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羌族和戏剧
作者简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11月10日,一台大型羌族音乐剧《太阳花》在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上演,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用媒体的话来说,“该剧的上演标志着聚......
-
〓 章启群:怎样读《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全文五千余言,是中国道家和道教首屈一指的经典。《老子》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与《圣经》《伊索寓言》等一样,是全人类阅读最多的书之一。《老子》的作者有李耳、老聃、老莱子等几种说法,《老子》成书的故事也非常神奇。虽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些记述,但仍然没有确切的时间地点和史料证明。目前所见最早的《老......
-
〓 人民论坛: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至于孩子,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作家笔下的春节,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回忆。物质丰富、文化多样的时代,人们虽然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过年新形式,但传统年俗的仪......
-
〓 金台随感·诗词里的文脉(二):最是诗中家国情
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锦官城的一个四月春夜,或许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被免去参议官的陆游在所寄居的城西南浣花溪畔,奋笔写下了这样一首《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一场病一晃就是二十多天,病后初愈......
-
〓 看“九歌”品梅韵
为纪念恩师梅葆玖先生逝世一周年,京剧名家魏海敏近日在北京、上海演出了曲集《在梅边·九歌》,选择8个梅派剧目的8个代表性唱段和昆曲《牡丹亭》中的唱段,展示梅派艺术的本真特色与自己的习“梅”心得,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一个方桌、一架古筝、一个京剧乐队,配以显示唱词及播放照片的大屏幕,舞台不大但清丽古雅。魏海敏身着白色绣梅花......
-
〓 见仁见智:警惕地名更变造成的文化消殒
进入现当代以来,有相当多的原有地名,被新地名不断替代。比如在笔者的家乡云南祥云县,除了原来的“云南县”被更称为祥云县外,就还有很多个自然村的村名被更变:将原来的“老马村”更称为江登村,“公昌邑”更称为江场,“鱼囡场”更称为云里厂,“清溢村”更称为下庄……等等。被更换了名字的村庄,占了全县村庄相当的比例。再加上其......
-
〓 校长说校训:厚德重法,彰显法科的时代品性
校训中“厚德”与“重法”结合,前者崇奉以人为本的道德追求和人文关怀,后者关注的则是信仰法治、捍卫法治的骨力和勇气校训既引领着大学的精神方向,也体现着大学特有的人文风范。西南政法大学“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辅以“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既彰显法学学科品性,又兼具时代特色。1950年,西南......
-
〓 来论:用笔墨传递文化馨香
近日,合肥一小学数百名新生领到了由该校书法老师用毛笔书写姓名的入学通知书。莲花为底、笔墨题名,这份独特的“入学礼”散发着浓浓书香气,赢得不少网友点赞。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陕西师范大学几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教授,11年来每年都坚持用毛笔书写上千份录取通知书,既体现了对新生的尊重,也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目......
-
〓 说客
主客相对,外来之人皆为客。《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对秦穆公讲“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朋友到访主人家会尽些地主之谊。秦穆公、秦国军队相对于郑国,朋友相对主家则为客,推而广之,凡羁留在外者皆为客。本文题名“说客”,是对“客”的含义做些简要的说明,历史上真有靠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国的“说(......
-
〓 论秦可卿之死
今天我为什么我要讲秦可卿之死呢,因为在《红楼梦》中只有秦可卿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她真的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是死在曹雪芹笔下的。众所周知,《红楼梦》并不是一部全书,我们通常认为曹老先生只创作了前80回就与世长辞了,而后80回可能是由高鹗等人续写的,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我们现在从各方面研究《红楼梦》都成了“迷”,但唯独......
-
〓 名家笔谈:创新来自对学问的真正尊重
从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出发作出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文明意义上的创新,进而实现有益于民族与世界的成就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从一个学者的视角看,大学的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创新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个文化问题。大学作为追求真理、生产文化的场所,理应是创新的源头。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从政府官员到大学校长的......
