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雅趣说字:羊年纳福
“羊”字的造型颇为优雅,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你看甲骨文“羊”字形(如图),像两角弯曲、两鼻孔在鼻尖上形成“V”形的动物,将羊的温顺安详的性情巧妙地表现了出来。上古社会人类从渔猎生产方式向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便是从养羊开始的,所以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成了最早被人类驯服饲养的六畜之一。在古代重要的宗教仪式中,羊......
-
〓 《心史》确为吴井之藏
《〈心史〉固非吴井之藏》是汪荣祖先生《诗情史意》书中收入的一篇文章。《诗情史意》充满诗情,又不失史家严谨,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汪先生是著名史学家,专长清史,对世界史也功力颇深。汪先生最推崇钱钟书先生的学识,多次强调钱氏的“史必证实,诗可凿空”。 史必求真,是史的意义所在。然而汪先生此文,在没有非常有力的......
-
〓 一个“裸官”的外逃之路:甚美必有甚恶(第二季)
甚美必有甚恶——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的女人自鲁宣公九年(公元前600)起,夏姬这个名字出现在史家左丘明的笔端。这个女人想必不是一般的美,左丘明没有怎么叙写,后世推想她一定是貌美无匹,且有 所谓的“逆生长”的能力和技术(老而复壮)。她的一生真是轰轰烈烈: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其意。春秋的历史走......
-
〓 光明论坛·温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近期,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刊发的《习近平的文学情缘》一文披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脱稿讲述的15个故事,其中他深情地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修身、齐家、......
-
〓 李思辉:谁来关注长城的命运
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缺乏维护管理,一些文化价值较高的明代长城文字砖被偷盗、拆解、贩卖的现象屡见不鲜。近期,媒体记者在长城沿线走访时了解到,一些荒居野外的古长城生存状况堪忧。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是重要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和瑰宝。在古代,它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其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
-
〓 不妨多出些“老人书”
一位年迈的写作者,写了一辈子散文随笔,他曾在报上著文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此生唯一难舍的还是手中的这枝秃笔。他手头积攒了一些杂文随笔,但苦于找不到出版单位,也不知道它们哪一天能得到出版社的认可,一种强烈的出版愿望溢于言表。 这使我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年人写的书,简言之:“老人书。”近年来,退休之年钟情于写作......
-
〓 “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年夜饭的文化意味
大年三十,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是一个无比温情的日子。我们可以勤劳364天,但也要休憩今日;我们可以在一年中四处飘荡,但这天必须回家,“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只有回到了乡里庐墓之地,回到父母的身边,享受那顿盼望已久的年夜饭,我们的精神才得以安顿。年夜饭的文化魅力确实惊人,由年夜饭而促成的20余亿人次的大流动......
-
〓 大足石刻禅诗赏析
内容提要:大足石刻禅诗是大足石刻佛学思想与诗歌艺术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禅的精髓,涉及宋代张商英、杨杰、冯楫、慈觉宗赜、赵智凤等禅门高僧大德。于禅于诗具有极高的佛学和艺术研究价值。它体现出禅学对大足石刻佛学思想的巨大影响,同时也是诗歌艺术的杰作。关键词:大足石刻;禅诗;赏析大足石刻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世界文......
-
〓 古韵流芳:清雍正黄地绿彩八子婴戏图碗
黄地绿彩婴戏图碗为明嘉靖官窑瓷名品,康熙一朝即开始仿烧,雍正时期延续烧制。晚明以来对嘉靖官窑推崇的审美风尚,深深影响着康熙官窑的制作;到雍正时期,胎质釉彩画工更远胜前朝,且令后世望尘莫及。黄地绿彩婴戏图碗在雍正一朝有“六婴”和“八婴”两种,古玩行业中称之为“黄六子”“黄八子”碗。 此件黄地绿彩八子婴戏图碗......
