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才史话:真金也怕火炼
冯唐像 资料图片 真金不怕火炼,是从金子本身的物理特性说的。其实,真金也有怕火炼的时候。譬如,金子做成的各种物品,一经火炼,虽不会变质,却会失去使用价值。 人才通常被比喻为真金。人才经过“火炼”,可以辨其真伪,但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不讲方法、没有节制的“火炼”,也可能会 “炼”过头,适得其反。 西汉初......
-
〓 白先勇:我的“牡丹情缘”
图为吴冠中拙政园素描和高马得所绘昆曲人物。 制图:蔡华伟对于昆曲,近十年可以称得上“黄金时代”。从2001年被列入世界首批非遗名录,到逐渐打开市场,昆曲正远离“博物馆艺术”阶段,逐步实现活态传承。政策与市场,都为昆曲提供了时代的机遇。那么,昆曲的下一步应迈向何方?作为诸多探索中的一种,青春版《牡丹亭》制作人白先勇的尝试......
-
〓 雅趣说字:田
田 因为中国的农业传统,“田”是许多孩子较早认识的字。这个字外部的“口”,像封畛,即井田沟上的小路;内部的“十”,像阡陌纵横的样子。...
-
〓 北京:昔日“满井”今安在?
《满井游记》插图 2014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给定七则关于北京水资源的材料,要求针对目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进行申论。考试材料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所依托的21条主要河流全部断流。”“1950年到2009年间,北京湿地缩减率达79.5%,其中水稻田和沼泽地缩减幅度最为明显。如北京的南海子”。这不......
-
〓 以“精作”达“唯美”——海派玉雕浅谈
图为198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的《黑白玉调色器》。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从“巫玉”到“王玉”再到“民玉”,千百年来,中国人敬玉、爱玉、赞玉、赏玉、戴玉、藏玉,玉文化经久不衰,玉器也在不同应用中成为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内涵最为深远、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品类之一。玉不琢不成器。几千年来,经历了漫长的萌芽起源、文理升华......
-
〓 春天的一道分水岭
每当二婶让虎哥去村外的田野里连根拔一些开花的荠菜回家时,我就知道“春分”到了。荠菜,是江南春天最常见的一种野菜,也是乡下人最常吃、觉得最好吃的一种野菜,可用来做馅炸春卷,包饺子,蒸包子,也可直接凉拌、清炒……只是荠菜一旦开花,便意味着老了,不好吃了。据说,“春分”日用连根带花的荠菜煮带壳的鸡蛋,有“头风”(一种头晕病)......
-
〓 文学时空:纪念路遥的最佳方式
时间像一个小偷,偷去的何止是荣枯?还偷去了令世人仰慕的一位作家——11月17日,路遥的忌日又到了。 但偷不掉的是情感。整整21年了,他还在人们的生活中。他前倾着硬朗的身体,迈着坚定的步伐,心灵那样的本真,思想那样的鲜活,精神那样的独立。 路遥还活着,以一种非常态的方式活着。他凝结在一朵朵飘飞的雪花里......
-
〓 文化评析:昆曲传承不能只靠一出《牡丹亭》
岁末的北京,满城争唱《牡丹亭》: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传承汇报演出以大师版《牡丹亭》为重头和先导,接以南昆版(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典藏版(上海昆剧团)、大都版(北方昆曲剧院)、天香版(湖南省昆剧团)、永嘉版(浙江永嘉昆剧团)、青春版(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御庭版(浙江昆剧团)七个版本的《牡丹亭》。 ......
-
〓 一岭桃花红锦黦
李元胜摄 春雨唤春雷。正月结束后,当淅沥雨声中有了野鸡的低鸣,笼中的八哥又在不断要鼓动翅膀时,第一声春雷就该来了。 第一声春雷往往也是在睡梦中若有若无,朦胧听到的。早春时节,还不需要闪电撕裂长空,那雷并非来自半空,没有疾风相薄,它像是来自远远的大地深处,闷闷地,通过一切阻挡物的回声激荡而来。古人形容雷声爱用......
