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乔忠延:同乐新年品旧符
郭素琴剪纸春节闹红火 傅庆华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日刷新的时光将马年的春联屑化为碎片,羊年的桃符就要挂在千家万户的门扉。每逢时序更替的年节,王安石的诗就会再度被激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毫无疑问,布天地之新,布人寰之新,布时代之新是广众的意愿。然而,除旧决不能那么随......
-
〓 《桃花源记》“外人”辩
《桃花源记》本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前序,因太为优美而后独立成文,流行后世。原文如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
〓 教育评论·郭英德:“经师”与“人师”
CFP 东晋史学家袁宏记载,汉灵帝时期,太原名士郭泰博学多才,为人正直,曾被推举为“有道”(汉代察举制度中的特举科目)。郭泰在太学任教时,深受太学学生爱戴,推为领袖,名震京师。当时洛阳有一位神童魏昭,11岁就入太学学习。他拜访郭泰,表示愿意向他求学,说:“尝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后汉......
-
〓 文化评析:《五大道》透射天津的文明底蕴
英国诗人雪莱说,历史是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中的一首诗篇。央视近日播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五大道》,就是这样一首足以解读天津记忆的华丽诗篇。它用那些带着时间印记的影像资料和睿智深邃的文字,从不同的层面,重新构筑起当年的历史氛围,把一座城市存储的过去,诠释得简洁、深刻和实在。无论谁,要了解天津及天津五大道,一定要赏析这部......
-
〓 品读经典·重读鲁迅:只研朱墨作春山
谈及“五四运动”,自然离不开《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也离不开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四卷五号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到1921年8月1日九卷四号止,鲁迅在《新青年》上共发表作品50余篇,包括小说5篇,随感录27则,新诗6首。特别是《......
-
〓 刀与纸间流淌的诗意——谈谈蔚县剪纸
▼王老赏剪纸作品:京剧《逍遥津》中的伏皇后▲王老赏剪纸作品:京剧《斩黄袍》中的赵匡胤▲王老赏剪纸作品:京剧《烈火旗》中的双阳公主河北蔚县剪纸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剪纸。它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而是用刻刀刻出来的,也不独独是大红色,而是五颜六色、绮丽多彩。 “天下十三省,能不过蔚州人”。说的是蔚县人可以空着两手去闯天下,凭......
-
〓 传承汤翁旨趣彰显当代审美——评上海昆剧团全本《临川四梦》
全本《临川四梦》中的《邯郸记》剧照。今年恰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东西方戏剧大家逝世400周年。前不久,上海昆剧团以汤显祖《临川四梦》完整版世界巡演的大团风范,以老中青五班三代同台的最强阵容,全面展示了汤显祖的伟大成就和上昆出人出戏的重要成果,令人赞叹。连续4晚的观看,愉悦过瘾,也感慨于此次演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发。其......
-
〓 重审韩信罪案
题记:本文起初理所当然用上了菜九招牌式的名字,定名为“千古谁识诛淮阴”。写的过程中发现,内容过于厚重,不是几个段落厘清眉目,然后稍事补充就能搞定的。于是受《重审林彪罪案》的启发,将本文改名为重审韩信罪案。韩信与林彪这两个时代相隔两千年的人,并不是毫不相干的。林彪用兵有韩信之称,而林彪一案与韩信案一样,有着太多的说不清道......
-
〓 黄朴民:怎样读《武经七书》
中国历代的治国安邦之术,就是重视和强调文武并用,双管齐下。早在《左传》中,人们就有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普遍共识。这反映到经典的形成与发展,则分别侧重于文武两大系统的构建。从文治的要求来看,这是形成了以儒家“十三经”“四书五经”等经典为中心的文化传承绪统,而就武功的建树而言,这是构筑起以《武经七书》为代表的兵学发展......
-
〓 中国话语·传薪绝学:音韵学的重要作用与新进展
中国数千年文明积累下无数历史文献,因文字、语音、词汇都会随时代发展产生变化,后代要读通前代典籍,不但要具备文字训诂知识,还要了解表述历代音系的音韵学知识。国学大师黄侃就说过,“非通音韵,即不能通文字训诂,理固如此。”但因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传统音韵学是由梵文悉昙、声明学影响而生的,为汇合两者曾产生不少难以一下明了的门法术......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因“文革”停办8年,1978年复校。 提及中国人民大学,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红色名校”,而对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名题字,则......
