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籍整理出版大家谈:书比人寿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历时一年多,于2013年8月18日公布。对于古籍出版工作者来说,值得书写。 中国现存数十万种传统典籍,不但是中国历史文明的记录,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此次“推荐书目”,既是一次新中国古籍整理与出版成就的展示,又是成功经验的总结,更是一种倡导,一种要求。“推荐活动......
-
〓 “大师”岂能制造?
大师,是一个尊称,是在某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浮躁心理膨胀,市场经济的资源热炒,“大师”这个本来为人敬仰的名头高帽漫天飞,在一些艺术场合想不碰到一位“大师”都难。人们不禁怀疑,这样的艺术生态健康吗?这么多“大师”是从哪里“生产”出来的呢?下面以陶瓷为例,看看陶瓷艺术大师的产生......
-
〓 金台论道:城市,别丢失记忆起点
“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老北京孩子的童年是和四合院相伴的,郁达夫说,四合院“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对城市来讲,四合院是老北京城的记忆和细胞,若没有了它们,故宫、天坛就失去了底色,古都北京便失色不少。然而,传承了数百年的四合院正面临严峻现实。近期出版的《北京四合院志》中有这么一组数据:在旧城改造中,北......
-
〓 张之洞盲目创办汉阳铁厂
提到张之洞大家大都会想到汉阳铁厂,张之洞所创办的汉阳铁厂离我读的学校不远,附近还有个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和张之洞主题公园。对于汉阳铁厂,我们大多认为是张之洞人生中的一大杰作。后来我多方查阅资料却发现这座号称“东亚第一”的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煤矿联合企业,也是东半球上最早最大的钢铁企业的汉阳铁厂在创办开始的时候,张之洞就......
-
〓 新评弹:“烧钱”能买孩子未来吗
“北京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余温还未散去,一篇“月薪三万,还撑不起孩子的暑假”又成为朋友圈热文,引发不少人的关注与讨论。一位母亲抱怨,暑假期间,去掉给孩子去美国游学的费用、请保姆的费用、孩子钢琴考级的费用、游泳班的费用等,3万的月薪所剩无几。对此,有人共鸣,认为这位母亲说出了不少家庭的心声;有人则批判:与其说是在抱......
-
〓 说文:止其当止
唐代诗人祖咏,洛阳人,为盛唐前期的田园山水派诗人。公元725年(开元十二年),他到长安应试。在考场作应制诗,规定要作十二句,他只作了四句就交卷了,这种“止其当止”的为文范例,重温一下,也许不无益处。 唐代的科举制度,到玄宗朝,开明经与进士两科取士。明经要好考些,录取率为十之一二,进士要难考些,录取率为百之......
-
〓 光明论坛·温故:与人为善
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中指出:“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和传统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
-
〓 读书有风险
几日不进书店,便有许多新书上架,可谓眼花缭乱,纵有破万卷之读书志,亦未能尽天下书。不可否认,一批优秀的书目上架了,但也不可否认,一批平庸甚至是媚俗之作也上架了。信手翻翻,无病呻吟者有之,附庸风雅者有之,胡言乱语者有之,极端偏颇者有之,剽剪窃拼者有之,沽名钓誉者有之。幼稚愚昧的多角滥恋,俗套重复的闪婚试婚,混乱不堪的思维......
-
〓 阅读梁漱溟——总寻人心的“着落”
札记一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每一个哲学家都有他的史学精神,都有他的哲学思想。梁漱溟的思想中,有着较明显的进化论思想,指导着他的学术生活与日常行事。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从古到今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花样翻新,造成千奇百怪的大世界。如果说宇宙是“生命”,那么生命也即是“宇宙”。宇宙与生命共处不断的进化中。在梁漱溟看来,人类的发展史,就......
-
〓 文化评析:“汪国真热”显示大众文学的生命力
4月26日凌晨,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去世,终年59岁。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现象级诗人,汪国真曾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尤其在校园掀起“汪国真热”,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然而,在备受追捧的同时,汪国真的诗歌一直以来也伴随着争议。 在汪国真去世当天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针对汪国真的诗歌价值和文化影响,产生了截......
-
〓 点将台·老鲍谭古:艰难人生慈悲心
鲁国有个人,为父(母)守丧,丧期结束的当天,就在家里唱歌。子路听到后,嘲笑他:“这个家伙太不像话,丧期一结束,就开始唱歌了。这么急不可耐吗?” 孔子一听,就批评子路:“仲由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苛责别人呢?三年之丧,他已经够苦了,做得很不容易了。今天服丧期满,他唱个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你对人也太苛刻了。”......
