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阮籍:中国古代乱世文人的一个缩影
内容提要:阮籍早年尚志,但是由于遭到政治的昏暗,他无心入仕,只用隐讳的诗文,用放诞不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反抗。在中国历史上,像阮籍一样的人很多,他们多是中国的文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他们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避儒就道成为他们身处乱世的选择。但这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无济于事,中国文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
-
〓 栏杆拍遍英雄登楼——品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南渡之后所作,建......
-
〓 集邮撷趣:赛龙舟
据传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位列其中。在我国发行的邮资票品中,经常出现赛龙舟的激烈场面。我国最早出现赛龙舟的邮票是1895年8月1日福州书信馆发行的“商埠龙舟”邮票,全套9枚同图,邮票刷色和面值不同,图案描绘的是端午节闽......
-
〓 坚守,通向英雄的道路——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要相信,在你人生路上所碰到的任何苦难,都将化作你心中的光明和火焰,去照亮你人生的道路,传播宽厚的温暖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们,你们毕业啦!你们是我任校长后第一次迎进中南大学的学生,在我的心里,你们有特别的位置。四年来,你们始终和学校一起,参与改革、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塑造价值,深潭无波、弦歌不辍。你们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最......
-
〓 五月的哀思——痛悼王富仁先生
2017年5月6日上午,八宝山殡仪馆竹厅门前挤满了人。有青年学生、中青年教师,也有耄耋老人——83岁的王得后先生,七旬以上的钱理群、赵园、吴福辉、温儒敏先生,已过六旬的孙郁、孟繁华、王培元先生……这些顶尖学人都怀着悲痛的心情,向王富仁先生做最后的告别。竹厅门前的横幅是:“沉痛悼念王富仁先生”。两边的挽联是:“文章千古事......
-
〓 名家谈学科:从“汉学”到“中国学”
编者按 面对中国的崛起和西方学术潮流的冲击,学术界近年兴起“中国学”(China Studies)的研究,有些学者甚至提出让“中国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那么,什么是“中国学”?本版特别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云茂潮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焯然专门就此撰文,李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思想......
-
〓 莫砺锋:少陵诗里识秦州
日前在成都访问杜甫草堂,工作人员彭燕女士说起一件逸事:今年春天,草堂接待了三批来自甘肃天水的客人。他们分别是天水的诗人、书画家和杜甫研究者。他们走到大雅堂前,列队向杜甫雕像鞠躬致敬,代表祖先向诗圣表示歉意:因为杜甫流寓秦州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我是杜甫的崇拜者,听说此事后心潮澎湃。我至今没有到过天水,但对那座杜甫曾经寓......
-
〓 消费观察:文化产品应内化中国元素
盘点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难以忽视——它以19.79亿元的总票房刷新了中国单片票房纪录。长城、武隆天坑等中国元素以及17个密集出现的中国品牌被认为是该片在中国市场取得高票房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元素频繁出现在好莱坞大片中,并助其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红遍全球的《花木兰》《功......
-
〓 陈丹晨:追思吴小如师
今年4月25日,收到北大教授吴小如师的《莎斋诗剩》。这是一本刚出版的旧体诗集,被《诗刊》评为“2013年度子曰诗人奖”。当即打电话问候吴小如师。先生说:“身体还好,老样子!”我听了放心不少,还说:“老样子就好,说明您身体还是很稳定。请多多保重,过几天来看您。”他总是体贴别人,声音低沉,有点吃力地说:“等天气好(......
-
〓 文艺观察:中国最古老的村落在哪里?
漫画 徐鹏飞村落是我们最早的家园,是扎在大地上最深的根,保护好具有各类代表性的古村落,是为后代留下农耕历史的文明标本,让他们对自己的文明永远有家可回我们在做古村落调查时常会想,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村落是哪个?在哪里?什么时代的?距今多少年?可是,村落一般是自然聚居而成的,没有具体的建村年代,而我国的村落又鲜有村史,缺少实证......
