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艺观与历史观丛谈:以良史传统滋养文艺创作
在中国,小说起自官方对民风民情有意识的史料征集工作,这也是小说有“稗史”别称的缘故,它原本就是历史书写系统的一部分历史题材作品的优势在于,能提供给观众和读者以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其故事和人物往往植根于民族精神传统,犹如枝繁叶茂的大树,每片叶子的纹理都向你诉说一种由来历史题材文艺创作虽不必以“良史”的标准苛求,但大原则、......
-
〓 人民时评: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保护与利用并非水火不容,利用得好有助于保护,保护得好也会促进利用,二者完全可以彼此助益,形成正循环因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而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湖南岳阳楼,最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报道,岳阳市政府正与外地投资者洽谈转让岳阳楼的经营权用于旅游开发。在不少人看来,岳阳市政府此举无疑是“崽卖爷田”,不但可能导致岳阳楼......
-
〓 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今天,看到又有近万名学生将离开学校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我感到很兴奋,有一种难以表达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同学们要离开学校了,我给同学们送上的两个字是“合作”,以作临别赠言,相互勉励。 同学们即将离开学校,意味着即将进入竞争的社会。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无论什么人,都无法避免竞争,都会遇到各......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因“文革”停办8年,1978年复校。 提及中国人民大学,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红色名校”,而对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名题字,则......
-
〓 北京的春天
北京的春天很美,但却很短。我的等待穿越了漫长寒冷的冬季,直至春天的到来。北京的春天似乎来得有些唐突,昨日还硬朗的风,今天就轻柔了许多。托起草儿的脸,轻轻触摸,放开手就是一片绿茵。昨天还是星星点点,今天就已花满枝头,春天的脚步就是这么任性。脱去厚厚的冬装,春风就这么温暖身子,春绿就这么跃入眼帘,点染着树梢,闪躲在角落里,......
-
〓 人才史话:毛遂为何能自荐成功
资料图片 如今,在职场中,许多人竞相效仿古时候的毛遂,自我推荐去谋职,虽然其精神可嘉,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被聘者寥寥,大多数求职者往往以失败谢幕。因此,提倡职场应聘效仿“毛遂”,值得商榷。 为什么这样说呢?当然是有充足理由的。在中国历史上,自荐者很多,但未必都能成为毛遂。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从古至今就会流传许......
-
〓 “俗文学”与“北大传统”——追怀著名俗文学研究专家王文宝先生
因时间冲突,没能参加中国俗文学学会顾问、原会长、著名俗文学研究专家王文宝先生的追悼会,感觉很是歉疚。这并非客套话,因我这个不成气候的“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明摆着是王先生扶上马再送一程,方才走到了今天。 记得是1999年底,王先生来找我,开门见山,邀我这个尚未入会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出任全国一级学会“中国俗......
-
〓 保护方言:使用胜于收藏
日前,通行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广东省东莞市宣布,将用3年时间建立东莞方言档案,保护“行走在消逝中”的乡音。对于以人为载体的语言来说,存入档案馆就可使之安然无恙了么?语言从来都是越用越活,不便书记的方言更不例外。况且,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某些方言更具只可意会的微妙,只有那一方水土的那一方人才明了。因此,将方言存档的......
-
〓 光明论坛·温故:莫用三爷,废职亡家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剖析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原因时,特别指出了家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
-
〓 好作家不会死——怀念陈忠实
4月29日上午九点多,我正埋头在家务中,忽然见到刘兆林发的微信:陈忠实去世。兆林说“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时刻”,“中国文坛又一棵大树倒下,又一位师友离去,不胜悲痛”,“他是一位大家!《白鹿原》不朽!向陈忠实致哀”云云。兆林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他的伤感我是可以想象的。但我很平静。不是因为薄情寡义、铁石心肠,也不是因为至少在一......
-
〓 中国大学怎样规划自己的未来
CFP 编者按 战略规划是一种积极主动、面向未来的管理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管理中常被普遍应用。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后发追赶型的状态,特别在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时代,大学的定位和规划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中国的大学怎样认识战略规划?又怎样规划自己的未来? 本刊特此刊出教育部教育规划......
-
〓 肖复兴:布谷声中谷雨天
中国幅员辽阔,同样的节气里,南北差别非常大,老天爷所呈现的脸的模样,大不相同。民间俗语说:清明断雪,谷雨绝霜。但是,我在北大荒的时候,那里的清明时候的雪还冻得老厚,即便是谷雨时节,也是一地的没有完全化干净的雪,沾满泥水,湿湿的,黑黑的,脏兮兮的,当地人称“埋汰雪”。谷雨的节气,意味着春天的尾声,夏天的到来。对于南方而言......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北接圆明园遗址,西望颐和园,东临清华大学,南依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环境既有古典之遗韵,又有新时代之风尚。 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1898年7月4日,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的推动下,光绪皇帝亲自“恩准”筹建,并于同年12月正式开学。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并沿......
-
〓 不做“低头族”,让心也回家
近期,微信圈里,有人转发了一则“教养帖”,集中了几十项在中西方社会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待人处世基本行为规范、礼貌礼仪。但在笔者看来,今天的“教养帖”里,最需要“置顶”的,是一条新规则:在约会、交际场合,务必放下手机,不做低头族——请将你的眼神和注意力从手机世界拔脱出来,多与身边人对视、交流,而不是目在神游、心不在焉地敷衍......
-
〓 光明论坛·温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古语。2015年9月22日,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他指出:“‘穷则变,变则通。’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
〓 盛世藏谱传家之宝
——家谱收藏与研究之浅见
【作者简介】柳哲,文化学者,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姓氏大讲堂创办人。春节之际,游子返乡过年,总是不忘看家谱、学家训、上祖坟、拜祖宗。寻根问祖,渐成时尚。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家谱的命运,却是跌宕起伏,家谱收藏也随之冷冷热热。解放后,中国家谱开始受到冷遇。特别在破“四旧”时期,惨遭浩劫。传藏数千年的家谱,往往被......
-
〓 宋代诗歌中的相对论——古诗新读系列之一
我们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对神秘的体悟。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挺立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的源头。谁要是体验不到它,不再有好奇之心,不再对这个世界感到惊讶,那么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就是瞎的。——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The most beautiful experience we can have is t......
-
〓 文论经纬·王蒙:旧邦维新的文化自信
编者按:近代以来,中国这个5000年文明古国,遭遇了“走向世界的挫折”,深陷过文化自卑。但中华儿女硬是在苦难中奋起拼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使今日之中国站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起点上,也使我们更有理由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更加坚定我们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意味着我......
-
〓 西南联大与台湾
作者(前排右三)与西南联大校友聚会于台北宁福楼台湾清华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校歌碑任继愈、季羡林题词悼梅贻琦等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0周年。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一大成果。查《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第7期词条:“台湾省自1895年4月17日,中国甲午海战清朝失败后,被迫割让给日本,至1945......
-
〓 唐诗故事:破镜重圆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徐德言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乐昌公主这就是成语典故“破镜重圆”中两位主人公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对咏的两首诗。徐德言是南朝著名的才子,飘泊在北方时曾写过一首著名的《长安听百舌诗》,抒写他对故乡的怀念:“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