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学与我偕行
我最初了解国学网是上大一的时候了。那时,我和朋友关于周代有没有井田制的问题发生了一点意见上的分歧。我们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也就找到了国学网。当时,我说:“周代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井田制的。你看, 孟子是叫嚣周代有井田的第一人。但他说的神神叨叨的,让我们很不明白。我想,他是见到战国土地兼并太严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 诗话清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篇》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岁时百问》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寒食 (唐)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
-
〓 绛珠草是何种植物
有人认为,《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名字来源于西山出产的一种画眉石。其实,“眉”跟石头毫无瓜葛,而是与一种叫绛珠草的植物有关。《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含义之一是“假宝玉”——真石头。石头,可能是一种寓意:拒绝雕琢、没有用途的顽石;还有一种可能:石头,就是贾宝玉生活中的原型的名字。那么书中的女一号林黛玉,难道也是石头么?因为贾宝......
-
〓 扭转大学“替课族”背后的不良风气
据媒体近日报道,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多个省份的高校里活跃着一群“替课族”,他们使用社交软件发布信息,有偿代替大学生们上课,按照课程时长收取服务费用。大学生中被“替课”的需求旺盛,以至于购买包月、包年服务的人都不在少数,已经形成产业链。报道称,被替课的往往是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而帮别人上课的,多是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
-
〓 大人物,他们这样过年
从辛亥革命算起,要不要过旧历年,中国人已经被反反复复折腾过很多次,如今,还有人说,“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陋习”!可是,一百年过去,该过的年还是要过。合家团圆,在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过一个和乐年,不仅是走卒贩夫升斗小民的期盼,皇公贵胄、文人墨客、革命领袖,也概莫能外……1890年张之洞当皮箱过年春节晚清名臣、湖广总督......
-
〓 虞翻之贬对士人的影响
【作者简介】罗昌繁,男,武汉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11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三国两晋贬谪文化与文学》。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学界对这位汉末东吴名臣的《易》学贡献多有述及,却罕有对其贬谪文化史贡献之探讨。据《三国志·吴书·虞翻传》,由于直言获罪,虞翻被贬岭南十八年,在这瘴疠之乡,他幽愤愁郁,云:“自恨疏节......
-
〓 疯狂的硕鼠
《硕鼠》一诗,是《诗经》中的重要篇章。一直以来,对此诗的阐释都是用“阶级分析”、“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断定这是两个阶级对立的反映。各家注本,各种文学史对此的阐释也大体相同:此诗表现了农民对统治者的怨恨和控诉。把统治者比作大老鼠,他们受农民的供养,但贪得无厌;农民岁岁为他们辛劳,但都得不到他们的半点回报,使农民陷入了绝......
-
〓 中国对于“竹岛”的记载至少要早于日本近四百年
韩国和日本关于独岛(竹岛)领土主权的纷争由来已久,今年入秋以来,两国再次为独岛(竹岛)领土主权剑拔弩张。韩国以为“独岛”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罗时期,当时“独岛”被称为于山岛(512年)、三峰岛(1472年)、可支岛(1794年)、石岛(1900年),1906年起称为独岛。未见“竹岛”一词。而日本方面则于日本宽文七年(166......
-
〓 杨振宁:一场辩论秉烛夜谈的联大岁月
杨振宁关于我在联大做研究生的经历,很多年后我曾作过这样的描述: 1941年到1942年,我是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四年级的学生。这个系比较小,共有约10位教员、10位助教、几位研究生和一些本科生。本科生每班不到20人。1941年秋天开学的时候,一个新的面孔出现了,那就是黄昆。当时,他已经从北京燕京大学获得了物理学......
-
〓 “绕床弄青梅”的“床”
据笔者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床前明月光”的“床”的解释近30篇,大部分是说“床”不是流行解释的“睡床”而是“井栏”,或曰“井床”,总之不是睡觉用的“床”,而是与“井”有关的“床”。对此,笔者表示同意。但让人不解的是,有不少人顺便把李白的《长干行》中的“绕床弄青梅”的“床”也解为“井床”(或井栏),笔者认为是胶......