-
〓 文化评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东方之珠更璀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香港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文化工业、创意产业将获得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助力香港的文化繁荣、经济繁荣和社会繁荣迈上新的台阶。6月29日下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西九文化区出席《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签署......
-
〓 大国空间特性对于中国历史和法律的影响
按照列伏斐尔等人的观点,社会现实不是偶然成为空间的,不是存在“于”空间的,它在先决条件上和本体论上就是空间的,不存在没有空间化的社会现实,也不存在非空间的社会过程。笔者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触,在研究中国的法律、经济等问题时,中国作为“大国”的空间性往往被视若无睹,仅仅被作为无需赘言的背景衬托,而对其在社会各层面的深......
-
〓 人民论坛:成大事当养静气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以通俗之语把自然之美和童真童趣刻画得活灵活现,不著一“静”字,而境界全出。文静,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为美;心静,不单在经历,尤在觉悟透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莫不是广阔心胸的外在写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
〓 论“中华诗国”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孔夫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也就是哑巴。我们和西方传统很不相同。古希腊圣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诗人赶出去。诗人要活命,就只能歌颂神,故西方诗与歌结合,最普及在教堂。而中国诗则普及于生活的一切方面。先秦时代政治家引用《诗经》增加外交辞令的权威性,而老百姓就用来发泄一切情绪,包括骂老天,“时日......
-
〓 文化评析:挖掘好“丝绸之路”这座文艺富矿
电影《功夫瑜伽》讲述了一位考古学家被古地图吸引,在中印两国之间寻宝的故事。该片票房可观,大陆地区票房累计已近17亿元,在海外也不断打破多地票房纪录。片中,考古学家致力于发掘和保护丝绸之路沿线的文物,并一直痴迷于摩揭陀国消失的宝藏,丝路风情为本片增色不少,成为一大亮点。近年来,中国艺术市场上含有丝绸之路因素的文艺作品不少......
-
〓 卢传梁:高考作文病令人忧
作文本上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天下第一大题”,在满分150分钟独占60(大多数试卷),甚至70分(上海卷、江苏卷),可数以百万计(今年915万)的考生此题所斩获的分数却不甚理想,能获满分者寥若晨星,得高分者也少得可怜。这怨不得阅卷老师“心狠手辣”,下笔无情,舍不得打高分,怨只能怨考生力不从心,“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
〓 色彩与诗美——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赏析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韩愈是唐代极具独......
-
〓 提高研究能力开启研究新局大数据使社科研究不再“望数兴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握大数据迅猛发展的趋势,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毫无疑问,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为社会科学研究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但是,目前社会科学领域对大数据的运用还存在一定分歧:支持者认为大数据将显著提升社科研究能力和水平;反对者则担忧大数据的运用会削弱社科研究中的伦理、价值等基本要素......
-
〓 蒋春光:年来了
冬天是缓慢的。它的灰色的身躯庞大臃肿,在大地和天空之间踯躅着,不肯前行。山间雾霭重重,田野一片沉寂。田里的水,堰塘的水,因为少雨,都长了苔,蒙了垢,呈现出灰白的颜色。植物仿佛停止了生长,茎叶老得发黑。村庄隐藏在竹林里,静悄悄的,鸟声零落,鸡打盹,狗酣眠。人呢,几乎不见影子。整个大地,只有寒风在呼啸穿行。 ......
-
〓 蔡邕听琴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主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
-
〓 漫谈中国文化中的“猴”
图为小学语文课文《猴子捞月》插图 资料图片2016猴年邮票三勿石猴。“三勿”意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论语·颜渊》。金羊辞旧岁,福猴迎新春。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即所谓“申猴”。猴与中国人缘分深厚,自古便被视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猴文化是中国生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