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时评:别让对历史的铭记毁于“表情包”
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拿来娱乐消费,一个民族如果记不得曾经的痛,就唤不醒今天的梦最近,关于“慰安妇”的话题持续占据舆论热点。先是讲述“慰安妇”老人生存现状的纪录片《二十二》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悲情触摸那段充满伤痛的历史;继而纪录片中老人们的截图竟然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出现,引发集体愤怒。两件事,让我们分别看到了尊重......
-
〓 一场理论与实际的激烈碰撞——谈街亭之战中的马谡与王平
公元228年,甘肃街亭,南山。一位将军不顾左右部下力阻苦谏,满脸面带愧色,极其绝望的对着南山下的魏军咆哮:“再让我冲一次,我一定要把街亭夺回来!”。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失街亭”,而上句提到了那位将军,则正是历史上有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中的马谡。由于马谡固持己见,作为镇守街亭的主将,他并没有当道扎营,而是机械的搬用......
-
〓 《我在故宫修文物》——大众视角透视“工匠精神”
按照常识,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往往难与电视剧、电影及综艺节目等影像“娱乐”形式媲美,然而《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只有三集的纪录片却出人意料,仅在某一视频网站上就获得了超过200万的点击量,在一向以苛刻著称的某评分网站上也达到了罕见的9.4分,而片中儒雅的钟表修理师更是成了新一代“网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部投资150万、由......
-
〓 文化评析:文学是用来点亮生活的
近日,由学者温儒敏主持的首个国民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报告出炉。在中文系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方面,网络作品占比不足1%;农民工真正喜爱文学的很少;近半数作家每天的阅读时间在两小时以上,农民工和大学生最熟悉《阿Q正传》……报告中的这些数据既在人们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笔者在大学执教,从2005年开始,每年在开设的文学课上让学......
-
〓 名家笔谈:“学力”就是创造力
新的时代,应该以自我学习、不断创新作为新的使命不久前,李嘉诚基金会出巨资推动成立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87岁的李嘉诚在奠基仪式上说:“创新力是无法模压的。”希望大家能够“让今天成为明天奇迹的开始”。作为亚洲富商,李嘉诚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的奇迹是如何开始的呢?曾经有外商问过李嘉诚类似的问题,李嘉诚的回答是:“靠学......
-
〓 未曾终结的历史(上)
坐落在大馆市十濑野公园的花冈殉难烈士纪念碑(张国通摄) 宋明远这是第7次来日本,祭奠父亲、被强掳至日本花冈并惨死在那里的劳工宋金德。明年就70岁了的宋明远可能是最后一次来看望父亲了,不过,这次他带了儿子来,儿子会接替他,去实现心愿。花冈事件并不只是68年前的故事 父亲,人人都有的那个亲人,始终是宋明远人生中......
-
〓 新社会史学派浅说
新社会史学派,也称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是二战后西方新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国际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的一部分。这个学派有一批卓越的历史学家,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历史著作。欧洲史学史专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伊格尔斯在70年代曾说:新社会史的诞生“是近15到20年来历史编纂学方面最重要的发展”。它不仅对欧洲,而且对国际史学界(......
-
〓 文化世象·文化名片与国家形象:缓减当代中国的文化焦虑
大国之大,不仅在于体量庞大、肌肉强健;更在于文明昌盛、垂范万邦。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中,我们既要承认不同民族国家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共同的责任和命运。中华民族用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奋斗,先后缓减了民族国家的主权焦虑、生产力焦虑,现在到了认真思考和缓减文化焦虑的时候了。拥有世界范围的巨大文化影响力,是大国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大国之......
-
〓 中国美术馆需体现中国精神——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吴为山是中国美术馆第五任馆长,与第一任馆长刘开渠一样,也是一位雕塑家,别看他只有五十出头,却已经蜚声中外。就任馆长4个多月以来,吴为山既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又在思考如何开辟未来,尤其是2015年,他介绍,将有一系列新的主题展览迎接中外观众。记者:近年来,各地的美术馆纷纷拔地而起,在众多美术馆之中,您认为中国美术馆将以什......
