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于我,既是人生宏大的布景,又是人生温婉的情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成长史,就是我的读书史。 我虽出生乡野,但躬逢盛世,迥别父辈“像牛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与书卷甚有缘。 小学时,我识字不多,但有机会接触到长篇小说。五年级时,班里转来一个刘姓学生,父亲是镇林业站站长,家里藏书丰富。他经常带......
-
〓 碧罗团扇自障羞
今天,假如谁来推介“瞧郎扇”,相信很多女孩仅仅因为这个逗人遐想的俏丽名称就会欣然甩银子。 所谓瞧郎扇呢,就是用半透明的轻薄纱罗糊面的扇,是明清人对于这类纱扇的传神叫法。康熙时人刘廷玑《在园杂志》中便言道:“更有以各色漏地纱为面,可以隔扇窥人者,曰‘瞧郎扇’。”一旦以薄纱做扇面,那么持扇的女性把扇子挡在面前......
-
〓 章服
绣绘日、月、星辰等图案的礼服,是辨别等级、区分尊卑的重要标志。“章”主要指服装上区别尊卑的不同文采。《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汉孔安国传:“尊卑彩章各异。”亦特指贵族祭服上的标志图案。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种。也指兵卒服装上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尉缭子·经......
-
〓 吴霁雯:“释奠礼”何以风靡海外
文庙,又叫孔庙,是儒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象征,主要用来祭祀孔子及历代贤儒。文庙祭祀时所采用的礼仪称为“释奠礼”,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国祭”。其雏形可以追溯到孔子去世那年(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此后,它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至今仍在海外盛行,堪称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范例。公元3世纪左右,朝鲜就开始举行文庙......
-
〓 世说心语:还是喜欢传统的拜年
拜年喽!——多么熟悉、温馨、悦耳、响亮的声音,它储藏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里,年年都是最温暖最动听的祝福。拜年是春节重要的礼节和内容。正月初一清晨,天空刚刚放亮,拜年“大军”便身着新衣,欢快地从各家各户涌出。一声声“拜年喽”此起彼伏,回响在几乎每条街道,每座村庄,每个小巷。“恭喜发财”“身体安康”“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 博物馆“文创”需突破自身局限
故宫朝珠耳机、马王堆养生枕……最近几年,故宫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等博物馆文创产品令人眼前一亮,甚至掀起了一股文创产品“萌萌哒”热潮。博物馆文创产品对提升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把“博物馆带回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纵观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种单一匮乏、质量粗制滥造等问题仍然存在。相比台北故宫博物院文......
-
〓 阳春白雪
古琴曲,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乐师师涓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表现的正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
-
〓 古画里的中国,汴河畔的市声
《清明上河图》局部,停在饭铺前的女轿,以及立在轿前的女仆《清明上河图》中的“脚店”从虹桥上连绵排到桥头的小商品摊 《古画里的中国》是著名作家孟晖的最新文化随笔集精心挑选200余幅古画,在美好细节处停驻、观想,讲述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情致《清明上河图》因为记录了一千年前北宋京城汴梁的繁华,在今天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确实,......
-
〓 中国鸡文化趣谈
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禽,千百年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飞禽,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祝告喜庆吉祥的象征,是文武兼备、勇敢仁义、守信准时的“五德之禽”。中国鸡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本文仅从“鸡德”、“鸡的象征意义”等四方面撷取几朵浪花与读者分享。一、鸡为“五德”之禽鸡自古就与人类的生活密切......
-
〓 释“不淑”
1922年,王国维在担任北京大学通讯导师时曾经为研究生发题四道,其一是“《诗》《书》中成语之研究”(《致沈兼士——研究发题》,《王国维全集·书信》)。在此前一年,他已经撰写《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观堂集林》卷二)。可见,先秦成语研究是他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两次为文中,他都把《诗经》中的“不淑”当作最为典型......
