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足宝顶山石刻观略:买椟还珠事不同
宝顶山石刻中有代表性的“养鸡女”。 山城多雾,冬季又时常细雨纷纷,雾如烟,雨如丝,天地间的世界越发迷蒙混沌。到重庆大足宝顶山时,正是这样的季节和天气。山路原本平淡无奇,走入一个山门,在三面崖壁相连的一个马蹄形山湾内,突然巨龛相连,各色石刻佛像、人物、鸟兽、树木、题记连绵不绝地扑面而来,正所谓“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民间文艺学家贾芝的理论探寻之路
2012年12月12日,一辈子只能遇到一次的数字。他迎来了自己第100个生日。 贾芝,成就卓著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他不仅是新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而且是我国民间文艺界唯一健在的世纪老人。他一贯注意挖掘民间文化资源,为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草根学者”的理论自......
-
〓 善良的孟子
内容提要:仁、义、礼、智是儒家传统文化重要的核心价值,然而这一核心价值的意义在现代转型期的社会中备受困惑。生命的意义何在?人能否超越血肉之躯直达本心?我们是以博弈者的心态游戏人生怀疑一切呢,或者怀抱一颗恭敬心创造生活?在《孟子》七篇的基础上,本文试图经过一番心灵之旅,重新理解孟子的当下意义。追溯散见在《孟子》七篇中的重......
-
〓 记录鲜活历史勾勒时代变迁——2015年度汉字与流行语词评点
CFP2015年底,国内外多家机构相继发布年度汉字和流行语词,媒体上一时颇为热闹。年度汉字评选始于日本。1995年,日本负责汉字能力测试的专门机构“汉字能力检定协会”(简称“汉检”)第一次举办“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其后,“汉检”每年向日本国内公众征集最能反映当年国内国际大事和公众关注焦点的一个汉字,来概括当年世态和公众......
-
〓 “仍”乃曹雪芹之原“字”原味
陈曦钟先生在《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三期《“仍”字释疑》文中言:“上述《红楼梦》中的两个‘仍’字,自然也相当于‘乃’字无疑了。”笔者以为,这是误解曹雪芹“仍”字义。曹雪芹在这两处“仍”字仍作“仍然、依旧”义,并不通“乃”字用。以下拙见,就教于陈先生及专家。现根据陈文所引庚辰本二十三回照抄如下:......
-
〓 盛世藏谱传家之宝
——家谱收藏与研究之浅见
【作者简介】柳哲,文化学者,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姓氏大讲堂创办人。春节之际,游子返乡过年,总是不忘看家谱、学家训、上祖坟、拜祖宗。寻根问祖,渐成时尚。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家谱的命运,却是跌宕起伏,家谱收藏也随之冷冷热热。解放后,中国家谱开始受到冷遇。特别在破“四旧”时期,惨遭浩劫。传藏数千年的家谱,往往被......
-
〓 青年观·勇做时代风尚引领者②:读书以养性
现在是网络时代、图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少了,上网、读图、看视频多了。这是时代的变化,很难简单下结论说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频、网络和图像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阅读。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是......
-
〓 人民论坛: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让我们的人生更开阔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
-
〓 人才史话:“房谋杜断”的启示
唐太宗当政时,“智囊团队”中左仆射房玄龄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却是点子最多的一个。每当李世民遇到难题,房玄龄都能拿出多种方案供其裁夺。而当李世民犹豫不决时,右仆射杜如晦又总是能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让他拍板。后来,人们就以“房谋杜断”来称誉能人之间的完美合作。 现实生活中,全才同完人一样既难遇也难得,倘能把有个......
-
〓 都是名声惹的祸
公元1360年,才高八斗的刘伯温终于决定辅佐朱元璋打江山。前后历时数年征战,朱元璋最终登上皇帝宝座。朱氏大业已成,该封官的封官,该封地的封地,但是,功高盖世的刘伯温,却只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在同等爵位功臣里,他的俸禄也是最低。刘伯温不糊涂,揣摩出了皇帝的顾虑,于是做了几年官后,于1371年告老还乡安度晚年。刘......
