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会观:让传统在时代土壤里绽放
“元宵节、重阳节应该放假,引导年轻人常回家看看”“不能让老艺术家人走艺也走了”“寻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方式”……随着今年两会拉开大幕,有关传统文化的议题,热度不减。两会年年开,文化是熟脸,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总是难以缺席的常客。不过关于这个话题,今年有一个小变化:代表委员们谈重要性的少了、讲实效性的多了,谈怎么看......
-
〓 有感而发:用制度管控和规约文艺评奖
文艺评奖是人类以仪式的形式为自身精神活动举行的庆典和加冕,既体现出人类对文艺实践成果的尊崇和珍重,也彰显出文艺事业递嬗前行的内在逻辑和特有规律。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学艺术构成博大而璀璨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面影,为了推动文艺发展繁荣,建国后国家借鉴苏联做法,于不同历史时期设立了不同类别的文艺评奖。几十年......
-
〓 政协委员建议接续历史传统——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
山东省邹平县梁邹小学的学生在教师节展示一起为老师制作的节日贺卡。董乃德/CFP北京国学文化节上,学生在孔庙拜师。CFP 采访嘉宾 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谢庆生委员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委员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委员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绍军委员 本报记者 靳晓燕 从2004年开......
-
〓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委员:熟悉并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
人物素描:郭红松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一跃为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这确实值得中国人骄傲。经济上去了,文化的状况如何?我们在讲发展是硬道理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经济,而忽略了文化。现在,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凸显。 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古老悠久......
-
〓 曹不兴误笔成蝇
曹不兴,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此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四曹不兴,三国时期吴兴人,善画龙、虎、马、人物等,冠绝当时。曹不兴所画人物,其衣纹线条皴绉紧紧贴身,犹如刚从水里出样,所以人们称这种画风为“曹衣出水”。吴主孙权特请曹不兴画一扇屏风。精美的木架上蒙了雪白的绢素,曹不......
-
〓 国学给思想一个跳板
青春是个圆,圆里的故事美丽又精彩,生活是个圆,圆里的故事精彩又耀眼,人生是个圆,圆里的故事芬芳又芜杂。踏着青春的脚步,摇着青春的风铃,吼着青春的号子。青春拥有梦想,豪情演绎青春。驰骋在青春的竞技场,漫步于人生的芳草地,行行浸润多彩的年华!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对生活是如此的乐观,我会说:和国学网对话,如醉如痴!五千年华夏文......
-
〓 “申遗”花费究竟是多还是少
据媒体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近日透露中国每年“申遗”花费3亿元。我不知道这一数据从何而来、有何依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3亿元绝对是不够的。即便这一数据属实,与中国庞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总量相比,每年3亿元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排队等待申遗的项目有200多个。200多个项目一年才花掉3亿元,平......
-
〓 艺林史话:名人雅仿《黄鹤楼》
黄鹤楼图 (元)夏永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为唐人崔颢名篇,素来称誉极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载,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此诗,乃“......
-
〓 耐住寂寞才会赢
人贡献社会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了成就,也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最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依然跟着凑热闹多年前,看过一篇小说,题目和作者已记不清了,故事情节却难以忘怀:有这么一个年轻人,上世纪70年代时,在京郊一个村里插队。在那个年月,下乡知青干活很累,收了工大家都倒头大睡。他却在土炕上铺上......
-
〓 金台论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偏废科学精神
高中生不知道屠呦呦是谁,但对当红明星如数家珍。据媒体报道,这令人惊讶的一幕就发生在某中学的一堂公开课上。全班50多名学生,仅有6名学生知道屠呦呦。与此同时,“国学进课堂”等活动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中小学生可以流利地背诵《弟子规》《笠翁对韵》甚至《论语》。一些地区还规定,中小学生如果掌握非遗项目,比如京剧、泥塑、剪......
-
〓 登高望远心系红尘——读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蝶恋花王国维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这是王国维最有名的一首词,其隐喻多义的文学意象、自然流露的哲理思致和悲天悯人的意识形态,在《人间词》中最具代表性。判断一首词有无言外之意,要看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思想状态,......
