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俞樾《群经平议·周易》札记
俞樾(1821-1906)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得咸丰皇帝赏识,放河南学政。因“试题割裂经义”,被御史曹登庸参劾,罢官后遂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曾先后主讲苏州紫阳书院、杭州诂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菱湖龙湖书院、上海求志书院等。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
-
〓 知味·丝绸之路·西域来的蔬菜瓜果
图为敦煌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一条主要通道。在汉唐长达110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这条道路上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展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生活模式的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版从本期开始开设“知......
-
〓 《往常》──一首散佚的闻一多悼女诗
闻一多 搜集现代作家的佚作,不能放过那些刊名中含有“政治”、“经济”等字样的非文学类民国期刊。 《往常》一诗原载《政治家》(THE STATESMAN)半月刊1926年11月16日第1卷第13号,置于“文艺”栏目内,署名闻一多。《政治家》创刊于1925年,系上海国立政治大学学生刊物。这首诗未见收入《闻一多全......
-
〓 朱光潜:学问是精神生命的成长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加以有机化,这就是说,要使它像一朵花、一只鸟或是一个人,成为一种活的东西。做学问第一件要事是把知识系统化、有机化、个性化。这种工作的程序大要有两种。姑拿绘画来打比。治一种学问就比画一幅画。画一幅画,我们可以先粗枝大叶地画一个轮廓,然后把口鼻眉目等节目一件一件地画起,画完了,轮廓自然现出。比如学历史,......
-
〓 《哈利·波特》与蛇的形象
【内容摘要】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蛇的形象被作者一再强调,并不断地以各种形式出现,而且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借助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哈利·波特》,可以发现蛇的形象的不断出现和作者对这一形象的描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显现,其中的形象设置具有其深刻的人文意义。【关键词】《哈利·波特》;蛇的形象;......
-
〓 曾沐春风说简繁——怀念周先慎先生
4月下旬,我问中文系办公室主任杨强兄,周先慎老师真的什么告别仪式也不搞吗?杨强说:周老师那性格你也知道,他说不搞,咱们就尊重他的遗愿吧。我在1983年入学北大前,对北大中文系在世的老师,就知道两个人。一个是王力,一个就是周先慎。至于王瑶、林庚、吴组缃、乐黛云、袁行霈、裘锡圭……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都未听说过。知道王力,......
-
〓 抗美援朝文学作品今昔
发生在50年前的那场让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抗美援朝战争,即使对如今已届中年的人来说,大多也仅仅是从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中认知,而更多的年轻人,则是通过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了解到那场战争的。今天,面对已经解密的浩繁史料,我们将目光凝聚在产生了极大影响的作家和他们的文学作品上。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
-
〓 诗说节气: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暑者,热也。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今年小暑节气在公历7月7日。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一股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
〓 聂政学琴刺韩王
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窬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置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
-
〓 晋商“天成西”老字号
一、蕴晋商之美,凝民族之魂自古晋人善商,山西人经商历史悠久。“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不能被人们遗忘的商路。依据“从来可大而不可久者,非良法也;能暂而不能常者,非美意也。”这也是晋商“天成西”老字号“先做人,后经商”高度完善的人格化秘诀,也是晋商文化一面历史的镜子。解放前,银川市八大商号中最大的商号就数“天成西”了。陆续创......
-
〓 名人故居:黄炎培故居“内史第”——天地有正气
上海黄炎培故居一隅 雪 村绘去看黄炎培故居时,已近黄昏。这是上海浦东的郊外了。逼仄的小路,两旁小小商铺比肩,人流熙攘。对于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之诮的上海,这里算是“下只角”了吧,不料却隐着这样一个灵秀的所在——川沙镇兰芬堂74弄1号,一栋有来历的江南旧宅,暗沉沉地标出三个大字“内史第”。走进黑漆铜环的......