-
〓 肖复兴:冬至萝卜挑
冬至到了。寒冷的冬天来了。在老北京,即使这时候已经进入数九寒冬,街头卖各种吃食的小摊子也不少。萝卜挑,是其中一种。萝卜是老北京人冬天里常见的一种吃食。特别是夜晚,常见卖萝卜的小贩挑着担子穿街走巷的吆喝:“萝卜赛梨!萝卜赛梨!”老北京人管这叫做“萝卜挑”。一般卖心里美和卫青两种萝卜,卫青是从天津那边进来的萝卜,皮青瓤也青......
-
〓 《角招》:怀想友人的春心如酒——姜夔自度曲抉微(四)
【角招】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我有时会将白石的恋情词......
-
〓 “字多不看”让你失去什么
“字太多,不看了。”现如今点开微博、微信上一篇长文,评论区十有八九会出现这样的留言。不知从何时起,“字数太多”“文章太长”成为指摘的对象。“快餐式阅读”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信息更新速度太快,导致人们急于抓住每一段碎片时间,快速获取更多信息。地铁里、餐桌上、排队中,我们拿着手机迫不及待地上下滑动,生怕一秒钟会错过“几个亿......
-
〓 岂独伤心是小青——《牡丹亭》外的故事
连环画《牡丹亭》插图 彭连煕作明代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一问世便产生了轰动效应,南北伶人竞相上演,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还魂的故事让一些闺中少女、少妇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无数痴迷的“汤粉”奋不顾身地飞蛾扑火,用生命续写了各类《牡丹亭》故事外的悲情故事。《牡丹亭》开场白云:“日日消磨断肠句,世间......
-
〓 品鉴:穿透历史想象的迷雾
北京时间7月4日,在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特有的土司文化遗存也走进了世界的视野。我们特请研究土司遗址的学者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土司风云。——编 者如果没有迷雾,武陵山区的风景将逊色不少。山地里昼夜温差大,地形崎岖,每天......
-
〓 阅读障碍,何时能彻底治愈?
当我们眼睛接触到书籍、报纸、网络上的文字时,我们能够产生形、音、义的联系和演绎,从而知道这段文字说了什么,这好像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可是,世界上也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法阅读,无法从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他们被定义为“阅读障碍”患者。近日,有科学家称发现了导致“阅读障碍”的根源,即大脑某些区域之间的连接出现了“故障......
-
〓 “俗文学”与“北大传统”——追怀著名俗文学研究专家王文宝先生
因时间冲突,没能参加中国俗文学学会顾问、原会长、著名俗文学研究专家王文宝先生的追悼会,感觉很是歉疚。这并非客套话,因我这个不成气候的“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明摆着是王先生扶上马再送一程,方才走到了今天。 记得是1999年底,王先生来找我,开门见山,邀我这个尚未入会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出任全国一级学会“中国俗......
-
〓 人民时评:“将知识传递给最需要的人”
更新知识能够改变世界,传播知识也能改变世界,知识流动应该是“将知识平等传递给所需要的人”这几天,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一场演讲火了。来自中国湖南农村的何江博士,以毕业生代表的身份登上这所世界名校的演讲舞台。人们在回顾他“逆袭”轨迹的同时,也品味着他演讲中的故事,感受他对于知识的体悟。何江在演讲中提到,被毒蜘蛛咬伤的地方,......
-
〓 光明论坛·温故:知而能之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在G20杭州峰会开幕辞中,他指出二十国集团应“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他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基......
-
〓 中秋望月说曹诗
秋风渐凉,又是一年中秋时。举目苍穹,难免让人生出似水流年、岁月蹉跎的悲壮来,在这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中,不觉想起曹君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