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井生趣话毛猴
“北京毛猴李”制作的各式毛猴 你是否听说过毛猴?此毛猴并非活蹦乱跳的真猴,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俗称“猴戏”“知了猴”“药材猴儿”。 说起毛猴的来历,有“儿戏说”“道光说”“同治说”种种,尤以“同治说”流传最广。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路东有一个中药铺,字号南庆仁堂,店里有两个整日捣药的......
-
〓 窒息的金陵城——摘自《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矗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前的雕塑《家破人亡》 吴为山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百姓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 作者饱蘸国人......
-
〓 文学新观察:毛泽东诗词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 《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 世界影响最大的毛泽东诗词译本 毛泽东书《七律·长征》 毛泽东书《清平乐·六盘山》2015年底,我随中国出版促进会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受到现任总统西里塞纳先生的接见。会见中,西里塞纳总统提出可否将《毛泽东诗词》翻译成为僧伽罗文版,并向代表团要一幅毛泽东画像,挂在他的卧室。这......
-
〓 诗话清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篇》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岁时百问》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寒食 (唐)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
-
〓 超然自适之苏轼——评苏轼之《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小令作于元丰五年苏轼贬谪黄州时。“道中遇雨”本是寻常小事,苏轼却因景生情、由小见大,借此抒发了自己面......
-
〓 扭转大学“替课族”背后的不良风气
据媒体近日报道,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多个省份的高校里活跃着一群“替课族”,他们使用社交软件发布信息,有偿代替大学生们上课,按照课程时长收取服务费用。大学生中被“替课”的需求旺盛,以至于购买包月、包年服务的人都不在少数,已经形成产业链。报道称,被替课的往往是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而帮别人上课的,多是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
-
〓 色彩与诗美——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赏析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韩愈是唐代极具独......
-
〓 春节也是世界的一席盛宴
春节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但它在今天诠释出的意义,已不再仅仅属于中国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春节正成为更多人的一席盛宴。定居法兰克福郊区的一位重庆阿姨,春节前夕亲自动手熏制麻辣香肠,视频传上网络后,在当地社区成了红人。这位阿姨的德国丈夫开玩笑说:德国有1500多种口味的香肠,地道重庆麻辣味却是第一回有。对于中国人......
-
〓 名家妙笔抒端午
端午节就要到了。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吃粽子……中国各地都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每个人对端午节的感受与印象是不同的。作家笔下的端午节又抒发了何种感触呢?女作家林海音的端午缠粽子是最富童趣的。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讲述了幼时用丝线缠粽子的游戏。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
-
〓 章开沅请辞让高等教育警醒
近日,有媒体报道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主动请辞“资深教授”头衔,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引发社会热议。 人文社会学科“资深教授”,终身享受院士待遇,是典型的“高大上”资源。88岁的老教授章开沅,四度请辞这一“待遇”,最终如愿获准。在学术腐败频发、沽名钓誉者甚众的当下,章先生此举......
-
〓 里仁为美
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人的存在境况提出了一个命题,人要居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才是最美好的,这就是说人要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中才是最美好的。对于这个命题,孔子只用了一个字来回答,那就是仁。人只有处在仁的境况中才是最美好的,这就是孔子对人的存在境况所说的“里仁为美”。人的生活要有仁才美,为了使人的存在处在仁的境况中,孔子一生志于仁,为......
-
〓 陈阳静:书法教育与文化传承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对于文化传承具有深远意义。青少年是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门对书法教育的关注程度,关系着书法文化的传承。当前,书法教育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能够有效组织书法比赛、书法知识问答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另一部分地区虽然将开设书法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但并......
-
〓 光明论坛·温故: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
-
〓 齐欣:大运河如何影响未来生活
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普大喜奔。与巴西“世界杯”一样,“申遗”也可视作另一种竞技运动。区别在于:球队争炫数目,后者则心静胜出。 将一条世人眼中的平常运河,转化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将一个文化理念,游说、传播为社会共识;将分散在2300年间、涉及3亿人口生活区域的时空内容,凝聚为多资源的通力合作,这本......
-
〓 远去的背影:纪念,是为了更好地继承
明暗交替,斗转星移,又是一年。回望即将过去的甲午马年,有一批学人逝去,留下一个个背影,在我们的哀思与追忆里,渐渐远去。吴小如、田余庆、俞吾金、郑杭生、庞朴、汤一介、方立天……在热闹的时代,这些名字,对很多人而言显得陌生,甚至是第一次听闻。然而,这些“默默无闻”的名字,却在社科领域里创造了学术的高度,代表着思想的锐度,体......
-
〓 乡村教育需要留住“精神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9日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殷切希望教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表达出中央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贫困地区教育,一直面临着财政、机会、师资等多重困难。近年来,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偏向县城,农村学校难留好教师的问题愈发严重,这......
-
〓 雅趣说字:“秋”从蟋蟀来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有朋友给我发来《秋之最——致好友》的微信: 什么季节最忙?是秋天,“多事之秋”岂不最忙; 什么季节最公平?是秋天,“平分秋色”,可算公平; 什么季节最简单?是秋天,“一叶而知秋”; 什么季节最长?是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煎熬是漫长的; 什么季节最爽?是秋天,......
-
〓 孔子情与义的纠葛——思颜渊之死,感先师之道
颜渊的谢世,之于孔门不失为一个晴天霹雳,之于孔子不啻为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古人注重丧葬的办理,亦师亦友的孔子又会怎样处理?当呆板繁琐的礼节道气与朴实真挚的师徒情意对立时,一向严苛坚定的孔夫子该如何抉择?昔日子路僭越礼制为其成立治丧办得到他的怒喝;而今,在礼制上,他是否还会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又是丧葬时,死者是颜回……——......
-
〓 苏诗“山胡”考
内容提要:本文广泛查阅古今载记,在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苏轼《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诗中所写做了进一步的名物考证,认为“山胡”即今黑喉噪鹛。关键词:苏轼;涪州(涪陵);山胡;黑喉噪鹛作者单位: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重庆涪陵408003嘉祐四年(1059)十月,苏轼苏辙兄弟服母丧期满后,与父洵再度出蜀,前往京师开封。舟过涪州......
-
〓 蜀鸡考
鸡蜀渊源今人考证“蜀”字的来源,大都引用《说文》:“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把字形讲得十分详细。甲文和金文的“蜀”字,确实是上面有个眼睛图案,下面近似柔软的虫身。不过所引诗句,今本《诗经•东山》作“蜎蜎者蠋”,《毛传》释“蠋”为“桑虫也”;就是野蚕。由于最早的蜀王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