-
〓 乡村教育需要更多“燃灯者”
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63岁的校长张桂梅,又顺利送走了一届毕业生。这所大山里的免费女子高中,是当地的教育奇迹——它的历史很短,招收的大多是贫困、辍学或落榜的女学生,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却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自2008年建校以来,已有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考入大......
-
〓 春秋战国服饰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周代服饰的色彩可以彰显穿着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可知周代以正色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的周代,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遭到了破......
-
〓 匪以玩物维以观德——谈谈苏东坡题砚“赠唐佐”
儋州东坡书院的主体建筑载酒堂上,悬挂着一块红底白字的牌额,上刻“海外奇踪”四个大字,为光绪二十四年儋州知事罗栋材所书,意为此乃海南一处奇特的古迹。作家、学者朱玉书将牌额顺手取来作为书名,记录苏东坡谪居海南事迹,其中一篇题为《琼岛珍物西蜀藏》的文章,记载了他“发现”东坡砚的经过。说1980年秋天,到四川参加全国苏轼研究学......
-
〓 有朋自远方来,长眠于此——利玛窦抵京四百年
利玛窦的这幅肖像于利氏去世后不久在北京由游文辉绘制,由金尼阁带回罗马,至今保存于耶稣会总部、罗马的ChinesadiGesu大教堂。利玛窦身穿儒官的绢服,金尼阁解释说乃是“中国的博士”的服饰。 利玛窦墓在二里沟车公庄路,今北京行政学院内,碑上刻字“耶稣会士利公之墓”。(摄影:武波) 《利玛窦传》,(日)平川弘著,刘岸......
-
〓 中华智汇·古代顶级灯具系列·玻璃罩灯:星落冰壶光火齐明
雨夜的灯光分外动人。唐代李商隐在《春雨》中写道:“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灯光照耀之处的雨丝,亮的像一团珠光宝气,可见诗人打的灯笼,应该有防水的灯罩。能够防水还透光的灯罩,也深藏着古人的智慧。在唐代,灯罩只能用油布或油帛制作。到了元代,谢宗可《泡灯》中却写到“焰吐兰膏映水晶,澄泓不动一沤轻。天星影落冰壶夜,神......
-
〓 浅析《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代蔡婆婆死的原因
内容摘要:《窦娥冤》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是元杂剧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作品中窦娥的形象众说纷纭,但是,都能找到共同的东西,那就大凡对其有过或深或浅,或多或少地研究的有学之士都是建立在对窦娥形象高度赞扬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古今文学作品中其它女性形象的比较,得出了窦娥的高尚情操和可贵品质。本文只取窦娥形象中的一小部分,就其甘心......
-
〓 张岱的心灵味
给学生讲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天色有些微暗。我对学生说:“在张岱的作品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文章意,更主要的是心灵味。虽然这种心灵味你们现在也许还不能够理解,但时间会长久地把它保存在你们心灵的一角,等待开掘。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张岱便是把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至的人。”读张岱,最好在微雨的天气里或者雪后,任张岱的文章味......
-
〓 说文谈史:蛇年说蛇
20多年前,购得黄永玉的《罐斋杂记》。这真是一本奇书,作者以数十条幽默风趣且寓意深刻的“动物短句”为其构架,然后分别配上水墨插图,令人百读不厌。这些水墨插图有漫画意味,造型简洁,神形俱佳,而且具有很浓烈的水墨韵致,非大手笔不可为。此中有一幅《蛇》,以浓墨画头、嘴、眼及蛇背,以淡墨画蛇信子及蛇腹,弯曲盘绕,从容前......
-
〓 人才史话:荐异才,致威信
汝南太守山阳王龚,政崇温和,好才爱士。以袁阆为功曹,引进郡人黄宪、陈蕃等;宪虽不屈,蕃遂就吏。阆不修异操而致名当时,蕃性气高明,龚皆礼之,由是群士莫不归心。 ——《资治通鉴》卷五O·《汉纪》四二 此可谓荐异才、致威信之举。王龚通过推荐并大胆使用在某些方面不易为世人认可的奇才,在实践上树立起更高的威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