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不要听到这个要求就感到不舒服,我们共产党内对领导干部也是这样要求的,而且要求得更严,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
-
〓 觅渡,觅渡,渡何处?——就这样漂泊着的李白
李白是中国著名诗人中最著名的一位。他的名字在中国民间也几乎是无人不晓。在戏里,有“太白醉酒”的戏;在乡间的酒店里,还常见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在小说里,有“李太白醉写吓蛮书”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上,有“铁杠磨成绣花针”的故事。就作品论,凡是认得几个字的人,都能背出李白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的......
-
〓 优良家风与大学精神一脉相传
通过对家风的教育学意义探讨可以发现,优良的家风与现代大学教育在目标追求上一致、育人方式上相类、价值观念上相通,融合会通优良家风和大学精神对培育优秀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培育健全人格是优秀家风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共同目标追求。在人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价值观念教育的系统和链条......
-
〓 青春荟:香港书事
因为某些机缘,我常常到香港去,虽然每回来去匆匆,却也算得上资深的过客。那些凭山临海的商场,冷气袭人的巴士,昏暗店招下鱼蛋和鸡蛋仔的香气,都已相逢无数次,以至于不再有兴趣去领教。然而,书店与图书馆却总是萦回在心上。 电子阅读时代,书业久已萧条,这几乎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内地,这体现为独立书店的左支右绌,一旦......
-
〓 点将台·老鲍谭古:一己的羽毛
鲁国国君鲁昭公做了一件违礼之事。据《左传·哀公十二年》记载,他娶了吴国国君的女儿。可是,吴鲁两国本是同族同姓:吴国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的后代,鲁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姬旦的后代,都是姬姓。按周礼规定,同姓不能通婚。 春秋时,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用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照此,则鲁昭公的这位夫人,应称“吴姬”......
-
〓 人才史话:荣宠应给谁
扁鹊像 资料图片 在中华医学史上,扁鹊的名气很大,被誉为神医。可当年谈起医术来,他却说自己不如两位哥哥。据《鹖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记载,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哪位医术最好?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心想,明明你最出名,怎么会是最差呢?于是又问,能说来听听吗?扁鹊答,大哥能从神色上发现症兆......
-
〓 毕业季赠言·南开王利华:转识成智知行合一
按照惯例,我首先要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表示热烈祝贺!同时祝贺各位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博士后”们!但此刻我更想表达的,是对同学们的感谢!我一向认为:博士生不只是学生,也是我们的学术对话者和工作伙伴。导师多吃了几担米,多走过几座桥,学术经验多一点,给过同学一些指点,但基于三点理由我必须特别感谢同学们:一是你......
-
〓 善待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戏曲不妨沾些泥土味
清明时,偶遇一江南古镇,镇中古戏台停用已久,青砖铺地、朱漆斑驳,细雨蒙蒙中锣鼓喧天已是前尘云烟。想起有朋友感慨,经济发展了,反而看不到原汁原味的土戏了。戏曲被移栽进了现代化的剧场,场面更美、环境更舒适,坐在台下的观众,也跟欣赏交响乐一般正襟危坐,没有茶水零嘴、没有唠嗑戏谑。不知何时开始,中国戏曲特有的泥土味儿,似乎淡了......
-
〓 再论六国
古人论六国破灭,有苏老泉的“赂秦说”与苏轼的“不知天下之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此为赂秦说;“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此为不知天......
-
〓 书店灯光不熄说明了什么?
去年此时,北京文化地标、爱书人心目中的圣地“三联韬奋书店”开始试水“24小时营业”。一年过去了,三联书店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14年营业额接近翻番,实现盈利,并计划开第二家24小时分店。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既凝聚着全体员工的心血,也寄托着政府对实体书店生存发展的殷殷关切。实际上,三联书店是全国上百家获得政府财政补贴......
-
〓 秦人的崛起
秦人系出帝颛顼之后【1】。其先祖柏翳曾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得到奖赏。后又由于为舜驯服鸟兽有功,赐姓嬴。秦人对驯服鸟兽,畜牧养马特有专长。柏翳的后人非子,为周孝王(前909年)养马,马匹得以大量蕃息,周孝王封之于秦,是为秦赢。周宣王(前827年)时,任命秦赢的曾孙秦仲为大夫征讨西戎,从此开启了秦人与戎夷的争战。秦人尚武善战......
-
〓 文化评析:一双筷子与十多亿人的文化情感
据媒体报道,日前韩国首届筷子节圆满成功,中日韩三国专家在韩国举办研讨会,决定共同为筷子申遗。此举引发网民热议,有人觉得“很无聊”。 说起筷子,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它是十多亿人每天吃饭必备的工具。而“世界遗产”,是指人类濒危的、需要保护的文明形态和介质。乍一听,把使用广泛的筷子,同“世界遗产”联系起来,的确让......
-
〓 《思适寓斋图自记》标点及篇目琐议
思适寓斋是清代乾嘉时代著名学者顾千里(广圻)的书斋名。斋名“思适”,取自北齐邢子才(邵)“日思误书,更是一适”之语。顾氏被誉为“清代校勘第一人”,《思适寓斋图自记》也因提出“不校校之”的校勘理论,而多为人称述。仅笔者目力所及,就有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抑制文化浮躁
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进步之魂,但是对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中国来说,文化的进步却是较为缓慢的——30年来中国在文化层面所取得的影响远没有经济领域明显,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不容否认,急功近利的心态是导致文化浮躁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伊始,在“落后就要挨打”的社会氛围下,全社会都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快”成了我们......
-
〓 读书管见:有才与用才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能造时势”,但历史上能“造时势者”实属少数,更多的时候,我们读到的是一些比较哀怨的声音。左思有“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的慨叹,王勃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苏轼更是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自喻,他们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翻开历史,如冯唐、李广身负雄才,却难遂志愿者,车载斗量,正如古人......
-
〓 “工程为文物让路”何时不再成新闻
据媒体报道,京沪高铁在修建过程中,为避让明皇陵,多花了2.3亿元,多建了近6公里的桥梁,多挖了285米隧道。这组数据的披露,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热点。 我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明皇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沪高铁项目更改设计方案为其让路,只是在......
-
〓 人民时评: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见字如面,睹物相思。感情波动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令人感动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
-
〓 今天我们如何整理古籍·袁行霈:为青年编辑创造学术成长的空间
这次获奖的几部大书,整理时间都超过了十年,是两代甚至三代以上的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选题的重要性、整理的难度、学术的坚守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思考、传播、宣传。马王堆简帛是出土文献的代表,《史记》是正史的第一部,杜诗是集部的重中之重,三部大书展示了中国典籍整理的三个重要方面,是我们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研究的精华,体现了当代学......
-
〓 人民论坛:成大事当养静气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以通俗之语把自然之美和童真童趣刻画得活灵活现,不著一“静”字,而境界全出。文静,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为美;心静,不单在经历,尤在觉悟透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莫不是广阔心胸的外在写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
〓 市井生趣话毛猴
“北京毛猴李”制作的各式毛猴 你是否听说过毛猴?此毛猴并非活蹦乱跳的真猴,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俗称“猴戏”“知了猴”“药材猴儿”。 说起毛猴的来历,有“儿戏说”“道光说”“同治说”种种,尤以“同治说”流传最广。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路东有一个中药铺,字号南庆仁堂,店里有两个整日捣药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