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说节气:立冬
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冬季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农作物已收割晾晒完毕收藏入库,人们开始酿酒、腌菜,准备过冬。明代诗人王稚登有一首《立冬》诗曰:“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
-
〓 光明论坛·温故:张骞凿空
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这就是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建元年间,汉中人张骞以郎的身份应募接受联络大月氏的使命,率众自长安出发西行,途中遭遇匈奴人,被拘......
-
〓 肖复兴:芒种之忙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一个节气。读中学的时候,每年都要有一次下乡劳动,一般都会选在芒种季节,因为这时候北京郊区的麦子黄了,正待收割。我们中学那时候常去南磨房乡帮助老乡收麦子,在乡间,我从老农那里学到一个谚语“杏黄麦熟”收完麦子回家到市场一看,果然摊子上到处都有卖杏的。我把学到的这个谚语“杏黄麦熟”写进作文里,得到老......
-
〓 阅读的春天一直都在
在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的当下,出版业的危机似乎不言而喻。然而,在刚刚闭幕的2015上海书展,读者的热情之高却让人意外。在早已不需要依赖书展来订购图书的今天,人们为什么还要顶着烈日或冒着暴雨、排着长队来到书展现场?答案或许在于,本届上海书展强调有价值的阅读,通过优选图书并举办各类阅读活动,将更多好书带到读者身边,以满足人们读......
-
〓 曹彰弈棋食枣被毒
任城王曹彰,是曹操生前最喜欢的儿子。有关他的死因世说纷纭。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载:魏文帝忌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噉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敉之,帝预敉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大约曹氏兄弟经常一起下棋玩耍,所以魏文帝曹丕才得以趁机施展阴谋......
-
〓 还记得童年时的作业本吗?——微记忆系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书写往往只属于一个时代。因为具体的书写者、特定的书写工具和载体,以及写成品的保存传播的方式几乎都是不可选择、不可复制的。所有的这一切,只能是老黑格尔所谓的The One。正是因为生活在电子产品还不发达的纸张时代,所以,很多人曾经的童年记忆中都有所谓的“作业本”。而曾经即便不再是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青......
-
〓 学术活力从何而来?——哈佛归来也谈方法论的重要与跨学科之必然
2012年笔者有幸在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访学一年。在经历奢华的“知识盛宴”和各类“头脑风暴”之后,感触颇多。刚刚出国的中国学者无不为国外的学术活力震撼,遑论哈佛。这里每日有着形式多样、题目庞杂、主讲“来头”大小不一的各类研讨。在我所参加的各类人文与社科研讨中,参与者多是各专业的教师、访问学者以及少部分的研究生,他们常常来......
-
〓 春节文化:一棵生活智慧树
刘如意 作 中华民族大家庭生活在节日文化中。各个民族创造、传承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反映着他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体悟。春节年俗是一棵节日生活智慧树,它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而枝叶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继续生长、发展和变化。迎春话除夕: 刚健有为 睿智勇敢 相传,......
-
〓 余三定:藏宝不若藏书
现当代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较多藏书,或者说他们同时就是藏书家。这说明,读书与藏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藏书与一个人的事业、人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藏书帮助学者更好地完成具体的学术研究课题。学界公认胡适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对《水浒传》版本的研究。而胡适之所以能在《水浒传》研究......
-
〓 家风家教大家谈:重读包拯与司马光家训
闲来阅读古籍,重读两则宋朝名臣家训,一则是包拯家训,告诫子孙要清正廉洁;一则是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讲的是“俭素”。读来颇受启迪。 《能改斋漫录》载,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37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
-
〓 大学图书馆应向公众开放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所高校,发现高校图书馆或闭门谢客,或限制社会人员进入。据统计,北京高校图书馆藏书总量已达1亿余册,正值暑假,高校在校生锐减,如此多的图书资源闲置在馆,实在让人可惜。(《中国教育报》8月12日)的确,1亿余册的图书闲在那儿,让爱读书也想读书的人不免感到遗憾。要知道,包括首都北京在内,我国各地......
-
〓 杜永道:北京胡同小景
北京胡同的魅力,首先在于它蕴含着古都的历史、文化,可谓内蕴丰富的人文化石。 随意在胡同行走,除了王府雄踞路北的宽阔街巷外,司空见惯的寻常小巷同样给人以沧桑感: 一面旧墙,老态龙钟,墙皮剥落,裸露出硕大的厚砖,砖头间凝固着坚硬如石的白灰。这砖和灰,系一二百年前所制;数不清的家门口竖着一对门墩儿。有方形......
-
〓 品味古籍:独树一帜的李贽
任何一种伟大的文化体系,都是丰富而驳杂的,主旋律与不和谐音同时共存,但当时看来不和谐的音,事后看来也自有其价值。中国明代的李贽就是一个例子。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历任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姚安知府等职。弃官后寄寓黄安、麻城讲学,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或......
-
〓 中国古琴史话(二):早期出土的琴
由于木材保存不易,能保存到今天的古代琴的实物,十分难得。目前考古发掘所见到的最早的“琴”类乐器实物,为1978年在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其年代约在公元前433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曾侯乙墓十弦琴通长67.0厘米,与现今通行的琴相比要短很多。此琴用整木雕成,由琴身和一活动底板构成,分音箱和尾板两......
-
〓 人生苦短,及时奋进——汉佚名乐府诗《长歌行》赏析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本是秦代中央政府创设的一个机构,职能为音乐歌舞的管理与教习。汉初未保留。汉武帝定郊祭礼乐时重建,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并予配乐,供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该机构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乐府......
-
〓 新三字经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源泉”。我认为,这六条的确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常道”或核心价值观,故对这六条以“三字经”的形式作一阐发。 讲仁爱 首孝悌,仁之本。老吾老,及......
-
〓 仲呈祥:我看“赵氏孤儿”的诸多改编
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剧照 中央电视台不久前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41集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又引起人们对这一题材近年来不断地被电影、话剧和戏曲改编的缘由得失,议论纷纷。我对此亦饶有兴味。 据史家考证,记载春秋历史甚详、且具有权威性的《左传》和《国语》中均未细录此事,倒是太史公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才叙此事:晋......
-
〓 莫砺锋陶友红:高考,1977
1977年秋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全国城乡不胫而走:中断了11年的高考要恢复了!素昧生平的我俩分别在淮河之北与长江之南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初闻涕泪满衣裳”。当时我俩的情况分别如下:莫砺锋,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1968年秋天赴江苏省太仓县璜泾公社插队务农。1974年迁至安徽省泗县汴河公社,在公社农具厂当“亦工亦农......
-
〓 冯其庸:古梅奇记
奇梅 冯其庸摄雪骨冰枝(中国画) 冯其庸 我喜欢梅花,在我的小园里,十多年来,先后从远处深山里移植了六棵树龄在四五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古梅,至今这六棵古梅,每到春天,都是花开满树,春色无边。 可是这六棵古梅,有多种令人不解的奇处。 我最先种的一棵古梅,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老干直径粗约不足一尺,高约一米......
-
〓 光明论坛·温故: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爱子,教之以义方”,出自《左传》;“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则出自《资治通鉴》。前者从正面强调爱护孩子,应该以正确的方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