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识、智慧与道——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到底怎么学?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 虽然你们最终都会被归到某个专业或学科,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就是受业......
-
〓 文史遗痕:宋字溯源说薛稷
方块汉字是一种书写艺术,更是一种表意方式。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寄寓着丰赡的精神情怀,是我们认识历史的精神符号和创造未来的智慧源流。然而,你可知道我们现在所广泛使用的宋体字究竟是哪朝哪代哪个人创造的吗? 面对这一提问,恐怕许多人都会犯难。 宋体字,顾名思义,应是在宋代创造的字体。事实上,宋体字也确......
-
〓 思想汇·刘道玉:学术研究可以慢下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当我提出这个命题时,似乎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在新的技术革命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都是以追求高速度、高效率和快节奏为时尚。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从国际慢城联盟的宗旨得到的启示。自信息革命以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反而使城市人口的发病率和......
-
〓 文化评析:别让工具理性毁掉文学之美
近来,围绕朱自清《背影》中描绘的父亲临别前“穿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朱父的举动违反交通法规,《背影》应从《语文》课本中删除。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观点,却得到不少人支持。尽管学术“官司”有比无好,但这样并不高端的争论,折射出的精神文化领域的问题,却令人感慨。 语文教学,贵在传递汉......
-
〓 书法产业亟待观念突破
书法艺术发展走产业化之路,这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是一种必然的历史性选择。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已给书法艺术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成为文化艺术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当今文化产业热思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思考,正确审视书法产业发展的机遇与瓶颈,否则会陷入盲目乐观的境地。 自2003年8月7日“首届中国书画产......
-
〓 文化评析:地方戏要当好地域文化表达者
吉剧始终没有丧失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对合乎当代人审美特点、艺术旨趣的追求,始终没有丧失在互联网时代寻找、提炼与当下流行文化具有共性的元素的追求,由此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创作能力。前不久,吉剧《江姐》经过复排在长春桃李梅剧院上演。这部从歌剧移植过来的剧目曾经在关东大地久演不衰,成为几代人的文化记忆,也是地方剧种移植......
-
〓 博物馆成“纳凉地”,不妨宽容和引导
这几天,济南成了大蒸笼,有凉气的地方成了“风水宝地”。随着越来越多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既能在课本之外学到知识,还有免费的凉爽空间,让家长们觉得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既省钱又省心的寓教于乐方式。上周末,记者走访了济南多家博物馆和科技馆,发现在参观之外,很多人来此休闲纳凉,而且不仅仅只是带孩子的家长。(7月16日《济南时......
-
〓 光明论坛·温故: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古代哲人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出自《管子·治国》。在《管子》一书中,富民的......
-
〓 做学问要有什么态度
智慧版1月9日文章《学问与心态》,读后很有感触。再联想到前不久贵报头版评论《我们今天怎样做学问——四谈切实改进文风》,马上联想到最近三位名家关于学问心态的言论。 一是更新知识。做学问不能不读书,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据一项调查,很多大学教师不读书,最大原因是没有时间读。这种情况下的研究成果其质量没有人敢......
-
〓 刘醒龙:我有南海四千里
图为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群岛北部的鸭公岛 CFP插图:郭红松【编者按】7月2日至7月6日,在辽阔的中国南海,来自全国各地的17名作家汇聚海南省三沙市,展开了一场探索三沙、感受南海的中国著名作家“文学三沙行”活动。其中,著名作家刘醒龙、范稳在这片碧海蓝天中实地为本报撰文,通过他们那激情澎湃的笔触,让我们近距离地欣赏这块祖......
-
〓 刘毓庆:天道视野下的现代城市命运
“天道”是中国先贤在把握宇宙万物变化中所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所代表的是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其要义有二,一是“天道循环”,二是“物极必反”。就天道循环言,《周易》中有一个字的表述叫“复”,复卦即是对这一循环的反映。《周易·彖传》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象传》说:“无往不复。”万物便在这种循环往复中获得生生不息......
