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时评:赋予教师合理的教育惩戒权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制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舒指出,近年有一些教师体罚学生的报道见诸报端,体罚当然不好,但是过度渲染,让老师对学生完全不敢教育,孩子一点儿挫折都不能受,这同样是教育的失败。如今,学校中的“熊孩子”“小霸王”越来越多,陈舒认为,要赋予教师更多教育孩子的权力。谈及权力,笔者不禁忆起2009年教师节前夕教育......
-
〓 孟子——执著于虚妄的仁爱大师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如是说。在比绝望更绝望的虚妄境地,仍然乐观地相信希望永存的人无疑是一个生命意志极顽强的人,一个做事固执的令人敬畏的人,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理想主义者。生活于2300多年前的孟子无疑就是这类反抗人生虚妄的伟大者中的最伟大者。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一个迥异于传统的已将......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⑩:真正传家宝谁也抢不走
近年来,家风这个古老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家风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古人说“立身成败,在于所染”,父母作为离孩子最近的人,其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父母品行端正,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容易走上正途;反之,像某落马贪官那样教育孩子“要做人上人”“要成功就要走捷径”,子女没有不“坑爹”败家的。道理谁都懂,可为什么......
-
〓 一代“天”骄,气候成就成吉思汗
蒙古装甲骑兵。蒙古装甲是由煮沸的和被硬化的皮革做成,钢板在胸口提供保护,轻重装甲的混合使蒙古士兵能应对各种攻击。资料图片 历史上的蒙古帝国(1206~1259)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帝国。但令包括历史学家在内的许多人一直困惑的是,一个来自漠北干旱、寒冷草原的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怎么就能够所向无敌地横扫欧亚大陆的......
-
〓 伏羲八卦图:传说中走来的原始地图
伏羲画八卦图,选自《中国测绘史》 所谓“传说”,大多指“民间长期流传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尽管有其幻想和神化的部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尤其是在原始时代,尚无文字更谈不上传记,只能是口头流传记述,其中不乏真实的内容。如关于伏羲氏的传说,最早就是口头传说流传下来的。这段传说不仅传述了一段......
-
〓 元宵翻古
元宵灯火与口碑杨爱民我国的元宵据说起源于魏晋,盛行于隋唐,传承于宋元明清直至民国至今。为了描述盛况,除有诗词歌赋等文艺载体之外,还有老百姓的俗谚口碑。隋朝借元宵炫耀《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的正月十五夜,好大喜功的杨广,为了炫耀国力强盛、富足文明,向西域诸国显示声威,在皇城端门外的大街上,张灯数十里......
-
〓 拾工匠心塑匠人魂——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刘广林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青春,是人生的精彩华章;而大学,则承载着我们人生中最美丽的青春梦想。今天,你们即将毕业离校,带走的不仅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文凭和奖状,还有母校留给你们的美好记忆。同为沈阳农业大学的毕业生,此刻,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26年前,我就是今天的你们。在沈农学习工作了31年,这里有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母校赋予我的知识和品德,一......
-
〓 私爱与公义
诗圣杜甫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与世长辞了,而他的父亲又在外地当官,于是,这个苦命的孩子只好寄养在东都(今河南洛阳)仁风里二姑家中。有一次,杜甫与二姑的儿子同时病倒了,巫医说,睡在堂屋廊柱东南的地方可以痊愈。二姑的儿子原本在那个地方睡,一听此话,二姑便把杜甫与自己的儿子调换了一下。时隔不久,杜甫竟奇迹般地痊愈了,而二姑的儿......
-
〓 中国马文化:历代名将均有宝马项羽坐骑取名“骓”
中国是世界马种的发源地和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马之形象最早见于甲骨文,再出现于青铜器上。我国的新疆现在还残存着比熊猫还珍贵的野马。野马是家马的祖先,它在我国已有几百万年的生活史。但被我们的祖先驯化的时间却最晚,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籍上说:“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轩辕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服牛......
