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清两代“服妖”多有王公贵族以穿乞丐装为时尚
在中国历史上,伴随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会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化的服饰制度。香港文汇报今日刊文称,这种制度不但为礼教所维护,而且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不敢轻易逾越。然而随着社会风尚的变化,尤其是当一个王朝的控制力日渐减弱的时候,人们对服饰求新求异就会成为一种必然,从而引起正统人士的不满,谓之“服妖”,甚至以为是亡国之兆。明清......
-
〓 温儒敏:大学应该回归其本义
编者按:曾有一度,我们为大学固守“象牙塔”而忧虑,然而今天,当大学向社会张开怀抱,不再脱离现实生活的时候,一些社会风气的侵扰又让我们对大学的应有之义进行再度探寻。温儒敏教授用朴实生动的语言,从大学学术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对大学应回归其本义的思考,值得我们深思。1 如果不正确认识和坚持大学的“本义”,不在本科......
-
〓 光明论坛·温故: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
-
〓 黄海涛:香炉收藏小议
汉代褐釉瓷博山炉唐代滑石熏炉宋代磁州窖行炉元代青白釉瓷熏炉民国铜熏炉 近些年来,随着养生熏香活动的兴起,香文化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商家对香料的大肆宣传推销外,历代香薰炉、香铲、香粉盒等香具的收藏,也日益成为热门话题。 就香薰炉收藏来说,2010年以前,宋代以前的香薰炉收藏,一直是个冷门。多年来,明清香......
-
〓 许民彤:我们的时代需要更多的好书
据报道,近日豆瓣网友发起了一场“晒好书求再版”的活动,这些爱书者呼唤,“太多好书已成绝版!大家来分享那些一直没有再版的书”,言辞之恳切表达了不少网友“求绝版书若渴”的心声。活动开始没几天,已有近千名网友参与,晒出的书单涵盖建筑类、地质学、数学、外语类、程序设计、童话书等各个门类专业。不过,“求再版”声音最大的还......
-
〓 古籍整理出版大家谈:书比人寿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历时一年多,于2013年8月18日公布。对于古籍出版工作者来说,值得书写。 中国现存数十万种传统典籍,不但是中国历史文明的记录,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此次“推荐书目”,既是一次新中国古籍整理与出版成就的展示,又是成功经验的总结,更是一种倡导,一种要求。“推荐活动......
-
〓 品智生活·汉字⑧:汉字之中蕴酒礼
最近闲翻《说文解字》,发现古人在造与“酉”有关的字时,大多蕴含着喝酒的礼仪。 “酉”最早的意思就是酒,形似酿酒用的瓮。后来,“酉”为天干地支所借,人们就造了“酒”字。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就”意为“到高处去住”。酒本五谷所酿,国家礼祭之时才用,目的是引人向善,但沉湎其中则为恶了。后人注......
-
〓 光明论坛·温故:与人为善
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中指出:“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和传统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
-
〓 絮语:你好,春天!
以为错过的只有泥土,其实可能错过了整个生活。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们要去的地方,春暖花开—— “四月是最冷酷的季节。”艾略特曾经这样写道。我认为他的意思是春天会让人疯狂。我们想要的太多,世界却在急速地发展,所有的承诺都不能实现,所有的热情都是一个陷阱,我们注定会再次伤心。我表示赞同,还想再添加一句话......
-
〓 维护汉语健康人人有责
“偶8素米女,木油虾米太远大的理想,只稀饭睡觉、粗饭,像偶酱紫的菜鸟……”这是重庆市某中学教师王蓉在一次批阅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中,一位学生在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中的语言。面对考试中出现的这种句子,你能看懂吗?这几年,随着网络和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网络语言也大行其道。“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喜大普奔”(喜闻乐......
-
〓 也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内容提要】宋代以来,《论语》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成为了解经者聚讼纷纭的难题,又伴随《论语》的海外传播而影响到英语文本的翻译。本文追源“子罕”句的注释史,分析宋人三种不同的阐释思路,主张打破对传统注释的迷信,进入单纯的阅读语境,并通过分析孔子的言旨和教学方法,通过考察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说的语言形式以及“与”字在文本......
-
〓 龙年话龙: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
人们说中国是龙的故乡,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说中国文化是龙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龙年伊始谈龙及龙文化,不仅是饶有兴味的,也是很有意义的。龙起源众说纷纭龙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自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今天,龙,这一神圣怪异的动物神,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漫长而复杂的文化发展......
-
〓 新评弹:文化价值不能用钱来衡量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挺没文化。为什么?很多文化上的事搞不懂、看不明白。后来有一天,突然明白,原来不是没“文化”,而是不懂“经济”。为什么?不少文化领域想不明白说不通的道理,拿“经济”一解释,醍醐灌顶了。近日中国长城学会调查公布,目前明长城的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为良好,近三成已经消失身影。同一个长城,不同的遭遇——......
-
〓 人民时评:文创升级须深耕文化土壤
能否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融入文创产品,而非徒增一抹“文化唇彩”,决定这一行业的景深与未来博物馆里的华美文物,远古文明展上的神秘符号,不知激发过多少孩子们的想象力,却只能隔着橱窗恋恋不舍。如今,人们可以把刻有甲骨文的水杯买回家,让案头平添几分古意;也可以把印有乾隆御笔的手机壳揣在兜里,让那份历史随身行走……各种文化创意产品......
-
〓 孟子——执著于虚妄的仁爱大师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如是说。在比绝望更绝望的虚妄境地,仍然乐观地相信希望永存的人无疑是一个生命意志极顽强的人,一个做事固执的令人敬畏的人,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理想主义者。生活于2300多年前的孟子无疑就是这类反抗人生虚妄的伟大者中的最伟大者。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一个迥异于传统的已将......
-
〓 童星:学者要有担当精神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开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将在我们这几代人手中实现。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既值得自豪,也责任重大,必须有一种历史的担当精神,推动国家的发展,贡献于世界的学术。 有担当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应当审时、度势、量己,在客观需求、研究兴趣......
-
〓 书报亭应该是城市永远的风景
这个清明节,在河南郑州,不少市民悼念一位特殊的“逝者”报刊亭。在当地人印象中,那个总是一副绿色铁皮模样、挂满花花绿绿报刊杂志、安静守候在街头一角的熟悉身影,在4月2日晚上8时30分左右彻底消失了。这一天,位于这座省会城市花园路和红旗路交叉口的报亭,也是郑州市区仅存的一座报亭被拆除。在城市管理者看来,最后一座报亭......
-
〓 品味古籍·《西游记》:走向世界的中国童话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若论普及程度,恐怕没有任何一部小说能和《西游记》媲美。自其问世以来,先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仅明代刊本就有6种之多,清代刊本、抄本也有7种,典籍所记已佚失版本13种。《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早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形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
-
〓 常森:怎样读《墨子》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墨子》一书的命运和经历相当独特。比如,很多传世先秦典籍至少在唐以前就形成了具有高度稳定性的经典文本,可《墨子》的经典文本至今都没有形成。从秦汉至清中叶,历代统治者均不提倡《墨子》之学,士人也绝少理会,以至于两千多年间几无学者研究或批注该书。今天我们读《墨子》,最好是读孙诒让《墨子间诂》,而以......
-
〓 人才史话:清廉吏治的标杆管理效应
资料图片 明初,方克勤在济宁府任职时清廉自律,政绩斐然,朱元璋称赞他“善治民,赐宴仪曹”,并召入朝中做官,传为重视人才的美谈。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古代政府时常通过树立和表彰廉洁官员的方式来促进吏治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这里我们就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标杆管理角度来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 标杆管理是指以领先者的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