-
〓 张胜友:初到赤壁
丙申岁初冬,我平生第一次踏访赤壁。魂牵梦萦的赤壁!还在孩童少年时,我就从小人书上知晓了“火烧赤壁”的传奇故事,那战船似点着的火把一片连着一片熊熊燃烧,由此,“赤壁”二字犹如种子植入心田,这应是我与文学最早的结缘吧。从湖北赤壁市(古称蒲圻)向西北行,急匆匆驰赴三国古战场,矶头临江悬崖上石刻“赤壁”二字赫然夺目,凭石栏眺望......
-
〓 阅读障碍,何时能彻底治愈?
当我们眼睛接触到书籍、报纸、网络上的文字时,我们能够产生形、音、义的联系和演绎,从而知道这段文字说了什么,这好像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可是,世界上也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法阅读,无法从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他们被定义为“阅读障碍”患者。近日,有科学家称发现了导致“阅读障碍”的根源,即大脑某些区域之间的连接出现了“故障......
-
〓 宋洪兵:怎样读《商君书》
《商君书》是先秦时期代表法家学说的一部重要典籍。中国古籍历经秦火及竹简向纸版转换过程,披沙拣金,《商君书》依然能够流传至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思想价值与文化意义,值得重视。该书今存二十六篇,其中两篇只存目,内容已亡佚,实存二十四篇。《商君书》之得名,与商鞅有关。商鞅本名公孙鞅,卫国人,故又称卫鞅,战国初期著名政治家、思想......
-
〓 善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安克在2014届本科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2014届同学们,毕业了,祝贺你们!祝福你们!不久前,我在家园论坛上看到有同学发帖:“再见了,杭电,我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留给了你”,我真的被感动了。我扪心自问:杭电有没有把最美好的给了你们? 电脑前刷屏选课的你,吐槽选课之难难于秒杀;北面宿舍里的你,感叹阳光何时照到我的床前;图书馆前漏夜排队的你,只是......
-
〓 马年侃马联
古往今来,马是一种颇受国人喜爱的动物,在联坛之中,关于马的对联可谓精彩纷呈、妙趣横生。在古代,马是行军打仗的必备之物。湖南湘潭的关帝庙内有联曰:“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此联紧扣关公的生平事业,准确精当,同时对仗工稳,气势雄浑,读来耐人寻味。陕西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南的饮马池相传是汉......
-
〓 陈桥兵变——改变国家民族性格的军事政变
一次看似普通的军事政变,一次看似寻常的改朝换代,一个没有流血的朝代更迭,其中却蕴含着改变了中国国家民族性格的因素,历史就是这样,在无形中、在人们不经意间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转变。以至于这样的转变影响了以后的时代发展和民族进步。(一)还原历史“陈桥兵变”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历史事件了,它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
-
〓 也谈“诗庄词媚”
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史上既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行了总结,“诗家苍劲古朴”,词“贵香艳清幽”,形成了“诗庄词媚”之说,这个高度概括的说法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论。 “诗庄词媚”,所谓“诗庄”,取字面意思就是说诗歌大都庄肃严整;同样的,“词媚”就是指词相对婉约媚气。这......
-
〓 历阳书事七十四韵并引[1]注释
长庆四年八月,余自夔州转历阳[2]。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友人崔敦诗罢丞相,镇宛陵[3],缄书来抵曰:“必我覩而之藩,不十日饮,不置子[4]。”故余自池州道宛陵,如其素[5]。敦诗出祖于敬亭祠下。由姑孰西渡江,乃吾圉也[6]。至则考图经,参见事,为之诗,俟采之夜讽者[7]。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8]。霸......
-
〓 教育评论·郭英德:“经师”与“人师”
CFP 东晋史学家袁宏记载,汉灵帝时期,太原名士郭泰博学多才,为人正直,曾被推举为“有道”(汉代察举制度中的特举科目)。郭泰在太学任教时,深受太学学生爱戴,推为领袖,名震京师。当时洛阳有一位神童魏昭,11岁就入太学学习。他拜访郭泰,表示愿意向他求学,说:“尝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后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