-
〓 环球走笔:留住城市名片,不能仅靠情怀
不久前,法国首都巴黎的市长宣布将对市区老式书报亭进行改造,谁知却引来了潮水般的反对声浪。“新书报亭的设计看起来像垃圾箱”“这是在破坏巴黎的浪漫文化”……媒体冷嘲热讽,市民签字请愿,让巴黎市政府一时间陷入进退不得的尴尬局面。在巴黎市民看来,这个诞生于150多年前的绿色穹顶小屋,早已和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以及埃菲尔铁塔一道,......
-
〓 评论员观察:人生马拉松何须“抢跑”
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注重精神培养,让成功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元,我们才能真正放松下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时值开学季,有关教育的话题格外引人关注。近期,上海一位68岁退休教授撰写了一篇有关“幼升小”的文章,在网络空间引发强烈共鸣。文中写道,上海有个说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是“牛蛙”;若没考上,则是“青蛙......
-
〓 好琴多“磨”
谭嗣同十七岁那年的夏天,家里庭院中两棵高约六丈的梧桐树中的一棵被雷霆劈倒。九年后,谭嗣同以这棵梧桐树的残干制成了两张古琴,一名“崩霆”,一名“残雷”。“崩霆”琴今藏湖南省博物馆,“残雷”琴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据说谭嗣同应召北上与妻子分别之时,两人对弹的就是这两张琴。谭嗣同毕生好琴,曾经收藏有文天祥的“蕉雨”琴,琴铭是“......
-
〓 学人随笔:哲学论著要有“烟火气”
我是读者,也是作者;喜欢读,也写写。作为读者,我喜欢理深词丰、耐读能懂的东西;作为作者,又会专注自我,陷入生僻冷怪以为高的误区。作者与读者心不相通,是作者尤其是哲学论著作者的大忌。 当然,并不是任何读者都能读懂任何哲学书;也不能要求作者写的哲学著作和文章,任何人都能懂。术业有专攻,文化水平有高低之分,有专......
-
〓 善待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温情与敬意
我生长在北京张自忠路三号大院里,这里曾经叫铁狮子胡同一号,所以俗称“铁一号”。“铁一号”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每次被撞损,都会引起舆论的关注和网民的声讨,但大门下面的路面经过岁月的磨洗,已经从我小时候的规整平实,变得四分五裂、坑坑洼洼。这路面实际也是百年历史文化,历经沧桑,每当我踩在这片路面,每当我看见路面上车来......
-
〓 名家笔谈·朱永新:文艺繁荣需要优秀鉴赏者
高雅的鉴赏人群,必然是高品质的精神产品消费群体,并由此孵化出优秀的创作者。高雅的鉴赏者,也是深刻的精神产品评论者先看几个数据。2016年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报纸阅读量和期刊阅读量均有所下降;“开卷”2016年5月某一周少儿畅销书榜单显示:排名前十的图书中,有悬......
-
〓 我这样给孩子讲国学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知与行】实用与“大用”“国学到底有什么用?”很多人会追问这样一个问题,但回答这个问题,又实在太难,言人人殊,简直无解。对国学有较为深入了解的人,往往不屑于做这样的追问。因为一旦谈到关于国学有用的问题,他必然会有很多的例子,来谈国学中的“无用之用”,这种于人生的“大用”是他在学习国学的实践中亲身感受到......
-
〓 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修身篇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典出:清《格言联璧》 原文:同引用 释义: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
-
〓 《红楼梦》的阅读及其它
某报一位记者朋友来电问我:“4月28日英国《每日电讯报》评选亚洲十大名著,排第一的是《红楼梦》,而去年7月某出版社评‘死活读不下去书’,《红楼梦》也高居榜首。有分析认为,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不愿读名著,认为它难懂。我想请您谈谈读《红楼梦》等名著的意义,以及年轻人为何不愿读,应该怎样读?”这个问题不是一句......
-
〓 岳麓之遐——且说楹联艺术
岳麓书院 兰 佐 楹联是中国汉语言文学的一种特殊艺术体裁,有着相当严格的艺术规范;规范是一种约定俗成,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易改变;楹联和其他艺术一样,在内容与形式无法统一时,内容为王,内容可以突破形式;经典是优秀文化瑰宝遗产,不仅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而且必须加以弘扬和光大。 岳麓书院,原位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