-
〓 陇原:诸葛亮的战场
蜀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47岁的诸葛亮率军以汉中为基地,先后对曹魏进行过五次北伐。这期间还有一次,建兴八年秋诸葛亮待魏军于城固、赤阪,魏军虽数道南侵,但因故半途而返,两军并未接触,也被算入其中,即所谓“六出祁山”。五次北伐,第一、第三和第四次北伐都是在陇原大地上进行的,被后人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孔明,遂与甘肃结......
-
〓 孙悟空与顺昌的神猴文化
说起福建顺昌也许知者不多,但是说起孙悟空那可就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如果说顺昌是孙悟空原型的祖籍地,那不少人一定会惊诧不已,但越来越多被发现、被发掘的文物,佐证了顺昌确实有可能是孙悟空原型地,或者说是原型发源地之一。这个观点正逐渐被研究《西游记)的专家、学者所接受,在2004年国家级旅游权威杂志《风景名胜》第12期对......
-
〓 齐白石书作与熏鸡的故事
著名书画家王森然,收藏有一幅齐白石赠送的篆书中堂。说到这幅书作的来历,竟是非常有趣的。王森然与齐白石相交三十多年,彼此间相知相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王森然写过许多有关齐白石及作品的评介文章,因而深得齐白石的看重。后来,在齐白石的资料支持下,王森然又撰写了《齐白石评传》。此书的初稿,齐白石还交给胡适“代为先行一读”。齐白......
-
〓 名人故居:聂耳故居——笛声化作民族魂
昆明聂耳故居 罗雪村绘论规模,论精美,昆明甬道街上的这座院落都称不上出类拔萃,普通得甚至有点平庸。可是,它却为世人所难忘。我也记住了它,并不远千里来寻访这座院落。当然,不是为了这所院落,而是为了寻访一个人,一个用旋律怒吼出中华民族心声的人。他,就是著名音乐家、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甬道街边的聂耳故居很平常......
-
〓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
陈晓明教授的课堂北大中文系旧址北大未名湖畔博雅塔 编者的话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莘莘学子又将面临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大学课程跟中学课程有什么不同?专业性的课堂教学,老师们讲些什么,师生之间如何互动?本期版面,我们呈现北京大学一堂文学课的精华片段——由北大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陈晓明为研究生开设的“当代国外经......
-
〓 五洲茶亭:365天文学读书会
这些天若走在莫斯科或其他俄罗斯城市街头,没准儿会看到这样一个标识:三位作家头像剪影并列一排,自左至右分别为普希金、果戈理和阿赫马托娃;三个头像的颜色依次为白、蓝、红,这是俄罗斯国旗的三种颜色;头像下方有两行蓝字:“2015年俄罗斯文学年”。早在2013年11月于莫斯科举办的俄罗斯文学大会上,与会代表就提出了举办“文学年......
-
〓 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
通体呈八方形,长方形腹部有八面开光,圈足外撇。器型端庄俊秀,制作难度极高。堆塑而成的凸起装饰线,横向将瓶身分隔成六个部分,纵向以八条金彩为装饰线,整体的装饰图案被分为四十八个部分。瓶身装饰图案富丽华贵,构图繁密,层次清晰。口部、足部分别在黄釉上绘矾红蔓草纹图案作地,上绘粉彩变形蝙蝠纹;肩部、胫部同样是在黄釉上绘......
-
〓 斗酒倾茶万古情——李清照在青州的文学创作简介
李清照(1084-?),北宋济南章丘明水人。李清照可谓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非,是宋代著名学者。母王氏,是仁宗朝重臣、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她在汴京度过了自己烂漫纯真的少年。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八岁的李清照与当朝宰相赵挺之之子、二十一岁的少年才俊赵明诚结为连理。由于两人志趣相投,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大观二年(1107......
-
〓 轻轻展开,闻着淡淡的墨香——收到手写录取通知书的记忆
入学两年来,每每暑期都要亲眼看一看老教授们手落纸墨、笔写传奇;见证手写录取通知书从终南幽幽、雁塔相伴的陕西师范大学奔赴全国各地。那一年,收到通知书前,我已听闻陕师大的录取通知书是由老教授们用毛笔亲写,它被称为“最值得珍藏的通知书”。录取短信发来后,我每天查物流,查它的位置,期待与它相见的日子。终于,当真正拿在手里时,心......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