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洁非:宗派
现代以来的文学,宗派问题简直得从第一页开始讲起。 蔡元培之长北京大学,标立“兼容并包”,这是都知道的。然考其实际,究竟并未如愿。 之前北大,无疑需要改革。该校“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学生身着长袍马褂......
-
〓 前贤时彦论国学——我看国学人物
【作者简介】张华(1984— ),男,汉族,山东泰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我爱国学网,最爱国学网之国学人物。国学人物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自夏代以迄于今,古代、近现代前贤以及当代时彦无不“列坐其次”,与之神会,“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字一句,亦足以畅阅幽情。国学人物囊括大典、网罗百家,......
-
〓 初读雷池(四)——马头山、马头河
马头山,山如马头;马头河,因山而得名,并且河上又有码头。让我们越过雷池西北岸之马头山、马头河,去寻找三国时代的爱情经典,哪怕是大乔的一汪秋波,小乔的一声长叹;让我们沿着雷池西北岸之马头山、马头河,去寻找晋代的金戈铁马、战争硝烟,哪怕是一柄残剑,一枚蹄印。香茗山位于安徽省望江县西北,跨望江、太湖两县,在望江县鸦滩镇绵延1......
-
〓 今天我们为何要谈论钱穆
今年是钱穆先生诞辰120周年,在学术界纪念他的同时,他的文章、通信在各种自媒体中被不断转发,谈论钱穆似乎成为一种流行。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关注钱穆?钱穆对于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意义?应当如何谈论钱穆?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今社会谈论钱穆,更为注重他的文化态度,而较少地关注学术本身。钱穆是自觉地从中国历史中发掘......
-
〓 沈海波:怎样读《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内容极为丰富,堪称研究上古中国社会的宝库。由于时隔久远,围绕着《山海经》的各种问题也是扑朔迷离。如关于《山海经》的作者问题,自古及今,说者不一,有禹益作书说、禹鼎遗像说、夷坚作书说、邹衍作书说等。但以上各种说法都缺乏实在的证据。在文献记载缺失的情况下,想要确认其作者,并非易事。现代学者大多致力......
-
〓 劫终残帙幸余灰——陈寅恪诗评黄浚及其《花随人圣庵摭忆》
1947年春,国内的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转折关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粉饰“制宪国大”,在惩办日军战犯、审判汉奸的工作中加快了行动步骤。继当年2月处决了汉奸丁默村之后,纵兵施虐的日酋谷寿夫等战犯,也于3月间被押赴南京中华门外的刑场执行枪决。当此“7·7”事变发生10周年之际,已经双目失明的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偶读......
-
〓 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里昂市立图书馆里的中国印记(下)
发现冼星海手书 冼星海(1905-1945)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黄河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著名作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众所周知,冼星海从1929年至1935年在法国学习音乐,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曾与一批中国艺术界留学生共同组织“中国留法巴黎艺术学会”。根据履历,......
-
〓 文化评析:京剧“邂逅”连环画,不只是一种“混搭”
京剧与连环画,一种是动态的戏曲表演艺术,一种是静态的民间美术技艺,都是值得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者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据媒体报道,近日在上海揭幕的一场展览,试图融合京剧和连环画两种艺术形式,形塑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审美意象空间,铺展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京剧是蜚声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
-
〓 兔的异名别称
“兔”字,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描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可见,至少在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兔子就有了初步认识,并创造出了“兔”这个字。在一本记述后弈日常生活的书中也有“兔”字:“后弈猎于巴山,获一兔,大如驴,置柙中,中途失去,柙掩如故。”这段描写充满神话色彩,说,这只野兔的形体竟......
-
〓 科技随笔:对科研不端“零容忍”不能只是口号
一向被认为是不太可能出问题的数学论文近期也爆出论文批量造假事件:65篇论文被认为涉嫌造假,包括虚构合作者、使用虚假数学公式、反复抄袭等,其中20多篇已被期刊撤稿。有媒体统计,涉嫌造假的论文署名作者达到77人,分别来自国内44家高校。“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而学术不端行为是科学研究的对立面,不仅是阻碍科学进......
-
〓 元代“妓女戏”知多少?
从唐传奇到元杂剧再到明清戏曲,妓女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文化现象之一。实事求是地讲,人们研究古代青楼文学,对于唐代和明清向来用力甚多,对元代却关注得少些。其实,元杂剧中的妓女题材,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自有特色,也是中国古代青楼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环节,为我们所不可忽视。1.妓女和元杂剧元杂剧现存剧目中,......
