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语:让文化交流融入平常生活
前些日子,在网络上看到一段美国人拍摄的视频,记录了自己在中国搭乘京沪高铁时的经历,并且非常详细地展现了高铁车厢的内部构造。没想到,这段不足10分钟的视频在海外激起了不少网民的赞叹和惊羡。这位美国人在记录自己生活的同时,实际也是在分享他的观念和喜好。回到日常经验,我们很容易发现,交流方式越是靠近日常生活、越接地气,就越容......
-
〓 吃鸡轶事
鸡与“吉”谐音,向来有吉祥、避邪、喜庆的象征意义。古人总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即头戴冠为文,足搏距为武,敌在前敢斗为勇,见食相呼为仁,守夜不失时为信。因而,鸡在红白喜事中常常扮演重要的民俗角色。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无鸡不成席”的食俗,宴席上的第一道菜必须是鸡,寓意“万事吉当头”。在台湾地区,新婚第三天,新郎家......
-
〓 但爱鲈鱼美——中国古人的吃鱼艺术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中国古人爱吃鱼,且会吃鱼。什么时节吃什么鱼,怎么做才好吃,怎么吃才美味,都有讲究。 比如刀鱼,“清明前细骨软如绵,清明后细骨硬如针”,味是美,但过时不候。“清明挂刀,端午品鲥”,鲥鱼之美不在鱼肉,在那一身深锁了脂肪闪闪发光的鱼鳞......
-
〓 “回鹘衣装回鹘马”——唐朝时尚穿胡服
唐代胡俑深目高鼻,浓髯卷发,或头戴尖顶帽,身穿开领衣,或手执胡瓶……以胡人形象为蓝本所烧造的陶俑被考古学家称为“胡俑”。近日在西安举行的“丝路胡人学术研讨会”上,国内50余名专家学者就胡俑的特点、胡俑所反映出的国际文化交流状况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唐代女子穿着胡人服饰是当时的一种流行时尚。唐代流行时尚......
-
〓 《孽海花》中傅彩云对传统风尘女子的颠覆
曾朴是一个热衷革命思潮的作家,他将《孽海花》写成一部历史小说,全面刻划中国从1870年直至民国前夕所经历的政治动荡。他不愿意采纳传统的叙事形式,更在刻划赛金花——故事中的傅彩云,表现其对这风尘女子形象的刻划上,故意对其传统作出颠覆和背叛。《孽海花》被鲁迅列为谴责小说,因其主要的着眼之处是为折射和批判危机深重的社会现实。......
-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四
一、何谓理趣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无须多加分析即可看出:李白的《......
-
〓 看称谓,品《三国》
明公仔细读《三国演义》,会发现有很多人被称为明公。如第1回里刘备称刘焉,后来刘备归顺袁绍时也这么称呼过袁绍,曹操的谋士和张昭也这样称曹操和孙权,就连和曹操格格不入的陈宫临死前也说:“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明公是个什么东东呢?就字面而言,明公可解为贤明的......
-
〓 借问深山何处钟
抒怀的方式有多种,譬如:吹箫、抚琴、击鼓。撞钟,也是。钟,是一种神奇物件。有关钟的文字,古今中外数不胜数。在文人墨客笔下,钟可以生情,亦可以生幽。钟声会使人的灵魂,由喧嚣转为安闲,由贪婪转为清醒。钟有内在神力,细细聆听便可以感觉到它。 《枫桥夜泊》是唐诗人张继的一首名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夜半,......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堂,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0月2日,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创建于天津西沽村,是中国第一所公立现代大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创办最早的大学,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改称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北洋大学改称“北平大学第......
-
〓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摘自《文学回忆录》
木心1950年,我23岁,正式投到福楼拜门下。之前,虽读过他全部的小说,还不够自称为他的学生——被称为老师不容易,能称为学生也不容易啊——小说家的困难,是他的思想言论不能在小说里表现出来的。我同福楼拜的接触,直到读他的书信才切身感受到福楼拜的教育。那年,我退还了杭州教师的聘书(当时还是聘书制),上莫干山。这是在听福楼拜......
-
〓 节气·物候·处暑:暑气衰退秋意渐浓
处暑是七月中气,交节时间一般在公历8月22-24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50°。今年处暑交节时刻为8月23日18时37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表明了“处暑”的含义:夏日的暑气开始衰退。其天文气象意义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辐射减弱,于是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南下次数则增多,所......
