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年马联赏趣
【作者简介】钟胜天,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理事 常德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桃源县楹联家协会会长桃源县农机局退休干部。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生肖排列为马,也称马年。有联曰:“金蟒穿云去;紫骝踏雪来。”值此马年即将来临之际,笔者特地精选数副马联如后,让我们伴随着越来越近的春天脚步,一起来欣赏即将到来的秀美春色,共同......
-
〓 御窑史的最后百年——摘自阎崇年著《御窑千年》
清同治黄地梅花喜鹊海碗图样清道光粉彩御窑厂图螭耳瓶清代御窑到嘉庆以后,伴随清朝内忧外患,日薄西山。随着大清皇朝覆亡,御窑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清朝御窑史的最后百年,也是中国御窑史的最后百年。清代御窑到嘉庆以后,伴随清朝内忧外患,历史大势,日薄西山。其前六朝天(命)、天(聪)、顺(治)、康(熙)、雍(正)、乾(隆),180年......
-
〓 民俗趣谈:端午话“防疫”
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明端阳景图 清 余樨“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五月初五的端午,是包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的节日。读古代端午诗词,也能欣赏到一幅幅与卫生防疫保健有关的风趣画面。“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读陆游《乙卯重五诗》,看到诗人......
-
〓 文学作品中的蛇
蛇出现于文学作品,《诗经》中早见,如《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将梦中出现虺蛇作为生女的吉兆。《楚辞》中也有蛇的踪影,如屈原《天问》曾发出“雄虺九首,苏忽焉在”以及“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等问语,这些作品都不是专门写蛇的。晋人傅玄写过一首《灵蛇铭》,是专门咏蛇的作品:“嘉兹灵蛇,断而能续。飞不须翼,行不假足。......
-
〓 龙袍加身——说“龙袍”
清代龙袍(局部)因“龙袍”是帝王专用的服装,他人不得擅越,于是“龙袍加身”一语,指的是新登皇位,可以凌驾于万民之上了。京剧中有《打龙袍》一出,说的是包公到陈州放粮,遇到宋仁宗生母李后,回京后,借元宵佳节观灯之际,特设一戏借以讽喻皇上的不孝。仁宗大怒,欲斩包公,经老太监陈琳说破当年狸猫换太子之事,方恍然大悟,立即迎接李后......
-
〓 国学网国学梦
在大学我所学的是历史文献专业,其中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很多属于国学的知识,什么文字学、音韵学、校勘学、史学,我们都学习一些,了解一点。当初选择专业完全是出于爱好,并没有想到将来找工作和今后生活。毕业也就是我失业的开始,我开始了到处找工作的流浪生涯。毕业之后,我先是到我们当地的几所学校应聘,最后的结果都是以失败结束。在没路可......
-
〓 秦始皇两度南巡云梦的因果关系
云梦境内有禁苑,有驰道,秦始皇来过云梦,这都是睡虎地和龙岗秦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把这些历史信息与历史文献结合起来考察,发现云梦不仅有皇家禁苑,而且有云梦行宫;不仅有驰道,而且有两条驰道在云梦交会;秦始皇不仅来过云梦,并且来过两次,还在云梦办了一件大事。睡虎地出土的《编年记》载:“廿八年,今过安陆”。“今”,是秦朝时......
-
〓 光明时评:钟芳蓉考进北大选考古,有人在替她担心什么
近日,湖南耒阳考生钟芳蓉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成绩,名列湖南省2020年高考文科第四名。钟芳蓉决定选择北大考古专业,在网上引起了热评。在部分网友看来,考古是个冷门专业,毕业后还可能找不到工作。而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她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平心而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自然是每......
-
〓 苏氏兄弟的“独乐”和“众乐”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自从孟子提出这个著名的命题以来,“与人乐乐”几乎成了不二法门,而“独乐”则几乎成了“自私”的同义语。其实,“独乐”何尝不是一种境界,特别是身处逆境之时,“独乐”更是一种品格和胸怀的体现;它是对现实环境的超越,也是坚持既定操守的一种形式。孔子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
〓 秋肃春温,潜移默化——鲁迅《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与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对读
内容提要:本文比较分析了鲁迅《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与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揭示了两者的相同之点在于都是挚友之间友谊与分歧的产物;都显示出博大的胸怀与恢宏的气度。差异在于鲁诗重理,毛诗主情;鲁诗严谨而充满张力,毛诗自然而多面兼得。这是鲁诗秋肃,毛诗春温,但都很有默化潜移之效的关键所在。关键词:鲁迅;毛泽东;七言律诗......