-
〓 肖复兴:藏书与扔书
少年时家穷,没有几本书。第一次见到那样多的书,而且是藏在有玻璃门的书柜里,是我到一个同学家里,他父亲是当时北京日报的总编辑周游。那时,真的很羡慕。渴望坐拥书城,是少年的梦想,也是那时的虚荣。第一次买的像样点儿的书,一本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编选的《李白诗选》,一本是冯至编选的《杜甫诗选》,一本是游国恩编选的《陆游诗选》,一本......
-
〓 元宵翻古
元宵灯火与口碑杨爱民我国的元宵据说起源于魏晋,盛行于隋唐,传承于宋元明清直至民国至今。为了描述盛况,除有诗词歌赋等文艺载体之外,还有老百姓的俗谚口碑。隋朝借元宵炫耀《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的正月十五夜,好大喜功的杨广,为了炫耀国力强盛、富足文明,向西域诸国显示声威,在皇城端门外的大街上,张灯数十里......
-
〓 抄袭就是抄袭,错了就是错了
暑热刚起,一则博客抄袭事件,不经意间点燃了舆论的沸点。近日,微博认证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的刘钢,在科学网实名博客发布了一篇关于换头手术的文章,被网友指出是明显的抄袭。此后,刘钢既没有删文章,也没有道歉,仅仅是在文末标注了出处。更不可思议的是,面对网友的质疑,他屡屡爆出惊人之语,称“文章就是剽窃了,又当何如”......
-
〓 观天下:遗编一读想风标
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首题为《孟子》的怀古诗:“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对于孟子,王安石是拳拳服膺、衷心景仰的。只是,“往事越千年”,斯人早已成了“沉魄浮魂”,只能遥望其风范、标格于遗编了。“迂阔”,是“迂远而阔于事情”的概括,意为远离实际,不合时用。“何......
-
〓 《平凡的世界》:时代变迁的镜子
上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迎来了大结局。观者可以平息感动,静下来做一番沉思了。 《平凡的世界》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陕北黄土高原的时代变迁,全景式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城乡社会生活,并通过各方人物的爱恨情仇、矛盾纠葛,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历史面前艰难跋涉的历程。 电视剧以三个陕北汉子......
-
〓 韦力:个人藏古籍价值何在
漫画 徐鹏飞千百年来,私人收藏一直是古籍保护的重要途径。当前,一些人把收藏古籍当作投资甚至显摆斗富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整体而言,个人收藏古籍,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方式,仍有其社会价值。一是历史文化价值。我们每当谈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时,都以此为傲。但是,这悠久的历史中,除了近一百余年来出现的电影、照片等影像记录,我们对大......
-
〓 扭转大学“替课族”背后的不良风气
据媒体近日报道,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多个省份的高校里活跃着一群“替课族”,他们使用社交软件发布信息,有偿代替大学生们上课,按照课程时长收取服务费用。大学生中被“替课”的需求旺盛,以至于购买包月、包年服务的人都不在少数,已经形成产业链。报道称,被替课的往往是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而帮别人上课的,多是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
-
〓 故人情:漂向天堂的那叶舟
黄运基 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已近。 近两年来,他每星期三次到医院去做血液透析。每次,都让他筋疲力尽,回到家要休息半天才有力气到电脑前坐下写作。这一年哮喘发作更加频繁,透析时还要在旁边加设氧气机帮助呼吸。不做透析,血液里的毒素便无法排除,会引起致命的尿毒症,可是他明确表示:不做。尽管声音很小,但态度十分坚决。他......
-
〓 年货里的人情味
春节是华人至高无上的节日。春节少不了忙,忙年是传统,还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情感。年货是忙年的重头戏,五花八门,有吃的、穿的、戴的、用的、玩的,还有实实在在的“压岁钱”“磕头钱”,现如今又诞生了微信红包之类的新潮玩意。买什么不买什么,取决于荷包的厚薄,然而其中包含的情却未必和物品的贵贱有关。当年杨白劳给喜儿扯了二尺红头绳......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