-
〓 周代常服
首服周代男子二十岁开始头戴冠帽。当时的冠帽除帽箍形之外,还有平形、尖形、月牙形及中间突出而两边翻卷等式样。低而平的是普通人戴的,高而尖的是贵族阶层人士戴的。周代的妇女仍保持者辫发的发式。有将辫发绾成一个大髻,垂在脑后的;有将头发编成两个辫子搭在胸前的;也有在梳好发辫之后,另在辫梢上衔接一段假发,使其下垂至膝的。服装周代......
-
〓 魏晋名士们的LOGO
魏晋是名士辈出的年代。当时并没有名片之类的物件儿,名士们总不能在自己脑门儿上写上“我是名士”。那么,如何标志自己名士的身份呢?麈(zhǔ)尾麈尾外型上似羽扇又似拂尘,本是人们驱赶蚊虫,扫拂灰尘的器物。但在魏晋之时,它在名士们的手中变成了一种精神奢侈品,成为了一种名士专有,其他人等都不敢轻易使用的物件儿。在当时,由于名士......
-
〓 别了,歌唱的小草——悼雷抒雁
西北大学举行雷抒雁追思活动,说心里话,我有点不敢参加。路遥逝世多年,我很少写文章,甚至有意识地回避提及他。人生珍贵的记忆应该藏在内里。 雷抒雁的病情,我是知道的。几个月前,中国人民大学的牛宏宝来电话,说雷老师情况不好,住院。并说,不要告诉别人,雷老师不希望别人知道。因此,在后来的一些场合,有朋友和文学界人......
-
〓 用人名作对子
用人名对对子,也是联对的一种。早在唐朝武后时期,文人游戏已兴此风。那位赋诗敏捷的东方虬曾预言:后世文人必用自己的姓名与西门豹联对。然而,千载之下知音还难觅啊!清人叶廷管《欧陂渔话》中却有这样的记载:有人举“西门豹”让一九岁学童属对,只因其刚读罢《左传》,开口便以“南宫牛”应对,举座为之哗然,皆称其为天然佳对也。宋人周密......
-
〓 刘邦及家人是否有名字?——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谈论汉代风云人物刘邦时说,刘邦小时候没读过书,他和父母都没有名字,他父亲叫刘大叔,母亲叫刘大妈,又说他小名叫刘季,即位后易名刘邦。他大哥、二哥分别叫刘伯即刘大、刘仲即刘二,而刘三则不见其人,刘邦叫刘季即刘小。笔者认为,易中天先生的此番言论不乏捕风捉影、主观臆测之说,不宜在央视上作这样的讲解......
-
〓 宋代僧道服
早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到了唐代,佛、道二教并驾齐驱。在宋代则又抬高道教,宋徽宗又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建了很多道观。道士的服装主要有道冠、道巾、黄道袍等。道冠,通常用金属或木材制成,其色尚黄,故称黄冠。后人常以黄冠代指道士,道巾有九种:混元巾、九梁巾、纯阳巾、太极巾、荷叶巾、靠山巾、方山巾、唐巾、一字巾。道士常服为黄道袍......
-
〓 诗词赏鉴·自强不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曹操《龟虽寿》赏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这首乐府诗约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初。此时,他53岁,刚刚北征平定了辽西一带游牧民族乌桓的叛乱,消灭了袁绍军阀集团的残......
-
〓 中华智汇·古代顶级灯具系列·环保釭灯:取光藏烟致巧金铜
双烟管釭灯考古线图。单烟管釭灯考古线图。“长信宫灯”考古线图,该文物出土于河北满城二号汉墓。 “水禽衔鱼釭灯”考古线图,该文物出土于山西平朔西汉墓。阳燧灯和多枝灯均于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到了汉代创制的新灯型就是装烟管的环保灯,从中可以窥见古已有之的环保理念及先人的智慧。河北满城一号西汉墓曾出土有环保釭灯——从灯室到灯腹间......
-
〓 蛇年蛇联赏趣
【作者简介】钟胜天,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理事,常德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桃源县楹联家协会会长,桃源县农机局退休干部。二○一三年是农历癸巳年,因其生肖排列为蛇,也称蛇年。有联曰:“蛇随龙舞;福伴春来。”值此蛇年即将来临之际,笔者特精选数副蛇联如后,希望借此为祖国和同胞迎春接福,同时,也希望能和大家一道尽情地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