-
〓 董文武:怎样读《论衡》
《论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唯物思想和科学见解等,迄今仍有现实价值。《论衡》共85篇,因《招致》一篇有录无文,实际上只有84篇,是东汉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王充(27年~约97年),用了30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这部书的名字,王充认为他的著作:“折衷以圣道,析理于通才,如衡......
-
〓 大哉国学
壬辰嘉龙,是年双春,和谐社会呈繁花之景,十八大召开近在眼前,洎国学网十年之庆,思往事,追来者,重感国学文化之博大,英杰之璀璨,争鸣之繁盛,传播之悠远,不禁唏嘘感叹,无奈才疏学浅,难表一二,虽无倚马之速,尚乏彩笔之传,亦今之学子动于天地五行、感于经国文章之情也。远古女娲造人之力、羲和驭日之功、盘古开天之创、大禹治水之坚,......
-
〓 苏轼对今天的三点启示——三亚国际诗歌节有感
海南儋州苏轼像 时值深秋,北京已经是秋风萧瑟,落叶满阶了,而三亚却是蓝天白云,椰风海韵,诗意海角,浪漫天涯。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晚上在大东海广场举行的群众诗会,家庭妇女、复转军人、退休职工,一个个登上台来,尽情朗诵他们喜爱的诗篇。三亚这颗海南明珠所充溢的浓浓的诗意,令我惊奇,也令我深思。是谁在海南人心中播撒了诗的种子......
-
〓 善良的孟子
内容提要:仁、义、礼、智是儒家传统文化重要的核心价值,然而这一核心价值的意义在现代转型期的社会中备受困惑。生命的意义何在?人能否超越血肉之躯直达本心?我们是以博弈者的心态游戏人生怀疑一切呢,或者怀抱一颗恭敬心创造生活?在《孟子》七篇的基础上,本文试图经过一番心灵之旅,重新理解孟子的当下意义。追溯散见在《孟子》七篇中的重......
-
〓 图中趣味记儿时——中国传统艺术中儿童题材的作品之宋代篇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 婴戏图是中国绘画中的传统题材,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无论在民间、宫廷还是文人仕大夫中它都是人们喜爱的主题,它出现在画、瓷器、漆盒等人们钟爱的生活物件上,这一题材承载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婴戏图的象征意义已经不限于多子多福,孩子象征着未来的欣欣向荣和蒸蒸日上......
-
〓 王仁湘:激发考古学的时代活力
四川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蜀道探险活动中,队员正在辨认摩崖石刻。 编者按 先太爷的甲胄,老祖母的嫁衣,父亲修的石桥,母亲做的饸饹,还有你自己捏的小泥人……在你的血脉里,本来是有它们DNA的,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你的血脉。 你有没有想到,今天的一切,也都会进入遗产的范畴。你再想一想,上午的一切,也许就是......
-
〓 青年观·勇做时代风尚引领者②:读书以养性
现在是网络时代、图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少了,上网、读图、看视频多了。这是时代的变化,很难简单下结论说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频、网络和图像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阅读。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是......
-
〓 品读经典·重读鲁迅:只研朱墨作春山
谈及“五四运动”,自然离不开《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也离不开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四卷五号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到1921年8月1日九卷四号止,鲁迅在《新青年》上共发表作品50余篇,包括小说5篇,随感录27则,新诗6首。特别是《......
-
〓 诗无达诂说《错误》——浅说《错误》的几种解读方式
郑愁予,一个在炮火中度过了童年,后求学于台湾中兴大学,任教于耶鲁大学的台湾诗人;一个诗风熔古典与现代于一体,最具中国古典精神的现代诗人;一个“中国的中国诗人”。《错误》,一首流传甚广,简短可爱的诗歌;一首意象古典,意境凄美幽怨的诗歌;一首一发表,“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响彻了‘达达的马蹄声’”的诗歌。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就是......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