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彩绳斜挂绿杨烟——中国古代妇女秋千运动
意写秋千图 唐勇力/作秋千,旧时写作“鞦韆”,是我国古代妇女体育运动之一。据说是春秋时北方山戎的游戏,齐桓公伐山戎,流传至中原一带,后又遍布全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一些古籍中,常将秋千与施钩混淆,其实施钩是一种军事技能,与秋千并不是一回事。说到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蔓生植......
-
〓 影视作品中对皇帝“三呼万岁”浅析
摘要:现在在银屏上,宫廷题材电视剧令人目不暇接,姑且不论插科打诨,歪曲历史的戏说,其剧作中的典章制度,住行服饰,特别是称谓言谈,也都是随心所欲,大多与历史不符。在高呼求同存异的时代口号中,一些知名的资深编剧导演面对那些有待商榷的影视细节问题,也都“姑且之”“有待之”人云亦云,奉行着“见了皇帝喊万岁——老规矩”敷衍观众,......
-
〓 刘梦溪|美质与温情——中国文化研究所小引
【导言】天下物事,有变者,有不变者。学人的美质,在学品学养和真实不欺。按章学诚的说法,凡学问有成者,都是有“殊致”之人。我喜欢我一手建立的中国文化研究所,喜欢那里的秩序和美质。【作者简介】刘梦溪,著名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大学求......
-
〓 成由勤俭败由奢——简评中华民族的节俭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近日在新华社一份材料上作出批示,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此,我们邀请专家选编了中国古代一些有关节俭的故事、格言,希望大家以史为鉴,提升全社会以俭为德的自觉性,促进节约风气的形成。节俭关乎国......
-
〓 光明论坛·温故: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
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援引东汉思想家王充“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的说法,语重心长地教导广大青年:“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
〓 史学,智慧大成之学
九十年代人文学科研究一大变化,就是学术成果走向平民化,许多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也成为一些专家学者思考的课题。在众多的热点问题中,有一个课题具有永恒的价值,那就是怎样开发智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聪明人与众不同的特点是,能够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这种对事物认知、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是人类特有的智慧,人类正是恃有这大......
-
〓 名人故居:赵元任故居——才子梦回湛贻堂
青果巷赵元任故居 罗雪村绘我故乡武进(今属江苏常州)的青果巷,是与成都宽窄巷齐名的中华古巷。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因其面临城区运河段,当年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故旧有“千果巷”之称。青果巷之所以美名远扬,是因为这里走出了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民国“七君子”......
-
〓 卢恩俊:春雨贵如油
雨水节气,万物开始复苏,春天真的到了。万物生长离不开雨水。《易·系辞》说,万物“润之以风雨”。所以,雨水是充满生命内涵的节气。人类自古就逐水而居,而水系的最佳给养便是雨水,雨水之于古人尤其重要,古称“天水”,充满神秘色彩。《释名·释天》谓:“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地,雨水从天下也,雨者辅也,言辅时生养也。”雨被古人看成......
-
〓 林野精灵:各式文化中的猿猴们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猿猴类生物,即使没听说过进化论,他们也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类动物与人有相似之处。像人而又非人,毕竟不离畜生。“像个猴子”就成了一种带有贬义的比喻。古罗马诗人Claudian挖苦当权官员是穿着丝绸衣服的猴子,中国有“沐猴而冠”与此呼应——这个词语最早用来形容楚人,可见地图炮一事也算得......
-
〓 静夜思:说“气”与“笨”
“气” “气”这个字,繁体的写法是“氣”,下边有个米字底,一个人的气象是要有米谷做基础的。 米谷是主食。小孩子嘴馋,好吃零食,牙吃蛀了,身子吃瘦了,家里的老人要施行严厉的“嘴禁”。嘴禁就是正餐之外的食物一概免开尊口。吃主食是人活着的基本,穷人以主食填饱肚子,而富裕人家的餐桌上,无论怎么花样迭出,那几样主食也......