-
〓 阮籍:中国古代乱世文人的一个缩影
内容提要:阮籍早年尚志,但是由于遭到政治的昏暗,他无心入仕,只用隐讳的诗文,用放诞不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反抗。在中国历史上,像阮籍一样的人很多,他们多是中国的文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他们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避儒就道成为他们身处乱世的选择。但这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无济于事,中国文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
-
〓 改变乡村教育的“离农”状态
农村“两后生”正成为失管的一代。据媒体报道,近日,吉林省政协委员姜艳芳撰文,直陈当下农村“两后生”所面临的困境。“两后生”指的是初中、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学生,这个群体年龄在15岁至20岁之间。从姜艳芳调研的情况来看,农村“两后生”家庭条件都很一般,很多孩子家庭经济困难且家庭管教不力。他们往往知识贫乏,技能欠......
-
〓 教师节应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13日,《光明日报》“光明视点”栏目刊出对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谢庆生、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以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绍军4位政协委员的访谈。委员们建议,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以孔子为教师形象代表,有利于丰富教师节的文化内涵。 近些年,几乎每次两会都能听到将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日(阳历9......
-
〓 中国话语·传薪绝学:“冷门”甲骨学代有传承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绝学”指濒临灭绝的重要学问,它们记录着人类文明的来龙去脉和流转变迁。即日起,本报开设《中国话语·传薪绝学》专栏,邀请“绝学”的学科带头人、研究专家,述析“绝学”的传承现状和发展困境,关注新时期复兴“绝学”的探......
-
〓 花洲书院与范仲淹
范仲淹与《岳阳楼记》的关系可谓妇孺皆知,但要说范仲淹与花洲书院的关系,了解的人可能就少多了。花洲书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乃范仲淹所建,《岳阳楼记》诞生于此。创建书院成就名篇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十一月,范仲淹以资政殿学士、给事中的身份赴邓州做知州。到任后,他营建了南阳绝胜百花洲,并在百花洲畔创建花洲书院。他经常......
-
〓 柳鸣九:法国书籍在中国的历史际遇
雨果像 范曾画 在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由光明日报和中国外文局主办的“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法国书籍”与“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大型评选活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是一次别出心裁、别具一格而又十分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庆典。它是对中法两个民族、两个国家自古以来直到今天精神文化交流史的一次珍贵的回顾,也是对......
-
〓 赵园:雨中过居庸关
那年夏天由包头返回北京,清晨时分车过延庆,车窗外正在落雨。偶尔瞥见了道边“狼山”这地名,精神为之一振。之后又与“青龙桥”这字样迎面相遇,瞥见了车站边的詹天佑墓;而后是居庸关。我对于地名,略有一点“文字敏感”,在日本看到“浅草”这地名,就不免望文生义,有某种意象浮出脑际。以往多在京城以南往返,那次由内蒙回京,初过......
-
〓 搞文创不是把文化人赶“下海”
国家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很丰厚,目前馆藏文物达到了133万余件(套)。面对如此宝库,如何梳理文物资源,如何开发出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产品,让博物馆的宝贝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不仅是摆在国博面前的课题,也是摆在所有博物馆面前的课题。经过4年半的摸索,国博探索出开发文创的基本模式,那就是专家团队把文物研究好、研究透;设计师根据文物的......
-
〓 传媒随笔:当新媒体成为阅读的生态
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近期在一篇文章中感慨:“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对于“不阅读的中国人”,她深感“忧虑”。其实很多国人也同样“忧虑”。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来传统媒体一直唱衰,一些报纸、杂志多挣扎在生存线上;部分出版商虽然坚持在做纸版,但......
-
〓 莫砺锋:我家的斋联
在我还没有书斋的时候,就有斋联了。1982年初,我开始在南京大学读博。暮春时节,导师程千帆先生书兴大发,一下子为我写了两副斋联。一副是用隶书写的:“恐修名之不立,欲寡过而未能。”落款为:“壬戌四月取楚辞论语句为砺锋老弟作斋联,闲翁。”后钤闲章一方:“白头相见江南。”另一副是用行书写的:“已烦逸少书陈迹,更与灵均续旧文。......
-
〓 古籍整理出版大家谈:书比人寿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历时一年多,于2013年8月18日公布。对于古籍出版工作者来说,值得书写。 中国现存数十万种传统典籍,不但是中国历史文明的记录,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此次“推荐书目”,既是一次新中国古籍整理与出版成就的展示,又是成功经验的总结,更是一种倡导,一种要求。“推荐活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