-
〓 人民时评:文创升级须深耕文化土壤
能否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融入文创产品,而非徒增一抹“文化唇彩”,决定这一行业的景深与未来博物馆里的华美文物,远古文明展上的神秘符号,不知激发过多少孩子们的想象力,却只能隔着橱窗恋恋不舍。如今,人们可以把刻有甲骨文的水杯买回家,让案头平添几分古意;也可以把印有乾隆御笔的手机壳揣在兜里,让那份历史随身行走……各种文化创意产品......
-
〓 韩兆琦:怎样读《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纪传体的史书,是历朝“正史”的第一部;同时,《史记》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著作之一,是我国写人文学的开创者,是我国传记文学与文言小说的始祖;此外《史记》集先秦与西汉文化之大成,还具有某种古代百科全书的性质,因此要想探讨任何一种文化、一门学问的历史渊源,往往就要通过《史记》这个......
-
〓 文学故乡的意义探寻
故乡在一个作家那里代表了什么呢?这使我想起了电影《魂断蓝桥》中男主人公带着漂亮、天真的女朋友到他的庄园(亦即他的故乡)时说的一句话,童年是无穷无尽的。那是一个人面对自然,一个小生命面对无穷的大生命时的种种历险,是一个生命本真时期对本体世界的有趣探索。人长大后,便开始面对知识和逻辑的世界,面对道德虚拟的空间,面对......
-
〓 文化评析:“地铁丢书”折射对不读书的焦虑
近日,英国演员艾玛·沃特森将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地铁的角落,并在书里夹有留言纸条,以此来推广地铁阅读和全民读书,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日前,为鼓励人们在互联网时代多读书,分享阅读的快乐,演员黄晓明在北京开展中国版“地铁丢书”。诸多演艺界和文化界人士也在北上广等地的地铁上开展“丢书大作战”。中国版“地铁丢书”,一时在微信朋......
-
〓 中国话语·传薪绝学·简帛学:古代文史研究的新增长点
清华简上的字迹清晰可辨。资料图片简帛是简牍和帛书的合称,简与牍都是用竹或木制作而成,窄长的称为简,大块的称为牍,帛则是白色的丝织品。简帛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战国时期的《墨子》一书中曾两次出现“书于竹帛”一词,形象地说明了当时书写材料的特征。即便是到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简帛仍然与纸张并行使用了很长......
-
〓 疯狂的硕鼠
《硕鼠》一诗,是《诗经》中的重要篇章。一直以来,对此诗的阐释都是用“阶级分析”、“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断定这是两个阶级对立的反映。各家注本,各种文学史对此的阐释也大体相同:此诗表现了农民对统治者的怨恨和控诉。把统治者比作大老鼠,他们受农民的供养,但贪得无厌;农民岁岁为他们辛劳,但都得不到他们的半点回报,使农民陷入了绝......
-
〓 中国对于“竹岛”的记载至少要早于日本近四百年
韩国和日本关于独岛(竹岛)领土主权的纷争由来已久,今年入秋以来,两国再次为独岛(竹岛)领土主权剑拔弩张。韩国以为“独岛”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罗时期,当时“独岛”被称为于山岛(512年)、三峰岛(1472年)、可支岛(1794年)、石岛(1900年),1906年起称为独岛。未见“竹岛”一词。而日本方面则于日本宽文七年(166......
-
〓 中国话语·传薪绝学:其言已逝其学不绝——西夏学的传承与创新
西夏,是我国历史上曾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同时存在的封建政权,立国长达190年,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由于实物损毁、资料散失、史书缺载,渐渐不为人知。西夏学,因为研究的人少,而能够辨认神秘的西夏文字的人更少,也曾经被称为“绝学”。我国学者对黑水城文献的研究,首推罗振玉、罗福成、罗福苌父子。1918年和1924年,罗......
-
〓 品智生活·汉字:“风”情万种
“风”的繁体为“風”,形声字,从虫,凡声。《说文解字》释义:风从八面来,风动而虫生。这里所说的风,当指空气。这里所说的虫,也并非单指昆虫,而是泛指天地间的飞禽走兽,乃至一切动物。故《水浒传》把老虎称为大虫。“风动而虫生”的意思是说,因为有空气流动,世间万物才得以生长发育。在《易经》中,风是巽的卦象,表示无孔不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