-
〓 人才史话:用一贤人,何以群贤毕至
钱三强 据《战国策·燕策》记载,燕昭王继位之初,采纳大臣郭隗建议,构筑黄金台,拜郭隗为师,以此招揽天下英才。于是,乐毅、邹衍、剧辛等贤能之士,从他国纷至沓来,士争凑燕。对此典故,后人多引以为鉴,将其上升为规律性认识:“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如今已成为领导者和社会公认的用人导向。然而......
-
〓 山水清音诗家奇想——孟郊《赠黔府王中丞楚》诗赏析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山水千万绕,中有君子行。儒风一以扇,污俗心皆平。我愿中国春,化从异方生。昔为阴草毒,今为阳华英。嘉实缀绿蔓,凉湍泻清声。逍遥物景胜,视听空旷并。困骥犹在辕,沉珠尚隐精。路遐莫及眄,泥污日已盈。岁晏将何从,落叶甘自轻。唐代诗人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属浙......
-
〓 屠岸:永别了,译诗圣手杨德豫!
屠岸(左)与杨德豫(右)杨德豫旧照 电话铃响了!电波传来,杨德豫先生今天中午病逝于武汉!日期是2013年1月23日。 我的心头猛烈地一震,继之以盈眶的热泪。一位盗诗歌之火的圣手陨灭了,他的灵魂回归了天国! 我抑制悲痛,用毛笔濡染了浓浓的墨汁,在宣纸上写下挽联: 译诗圣手 文采飞扬信达雅 ......
-
〓 华夏文明: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
冯谖弹铗图 (资料图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崛起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这批优秀之士不仅有知识、有技能,而且关心民瘼,热爱国家,有仁者之心。这样的士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但是其范畴要更宽广。孔孟二圣对于士的论述不断建构和充实着士的精神价值,不仅对知识分子,而且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
-
〓 说不尽的盛唐
簪花仕女图周昉(唐) 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现藏故宫博物院) 唐朝是一个可以梦想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因为唐朝正处在一个社会变迁与转折的关键时期,豪强士族已经衰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兴起;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各个阶层人......
-
〓 中国古琴史话(四):两汉
秦汉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当时的统治者在征集民歌的同时,也从各地选拔一些民间的优秀艺人,在宫廷中任鼓琴待诏。师中、赵定、龙德,他们都是西汉中叶宫廷中的鼓琴待诏。师中是汉武帝时期,东海下邳(今江苏宿迁)的名琴家。由于他的影响,当地好琴成为时尚。据刘向《别录》所言:“至今邳俗犹多好琴”。赵定是渤海人,龙德是梁国人。汉......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为1902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曾先后改称优级师范科、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以后,改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七七事变”后,北京师范大学转移到西北大后方,数年间,学校一再迁徙,校名几易。1946年7月,学校迁回到北平,以国立北平师范学......
-
〓 文化评析:对文化场所的错别字要有点“洁癖”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国子监大街一院落门上牌匾题写的“聖人鄰裡”四个字中,“鄰里”的“里”被错写为了“裡面”的“裡”。古汉语专家证实牌匾上的字确实写错了,究其根源,是题写者没有弄懂汉字的繁简变化。繁体字中“里”指城市中的街坊、巷弄,而“裡”则是“裏”的异体字。对此,安定门街道负责人表示,该牌匾于2007年设立,主要是为......
-
〓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王维《青溪》赏析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但全诗除最后两句外,每联都对仗,又参用了五言排律的作法。因此它既有排律的整饬,又有古体的质朴,兼得二体之善。题曰《青溪》,起二句干净利落,直奔主题。“言”......
-
〓 逍遥游里的不逍遥——粗读《庄子》印象
题记:穷困潦倒死不休,蓬蒿丛中乜群囚。奇崛险峭孤峰在,东南西北任啾啾。(一)引题或庄子的生存困境在那个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年代里,庄子无疑是最清醒的。清醒之处就在于他对那个时代看得太深刻、太透彻,同时又对那个时代感到太痛苦、太绝望。要想理解庄子,我们先得从他生存的困境说起,因为生命的经验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生命的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