-
〓 中国古代围棋棋盘大小规格的历史演变
围棋又被称为方圆、黑白、乌鹭、楸桴、星阵等。黑白、乌鹭是以棋子的颜色代指围棋,楸枰是棋盘,星阵则指一颗颗棋子布于棋盘上,犹如星星在周天排列阵势,所谓星罗棋布是也。方圆指棋盘棋子,“围奁像天,方局法地”,天圆地方,演生出无穷变化。棋盘、棋子所组成的弈具,代表了围棋文化的物质方面,但可包含着精神的内涵,折射出弈者的兴趣爱好......
-
〓 漫话兔与兔文化
挥别金虎,迎来玉兔。“兔”总是给人温柔可爱的印象,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希望密切相连。兔子的祖藉及动物学特征 在动物界里兔属兔形目、哺乳纲科,由食虫动物演化而来。它的远祖是野兔,野兔最早出现距今已约6000万年,原产于地中海一带,经过原兔类、始祖兔,到距今300万年时才出现近代兔。在漫长的生存竞......
-
〓 序与注
从很早开始,一本公开出版的著作,除了它的正文以外,就还可能有一些附属性的文字,例如序与注。在通常情况下,序与注是宾,正文是主。倘若宾主发生了颠倒,人们便会感到别扭,因为凡事都要讲个常轨嘛。但我们也知道,如果事事只认常轨,文化便不可能发展,社会便不可能进步,人类大概依然还要过着岩居穴处、茹毛饮血的生活。所以,在序、注与正......
-
〓 学苑论衡:中华美学之魂——为中华美学释名
中华民族以“中华”为自己的族名,体现了中华民族极为高远的精神文化追求。“中华”的“中”和“华”,既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内涵,又相互通融、相互释义。与“中华”几乎可以互换的“华夏”概念,其“华”和“夏”同样如此。中华文化是一种非常美学化的文化。深入品味中华美学精神就会发现,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就是“中华”“华夏”。从“中”“华......
-
〓 文化评析:让传统文化成为日常课
新学期伊始,“开学第一课”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媒体报道,最近上海一些中小学校将吟诵经典、学民俗、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以此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积淀中,蕴藏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开学第一课”中开宗明义地摆明它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
-
〓 李零:说马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个马年。前一个马年,我写过一篇《马年说伯乐》,讲的是千金买驴,现在换个话题,讲点非常业余的读书感想,献疑于方家,也给读者拜个年。马是“国际动物”看电视,我爱看动物。动物,每天轮流上演,不是狮子、角马,就是犀牛、大象,不是猎豹、鬣狗,就是河马、鳄鱼,场景几乎全在东非大草原。毒蛇大蟒,上镜最多,一开......
-
〓 虎毒食子及相关法律问题:法学沉思录
古语有言,虎毒不食子。讲这话的人往往还要加上“尚且”两字,以强调评论对象的“出乎其类”以近于畜生,甚或连畜生都不如,兼表达说话人出离愤怒之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发表过类似的感慨。在他的《秃秃记》中,秃秃之父孙齐倚仗官势、停妻骗娶,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竟与后妻残忍地杀死了年仅五岁的秃秃。曾巩在文末写道:人固择于禽兽......
-
〓 文化评析: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
1月6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这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个日播的读书节目,从2007年1月1日开播至今,历时8年,在一周五个工作日中每天用8分钟介绍一本书。八年中,节目对书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财经、宗教等各个领域,有时是各学科的经典巨著,有时配合时下社会热点话题,比如,它最后一期......
-
〓 王国轩:怎样读《大学》
《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是为后代学人立了一个“大间架““大坯子”(朱熹语),是古代学者必须具备的学习规模,开拓出广阔深邃的学术视野。《大学》原是《礼记》中一篇,在唐以前并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至唐代,韩愈等引用《大学》,开始为人所注目。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称之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
-
〓 唐代神童知多少
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这句有名的发问,出自二十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之口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如果背景搁在气象雄伟的大唐,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神童成群地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发问,自然是因为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工作。这个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文人雅士胡侍。胡侍于其所著的《真珠船》一书卷六中,列有“幼慧”一条。所谓......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