-
〓 文人画与文化人
中国山水绘画自产生以来,历代山水绘画的创作主力就是有着较为深厚文化修养的文士阶层。因此,“文人画”要求创作者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其次才是绘画技巧。“文人”既有非常人的学养和情致,则其所为所作,必然不粘滞于外物而能与时推移,不论省观于内还是摄受于外,皆有一派诗意,沛乎浩然,鼓荡于心。然则,究竟什么样的画才可以称之为......
-
〓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同志《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解读
焦裕禄 郭红松绘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习近平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 盼归来,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①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② 暮雪朝霜, 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
-
〓 姚钟华:怀念朱德群大师
姚钟华与朱德群(左一)1985年在巴黎合影 朱德群先生于今年3月31日在巴黎去世了。而我太闭塞,不久前才得到消息。2011年夏,我在巴黎小住,本想去拜望,但有朋友告知,他因脑血栓已瘫痪卧床多年。于是打消了此念头,不去相扰了。而今先生仙逝,顿感怅然。 我第一次见到朱先生的作品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吴冠中......
-
〓 读书偶得:梦中赋诗有神助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叙述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白天作不出,忽然晚上于梦中得了一首诗:“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写得新巧而有意趣。这虽为小说中的描写,现实生活中却屡见不鲜。 北宋李錞,字希声,豫章人,......
-
〓 文化评析:珠算入“非遗”警醒多于庆幸
珠算入“非遗”,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庆幸之余,给我们更多的是警醒: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挖掘、抢救、保护、传承。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
-
〓 季进:韩南教授的学术遗产
韩南(PatricKHanan) 4月27日,从微信朋友圈上惊悉著名汉学家韩南(Patrick Hanan)教授去世,一时间不敢相信。去年下半年,听说他的眼睛出了问题,身体也时好时差,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一个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就这样走了,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也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2004年,由......
-
〓 金台论道:读书趁年轻
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贵阳举办,为读者带来了馥郁书香。参加“读者大会”,置身“享受阅读”的浓郁氛围,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读书经历。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文盲,那个时候家里穷,一本藏书也没有。特别是,我的小学、中学时代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打倒“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一个经常停课闹革命、......
-
〓 且行且思:校训也该有特色
校训以精练的文字与厚重的意蕴滋润着学子,也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追求。作为学校的标志之一,校训本该是特色鲜明的。然而,一项统计表明,我国本科院校校训重复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厚德”“博学”“笃行”3个词分别被用于超过100所高校的校训,“求实”“创新”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校训可以有适当的重复,毕竟都是在办大学、在育人。但是......
-
〓 国学才华不应逾越高考规则
近日,安徽宣城一高中毕业生凭借《上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书》自荐上南大文学院的消息引发关注。这名高考未达二本线的学生自比“少年钱锺书”,写了长达3000字的文言文,表明对莫砺锋教授学识的景仰之情和跟随先生求学问道的愿望。莫教授也回应,该生读过不少书,是个读书种子。但截至目前,尚未有高校与这名考生联系。 这名考......
-
〓 温儒敏:我怎样讲现代文学基础课
编者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温儒敏教授就在北大讲“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北大中文系对本科教育历来很重视,要求基础课必须由有经验的老师来讲,年轻教员一般还没有资格上本系的基础课,他是毕业留校后先给外系上课,到八十年代末,才开始给本系讲基础课,每隔一两年讲一轮,至今已经讲过十多轮了。这篇小结,他洋洋洒洒......
-
〓 唐诗中所见几种奇异酒具摭拾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繁盛时代,唐人喜欢作诗,也喜爱饮酒,饮酒似乎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催生诗歌创作的重要媒介,所谓文人有斗酒诗百篇之说,武士有酒助英雄胆之论。打开《全唐诗》,一个“酒”字就会扑面而来,上至帝王,次至墨客,下至无名氏诗人以及和尚、妓女,几乎可谓无人不言“酒”。凡是《全唐诗》录有其诗歌的,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