下联从日月的别称“金乌”、“玉......
-
〓 《红楼梦》中读书的启示
辞赋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影响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自战国迄清朝,历代的赋作约有两万篇以上。”(田兆民主编《历代名赋诠释》,黑龙江出版社1995年版)楚辞汉赋最为鼎盛,魏晋六朝随波逐流而有新变,此后日渐式微。令人欣慰的是,近四十年赋的创作和研究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局面。难能可贵的是,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的前夕,《光明日报》刊发......
-
〓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郑州荥阳人也。善画山水,好书。常苦无纸,虔于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逐日取叶隶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明皇,明皇书其尾曰“郑虔三绝”画陶潜,风气高逸,前所未见,非“醉卧北窗下,自谓羲皇上人”,同有是况者,何足知若人哉。此宜见画于郑虔也。虔官止著作郎。今御府所藏八。——摘自“国学宝典”/宋·无名氏《宣和画谱》卷五......
-
〓 李洁非:宗派
现代以来的文学,宗派问题简直得从第一页开始讲起。 蔡元培之长北京大学,标立“兼容并包”,这是都知道的。然考其实际,究竟并未如愿。 之前北大,无疑需要改革。该校“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学生身着长袍马褂......
-
〓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
清康熙年间曹寅主持编撰的《全唐诗》收录了李白的五言绝句八十六首。明高棅选编的《唐诗品汇》选录了李白的五言绝句二十三首,并把李白列为五言绝句的正宗诗人。《唐诗三百首》选录李白五绝三首。李白的五绝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奇葩,历来很受人们的喜爱,有许多五绝达到了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程度。笔者对李白的五绝也很喜欢,出于自我交流和与人......
-
〓 光明时评:别让“推荐”变相加重中小学生阅读负担
近日,有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图书,封面使用“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书目”“教育部新课标指定书目”“中小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系”“教育部重点推荐”等名称,传递有关图书是教育部推荐的虚假信息,严重误导学生和家长。为此,教育部教材局在其官网发出声明:教育部从未以“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统编教材必读书目、推荐书目”“统编教材延伸阅......
-
〓 蛇谱
【人蛇】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九九引《蛇谱》:“人蛇,长七尺,色如墨。蛇头蛇尾蛇身,尾长尺许;而人足人手,长三尺。人立而行,出则群相聚,遇人辄嘻笑,笑而即转噬。然行甚迟,闻其笑即速奔可脱。”【巨蛇】《古小说钩沉》辑《玄中记》:“昆仑西北有山,周回三万里,巨蛇绕之,得三周。蛇为长九万里。蛇居此山,饮食沧海。”【长蛇】《山......
-
〓 老字号牌匾与书法家
北京,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近千年的建都历史发展中,商业、文化繁荣,出现了一大批以“诚信为本,质量上乘,服务优质,文明经营”的老字号商家店铺。每当漫步徜徉于王府井、前门、西单、东四、琉璃厂、鼓楼等商业文化繁华之地,老字号门楣上那一方方各具风采、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字体或端庄饱满,或清秀俊雅,或古朴拙正,或洒脱飘逸,......
-
〓 聂鑫森:且谨称大师
当下,被誉为大师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国学大师、文学大师、医学大师、工艺大师、美术大师、烹饪大师……他们或是被人戴上大师的桂冠,或是自矜可入大师之列。此中当然有名副其实的,但也很有些只是在某个领域稍有成绩,或在某个窄小的地区略有名声而已,离大师还有不近的距离。 湖南作家王开林今年出版了两部专著,写的是清华大......
-
〓 雅趣说字:趣话“鹭”
鸟类的命名是很有意思的:有的就其叫声命名,例如鹅与鸭;有的就其外形命名,例如画眉与白头翁;有的就其捕食命名,例如啄木鸟与鱼鹰……那么,有一种鸟为什么叫作“鹭”呢? 先民根据经验认为,此鸟是可以畜养的,但总在白露时节便南飞而去,不可复畜,例如宋·孔平仲《谈苑》里说,“人畜鹭鸶虽训熟,然至饮秋水则飞去”。《绍......
-
〓 品味古籍:明代的长篇小说
元朝统治者生怕汉人造反,社会管制极其严格,甚至把人分成好几个等级,比印度的种姓制度还要糟糕。过于严苛的统治使得元代没有多少好诗文,唱小戏的大行其道。宋代的教坊和勾栏为元代的戏曲演唱做了历史性的铺垫和文学上的准备。元人依据某个故事情节,把许多小词小令串起来,分别描述不同情境和不同人物,从短短几首发展到几十首,慢慢就形成了......
-
〓 影视作品中对皇帝“三呼万岁”浅析
摘要:现在在银屏上,宫廷题材电视剧令人目不暇接,姑且不论插科打诨,歪曲历史的戏说,其剧作中的典章制度,住行服饰,特别是称谓言谈,也都是随心所欲,大多与历史不符。在高呼求同存异的时代口号中,一些知名的资深编剧导演面对那些有待商榷的影视细节问题,也都“姑且之”“有待之”人云亦云,奉行着“见了皇帝喊万岁——老规矩”敷衍观众,......
-
〓 鸡的传说:身世不凡的灵禽
古人和文人对鸡极为推崇。在优美的中外神话故事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甚至是“创世神话”中的主角。传说女娲造万物,先造六畜,后造人。“初时,天为一团混沌,地为一堆泥巴。女娲掺水盘泥,首日摔出一鸡,鸡叫天门开,日月星辰齐出来;次日摔出一狗,狗奔地门启,乃别东南西北四方;三日摔出一猪,猪为家中宝,无豕不成家;四日摔出一羊,以羊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