-
〓 评《宋子道学思想之研究》
赵锺业教授的论文《宋子道学思想之研究》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论文首先对宋子(时烈)的家教、师承背景作了简明的介绍,这对把握宋子“道学”思想的渊源和特点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当论文第五部分论及宋子论道学以朱子为中国道学之集大成者,以栗谷为朝鲜道学之集大成者,读者毫无突兀之感。论文引述宋子之言后指出,宋子论道学强调不离德......
-
〓 名家看两会之瞿振元:拔尖人才培养需制度支持
全国两会再次拉开帷幕,人才培养一如既往将成为会场上的热门话题,这让我想起今年2月25日《光明日报》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初见成效的报道。这篇报道令我十分振奋。 “拔尖计划”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教改计划,2009年开始实施,它聚焦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基......
-
〓 羊年话羊俗
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
-
〓 初读雷池(二)
六千万年前,由于地壳剧烈运动,大地南北塌陷断裂,长江形成,雷池出现。六千年前,在雷池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望江的先民们就开始繁衍生息、渔猎耕耘,黄家堰遗址、狮子林遗址、汪洋遗址、汪家山遗址、南庙遗址、戴家墩遗址、枫岭庵遗址述说着久远的雷池文明。千百年来,望江人民在“六水三山一分田”的独特自然地理地貌上,创造了特色鲜明的雷池......
-
〓 语言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作者简介:王凌云,男,汉,1981年04月13日生,籍贯福建;辽宁省大连市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法律硕士;大连市甘井子区法院研究室职员。主要研究方向:宪政与人权。引言:语言是人类的杰作,但是我们是通过说真话的方式还是通过说假话的方式来创作这部杰作呢?或者还是通过沉默的方式来守护这部杰作的圣洁呢?语言仅作为一种载体......
-
〓 马年说“马”——《诗经》中关于“马”的称谓
马上要进入马年了,“马”有多少种称谓,你知道吗?在古代诗歌总集《诗经》里,对“马”的称呼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诗经》,原名《诗》,后因汉代毛亨、毛苌叔侄曾注释《诗经》,且仅有他家的得以流传至今,所以也被称为《毛诗》。《诗经》记载着商末或周初至春秋时期,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马,作为古代社会重要的军事、农业、交......
-
〓 精美绝伦的珠绣龙褂
龙珠朝褂由远古串珠艺术发展而来的珠绣,又称为玉绣,是京绣的一个独特的种类,用来装饰帝后服饰,有丝绣和丝织力所不及的效果。珠绣因其材质的特殊,可表现出特有的柔润的光泽和浮雕感。清光绪时期石青缎八团彩云蝠缉米珠绣龙夹褂就是这样一件珠绣杰作。这件龙褂身长140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下摆宽116厘米,袖口25厘米。圆领,对......
-
〓 地藏经典琐谈
地藏菩萨是佛教中最重要、影响深远的菩萨。中国佛教中不仅有四大菩萨之说,而且有四大菩萨的道埸,这就是文殊五台、观音普陀、普贤峨嵋、地藏九华。九华山地藏事迹不可谓不奇、道埸影响不可谓不大。但其形成的年代已是中古社会的中后期。地藏菩萨在中国以至於多半个亚州久有深远的传绪。有关地藏菩萨的经典,大约在北凉时期已经译出。在唐代更有......
-
〓 文通葛郎玛
《马氏文通》出版于一八九八年,到今年整整一百岁了。这是第一部汉语语法书,几乎是一直受到批评,说是套用欧洲“葛郎玛”(语法)解说汉语古文而且有错。但是接着出现的汉语语法书恐怕没有一部能跳出这个“葛郎玛”怪圈。《文通》的作者马建忠通晓许多欧洲语文和外国事务,为李鸿章任用,当招商局总办,是“洋务派”,后来蒙受恶名被革职,闲居......
-
〓 范曾:为官之典则
450年前的江苏南通,是一个小县城,它决没有通都大邑的繁华,民性淳厚,质朴而善良。在城北有一条护城河,信宿渔人,点点渔火,平添了它平静中的诗意。 然而,在南通却有一个以诗文传家、名彪国中的大诗文世家,这就是近代研究清诗第一人钱仲联先生所谓的:“清代惜抱大桐城古文之派,以迄今日厥传未绝,以言诗歌则南通范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