-
〓 魏晋南北朝女子的妆容
晓霞妆寿阳落梅妆中国古代女子,早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就开始探索如何装扮自己。她们将赤矿石磨成粉涂抹在脸上,以期为自己增光添彩。夏商周时期的化妆粉与原始社会的赤矿石粉不同,它是用红枣花凝固而成。相对于前者来说,对皮肤的刺激性也不是那么大,故而在商纣王时代非常受欢迎。那时的女子将这种纯天然的“花粉”涂在脸上,以期能够衬托出......
-
〓 读《水浒》分析鲁智深性格的另一面
鲁智深,相貌凶恶如莽汉,令人见而生畏,不敢近前,不敢怠慢。但是鲁智深喜爱结交豪侠壮士,为人耿直豪爽,喜爱打抱不平,帮助弱小百姓,身为提辖却不仗势欺人。这是众人认识的鲁智深,我想谈谈我看到的鲁智深,一个不一样的鲁智深。看起来莽莽撞撞的鲁智深,其实很懂礼数。初见史大郎,经店小二介绍后,赶忙还礼,“你既是史大郎,多闻你的好名......
-
〓 戏剧名家讲故事·谭元寿: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演出
开栏的话我们常说艺术之树常青。长久以来,在中国文艺生态的丰润土壤滋润下,舞台艺术领域生长了无数常青之树,他们就是那些对艺术无比热爱,对观众无比赤诚的老艺术家们,在他们漫长而丰富多彩的舞台生涯中,留下了无数璀璨辉煌的作品。本栏目致力于再现那些星星闪耀的时刻,讲述百花为什么这样妍丽,艺术之树为何如此常青。我出生在梨园世家,......
-
〓 葬花漫谈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故事,其实文学来源于生活,黛玉葬花不乏生活原型。明代唐寅不但葬过落花,还写过葬花诗。明末清初诗人杜浚也葬过花,且作有《花冢铭》:“余性爱瓶花,不减连林,偿有概世之蓄。瓶花者,当其荣盛悦目,珍惜非常;及其衰颓,则举而弃之地,或转入混渠莫恤焉,不第唐突,良亦负心之一端也。余特矫共失,凡前后......
-
〓 拂去记忆的尘埃
正是晋南平原麦熟杏黄的季节,我终于有了合适的机缘,去闻喜看杨深秀墓。汽车在宽阔的二级路上风快行驶,100多年前戊戌喋血的刀光剑影,仿佛也惊心动魄地闪现在眼前:102年前的1898年9月28日,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八月十三,这是一个血雨腥风的日子。几天来,北京城里风传着慈禧从颐和园回宫,囚禁光绪皇帝于中南海瀛台的消息......
-
〓 《红楼梦》中读书的启示
辞赋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影响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自战国迄清朝,历代的赋作约有两万篇以上。”(田兆民主编《历代名赋诠释》,黑龙江出版社1995年版)楚辞汉赋最为鼎盛,魏晋六朝随波逐流而有新变,此后日渐式微。令人欣慰的是,近四十年赋的创作和研究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局面。难能可贵的是,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的前夕,《光明日报》刊发......
-
〓 《世说新语》探隐二十则
《世说新语解义》(沈海波著)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除了对《世说新语》作注译帮助普通读者克服古文阅读障碍之外,同时运用考据的方法,对每一则故事的寓意进行解析,探隐索颐,颇多发明。兹选刊若干,以飨读者。1、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德行》第十五则【解义】近人对本文多有误解者,如鲁......
-
〓 京戏“马”趣
春节过后即是农历甲午马年。在传统京剧中,有许多独特的马文化很有趣味,值得梳理赏析。“(西皮慢板)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两泪如麻。提起了此马来头大,兵部堂黄大人相赠与咱。遭不幸困至在天堂下,还你的店饭钱无奈何只得来卖它。摆一摆手儿你就牵去了吧,(摇板)但不知此马落在谁家?”可以说这是上世纪30年代的“流行歌曲”......
-
〓 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苏轼的浪漫兼论“春娘换马”
许多人都读过苏轼的《江城子》,被“十年生死两茫茫”感动,知道苏轼是很重视夫妻感情的文人。但是,不必否认,苏轼也爱女色,朝云本是杭州的歌妓,是他在杭州任上买下来侍候他老人家的,后来纳为小妾。他的生活里也几乎离不开女人,客人来访,朋友饮宴,他都会招妓歌舞;偶尔也会与朋友出门游冶章台,高兴起来,为歌妓们写诗填词、纪念册上留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