-
〓 文化评析:珠算入“非遗”警醒多于庆幸
珠算入“非遗”,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庆幸之余,给我们更多的是警醒: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挖掘、抢救、保护、传承。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
-
〓 见仁见智:古装片不要胡编滥造
岁末年初,盘点一年的华语电影,发现古装电影烂片奇多,而且均是投资多、明星云集的所谓大片,如《大武当》、《血滴子》、《河东狮吼2》、《四大名捕》、《铜雀台》、《太极》、《王的盛宴》、《画皮2》。它们的共同点是胡编滥造历史,剧情及人物荒唐雷人,观众在忍受了毫无美感的视觉冲击后,对大片逐渐失去了信任。 纵观近几......
-
〓 历史苍芒
早就听说武昌邻近有个赤壁市,它的前身是古城蒲圻,这一古城的更名,是因为一千年前的这一带发生赫赫有名的赤壁大战。苏轼的一曲《念奴娇. 赤壁怀古》早已使它名扬天下,《三国演义》中绘声绘色的描写,更是脍炙人口,传诵千古而不衰。难得的是历史和文学在这里交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沧桑;“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景观;......
-
〓 光明谈:“大学生书单”当成为一项课题
随着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被推向深入,各种阅读书单也纷纷出现:有学术大家推荐的书单,有图书网站推荐的书单,甚至连明星都纷纷晒出自己的“藏书书单”。作为阅读主力军的大学生,到底该读哪个?形形色色的书单,因为书目领域分散、偏好各异,不一定能助力大学生有序建立人文知识结构、打牢人文基础。制定大学生的阅读书单,大学应发挥主要作......
-
〓 旧时娱戏:纹枰上的战争——围棋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在古代称为弈,雏形大约出现在夏商之前的尧舜时期。由围棋的思维方式和行棋特点来看,与古代哲学有着密切关系。古时,人们认为天圆地方,阴阳相克。圆圆的棋子和方方的棋盘,就象征着天文地象;而黑白二色棋子,也正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体现。围棋的出现还与古代战争有关。因为围棋盘原本是用来扮演布阵、研究战......
-
〓 评判民国学术的维度与态度
如何评判民国学术,已成为近期思想文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之对应的是,一些论著、通俗读物、影视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民国的学人与学术,“民国热”从学术圈走向社会大众。熟悉现当代中国学术史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如何评判民国、民国学术有过不少争论,却鲜有理性的剖析与总结。笔者以为,思想文化界只有清楚了解有关民国......
-
〓 李好威:“教学毁灭论”何其荒唐
开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来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三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这是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近日出现在媒体上的三个身份标签。而映衬这三个身份的是他的另一番宏论: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毁灭自己,照亮别人”。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誉为蜡烛、春蚕、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其形象之高、道德之好不言而喻。......
-
〓 懂得坚持学会放弃——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编者按 本期我们刊出《懂得坚持 学会放弃》一文,摘自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201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陈校长用3个与清华园有交集的人物的故事亲切地告诉学生,在面对今后的生活和事业时,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这份把握不仅关乎选择,也关乎坚持,还关乎放弃。事实上,个体只有认识到人类的命运休戚与......
-
〓 以青春之名为梦想前行——北大校长王恩哥在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2009年是各位同学的共同标记,其实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你们初入燕园;我也在离开母校19年后,回到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从那时到现在,我们一起走过了四年。我们同在拥挤的食堂里站着吃饭,同在湖光塔影之间散步闲谈,同在热闹的大讲堂看精彩的演出,也同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地“搬砖”。点点滴滴的共同记忆,......
-
〓 评论员随笔: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
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
-
〓 名家笔谈:让“诺奖”成为“额外的奖赏”
我们的教育应该有更终极的目标——让每个孩子成为幸福完整的人,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让社会更加和谐,使人类走向崇高2015年是注定要载入中国科学发展史的一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零的突破,点燃了无数科研与教育工作者的激情。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更清醒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