-
〓 思考者说:读书三境
真正读书有成者,必经三种境界,那就是: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开卷古人都在目,闭门晴雨不关心;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以读书为乐,将读书世家引为自豪,此乃第一境也。读书有成,缘于对书的挚爱。一旦与书结下情缘,便会“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以读书......
-
〓 曹旭:怎样读《诗品》
作为“百代诗话之祖”,我国第一部诗论著作,《诗品》以其“思深而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章学诚语),与同时代的《文心雕龙》堪称双璧。《诗品》中的诗学史观、诗歌发生论、诗歌美学和批评方法论,都垂远百世,沾溉后人,对我国文学理论、诗歌理论以及日本和歌理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奠基诗学的意义。《诗品》的作者钟嵘(约46......
-
〓 让成语“活”起来
成语,不仅是汉语的精华,而且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一部成语词典,就是一部传统文化词典。几千年语言文化的主要信息,保留在成语里。不仅如此,成语还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 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运用,它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就连文化程度一般的百姓,也运用自如。成语这种大众性、普及性的特点,也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
-
〓 一身傲气若不屈?
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邓艾的少年,父亲早逝,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了生存,邓艾不得不为大户人家放牛。不过,邓艾虽然贫穷,却喜爱读书识字。没有钱上学,母亲便亲自教他。邓艾学习很刻苦,常常是一手拿着牛鞭,一手拿着书本。牛放到哪座山,书就带到哪座山。众伙伴都笑他,欺负他。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邓艾养成了口吃的坏毛病。不过,邓艾虽然口吃......
-
〓 小钱币,大学问(三)
年号钱站稳脚跟宋朝都市繁荣,出现了手工业、商业集镇。商业的发达,带动了货币的流通量。宋代以年号钱为主,两宋改年号50多次,共有45种年号钱。每种又有草、篆、隶等多种书体,是我国品种最多、版别最繁、最富特色的钱币。《宋史·食货志》记载,太祖铸钱,曰“宋通元宝”,或读“宋元通宝”,是开国货币,但不是年号钱。太平通宝,宋太宗......
-
〓 文化评析:“钱烧阿房宫”淹没真历史
保护历史文化遗址是为了留存文化记忆,但“钱烧阿房宫”的遗址保护,除了假古董、商业地产的一地鸡毛,实在看不出对文化传承有什么推动力。 日前,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和北京首创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计划累计投入380亿元再造阿房宫,计划先建占地2.3平方公里的“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再以此为核心,打造占地面积12.5......
-
〓 智海观澜:中国元素与艺术智慧
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艺术遗产,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现特征和风格。中国元素,就是经过时间的锤炼与锻造,从传统文化遗产中提炼出的精华。民间艺术的粗犷朴实,宗教艺术的博大深邃,文人艺术的典雅隽秀,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也构成了中国元素的艺术基石。 象征性图形在中国元素中占有很大比重......
-
〓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苏轼的寒食节(上)
春天里的寒食节春天的到来,调动生命的感官技能,去看,去闻,去听,去感受。风,看不见,但拂动的枝叶可以告诉我们——春天就在那里。唐代诗人李华在《春行寄兴》有: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是今天的我们应该去用心体会的自在、自适和自由的境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一簇桃花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
〓 《论语》绎义·教育的境界:《论语·述而》阐释
《论语·述而》篇共计三十八章,主要述说孔子的志向、情操、好恶、仪容、行止。其重点是阐说孔子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治学精神。其中二十七章属于“夫子之道”,其余十一章则是其弟子对先师精神风貌、圣人气象的片断性追忆。孔子作为一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风采,通过这些文字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在历史上矗立起一座令人“仰之弥高”的不......
-
〓 解说台湾地名
现在,不少大陆游客已进入深度游台湾阶段,在台湾搭客运、火车,或者骑着自行车上山下乡,有不少难以从字面理解的地名引起大家的兴趣。探究地名不仅满足好奇心,也是深入了解一地的途径,现就笔者了解的一些地名与读者分享。宜兰 旧称“噶玛兰”、“蛤仔难”,来自宜兰平原上的原住民平埔族分支“噶玛兰”。清朝于光绪元年在此设县,县名保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