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生苦短,及时奋进——汉佚名乐府诗《长歌行》赏析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本是秦代中央政府创设的一个机构,职能为音乐歌舞的管理与教习。汉初未保留。汉武帝定郊祭礼乐时重建,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并予配乐,供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该机构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乐府......
-
〓 历史昭示我们开创未来——文化抗战与抗战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1937年7月29日,卢沟桥炮响后的第21天,北平沦陷。城中的120万中国人,面临国破家亡、走投无路的惨痛现实。 一夜之间,北平由一座美丽可爱的城市变成人间地狱。作家沈从文出门探听消息,遇到一位老警官:“先生,快回家去,不要再上街了。我们打了败仗,军队全退出城了。”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北平沦......
-
〓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劝导人们开卷读书的很多理由正在变得缺乏说服力。阅读能让人获得有用的知识?上网似乎也可以;在书本中感受远方?那为什么不去旅游呢;领略名......
-
〓 郑娜:报刊亭风波议
在北京,可以用“随处可见”来形容的,不是银行,不是便利店,而是报刊亭。这一点,向来让北京人引以为傲,也让许多外来者羡慕。北京报刊亭非常多。统计显示,2003年全市建设报刊亭已达2300多个,最高峰期达2500多个。小区里、学校边、天桥下、公车站旁、十字路口是报刊亭最多的地方。像笔者从单位走到最近的地铁站,大概1公里左右......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二
汉魏乐府·杂曲歌辞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列为《古诗十九首》第十篇,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未收,徐陵的《玉台新咏》定为西汉枚乘所作,《玉烛宝典》称此诗为「古乐府」,实际上仍是东汉文人仿作的乐府诗。这是一首咏歌牛......
-
〓 且行且思:校训也该有特色
校训以精练的文字与厚重的意蕴滋润着学子,也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追求。作为学校的标志之一,校训本该是特色鲜明的。然而,一项统计表明,我国本科院校校训重复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厚德”“博学”“笃行”3个词分别被用于超过100所高校的校训,“求实”“创新”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校训可以有适当的重复,毕竟都是在办大学、在育人。但是......
-
〓 光明论坛·温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月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对一生追求“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
-
〓 阮直:去除文化中的粗鄙化
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本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君子文化,可是几经演变、伪型,儒雅的成分逐渐呈阴性,粗鄙的毒瘤倒茁壮成长了。 儒家文化作为执政者的体制设置从1919年之后就退让了,但作为人的修养、作为民众之间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从来就没缺席过,执政者的个体行为无不渗透着儒家文化中的儒雅与斯文。 就是在北洋军阀执......
-
〓 读书管见:《西游记》之西游
在2015年驾鹤西去的众多西方文化名人中,不能不提到以英译《西游记》蜚声国际的余国藩先生。他用10余年翻译出版的四巨册《西游记》是西方世界首部完整的英译本,1983年面世后被奉为经典。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18世纪便引起了英语世界的关注。然而,让“西游记”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还要归功于亚瑟·韦利的英译本......
-
〓 “买椟还珠”故事新编
“买椟还珠”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成现代汉语,有一个在郑国卖明珠的楚国人,用木兰木做了个匣子(装明珠),用桂椒为它熏香,用珍珠玉石来点缀它,用玫瑰石来装饰它,用羽毛翡......
-
〓 有感而发:用制度管控和规约文艺评奖
文艺评奖是人类以仪式的形式为自身精神活动举行的庆典和加冕,既体现出人类对文艺实践成果的尊崇和珍重,也彰显出文艺事业递嬗前行的内在逻辑和特有规律。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学艺术构成博大而璀璨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面影,为了推动文艺发展繁荣,建国后国家借鉴苏联做法,于不同历史时期设立了不同类别的文艺评奖。几十年......
-
〓 苏轼对今天的三点启示——三亚国际诗歌节有感
海南儋州苏轼像 时值深秋,北京已经是秋风萧瑟,落叶满阶了,而三亚却是蓝天白云,椰风海韵,诗意海角,浪漫天涯。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晚上在大东海广场举行的群众诗会,家庭妇女、复转军人、退休职工,一个个登上台来,尽情朗诵他们喜爱的诗篇。三亚这颗海南明珠所充溢的浓浓的诗意,令我惊奇,也令我深思。是谁在海南人心中播撒了诗的种子......
-
〓 一带江山如画——宋·孙浩然《离亭燕》词赏析
一带江山如画,景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橘树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孙浩然是北宋词人,生平不详,所作今存仅两首。其人虽不显,但这首作品却是古代山水、怀古诗词中的名篇。它写的是古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故词人......
-
〓 羊的历史学释义
我们可以模仿《三字经》说“羊初生,知跪乳。”《三字经》开头说“人之初,性本善”,其中的“善”字从羊,这表示古代统治者冀望人性如羊,便于管理。所以羊字族汉字多有“驯顺”之意。羊字族汉字有:姜、羯、详、祥、羞、佯、义、徉、翔、养、羝、洋、羔、羱、群、美、烊、鲜、羌、庠、羡、羲、鲞、鮺、蛘、羧、善、咩、羚、恙等。其中令人瞩目......
-
〓 短评:阅读经典,应注重版本
何谓经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概括的,“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
-
〓 大学章程与教授治学在历史记忆中准确重构
云南高等学堂印制的奏定学堂章程与1906年光绪丙午年由上海会文学社出版的钦定学堂章程付业兴/CFP 现代大学制度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其中的大学章程建设和教授治学问题,更是受到高度关注。在谈起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不少人都会提起历史上有过的大学章程和教授治学。确实,梳理清末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史,我......
-
〓 家风家教大家谈:家风家教是我一生的功课
父亲南怀瑾的离世,对所有的人来说都超乎想象的早。不论是子女还是学生,每个人都怀着尊崇,期盼这盏灯能长明,让自己在为人处世上不致迷茫。 父亲常教导我们,人贵自立。以他老人家为例,从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回报,也从不要求子女参与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工作。父亲对一生取得的成就,都秉持“为而不有”的原则,父亲出生地——地团......
-
〓 知味斋:蟹酿橙
翻读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薄薄上下两卷,记载了102种肴馔,梅粥、蓬糕、蟠桃饭、百合面、莲房鱼包、牡丹生菜等。梅粥是粥将成再放梅英同煮而成,蟠桃饭是先熟蟠桃去核再与米饭同煮而成,莲房鱼包是切鳜鱼肉块填入挖瓤留孔的嫩莲房中蒸煮而成,如此等等,一个个新奇名称和一种种新奇制法映入眼帘,令人不禁心动垂涎。 其中,......
-
〓 唐诗中所见几种奇异酒具摭拾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繁盛时代,唐人喜欢作诗,也喜爱饮酒,饮酒似乎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催生诗歌创作的重要媒介,所谓文人有斗酒诗百篇之说,武士有酒助英雄胆之论。打开《全唐诗》,一个“酒”字就会扑面而来,上至帝王,次至墨客,下至无名氏诗人以及和尚、妓女,几乎可谓无人不言“酒”。凡是《全唐诗》录有其诗歌的,我......
-
〓 唐诗故事:老僧赠诗
灵隐寺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这首《灵隐寺》的作者就是前面曾提过的“龙门夺袍”中的宋之问。神龙元年( 705)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张易之,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